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未来一片绿水青山,让梦想在大地上生根发芽。
学以致用成土壤医生
2002年,姜义亮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这是一门综合研究环境的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四个部分的学科。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他对土壤有了新的认知。一次课堂上,老师讲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不仅是地域特色,吃不同地方的粮食对人的长相也会产生影响……”长相不应该由遗传决定吗?吃粮食也有影响?土壤的神秘把姜义亮迷住了。
“土壤受到污染,庄稼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每次听老师讲课,姜义亮都觉得走进了一个新世界。土壤里的未知,相当于我们对宇宙的未知,姜义亮发现要探索的东西有很多。本科毕业后,姜义亮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土壤作为他研究生阶段的主攻对象,并跟随导师郑粉莉教授,致力于研究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壤碳流失造成的影响。
“当你热爱某一个事物时,便会扎根在它的身体里。”姜义亮说。在读研的三年里,他把对土地的研究变成了兴趣。2009年,姜义亮开始攻读博士,在校期间参与国家和校级科研项目七个,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他的学术报告更是多次被评为优秀报告。
从西北的新疆沙漠戈壁,到陕北的黄土高原,再到东北黑土地,姜义亮考察过我国大量的土地现状。长期与土地打交道,他逐渐切中了土壤的命脉,如盐碱化、风沙化对土壤有着致命影响;严重的重金属、有机物等同样威胁着土壤的健康。“说白了,就是土壤也会生病。”人病了要看医生,土壤生病了,该怎么办?
2014年,姜义亮即将博士毕业时,他有了新的思考:“土壤很容易生病,但真正从事土壤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极少。如果能像医生一样,通过技术治愈土地,会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他拒绝了进入科研单位或高校就职,成了土壤医生。
为土地开药方
通过向教授、专家学习,再结合国内外治理土壤的经验,姜义亮借鉴医生治病的方法,对土地展开“望闻问切”。“土壤很脆弱,有时候像老人,大多时间更像一个宝宝,感冒发烧几乎是常态。”姜义亮每天做的事情是,全天陪护这个“新生儿”,不断地观察其病情,用手触摸土质,感知病情的变化。
黑土、青土、红土、黄土、白土……在姜义亮的宿舍里,一张中国土壤分布区域图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照片,记录下了他的足迹。他每天都坚持“上门问诊”,反复测量土壤的“身体状况”。时间一长,姜义亮竟然练就出了观察土壤的超凡能力——一看二摸三感知,土壤的水分、肥料的施用量等,他的判断总能和设备的数据分析相差无几。
“在很多人眼里,博士应该是这样的:戴着高度数近视眼镜,每天不是泡在图书馆里,就是待在实验室里;不是在电脑前分析数据,就是在书桌前看文献、写论文。”姜义亮说,“我和他们一样,也和他们不一样。我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农业创客。”2016 年8月,姜义亮集合四名不同土壤学科的博士,对“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服务”项目进行钻研,并注册成立公司。
在创业初期,亲朋好友并不支持,认为姜义亮应该到科研单位或国家部门工作,而不是天天和泥土打交道。姜义亮却坚持自己的理想,要用所学知识去改善因环境污染或施肥不当,使土壤出现养分不均导致的“怪病”。每天超过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他和伙伴们一半时间在农户地里采集样本,一半时间在实验室里检测样本。
2017年9月,陕西咸阳杨陵区曹新庄村一处生活垃圾堆放点,沤烂的剩菜残羹混杂在污泥之中,远看如沼泽,走近则臭气熏天。姜义亮带着团队,对这片6000立方米的垃圾场进行土壤修复。工作很辛苦,姜义亮总把“救地一命的自豪感,丝毫不亚于救人一命”的话挂在嘴边。
经过长期摸索,姜义亮和团队最终研发出了“测土配方”和“因地制宜”的综合整治土壤的技术路线。历经一年多,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了陕西、甘肃、山东和浙江等地,所涉及的业务包括土壤检测、土壤改良、土壤修复以及水土保持等。姜义亮“土医生”的名号迅速传遍了千家万户。
