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激发中专学生的体育活动意识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i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发、逻辑分析法对中专学生的体育活动意识进行分析,旨在使中专学生的的体育活动意识能被合理激发。明确学校体育的目的;营造体育意识环境;因材施教,灵活教学;强化体育成绩的考核。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意识;体育教学
  前言:
  所谓体育意识,就是指学生按照个人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认识,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活动。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在体育意识方面所反映出来的对体育的认识、意向,兴趣等各不相同。目前,中专学生的体育意识,特别是参与意识淡薄,这与学校体育教育不力,以及社会对竞技体育、娱乐体育的片面宣传有着直接关系。这就导致学生反感学校强制性的体育(如出早操、课间操、参加运动会等),而只愿意欣赏竞技性体育,形成欣赏重于参与的体育意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意识,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消除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厌恶、排斥心理。使之身心愉快地自觉接受体育教育呢?
  1、帮助学生明确学校体育活动的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医疗保健功能和政治與经济功能,使学生树立起今日之体育与未来服务祖国、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紧密相连的参与意识。体育对学生而言,其目标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学校体育应重点发挥体育的健身和教育功能。要强化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就要把体育锻炼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思想上帮助学生端正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才能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意识。
  2、营造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意识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社会和学校环境中营造一种浓厚的体育氛围,把参与体育活动与学生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思想、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意识。如何营造能激发学生体育意识的环境氛围呢?
  2.1运用教师个人修养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什么样的思潮、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无法替代的”。可见,体育教师的语言、行为等修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事实上,体育教学过程,就是施教者以个人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能力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而且施教者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品德修养也必然影响学生终身对体育的态度。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也能够凭借自己良好的职业修养,严谨的教学风范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从而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2.2运用教师的职业素养去引导学生端正对体育的认识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尤其应“以身作则”,以“爱生乐教为己任”,凭借自身规范的职业操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才能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体育之间的距离,从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端正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而那些“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不符合职业素养的言行则必然会挫伤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3灵活施教,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体育教学过程受时间、场地、内容的限制,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全身的生理机能也会产生一系列变化。教学内容不同,则身体反应、疲劳程度都不尽相同。身体素质好的学生适应能力就强;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则会视为一种负担。这就要求施教者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时减少枯燥的固定练习模式,多采用一些娱乐型、趣味型、创造性的练习形式,寓教于乐。总之,施教者应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学生逐渐养成学习体育的兴趣,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3、加强和完善体育成绩考核制度
  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学校、家长和学生都不够重视体育教育。学生娇生惯养,家长溺爱,学校的无奈,使得学校体育教学成了“游戏课”、“放羊课”,体育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无足轻重,这也使得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和锻炼成为必然。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完善体育成绩考核制度,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权重。只有如此,才能引起学生对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重视,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忠,颜维宝,胡广军.甘肃省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5(01).
  [2]郭宏利.略论中专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硅谷,2008(22).
  [3]戚超.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8).
  作者简介:
  姓名:洪启琛(1968--),福建福州人,民族:汉,职称:高级讲师,学历学位: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体育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讨论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新的时代下的局限性,破坏和谐师生关系的原因,新时代和谐师生关系的新内涵,最终力求为小学英语课堂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措施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学校中处于首要位置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作为新媒体的一部分,开展网络视频互动教学的理论认识和研究应用实践,展现了网络视频互动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并通过具体的活动教学案例验证,说明网络视频互动教学是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创造的新型教学方式,它能突破时空限制,具有多向、即时交流功能,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网络视频;互动教学;即时交流;资源共享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媒介演变谱系的不同时间节点,
期刊
摘要:“街角青少年”是社会变迁中产生的一个城市边缘群体,脱离主流社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亚文化社会,对抗主流文化与主流社会。他们的生活方式,构成了社会学意义上的“越轨”,即相对主流社会正常生活方式而言不正常的生活方式。“街角青少年”的这种偏差越轨行为在生态系统理论中都存在着逻辑归因,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群体自我认同存在矛盾和焦虑,家庭、同辈、学校及由阶层固化引发的社会亚文化等因素都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现在是知识型社会,对于九年义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描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引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改善传统的教育观念,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期刊
摘要:进入初中阶段,伴随着内容的不断加深以及难度的逐渐提升,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因基础较差以及差异性因素,而致使的数学成绩差距逐渐拉大,进而产生的学困生问题。鉴于数学学习较强的逻辑性和关联性,以及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困生问题,既要加强高度重视,又要采取有效策略,助力学困生实现转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毫无疑问,学困生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客
期刊
摘要:毕业季来临时,怎么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让大学生成功就业,现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中之重。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局势,大学生要进一步解放思维,科学合理地了解创业与就业的内在和特征,脚踏实地地知道创业与就业的联系和差异,与时俱进地厘清创业与就业的联系,实在加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创业;择业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由于国家对就业体制的改革,引起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扩招,与此同时,每年
期刊
摘要: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激励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带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重拾自信心,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本文通过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激励教学法的方式,从学生身心特点角度着手分析,开展论述和简介。  关键词:中专体育;激励教学;方案  前言:中职体育在中职教育中往往得不到重视,从学生角度来看,体育课就是一个放松身心不在被课堂教室所束缚的一门课程,从教师角
期刊
信息社会,数据日益成為一种重要信息。从国民生产总值到天气预报,从人口预测到股票投资,统计存在于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会收集、整理与分析各种数字信息己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己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适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数据时代。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实验稿)》将原来的“统计初步知识”拓
期刊
摘要:“立德树人”既是中学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环节, 只有将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融入中学德育教育中, 才能够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方法  “立德树人”中的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德
期刊
近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现所使用的某些高考复习资料,在个别答案“详解”上存在严重偏颇失真之处,容易误导误伤学生。现举几例,供广大读者评判。  例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A.《政府论》 B.《共产党宣言》  C.《乌托邦》 D.《共同纲领》  原题【解析】抓题干中关键词语“阶级和阶级对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