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主导的浙江发展模式可能再次发力。浙江作为中国市场机制最为完善、市场化最高的先发地区,有必要也有可能再创辉煌。
最近媒体再次热论浙江与江苏经济发展之争,认为浙江在经济发展上已然落后于江苏,甚至有学者认为江苏已不把浙江作对手。
这10年浙江经济增速虽然处于下降通道,但依托加入WTO后的出口替代战略和黄金十年的房地产飙升这两大路径,总体发展仍处于快速期,浙江企业或依赖出口,或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势头尚可。浙江各地方政府依靠房地产带来的巨额收益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但2008年后,浙江企业的日子急转直下,外贸没了,向中西部平面梯度转移也遇到瓶颈,没以前风光了。依靠4万亿强刺激,浙江房地产业好日子还延续了两年,但时下房地产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时下说江苏看不上浙江,还真有他的底气和理由。
论总量与速度,江苏占优
从评价经济发展传统视角看,近十年江苏的确大幅超越了浙江。2008-2012年,江苏发展更快,年均增长11.8%,比浙江高2.2个百分点。尤其是2011-2013年两地差距拉大,浙江经济分别增长9%、8%、8.2%,江苏分别增长11%、10.1%、9.6%。到2013年江苏GDP超浙江2.15万亿元,两地人均GDP基本相当。从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方面,江苏明显占优。那么十年间,浙江经济总量为何大幅落后于江苏?
首先是两地资源要素决定发展差异。两地国土面积相仿,苏、浙国土面积均为10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但浙江的可用面积只有江苏的1/3,对于仍处于东亚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的中国,有大量可消耗的土地就有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这点苏北广袤的平原做到了,为江苏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土地等资源的强力支撑。尤其是投资拉动方面,江苏大幅领先于浙江,近十年连续多年在10%左右徘徊,低于江苏10个百分点以上。
其次是两地经商方式决定发展差异。浙江人喜欢行商,江苏人则倾向于坐商。浙江人全中国、满世界跑,创造了是浙江GDP体量两倍的省外GDP,如果算GNP,浙江无疑在全国是最高的。据不完全统计,650万浙商在省外创办企业30多万家、专业市场2000多个,总投资4.5万亿元,每年缴纳数千亿的税收,创造数千万的就业岗位,为全国各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按照浙江去年1元投资带来1.86元GDP估算,650万浙商创造了8.37万亿元的GDP。这是去年浙江GDP的2.2倍,相当于在省外创造了2个浙江的经济总量。
再次是近十年发展大环境更有利于江苏。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特征为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力量加强、大规模刺激经济发展;货币超发、地方债务迅速扩大;国企借机迅速做大做强、民企发展空间不能有效放大。显然这对于国企、外企为主导的江苏经济发展更加有利。对于以民企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却很是不利。由于大环境所致,浙江民企未能有效转型升级、稍好的民企全跑去做房地产了。十年中江苏的国企和外企顺势而上,成为超越浙江的领头羊。
第四是江苏梯级产业转移做得好。苏南向苏北转,浙江却没有苏北这么好的经济发展腹地。同时,浙江众多企业也大量转移到了苏北,在苏北外来企业中主要是苏南和浙江转移过去的企业。
最后是江苏的大城市群带动效应更强。浙江是省管县体制,这种扁平化管理体制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促使浙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这也是浙江在全国百强县中占1/3左右的原因。县域经济发达也带动了老百姓收入提高,为居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但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已进入了城市群经济发展新时代。这一点为实行市管县的江苏带来正效应,由于地级市集中全市财力大搞城市建设,导致江苏城市圈和城市群优于浙江,2012年,400万人以上的城市浙江1个、江苏1个,200-400万人的城市浙江1个、江苏7个,100-200万人城市浙江3个、江苏3个。江苏城市群带动和辐射效应也强于浙江。如2013年浙江城市化率达到64%;而江苏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64.1%,首次超过浙江。得益于中心城市的集聚发展,2013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26596亿元,是浙江的1.5倍。
论质量与效益,浙江领先
