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造的基本元素。
【关键词】艺术;情感性;情感与理智;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线索是情感,创作者自身的情感,摸索着情感的脉络会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情绪,但理智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年人总是理智的,不会盲目批判或者推崇某些东西,情感与理智的叠加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艺术作品,也正是因为这些让艺术作品变得完整,情感与理智不停的碰撞,情感支配创作者的选材,支配着想法,而理智不停地在鞭策该怎么做,该怎么最好的去展示的想法,该怎么把情感转移在外在媒介上,该怎么样才是最好的方式。
情感性是艺术的又一基本特征。在艺术活动中,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中,情感始终起重要作用。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即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
情感在艺术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但情感在艺术中的拿捏也显得特别重要,现在社会不缺乏一味追求在急于体现当下又张扬自我的艺术家们,浮躁、无意义、垃圾随处可见,一根筋的想刺激人们内心的防线,让人们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这也是一个亘古不变被人们思索的问题,也是永远不会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因为任何刨根问底的思索都是徒劳的。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想做的是自己内心思考的关于情感的东西,首先态度要“诚恳”。贝多芬说过:“只有发自内心的才能深入人心。”人的情感创造了艺术,反过来,艺术又创造了人的情感。
人類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便是人类是有思维的,有情感和理智双向碰撞,情感让人由衷的去面对生活,丰满地表现对现实的真挚,大家对生活的情感只有多少区别,没有有无之分。而在艺术创作中,存在对生活敏感的创作者,看到万物复苏便翩翩起舞,看到树叶纷飞便心碎哭泣等。也有完美理性严谨类型的创作者,这些其实都是不同情感幅度的创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两者同样都会做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支撑艺术作品的张力,艺术创造了新的情感,又体现了创作者的情感初衷。当然,大部分人印象中的艺术家创作者都是大胆疯狂且随性的,作品中充斥着自己对艺术的浓烈情感,如果只是单纯的疯狂情感体验和表现会使观者感到通俗和空洞,往往只有深沉的能一阵见血地刺痛受众的心灵的才会被认为是真正好的艺术。这是一种凝缩的情感体验,不仅触动观众,还能让自身也能为其感动,有抚慰心灵的力量,发自内心又进入内心。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想,用语言和别人交流,或者是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再者,诗人可以用优美的诗歌赞颂自然,用悲壮有力的词语描写山川河流,画家可以用笔墨纸砚抒情写意,干湿焦浓淡表达此时此刻的心声。在技术横飞的年代,装置的产生,更直接有力地去表达生活,去演绎生活,复制生活,描述各自的性格特色。
能否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也是一个人是否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感情用事者不仅会远离成功,还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给别人带去伤害、给自己招来祸端。西楚霸王项羽不采纳亚父范增的建议,感情用事地放走刘邦,终难成大事,虞姬玉陨,霸王自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因自己的悲喜而改变生活的原则,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言行,以成熟的心智判断生活中的是是非非,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百炼成钢的大智慧。
生活节奏似乎是越变越快,尤其在中国是这样,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体验这个世界,而不只是被变化的世界裹挟着随波逐流。
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归因或取决于仅仅一种因素。画家皮埃尔·博纳尔曾说:“吸引我更多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艺术家的生活和它对我所意味的一切。我很早就喜欢上摄影和素描,但还不是不可抗拒的激情。我不惜一切代价想要的,是逃避生活的单调。”外界看似单调的东西于博纳尔则正好相反。他家的小屋花园早餐室餐厅饭桌上的一盆熟透的水果、川外的风景、沐浴中的玛特,这些家居生活场景在他的手下成为奔放似火的图画,他将它们与世无争的生活升华为洋溢着不可抗拒的激情的艺术。遗憾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博纳尔那样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以生活为素材,创造艺术,显然缺乏他具备的优势。但我想,从他身上,我还是可以学到些东西,学到艺术如何改变人生。例如,我们能学到,一个心系艺术的人生本身就可能是一种艺术。
