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公共艺术为载体,将我国图腾文化谨慎融入城市公园,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利用现代的设计心理学和方法论,结合我国特色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经济等,使我国古代的图腾文化重新焕发活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城市公园的审美性和地域性,也能增强特色区域的民族性和历史性。本文旨在通过在城市公园中运用图腾纹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生活领域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图腾纹样;城市公园;民族性;地域性;公共艺术
0 引言
随着“中国梦”的不断实现,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城市公园文化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我国地域辽阔,民族分布复杂多样,各民族地区的图腾文化具有当地特色,而图腾纹样也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将图腾纹样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运用在城市公园的公共艺术装置中,在符合現代审美的同时,更能体现地区的文化特点,使图腾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 图腾纹样的定义及内涵
1.1 图腾纹样的定义
图腾纹样作为一种古老的图形符号,凝结了人类的信仰和对自然界的理解,是人类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和向往理念的体现,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呈现的图案主要是从动物、植物、非生物或象形图案中提取而来。
1.2 图腾纹样的内涵
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寓意丰富的图腾纹样。图腾纹样的内涵一般用“托物言志”“转喻”“谐音”这三种表现形式。我国春节的窗花纹样中寄意的“年年有余”,就是运用“谐音”的手法,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图腾文化底蕴,在世界图腾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 当今城市的发展趋势及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住房越来越局促、可用土地越来越少的现状下,城市公园便成为人们工作之余最常光顾的休闲娱乐场所,也将慢慢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场所。而在西方国家,公园文化发展较成熟,同时西方也是公园公共艺术的发源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城市的公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成为影响该城市发展的关键。
3 图腾纹样在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价值
3.1 有助于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图腾纹样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瑰宝,作为古代人们体现精神世界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古代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是无可取代的。
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艺术运用艺术的手法和表现方式为城市市民服务,也优化了整体的市容市貌。其创作应选择具体的展现场所,如公园中的壁画、纪念碑、地标性雕塑、花园装饰栏等,进行公共艺术整改。这些具象的公共艺术在展示的过程中,向人们传达具有象征意义的信息,形成一种具有传播作用的媒介。
图腾文化是人们为了体现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和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而形成和发展的,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将传统的图腾文化作为设计元素符号化,加以现代的语言,并将设计师要表达的象征寓意和文化内涵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传递给人民群众,可以传达特定的符号信息。
3.2 有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公共艺术在诞生之初,其宗旨是源于文化,也终将回归到文化中,文化的传承才是发展现代文明的养分。例如,伦敦海德公园中的地标性公共艺术——“动物英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英军服役而阵亡的动物英雄们。这座纪念碑式的公共艺术作品将英国重要的历史事件中的动物英雄提取出来,运用现代化的创作手法,将其以纪念碑的表现形式做成公共艺术展现在海德公园中,完美展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公共艺术作品。
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标志,是提升国家品牌形象的王牌。将现代公共艺术的创作手法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提升现代公园公共艺术的国家荣誉感,同时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
随着现代城市公园文化发展越来越多元化,新媒体公共艺术不断出现。这样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契机,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时代的现代文化相融合。近几年来,我国互动装置的公共艺术发展较好,人们可以参与公共艺术,升华了公共艺术创作的灵魂。将互动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公园文化相结合,既有利于公园与人之间更亲密的互动,又可以提升公共艺术创作的价值。
3.3 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
城市公园可以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场所。图腾纹样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性的图样,其不仅在艺术创作的运用中有相对的普遍性,也起到正当优化与整合分配公园公共艺术的作用。将城市公园的公共艺术空间中地标性的雕塑、视觉导示、公示栏、壁画浮雕等元素系统化,使城市公园的公共空间艺术彰显当地特色,从而更好地展现当地文化,实现城市品牌的定位。在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中,将图腾纹样与当地特有的历史审美特性、生活态度、文化内涵等结合,运用到城市公园的公共艺术文化中,既可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公园,又可以增添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展现其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展现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设计者应该发挥专长,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运用到现代公共艺术的设计中,运用现代社会的新思想、新概念、创新材料和技术,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要将其更好、更完整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王进.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图腾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6.