点土成金的“土医生”
杨可刚是山西夏县先农达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新买的苗子前两年都好好的,第三年突然就开始烂根,这成了他的心病。听了姜义亮的案例,杨可刚拿着土壤样本,找到了姜义亮。经过检测和会诊,姜义亮确定为过度施肥导致的土传病害,并为他开了一张解决土传病害的药方。
富东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范忠说:“原来我们都是盲目地施肥,一亩地施一袋肥料,现在是差多少磷、差多少氮,就用多少,按医生的比例施肥准没问题。”经过他们的救治,甘肃榆中县北部种植的百合,经济效益比上一年提高了38%。通过应用新构土体技术,有效提升了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保水保肥力,使10万亩风沙土得以利用。在改良后的土壤上种植马铃薯,亩产最高可达8000公斤……从创业之初的艰辛,到如今被很多农户认可,这份事业带来的社会价值感,让姜义亮对未来充满信心。
很多人问姜义亮:“你的救治手段最终能将土壤救治到什么程度?”每次他都拿起一罐白色的土说:“就像它,可以吃的土。”这是一种通过高温煅烧、研磨、过筛,最终达成的土壤状态。现在被用在一些高档餐厅,作为一种辅助的食材改善食物的口感,价格十分昂贵。“所以,以后不敢随意说穷得吃土了,穷的时候真不一定能吃到土。”大家忍不住调侃。
2017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陕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时,姜义亮作为代表汇报了其在土壤改良和修復方面的技术成果,提出“将土壤深翻政策与植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思路,李克强对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勉励他继续开展土壤相关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为国家农业环保做出贡献。
2018年1月,央视评选出十位2017CCTV中国创业榜样,姜义亮成功入选。在颁奖典礼上,栏目组如此介绍:“他不是医生,却望闻问切;他不劳鞍马,却纵横原野;他守护大地,点土成金;他矢志为农业安全,把好第一道关,让耕者有肥田。”
目前,姜义亮的公司总营业额达200万元,在谈项目四十余项,已达成签约项目八个。姜义亮说:“我这个土医生没有别的想法,就想还未来一片蓝天绿水,让耕者有肥田。”
学以致用成土壤医生
2002年,姜义亮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这是一门综合研究环境的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四个部分的学科。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他对土壤有了新的认知。一次课堂上,老师讲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不仅是地域特色,吃不同地方的粮食对人的长相也会产生影响……”长相不应该由遗传决定吗?吃粮食也有影响?土壤的神秘把姜义亮迷住了。
“土壤受到污染,庄稼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每次听老师讲课,姜义亮都觉得走进了一个新世界。土壤里的未知,相当于我们对宇宙的未知,姜义亮发现要探索的东西有很多。本科毕业后,姜义亮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土壤作为他研究生阶段的主攻对象,并跟随导师郑粉莉教授,致力于研究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壤碳流失造成的影响。
“当你热爱某一个事物时,便会扎根在它的身体里。”姜义亮说。在读研的三年里,他把对土地的研究变成了兴趣。2009年,姜义亮开始攻读博士,在校期间参与国家和校级科研项目七个,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他的学术报告更是多次被评为优秀报告。
从西北的新疆沙漠戈壁,到陕北的黄土高原,再到东北黑土地,姜义亮考察过我国大量的土地现状。长期与土地打交道,他逐渐切中了土壤的命脉,如盐碱化、风沙化对土壤有着致命影响;严重的重金属、有机物等同样威胁着土壤的健康。“说白了,就是土壤也会生病。”人病了要看医生,土壤生病了,该怎么办?