但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看,浙江依然领先。首先是经济发展最核心、对百姓最重要的指标居民人均收入,浙江一直牢牢领先于江苏。发展终极目标是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这一点浙江实现得更好。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上海、北京,2013年达到37851元,是江苏32538元的1.16倍。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29年位居全国省区第1位,2013年达到16106元,是江苏13598元的1.18倍。2013年,国家推出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新指标,浙江达到29775元(全国第3),是人均GDP的43.5%;江苏24776元(全国第5),是人均GDP的33.2%,比浙江低了10.3个百分点。而且,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35:1,比江苏的2.39:1低0.04,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其次,从GDP含金量角度看,浙江一直好于江苏。据《中国经济周刊》发布的2013年全国“GDP含金量”(单位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排名中,浙江位居全国第4位(列上海、北京、广东之后,2009年浙江列第5位),已经连续三年稳居“第一方阵”,而江苏排在第18位。
其三,从消费水平和购买力看,浙江明显优于江苏。购买力和消费水平是国际上通行的、最为重视的经济发展指标。2012年浙江的消费率50.4%,比江苏高8.4个百分点。浙江居民消费水平为22845元,比江苏19452元多3393元。浙江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都很高,其中城镇28259元、农村13724元,都是江苏的1.17倍。浙江百姓吃穿住行都好一些。从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看,浙江21545元,比江苏18825元多2720元。其中,吃、穿、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的人均支出为9515元、1618元、1552元、4134元、1228元,分别比江苏多1529元、180元、115元、1444元、170元;每百户拥有汽车,浙江36.5辆,江苏26.2辆。从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看,浙江10653元,比江苏9138元多1515元。2012年末,浙江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26343亿元,人均48097元;江苏为30057亿元,人均37951元,比浙江少了1万多元。2013年末,浙江个人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为29360亿元,人均存款余额达到53041元,明显好于江苏。
最后,在生态和资源消耗水平上,浙江优于江苏。浙江森林覆盖率一直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福建,2013年达到60.82%,比江苏高出40个百分点。在能耗和排放上,浙江也优于江苏。浙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更高一些,万元GDP能耗、地耗、水耗等指标都好于江苏。
未来孰优,取决于什么
时下,江苏政府财政收入、多项显性经济指标超越了浙江,尤其是GDP大幅甩开了浙江,但从科学发展角度来评价,未来孰优还看苏浙谁能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谁能真正转型升级、谁能咬牙提高速度下行的容忍度、谁能挺住阵痛全力拼质量拼效益拼创新。
从最近两年看,在咬牙转型、科学发展上,浙江似乎在逐渐超越江苏。虽然浙江当下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但政府在科学发展上却是真抓实干、大刀阔斧,不比总量,搞效益型、内涵式发展。
首先,浙江正在咬牙爬坡过坎、转型升级,正所谓浴火重生。当下浙江强力推进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就是明证。五水共治虽然是自上而下推进的,但的确抓住了科学发展的要害。尤其是在报纸电视上开展“寻找可游泳的河”、“黑臭河去哪儿了”常态化曝光行动,让排污企业无路可逃,真正管住了污染企业。可以说五水共治抓住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和转型升级的最佳切合点。通过政府投资共治五水带动了经济发展、稳定了就业,通过治水防污、节水防洪改善民生和保护了生态,通过禁排污水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从当下看,浙江的发展速度下来了,但质量上去了,常此下去,浙江在科学发展上必然走出一片新天地。
