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语言、手法等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健因素。本文旨在从教学的艺术这一角度来探讨如何使课堂更吸引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美术精神 审美 课堂趣味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61-01
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词叫做“小康”。说的是一种生活的品质,也就是说这样的生活从物质上或者精神上,让我们对生活有着美好的体验。美好的生活给人们带来身心与感官的舒适。同样的,在校园生活中,听课成为学生日常的主要活动,每天与教师的接触大部分集中在课堂。因此,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如何,就与他们在课堂上的体验息息相关,或者说课堂上的体验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指标。前几年央视街头调查常常问这样一个问题:你幸福吗?我不知道假如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他们会如何回答。我想大概不容乐观。
我个人非常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说的话,我可能更偏重于精神。我也愿意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来想问题,那就是一个教师一定不能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学生。如果我们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反省自己,我们的课就有可能上得枯燥乏味,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固步自封、毫无生气的刻板老师。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我是这么给中学美术课定位的,美术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并将这种认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到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现存的现实问题是学生每天面对繁重的文化课学习,美术课也许是一种调剂。目前美术课的排课是一个星期一节,因此这一节美术课在很多学生眼中就显得尤其难得。这也无形中让我感到自己的课的重要性,要尽量带给学生们耳目一新的听课体验。在我的美术课上,我是这么做的:
一、营造课堂氛围
班级就像一个家庭,家有家风,班有班风。教师走进课堂的状态对学生影响很大。尤记我高中的数理化老师那凝固的脸庞,冷若冰霜的目光,让我脆弱的心不禁打了个寒颤,注定这是一堂紧张难捱的课。在这种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紧绷的,最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其实老师并没有那么凶,但学生的内心体验是糟糕的。因此我在导入新课之前一般是轻松的,幽默的。当然这也要根据课堂内容来定。音乐是很好的调剂。有一堂叫做《远古的呼唤》的课,内容是了解远古人的岩画、非洲部落的面具等,我在新课导入时就先播放了一首具有原始部落意味的音乐,然后提出问题:大家从音乐中体会到了什么元素?学生的回答可以很有想象力,正好打开了思维,让学生进入本课的情境当中。因此最后很容易达成教学目标,甚至超出预料之外。我在2008年高中新课改的教学比武中,也成功的运用了音乐这一媒介。当时的课题是《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新课导入的时候我播放了一首《月落西子湖》,那江南丝竹的优雅乐声,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曲折回环的苏州园林。在讲到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对景”时,我打了一个比方,对景就类似于“对歌”,还现场让同学模仿《龙船调》里男女对歌的情景。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就理解了这个知识点。
二、設计特有的课堂主题
在我们的课堂改革中,常常提到创新。其实创新可以体现在很多课堂的环节中。比如说对课堂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就可以有很多的创新。首先是课题,现有的美术教材在课题的设置上本身是很头痛的。今年我的公开课的题目是《独孤九线》,这个课题带给我们一种武侠的感觉,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其中的“线”字又能突出主题。本课我主要介绍绘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因此每一个环节都带一些武侠的气息:在介绍十八描的时候叫做“十八般武艺”,画家的手法称之为“绝招”,比如说画圣吴道子的绝招就是“柳叶描”。其中选取的图片也很有江湖气息,比如一张弹琴的图片取名叫“一曲肝肠断”。在介绍肆无忌惮的线条的时候,环节取名“无招胜有招”。这一堂课学生体会到了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既神秘又很酷。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不拘形式
我们上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因此只要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什么样的课堂形式真的不重要。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老师的上课风格各不相同,有的老师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只要学生愿意听、容易理解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和学生有很多的互动。就像我们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我们并不需要与书说话,也能掌握书中的内容,关键是这本书我们愿意读。有的老师不善言辞,但是很会组织学生,通过做题、通过学生相互的交流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也就不需要老师满堂课的说话了。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喜欢将很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我的美术课当中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讲甲骨文的时候,我会引入历史知识;在讲人体比例结构或者蒙德里安的抽象画的时候我会和学生讲数学里的黄金分割;在讲园林的时候,我和学生讲那些对联故事,其中冷泉亭的对联故事一波三折,最是引人入胜。讲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我甚至现场来段单口相声。所以形式一定要紧跟内容,只要能达到课堂目标,简直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美术课在所有的课程当中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美育,没有艺术的熏陶,我们的生活将多么的单调乏味。著名画家吴冠中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我认为不仅仅是美术,所有的学科都可以把课堂变得有趣,变得艺术起来。上课又像烹饪,无论这道菜营养多么的丰富,富含多少种维生素,假如它一不好看,二不好闻,三不好吃。那么营养再丰富吃起来也是痛苦的。我们教师如今也经常学习和培训,遇到有趣的老师我们就津津有味的听,碰到枯燥乏味的老师我们就觉得时间很难熬。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呢?
让我们的课堂艺术起来吧!