关键词:图腾纹样;城市公园;民族性;地域性;公共艺术
0 引言
随着“中国梦”的不断实现,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城市公园文化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我国地域辽阔,民族分布复杂多样,各民族地区的图腾文化具有当地特色,而图腾纹样也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将图腾纹样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运用在城市公园的公共艺术装置中,在符合現代审美的同时,更能体现地区的文化特点,使图腾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 图腾纹样的定义及内涵
1.1 图腾纹样的定义
图腾纹样作为一种古老的图形符号,凝结了人类的信仰和对自然界的理解,是人类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和向往理念的体现,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呈现的图案主要是从动物、植物、非生物或象形图案中提取而来。
1.2 图腾纹样的内涵
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寓意丰富的图腾纹样。图腾纹样的内涵一般用“托物言志”“转喻”“谐音”这三种表现形式。我国春节的窗花纹样中寄意的“年年有余”,就是运用“谐音”的手法,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图腾文化底蕴,在世界图腾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 当今城市的发展趋势及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住房越来越局促、可用土地越来越少的现状下,城市公园便成为人们工作之余最常光顾的休闲娱乐场所,也将慢慢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场所。而在西方国家,公园文化发展较成熟,同时西方也是公园公共艺术的发源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城市的公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成为影响该城市发展的关键。
3 图腾纹样在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价值
3.1 有助于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图腾纹样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瑰宝,作为古代人们体现精神世界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古代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是无可取代的。
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艺术运用艺术的手法和表现方式为城市市民服务,也优化了整体的市容市貌。其创作应选择具体的展现场所,如公园中的壁画、纪念碑、地标性雕塑、花园装饰栏等,进行公共艺术整改。这些具象的公共艺术在展示的过程中,向人们传达具有象征意义的信息,形成一种具有传播作用的媒介。
图腾文化是人们为了体现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和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而形成和发展的,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将传统的图腾文化作为设计元素符号化,加以现代的语言,并将设计师要表达的象征寓意和文化内涵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传递给人民群众,可以传达特定的符号信息。
3.2 有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公共艺术在诞生之初,其宗旨是源于文化,也终将回归到文化中,文化的传承才是发展现代文明的养分。例如,伦敦海德公园中的地标性公共艺术——“动物英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英军服役而阵亡的动物英雄们。这座纪念碑式的公共艺术作品将英国重要的历史事件中的动物英雄提取出来,运用现代化的创作手法,将其以纪念碑的表现形式做成公共艺术展现在海德公园中,完美展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公共艺术作品。
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标志,是提升国家品牌形象的王牌。将现代公共艺术的创作手法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提升现代公园公共艺术的国家荣誉感,同时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
随着现代城市公园文化发展越来越多元化,新媒体公共艺术不断出现。这样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契机,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时代的现代文化相融合。近几年来,我国互动装置的公共艺术发展较好,人们可以参与公共艺术,升华了公共艺术创作的灵魂。将互动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公园文化相结合,既有利于公园与人之间更亲密的互动,又可以提升公共艺术创作的价值。
3.3 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
城市公园可以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场所。图腾纹样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性的图样,其不仅在艺术创作的运用中有相对的普遍性,也起到正当优化与整合分配公园公共艺术的作用。将城市公园的公共艺术空间中地标性的雕塑、视觉导示、公示栏、壁画浮雕等元素系统化,使城市公园的公共空间艺术彰显当地特色,从而更好地展现当地文化,实现城市品牌的定位。在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中,将图腾纹样与当地特有的历史审美特性、生活态度、文化内涵等结合,运用到城市公园的公共艺术文化中,既可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公园,又可以增添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展现其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展现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设计者应该发挥专长,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运用到现代公共艺术的设计中,运用现代社会的新思想、新概念、创新材料和技术,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要将其更好、更完整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王进.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图腾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