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读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教学不顺利的时候,自己的教学语言是否有问题?基础教育的任务并不复杂,惟其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些人的成长需要靠我们的耐心和勇气去实现,如果能时时想到每一节课,每一次谈话,都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他的人格养成,关系到他个体生命的价值,我们可能会更加重视话语方式,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这使我想起了不久前听到的一节语文课。
那是由三年级的一位老师执教的《孙中山破陋习》,老师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时说:“同学们,自由阅读文本,只有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才能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感受。”乍一听到老师的话,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我真得很担心,担心三年级的学生是否能听得懂老师的话。谁知我竟是杞人忧天,孩子们竟认真地读起课文来,也许是已经习惯了老师这样的要求吧。我们且不管在检查预习时就要求学生“感受作者的感受”是否过早,就说在三年级学生面前把“课文”称为“文本”,把“读课文”叫做“与文本的亲密接触”,我总觉得别扭,这样的教学语言仿佛是在和老师作学术报告,这样的课堂还有什么趣味性可谈呢?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吗?
当然,这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无可非议,粉笔字写得漂亮,教态自然,富有激情,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在教学精读感悟这一环节时,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孙中山先生的姐姐的性格特点:“你能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姐姐呢?”学生在认真自读课文,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请同学们仔细检索文中的信息,认真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姐姐呢?”教者的这一启发式要求又让我吃惊不小。“仔细检索文中的信息”?没错,我们的确需要培养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可“仔细检索文中的信息”作为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我实在不敢苟同。我忍不住问坐在身旁的一个小男孩什么叫“检索文中的信息”,他茫然地看着我,过了一会儿怯生生地说:“可能是读书吧。”
教师不正视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了解自己的学生,话语方式不当,不用学生听得懂的话教学,学生不知所云,那不是学生笨,而是教师不懂教学规律。
说学生听得懂的话,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实质并不简单。首先,这样的老师一定目中有人。因为以人为本的教师一定谙熟儿童心理,了解儿童的特点,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他的教学语言才会通俗易懂,符合学生实际理解的水平。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初是从听得懂老师的课开始的。脱离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晦涩难懂的教学语言是扼杀孩子听课兴趣的第一把利刃。其次,这样的教师会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深入浅出,他会用准确、简练的教学语言循循善诱。这样的教师还会博览群书,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因为这样,他的语言才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才能营造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更善于巧妙结合非语言手段,借助姿态、表情和手势,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因为教学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
说学生听得懂的话,这样的老师才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在教学不顺利的时候,自己的教学语言是否有问题?基础教育的任务并不复杂,惟其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些人的成长需要靠我们的耐心和勇气去实现,如果能时时想到每一节课,每一次谈话,都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他的人格养成,关系到他个体生命的价值,我们可能会更加重视话语方式,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这使我想起了不久前听到的一节语文课。
那是由三年级的一位老师执教的《孙中山破陋习》,老师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时说:“同学们,自由阅读文本,只有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才能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感受。”乍一听到老师的话,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我真得很担心,担心三年级的学生是否能听得懂老师的话。谁知我竟是杞人忧天,孩子们竟认真地读起课文来,也许是已经习惯了老师这样的要求吧。我们且不管在检查预习时就要求学生“感受作者的感受”是否过早,就说在三年级学生面前把“课文”称为“文本”,把“读课文”叫做“与文本的亲密接触”,我总觉得别扭,这样的教学语言仿佛是在和老师作学术报告,这样的课堂还有什么趣味性可谈呢?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吗?
当然,这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无可非议,粉笔字写得漂亮,教态自然,富有激情,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在教学精读感悟这一环节时,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孙中山先生的姐姐的性格特点:“你能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姐姐呢?”学生在认真自读课文,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请同学们仔细检索文中的信息,认真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姐姐呢?”教者的这一启发式要求又让我吃惊不小。“仔细检索文中的信息”?没错,我们的确需要培养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可“仔细检索文中的信息”作为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我实在不敢苟同。我忍不住问坐在身旁的一个小男孩什么叫“检索文中的信息”,他茫然地看着我,过了一会儿怯生生地说:“可能是读书吧。”
教师不正视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了解自己的学生,话语方式不当,不用学生听得懂的话教学,学生不知所云,那不是学生笨,而是教师不懂教学规律。
说学生听得懂的话,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实质并不简单。首先,这样的老师一定目中有人。因为以人为本的教师一定谙熟儿童心理,了解儿童的特点,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他的教学语言才会通俗易懂,符合学生实际理解的水平。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初是从听得懂老师的课开始的。脱离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晦涩难懂的教学语言是扼杀孩子听课兴趣的第一把利刃。其次,这样的教师会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深入浅出,他会用准确、简练的教学语言循循善诱。这样的教师还会博览群书,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因为这样,他的语言才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才能营造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更善于巧妙结合非语言手段,借助姿态、表情和手势,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因为教学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
说学生听得懂的话,这样的老师才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