艺术家杜尚是现代艺术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现成物”作品——小便池、晾瓶子的铁架,金属梳,自行车轮等诸如此类机器制造或在商店买来的物品到如今是因为美而为人赞赏,对于这样的结果杜尚本人不敢苟同。他说:“我的初衷是想抵制艺术对美学的依赖。我拿起晾瓶子的铁架和小便池冲艺术节迎面抛去,是向他们进行挑战,而现在人们所赞赏的却是它们的美感。”③他的作品很好地体现了他想挑战的一种理念,在他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理智也是我一直在学习的,他的作品并不是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不可能是偶然的,必然是经过艺术家反复思考才完成的,这种理智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是艺术作品中不可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黑格尔写道:“艺术真正深刻的方面仍不失单凭鉴赏力就能察觉的,因为要察觉这种深刻的方面所需要的不仅是感觉和抽象的思考,而是完整的理性和坚实活泼的心灵,而鉴赏力只涉及外在的浮面,各种情感也只有在这种外在的浮面上活动……所谓好的鉴赏力一碰到艺术的较深刻的效果就张皇失措。”黑格尔的话也说明了这一点,理智与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单一的理智或者情感对于艺术作品来说都是不完整的,二者的结合才是关键。 安迪·沃霍尔是安德鲁·沃霍拉创作出的杰作,约瑟夫·波伊斯则是一个自封的萨满巫师,以他作为纳粹飞行员的过往创造出一出个人神话。通过行为表演,他将扮演波伊斯教授变成一门艺术。他宣称:“将艺术的概念扩展,它包括每一个行动。”
还有对我影响比较深刻的一位艺术家是约翰·凯奇,他有一次著名的表演。在四分三十三秒整的表演时间里,他坐在一架钢琴前,但并没有弹琴,只是偶尔开合琴弦,好像在提示观众,这是音乐作品不同乐章之间的短暂停頓。严肃的音乐表演在过去意味着有一个演奏者在一群受他支配的听众面前积极地制造声响。凯奇打破了这一标准。他将他的表演变成了一场偶发艺术行动,周围环境里的声响成为事实的曲谱,听众成为这一作品的事实上的演奏者。他的作品中包含了他对艺术的深厚感情、对艺术的探索、对艺术的执着和对艺术独特的感受,他的情感支撑着他的创作,他的创作表达着他的情感,他用理智有序的呈现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更显得他作品的完整性与生动性,让观者感官都保持着警惕,让艺术变得生活,也让生活变得艺术。
每个人都应该学着用稀松平常的素材创造出充满艺术感的东西。有艺术性的东西可能常常是普通的东西,也是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有位艺术家曾说过:“艺术就是生活中无法归纳的东西。”
很多人说荒木经惟是天才艺术家,可我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天才,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敏感,思维方式更为独特以及更加努力罢了,所以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人人也都可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关键是努力与否,艺术并是不天才的特权。
我认为,所以好的艺术除了情感与理智的糅杂外都包含着抽象和超现实的成分,就像它既有古典也有浪漫的成分,艺术家的两面性都必须发挥出来。我是属于比较敏感的人,在多数人看来无足轻重的事物或者景色对于我都可能产生作品,有很多的情感情绪一直在找宣泄的出口。感性是我探知生活的触角,它能蜕变成曲,化身为歌。不属于任何注意,不服从批评,就是艺术家私下的心态,也是我的一种偏执。
在我看来,艺术是用来表达生活的,表达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让原本稍纵即逝的情绪尽可能的放大化,每个人的作品表面看起来风格多变,但其深处都是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表达真实想表达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讨好或者敷衍谁。
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性是我们作为一个创作者无法避免却要好好利用的一件利器,理性支配我们的行动而情感却能带动我们实现与否,还有实现的力度。黑泽明说:“人是很难如实的谈自己的,人总是本能的美化自己。”这正是由于情感的驱使才会如此,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要保持真挚的情感并加以诚实的表达,这样才是尊重艺术最好的方式,这也同样是对创作的坦诚。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基默尔曼.碰巧的杰作[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5.
