地理教学中组织学生课堂提问的模式建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奇、爱提问是人类的天性,而现在我们的课堂却鲜有学生提问的。正如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坦言:“不愿意提问题,是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地理新课标指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
  
  一、理论基础
  
  地理教学中“组织学生课堂提问”的研究,是基于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和对“问题解决”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能够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具体环境,并启发学生独立提出探索性及求证性问题,寻找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近几年来,认知心理学开始研究科学思维发展过程与儿童对现象的探索意识形成的关系,因而关注重点转向问题的提出而非问题的解决(卡尔·伊温先,2004)。
  同时,地理课程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它有其独特的“学科”性,主要表现在:
  ①地理学习者有较多的知识背景,有利于引起认知冲突和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②地理学科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内容,有利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发散性问题的引出。
  ③地理较之其他学科显得不成熟,这种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多元性,更易激发学生探讨。
  因此,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组织学生课堂提问更具有适宜性和可行性。
  
  二、建立模式
  
  根据课堂组织理论,课堂教学主要是由学生、教师、学科内容和课堂文化诸要素构成。而“地理教学中组织学生课堂提问”的课堂教学系统,其核心就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所以“问题”成了该系统中的主导要素,它决定着学生、教师、学科内容和课堂文化这四大要素的性质与方向。据此,我们构建了“地理教学中组织学生课堂提问”的教学系统模式(如下图)。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具有一定结构和指向一定目标的有机整体,系统中的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动态的和谐的联系。模式图中的各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如下:
  ①营造民主的课堂文化是保证
  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独霸课堂的教学,学生是很少有提问题的机会。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民主教学气氛,是引发学生提问的保障因素。这种课堂气氛应该是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肯定自我价值。这样,学生有提问的愿望和空间,也不用担心问得不好而招致嘲笑。
  ②培养勤学好问的学生是根本
  学生提问是本模式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研究的归宿。这种课堂要求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想问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有问题可问;敢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的成果。通过这样三个操作层面,逐渐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③呈现情境化的学科内容是依托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把地理教学内容“问题化”,并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能够利用旧知思考问题,再“跳一跳”提出新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或创意新颖——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好奇心;尽量选择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产生多方面的联想,可发散出更多问题。
  ④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是关键
  教师是整个模式运转的驱动者,营造课堂文化、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这些都离不开教师这个“导演”,而且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营造出民主的而非专制的课堂文化,才能培养出会“问”而非只会“答”的学生。对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和学生真诚相处,对学生的提问要给予肯定与欣赏,不把集体或个人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创造使学生感到亲切的环境。
  
  三、案例分析
  
  黑格尔认为,情境就是一般世界情况的具体化,它是人物活动、冲突的具体环境。所以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就是将地理问题蕴涵于特定的场合之中,包括具体的人文环境或灾变事件。如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我们创设了如下的情境: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而泰国南素林岛上一个渔村里181名“摩根海流浪者”全部逃到高山上的一座庙中,躲过了这场劫难。原来“摩根海流浪者”有一个世代流传的传说:“如果海水退去的速度很快,那么它再次出现时的数量会和消失时一样多。”所以在这次海啸即将到来的时候,海水迅速地向地平线退去,海岸上的许多人纷纷奔向大海捡拾那些被遗留在沙滩上的鱼,而牢记老人传说的"摩根海流浪者"则向山顶出发了。
  问题情境不等于问题。教师在平时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师:针对这则报导,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生:①“摩根海流浪者”的传说是怎样形成的?
  ②为什么海水退去的速度很快,它再次出现时的数量会和消失时一样多?
  ③印度洋周边地区的国家在海啸来临前有没有对之进行预测?
  ④我们怎样可以及时地知道海啸的发生?当我们遭遇到海啸时,该怎么办?
  ⑤海啸过后,还会带来其他的灾害吗?
  师生共同解答这些问题,并对学生的问题和解答作出评价。最后指出,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自然事件,只有当它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时,才形成灾害。要从灾害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树立和谐的人地观。
  地理教学中组织学生课堂提问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各要素都围绕着创设地理问题的情境而展开。所以创设的地理问题情境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该模式是否有效地运转。
  (责编 李 晔)
其他文献
<小儿药证直诀&#183;卷下诸方>中的诸多古方,对当今临床仍有很大的启发和应用价值,笔者仅就其清利脏腑内热4首古方作一深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弘扬歧黄之道.
目的:观察自拟利胆平汤治疗各种类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采用自拟利胆平汤治疗;对照组25例,以消炎利胆片合金胆片治疗.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法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5例,对照组35例。试验组采用疏肝利胆法,自拟中药方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
俗话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良好的道德规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教育专家司锡龄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还取决于他的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态度与一个人的品德是密不可分的,贡献是三者的乘积,即贡献=知识×能力×工作态度。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一个人知识很多,能力很强,但他的工作态度是“0”,那么他的贡献也只能是“0”。在知识、能力与工作态度三项中,唯有“工作态度”是隐性的,他
目的:观察通淋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仅用西药治疗,治疗组6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通淋排石汤治疗。10d为1个疗程,最多治疗2个
人类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生活在自然界中,故人类的生命活动除受自然界因素影响外,也时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虽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人体,但主要还是体现在精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