其次,在发展活力上尤其是草根创新力上浙江更加占优。如浙江在网络经济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新兴经济领域再次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浙江已成为电子商务大省,并正在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杭州正在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之都。论企业阿里巴巴业已傲视群雄。2012年,域名数浙江343万个,位居全国第1,是江苏52.2万个的6.6倍;网站数浙江19.6万个,位居全国第4,比江苏17.1万个多2.5万个。2013年,浙江已登记的网上商品交易市场157家,交易额为1.95万亿元,增长52%,首次超过实体市场,并且在前50强网上商品交易市场中,浙江独占大多数,远远领先于全国各地。浙江电商正在引领全国、带动全国。
最后,随着改革深化市场化发挥决定作用,市场主导的浙江模式可能再次发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表明,在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浙江作为中国市场机制最为完善、市场化最高的先发地区,有必要、也有可能和实力在这次市场化起决定性作用中获得再次辉煌的先机。
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从最近几年苏浙企业巨头发展态势来看,可见端倪。一向注重于稳健发展的江苏企业巨头也出现了变坏的苗头。如江苏新贵能源巨头尚德业已倒下,中国民企三巨头的苏宁今年一季度开始亏损,沙钢由于钢铁业的产能过剩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而浙江的民企巨头目前却在逆势上扬,如娃哈哈、万向、吉利等近几年发展势头非常不错。
尚德和阿里,这两家企业都为新兴战略型企业,一个是江苏外商独资企业代表(由施正荣博士创设),一个是浙江民营企业的典范(由本土人士马云创设)。所不同的是,正像网上所言,一个是由神话变为笑话,一个由笑话变为神话。
尚德是2001年由留洋博士创设,属外资企业。高峰时期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巨头、全球太阳能五大巨头、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面板企业,受到江苏无锡政府的大力扶持,主要是土地资源和政府资金巨额补贴。太阳能企业如果没有财政巨额补贴和税收优惠是无法成功的。头顶着新能源巨头和新兴战略性企业的光环,在纽约成功上市。
阿里可谓由一群草根创立,1999年创立时衣食不饱,政府一分钱没给,如没有雅虎和软银的2500万美元风投可能早已饿死(事实证明这是雅虎事业维持到现在保命的投资,也是软银最伟大的投资)。但现在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全国最赚钱的互联网企业,如在纽约上市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市值的互联网企业和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融资。
尚德一直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尚德成为巨头,一半是政府的功劳和汗水。可以说是江苏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的代表。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政府快速发展经济期待的企业巨头,在2013年由于种种原因轰然倒下,由神话一夜间变为笑话。
阿里直到开始名声鹊起前,浙江对其是不管不问,2003年马云提出“每天三个一百万”(即实现每天收入一百万、利润一百万和税收一百万)时,当地都说他是个骗子,总之,发展之初政府对阿里发展是无为而治、放任自流,随你怎么折腾不违法就行。可以说阿里是浙江政府无为而治的典型产物。
随着改革深化,市场化再次发挥决定作用,尚德的倒闭,阿里强大,一个是政府的宏儿,轰然倒下;一个是草根的代表,越加强悍,很可能代表了中国今后发展方向。■
最近媒体再次热论浙江与江苏经济发展之争,认为浙江在经济发展上已然落后于江苏,甚至有学者认为江苏已不把浙江作对手。
这10年浙江经济增速虽然处于下降通道,但依托加入WTO后的出口替代战略和黄金十年的房地产飙升这两大路径,总体发展仍处于快速期,浙江企业或依赖出口,或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势头尚可。浙江各地方政府依靠房地产带来的巨额收益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但2008年后,浙江企业的日子急转直下,外贸没了,向中西部平面梯度转移也遇到瓶颈,没以前风光了。依靠4万亿强刺激,浙江房地产业好日子还延续了两年,但时下房地产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时下说江苏看不上浙江,还真有他的底气和理由。
论总量与速度,江苏占优
从评价经济发展传统视角看,近十年江苏的确大幅超越了浙江。2008-2012年,江苏发展更快,年均增长11.8%,比浙江高2.2个百分点。尤其是2011-2013年两地差距拉大,浙江经济分别增长9%、8%、8.2%,江苏分别增长11%、10.1%、9.6%。到2013年江苏GDP超浙江2.15万亿元,两地人均GDP基本相当。从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方面,江苏明显占优。那么十年间,浙江经济总量为何大幅落后于江苏?