[2][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莫娅妮译. 艺术的去人性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吴珊(1991-),女,土家族,湖北恩施,教师,硕士,四川传媒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
【关键词】艺术;情感性;情感与理智;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线索是情感,创作者自身的情感,摸索着情感的脉络会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情绪,但理智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年人总是理智的,不会盲目批判或者推崇某些东西,情感与理智的叠加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艺术作品,也正是因为这些让艺术作品变得完整,情感与理智不停的碰撞,情感支配创作者的选材,支配着想法,而理智不停地在鞭策该怎么做,该怎么最好的去展示的想法,该怎么把情感转移在外在媒介上,该怎么样才是最好的方式。
情感性是艺术的又一基本特征。在艺术活动中,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中,情感始终起重要作用。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即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
情感在艺术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但情感在艺术中的拿捏也显得特别重要,现在社会不缺乏一味追求在急于体现当下又张扬自我的艺术家们,浮躁、无意义、垃圾随处可见,一根筋的想刺激人们内心的防线,让人们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这也是一个亘古不变被人们思索的问题,也是永远不会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因为任何刨根问底的思索都是徒劳的。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想做的是自己内心思考的关于情感的东西,首先态度要“诚恳”。贝多芬说过:“只有发自内心的才能深入人心。”人的情感创造了艺术,反过来,艺术又创造了人的情感。
人類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便是人类是有思维的,有情感和理智双向碰撞,情感让人由衷的去面对生活,丰满地表现对现实的真挚,大家对生活的情感只有多少区别,没有有无之分。而在艺术创作中,存在对生活敏感的创作者,看到万物复苏便翩翩起舞,看到树叶纷飞便心碎哭泣等。也有完美理性严谨类型的创作者,这些其实都是不同情感幅度的创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两者同样都会做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支撑艺术作品的张力,艺术创造了新的情感,又体现了创作者的情感初衷。当然,大部分人印象中的艺术家创作者都是大胆疯狂且随性的,作品中充斥着自己对艺术的浓烈情感,如果只是单纯的疯狂情感体验和表现会使观者感到通俗和空洞,往往只有深沉的能一阵见血地刺痛受众的心灵的才会被认为是真正好的艺术。这是一种凝缩的情感体验,不仅触动观众,还能让自身也能为其感动,有抚慰心灵的力量,发自内心又进入内心。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想,用语言和别人交流,或者是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再者,诗人可以用优美的诗歌赞颂自然,用悲壮有力的词语描写山川河流,画家可以用笔墨纸砚抒情写意,干湿焦浓淡表达此时此刻的心声。在技术横飞的年代,装置的产生,更直接有力地去表达生活,去演绎生活,复制生活,描述各自的性格特色。
能否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也是一个人是否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感情用事者不仅会远离成功,还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给别人带去伤害、给自己招来祸端。西楚霸王项羽不采纳亚父范增的建议,感情用事地放走刘邦,终难成大事,虞姬玉陨,霸王自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因自己的悲喜而改变生活的原则,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言行,以成熟的心智判断生活中的是是非非,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百炼成钢的大智慧。
生活节奏似乎是越变越快,尤其在中国是这样,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体验这个世界,而不只是被变化的世界裹挟着随波逐流。
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归因或取决于仅仅一种因素。画家皮埃尔·博纳尔曾说:“吸引我更多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艺术家的生活和它对我所意味的一切。我很早就喜欢上摄影和素描,但还不是不可抗拒的激情。我不惜一切代价想要的,是逃避生活的单调。”外界看似单调的东西于博纳尔则正好相反。他家的小屋花园早餐室餐厅饭桌上的一盆熟透的水果、川外的风景、沐浴中的玛特,这些家居生活场景在他的手下成为奔放似火的图画,他将它们与世无争的生活升华为洋溢着不可抗拒的激情的艺术。遗憾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博纳尔那样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以生活为素材,创造艺术,显然缺乏他具备的优势。但我想,从他身上,我还是可以学到些东西,学到艺术如何改变人生。例如,我们能学到,一个心系艺术的人生本身就可能是一种艺术。