[ 参 考 文 献 ]
[1]朱巨澜.美术课堂教学“活”法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22.
【关键词】 美术精神 审美 课堂趣味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61-01
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词叫做“小康”。说的是一种生活的品质,也就是说这样的生活从物质上或者精神上,让我们对生活有着美好的体验。美好的生活给人们带来身心与感官的舒适。同样的,在校园生活中,听课成为学生日常的主要活动,每天与教师的接触大部分集中在课堂。因此,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如何,就与他们在课堂上的体验息息相关,或者说课堂上的体验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指标。前几年央视街头调查常常问这样一个问题:你幸福吗?我不知道假如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他们会如何回答。我想大概不容乐观。
我个人非常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说的话,我可能更偏重于精神。我也愿意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来想问题,那就是一个教师一定不能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学生。如果我们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反省自己,我们的课就有可能上得枯燥乏味,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固步自封、毫无生气的刻板老师。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我是这么给中学美术课定位的,美术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并将这种认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到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现存的现实问题是学生每天面对繁重的文化课学习,美术课也许是一种调剂。目前美术课的排课是一个星期一节,因此这一节美术课在很多学生眼中就显得尤其难得。这也无形中让我感到自己的课的重要性,要尽量带给学生们耳目一新的听课体验。在我的美术课上,我是这么做的:
一、营造课堂氛围
班级就像一个家庭,家有家风,班有班风。教师走进课堂的状态对学生影响很大。尤记我高中的数理化老师那凝固的脸庞,冷若冰霜的目光,让我脆弱的心不禁打了个寒颤,注定这是一堂紧张难捱的课。在这种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紧绷的,最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其实老师并没有那么凶,但学生的内心体验是糟糕的。因此我在导入新课之前一般是轻松的,幽默的。当然这也要根据课堂内容来定。音乐是很好的调剂。有一堂叫做《远古的呼唤》的课,内容是了解远古人的岩画、非洲部落的面具等,我在新课导入时就先播放了一首具有原始部落意味的音乐,然后提出问题:大家从音乐中体会到了什么元素?学生的回答可以很有想象力,正好打开了思维,让学生进入本课的情境当中。因此最后很容易达成教学目标,甚至超出预料之外。我在2008年高中新课改的教学比武中,也成功的运用了音乐这一媒介。当时的课题是《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新课导入的时候我播放了一首《月落西子湖》,那江南丝竹的优雅乐声,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曲折回环的苏州园林。在讲到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对景”时,我打了一个比方,对景就类似于“对歌”,还现场让同学模仿《龙船调》里男女对歌的情景。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就理解了这个知识点。
二、設计特有的课堂主题
在我们的课堂改革中,常常提到创新。其实创新可以体现在很多课堂的环节中。比如说对课堂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就可以有很多的创新。首先是课题,现有的美术教材在课题的设置上本身是很头痛的。今年我的公开课的题目是《独孤九线》,这个课题带给我们一种武侠的感觉,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其中的“线”字又能突出主题。本课我主要介绍绘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因此每一个环节都带一些武侠的气息:在介绍十八描的时候叫做“十八般武艺”,画家的手法称之为“绝招”,比如说画圣吴道子的绝招就是“柳叶描”。其中选取的图片也很有江湖气息,比如一张弹琴的图片取名叫“一曲肝肠断”。在介绍肆无忌惮的线条的时候,环节取名“无招胜有招”。这一堂课学生体会到了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既神秘又很酷。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不拘形式
我们上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因此只要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什么样的课堂形式真的不重要。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老师的上课风格各不相同,有的老师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只要学生愿意听、容易理解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和学生有很多的互动。就像我们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我们并不需要与书说话,也能掌握书中的内容,关键是这本书我们愿意读。有的老师不善言辞,但是很会组织学生,通过做题、通过学生相互的交流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也就不需要老师满堂课的说话了。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喜欢将很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我的美术课当中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讲甲骨文的时候,我会引入历史知识;在讲人体比例结构或者蒙德里安的抽象画的时候我会和学生讲数学里的黄金分割;在讲园林的时候,我和学生讲那些对联故事,其中冷泉亭的对联故事一波三折,最是引人入胜。讲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我甚至现场来段单口相声。所以形式一定要紧跟内容,只要能达到课堂目标,简直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美术课在所有的课程当中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美育,没有艺术的熏陶,我们的生活将多么的单调乏味。著名画家吴冠中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我认为不仅仅是美术,所有的学科都可以把课堂变得有趣,变得艺术起来。上课又像烹饪,无论这道菜营养多么的丰富,富含多少种维生素,假如它一不好看,二不好闻,三不好吃。那么营养再丰富吃起来也是痛苦的。我们教师如今也经常学习和培训,遇到有趣的老师我们就津津有味的听,碰到枯燥乏味的老师我们就觉得时间很难熬。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呢?
让我们的课堂艺术起来吧!
[ 参 考 文 献 ]
[1]朱巨澜.美术课堂教学“活”法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