首先是两地资源要素决定发展差异。两地国土面积相仿,苏、浙国土面积均为10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但浙江的可用面积只有江苏的1/3,对于仍处于东亚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的中国,有大量可消耗的土地就有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这点苏北广袤的平原做到了,为江苏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土地等资源的强力支撑。尤其是投资拉动方面,江苏大幅领先于浙江,近十年连续多年在10%左右徘徊,低于江苏10个百分点以上。
其次是两地经商方式决定发展差异。浙江人喜欢行商,江苏人则倾向于坐商。浙江人全中国、满世界跑,创造了是浙江GDP体量两倍的省外GDP,如果算GNP,浙江无疑在全国是最高的。据不完全统计,650万浙商在省外创办企业30多万家、专业市场2000多个,总投资4.5万亿元,每年缴纳数千亿的税收,创造数千万的就业岗位,为全国各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按照浙江去年1元投资带来1.86元GDP估算,650万浙商创造了8.37万亿元的GDP。这是去年浙江GDP的2.2倍,相当于在省外创造了2个浙江的经济总量。
再次是近十年发展大环境更有利于江苏。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特征为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力量加强、大规模刺激经济发展;货币超发、地方债务迅速扩大;国企借机迅速做大做强、民企发展空间不能有效放大。显然这对于国企、外企为主导的江苏经济发展更加有利。对于以民企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却很是不利。由于大环境所致,浙江民企未能有效转型升级、稍好的民企全跑去做房地产了。十年中江苏的国企和外企顺势而上,成为超越浙江的领头羊。
第四是江苏梯级产业转移做得好。苏南向苏北转,浙江却没有苏北这么好的经济发展腹地。同时,浙江众多企业也大量转移到了苏北,在苏北外来企业中主要是苏南和浙江转移过去的企业。
最后是江苏的大城市群带动效应更强。浙江是省管县体制,这种扁平化管理体制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促使浙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这也是浙江在全国百强县中占1/3左右的原因。县域经济发达也带动了老百姓收入提高,为居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但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已进入了城市群经济发展新时代。这一点为实行市管县的江苏带来正效应,由于地级市集中全市财力大搞城市建设,导致江苏城市圈和城市群优于浙江,2012年,400万人以上的城市浙江1个、江苏1个,200-400万人的城市浙江1个、江苏7个,100-200万人城市浙江3个、江苏3个。江苏城市群带动和辐射效应也强于浙江。如2013年浙江城市化率达到64%;而江苏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64.1%,首次超过浙江。得益于中心城市的集聚发展,2013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26596亿元,是浙江的1.5倍。
论质量与效益,浙江领先
但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看,浙江依然领先。首先是经济发展最核心、对百姓最重要的指标居民人均收入,浙江一直牢牢领先于江苏。发展终极目标是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这一点浙江实现得更好。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上海、北京,2013年达到37851元,是江苏32538元的1.16倍。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29年位居全国省区第1位,2013年达到16106元,是江苏13598元的1.18倍。2013年,国家推出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新指标,浙江达到29775元(全国第3),是人均GDP的43.5%;江苏24776元(全国第5),是人均GDP的33.2%,比浙江低了10.3个百分点。而且,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35:1,比江苏的2.39:1低0.04,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其次,从GDP含金量角度看,浙江一直好于江苏。据《中国经济周刊》发布的2013年全国“GDP含金量”(单位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排名中,浙江位居全国第4位(列上海、北京、广东之后,2009年浙江列第5位),已经连续三年稳居“第一方阵”,而江苏排在第18位。
其三,从消费水平和购买力看,浙江明显优于江苏。购买力和消费水平是国际上通行的、最为重视的经济发展指标。2012年浙江的消费率50.4%,比江苏高8.4个百分点。浙江居民消费水平为22845元,比江苏19452元多3393元。浙江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都很高,其中城镇28259元、农村13724元,都是江苏的1.17倍。浙江百姓吃穿住行都好一些。从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看,浙江21545元,比江苏18825元多2720元。其中,吃、穿、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的人均支出为9515元、1618元、1552元、4134元、1228元,分别比江苏多1529元、180元、115元、1444元、170元;每百户拥有汽车,浙江36.5辆,江苏26.2辆。从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看,浙江10653元,比江苏9138元多1515元。2012年末,浙江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26343亿元,人均48097元;江苏为30057亿元,人均37951元,比浙江少了1万多元。2013年末,浙江个人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为29360亿元,人均存款余额达到53041元,明显好于江苏。