艺术家杜尚是现代艺术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现成物”作品——小便池、晾瓶子的铁架,金属梳,自行车轮等诸如此类机器制造或在商店买来的物品到如今是因为美而为人赞赏,对于这样的结果杜尚本人不敢苟同。他说:“我的初衷是想抵制艺术对美学的依赖。我拿起晾瓶子的铁架和小便池冲艺术节迎面抛去,是向他们进行挑战,而现在人们所赞赏的却是它们的美感。”③他的作品很好地体现了他想挑战的一种理念,在他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理智也是我一直在学习的,他的作品并不是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不可能是偶然的,必然是经过艺术家反复思考才完成的,这种理智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是艺术作品中不可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黑格尔写道:“艺术真正深刻的方面仍不失单凭鉴赏力就能察觉的,因为要察觉这种深刻的方面所需要的不仅是感觉和抽象的思考,而是完整的理性和坚实活泼的心灵,而鉴赏力只涉及外在的浮面,各种情感也只有在这种外在的浮面上活动……所谓好的鉴赏力一碰到艺术的较深刻的效果就张皇失措。”黑格尔的话也说明了这一点,理智与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单一的理智或者情感对于艺术作品来说都是不完整的,二者的结合才是关键。 安迪·沃霍尔是安德鲁·沃霍拉创作出的杰作,约瑟夫·波伊斯则是一个自封的萨满巫师,以他作为纳粹飞行员的过往创造出一出个人神话。通过行为表演,他将扮演波伊斯教授变成一门艺术。他宣称:“将艺术的概念扩展,它包括每一个行动。”
还有对我影响比较深刻的一位艺术家是约翰·凯奇,他有一次著名的表演。在四分三十三秒整的表演时间里,他坐在一架钢琴前,但并没有弹琴,只是偶尔开合琴弦,好像在提示观众,这是音乐作品不同乐章之间的短暂停頓。严肃的音乐表演在过去意味着有一个演奏者在一群受他支配的听众面前积极地制造声响。凯奇打破了这一标准。他将他的表演变成了一场偶发艺术行动,周围环境里的声响成为事实的曲谱,听众成为这一作品的事实上的演奏者。他的作品中包含了他对艺术的深厚感情、对艺术的探索、对艺术的执着和对艺术独特的感受,他的情感支撑着他的创作,他的创作表达着他的情感,他用理智有序的呈现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更显得他作品的完整性与生动性,让观者感官都保持着警惕,让艺术变得生活,也让生活变得艺术。
每个人都应该学着用稀松平常的素材创造出充满艺术感的东西。有艺术性的东西可能常常是普通的东西,也是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有位艺术家曾说过:“艺术就是生活中无法归纳的东西。”
很多人说荒木经惟是天才艺术家,可我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天才,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敏感,思维方式更为独特以及更加努力罢了,所以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人人也都可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关键是努力与否,艺术并是不天才的特权。
我认为,所以好的艺术除了情感与理智的糅杂外都包含着抽象和超现实的成分,就像它既有古典也有浪漫的成分,艺术家的两面性都必须发挥出来。我是属于比较敏感的人,在多数人看来无足轻重的事物或者景色对于我都可能产生作品,有很多的情感情绪一直在找宣泄的出口。感性是我探知生活的触角,它能蜕变成曲,化身为歌。不属于任何注意,不服从批评,就是艺术家私下的心态,也是我的一种偏执。
在我看来,艺术是用来表达生活的,表达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让原本稍纵即逝的情绪尽可能的放大化,每个人的作品表面看起来风格多变,但其深处都是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表达真实想表达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讨好或者敷衍谁。
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性是我们作为一个创作者无法避免却要好好利用的一件利器,理性支配我们的行动而情感却能带动我们实现与否,还有实现的力度。黑泽明说:“人是很难如实的谈自己的,人总是本能的美化自己。”这正是由于情感的驱使才会如此,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要保持真挚的情感并加以诚实的表达,这样才是尊重艺术最好的方式,这也同样是对创作的坦诚。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基默尔曼.碰巧的杰作[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5.
[2][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莫娅妮译. 艺术的去人性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吴珊(1991-),女,土家族,湖北恩施,教师,硕士,四川传媒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