2014年,姜义亮即将博士毕业时,他有了新的思考:“土壤很容易生病,但真正从事土壤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极少。如果能像医生一样,通过技术治愈土地,会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他拒绝了进入科研单位或高校就职,成了土壤医生。
为土地开药方
通过向教授、专家学习,再结合国内外治理土壤的经验,姜义亮借鉴医生治病的方法,对土地展开“望闻问切”。“土壤很脆弱,有时候像老人,大多时间更像一个宝宝,感冒发烧几乎是常态。”姜义亮每天做的事情是,全天陪护这个“新生儿”,不断地观察其病情,用手触摸土质,感知病情的变化。
黑土、青土、红土、黄土、白土……在姜义亮的宿舍里,一张中国土壤分布区域图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照片,记录下了他的足迹。他每天都坚持“上门问诊”,反复测量土壤的“身体状况”。时间一长,姜义亮竟然练就出了观察土壤的超凡能力——一看二摸三感知,土壤的水分、肥料的施用量等,他的判断总能和设备的数据分析相差无几。
“在很多人眼里,博士应该是这样的:戴着高度数近视眼镜,每天不是泡在图书馆里,就是待在实验室里;不是在电脑前分析数据,就是在书桌前看文献、写论文。”姜义亮说,“我和他们一样,也和他们不一样。我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农业创客。”2016 年8月,姜义亮集合四名不同土壤学科的博士,对“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服务”项目进行钻研,并注册成立公司。
在创业初期,亲朋好友并不支持,认为姜义亮应该到科研单位或国家部门工作,而不是天天和泥土打交道。姜义亮却坚持自己的理想,要用所学知识去改善因环境污染或施肥不当,使土壤出现养分不均导致的“怪病”。每天超过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他和伙伴们一半时间在农户地里采集样本,一半时间在实验室里检测样本。
2017年9月,陕西咸阳杨陵区曹新庄村一处生活垃圾堆放点,沤烂的剩菜残羹混杂在污泥之中,远看如沼泽,走近则臭气熏天。姜义亮带着团队,对这片6000立方米的垃圾场进行土壤修复。工作很辛苦,姜义亮总把“救地一命的自豪感,丝毫不亚于救人一命”的话挂在嘴边。
经过长期摸索,姜义亮和团队最终研发出了“测土配方”和“因地制宜”的综合整治土壤的技术路线。历经一年多,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了陕西、甘肃、山东和浙江等地,所涉及的业务包括土壤检测、土壤改良、土壤修复以及水土保持等。姜义亮“土医生”的名号迅速传遍了千家万户。
点土成金的“土医生”
杨可刚是山西夏县先农达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新买的苗子前两年都好好的,第三年突然就开始烂根,这成了他的心病。听了姜义亮的案例,杨可刚拿着土壤样本,找到了姜义亮。经过检测和会诊,姜义亮确定为过度施肥导致的土传病害,并为他开了一张解决土传病害的药方。
富东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范忠说:“原来我们都是盲目地施肥,一亩地施一袋肥料,现在是差多少磷、差多少氮,就用多少,按医生的比例施肥准没问题。”经过他们的救治,甘肃榆中县北部种植的百合,经济效益比上一年提高了38%。通过应用新构土体技术,有效提升了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保水保肥力,使10万亩风沙土得以利用。在改良后的土壤上种植马铃薯,亩产最高可达8000公斤……从创业之初的艰辛,到如今被很多农户认可,这份事业带来的社会价值感,让姜义亮对未来充满信心。
很多人问姜义亮:“你的救治手段最终能将土壤救治到什么程度?”每次他都拿起一罐白色的土说:“就像它,可以吃的土。”这是一种通过高温煅烧、研磨、过筛,最终达成的土壤状态。现在被用在一些高档餐厅,作为一种辅助的食材改善食物的口感,价格十分昂贵。“所以,以后不敢随意说穷得吃土了,穷的时候真不一定能吃到土。”大家忍不住调侃。
2017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陕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时,姜义亮作为代表汇报了其在土壤改良和修復方面的技术成果,提出“将土壤深翻政策与植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思路,李克强对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勉励他继续开展土壤相关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为国家农业环保做出贡献。
2018年1月,央视评选出十位2017CCTV中国创业榜样,姜义亮成功入选。在颁奖典礼上,栏目组如此介绍:“他不是医生,却望闻问切;他不劳鞍马,却纵横原野;他守护大地,点土成金;他矢志为农业安全,把好第一道关,让耕者有肥田。”
目前,姜义亮的公司总营业额达200万元,在谈项目四十余项,已达成签约项目八个。姜义亮说:“我这个土医生没有别的想法,就想还未来一片蓝天绿水,让耕者有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