最后,在生态和资源消耗水平上,浙江优于江苏。浙江森林覆盖率一直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福建,2013年达到60.82%,比江苏高出40个百分点。在能耗和排放上,浙江也优于江苏。浙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更高一些,万元GDP能耗、地耗、水耗等指标都好于江苏。
未来孰优,取决于什么
时下,江苏政府财政收入、多项显性经济指标超越了浙江,尤其是GDP大幅甩开了浙江,但从科学发展角度来评价,未来孰优还看苏浙谁能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谁能真正转型升级、谁能咬牙提高速度下行的容忍度、谁能挺住阵痛全力拼质量拼效益拼创新。
从最近两年看,在咬牙转型、科学发展上,浙江似乎在逐渐超越江苏。虽然浙江当下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但政府在科学发展上却是真抓实干、大刀阔斧,不比总量,搞效益型、内涵式发展。
首先,浙江正在咬牙爬坡过坎、转型升级,正所谓浴火重生。当下浙江强力推进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就是明证。五水共治虽然是自上而下推进的,但的确抓住了科学发展的要害。尤其是在报纸电视上开展“寻找可游泳的河”、“黑臭河去哪儿了”常态化曝光行动,让排污企业无路可逃,真正管住了污染企业。可以说五水共治抓住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和转型升级的最佳切合点。通过政府投资共治五水带动了经济发展、稳定了就业,通过治水防污、节水防洪改善民生和保护了生态,通过禁排污水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从当下看,浙江的发展速度下来了,但质量上去了,常此下去,浙江在科学发展上必然走出一片新天地。
其次,在发展活力上尤其是草根创新力上浙江更加占优。如浙江在网络经济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新兴经济领域再次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浙江已成为电子商务大省,并正在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杭州正在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之都。论企业阿里巴巴业已傲视群雄。2012年,域名数浙江343万个,位居全国第1,是江苏52.2万个的6.6倍;网站数浙江19.6万个,位居全国第4,比江苏17.1万个多2.5万个。2013年,浙江已登记的网上商品交易市场157家,交易额为1.95万亿元,增长52%,首次超过实体市场,并且在前50强网上商品交易市场中,浙江独占大多数,远远领先于全国各地。浙江电商正在引领全国、带动全国。
最后,随着改革深化市场化发挥决定作用,市场主导的浙江模式可能再次发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表明,在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浙江作为中国市场机制最为完善、市场化最高的先发地区,有必要、也有可能和实力在这次市场化起决定性作用中获得再次辉煌的先机。
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从最近几年苏浙企业巨头发展态势来看,可见端倪。一向注重于稳健发展的江苏企业巨头也出现了变坏的苗头。如江苏新贵能源巨头尚德业已倒下,中国民企三巨头的苏宁今年一季度开始亏损,沙钢由于钢铁业的产能过剩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而浙江的民企巨头目前却在逆势上扬,如娃哈哈、万向、吉利等近几年发展势头非常不错。
尚德和阿里,这两家企业都为新兴战略型企业,一个是江苏外商独资企业代表(由施正荣博士创设),一个是浙江民营企业的典范(由本土人士马云创设)。所不同的是,正像网上所言,一个是由神话变为笑话,一个由笑话变为神话。
尚德是2001年由留洋博士创设,属外资企业。高峰时期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巨头、全球太阳能五大巨头、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面板企业,受到江苏无锡政府的大力扶持,主要是土地资源和政府资金巨额补贴。太阳能企业如果没有财政巨额补贴和税收优惠是无法成功的。头顶着新能源巨头和新兴战略性企业的光环,在纽约成功上市。
阿里可谓由一群草根创立,1999年创立时衣食不饱,政府一分钱没给,如没有雅虎和软银的2500万美元风投可能早已饿死(事实证明这是雅虎事业维持到现在保命的投资,也是软银最伟大的投资)。但现在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全国最赚钱的互联网企业,如在纽约上市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市值的互联网企业和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融资。
尚德一直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尚德成为巨头,一半是政府的功劳和汗水。可以说是江苏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的代表。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政府快速发展经济期待的企业巨头,在2013年由于种种原因轰然倒下,由神话一夜间变为笑话。
阿里直到开始名声鹊起前,浙江对其是不管不问,2003年马云提出“每天三个一百万”(即实现每天收入一百万、利润一百万和税收一百万)时,当地都说他是个骗子,总之,发展之初政府对阿里发展是无为而治、放任自流,随你怎么折腾不违法就行。可以说阿里是浙江政府无为而治的典型产物。
随着改革深化,市场化再次发挥决定作用,尚德的倒闭,阿里强大,一个是政府的宏儿,轰然倒下;一个是草根的代表,越加强悍,很可能代表了中国今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