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生的学科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新的教学方案要求教师善于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创新教学,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投入学习的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体育动作和积极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小学体育运动的综合质量,但要求教师把握“学”和“玩”的关系,在体育课这项偏重于实践性的课程中引入快乐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合作创新,鼓励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的模式和如何提升体育运动质量的问题进行阐述,研究了构建小学活力课堂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一线体育老師提供借鉴和参考。
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体育培养在儿童的成长中至关重要,影响着小学生的智力、体力、身高、健康等方面,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小学体育教学,提高小学体育运动的质量就成了广大一线体育老师要面临的难题。随着学习压力的逐渐增大,对小学生而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的体育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体育课,还要拓展到日常中,比如现下每个学校正在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教师要主动承担起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体育活动的责任,并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去校园中参与体育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打造“快乐课堂”,让孩子们有兴趣和热情去参与活动,克服运动的困难。
1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玩”与“学”结合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专注力不足,缺乏耐心,小学体育教学切忌落入体制化和教条化的窠臼中,教师要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课堂枯燥单一。教师可以以创新的体育教学概念为基础,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为他们设计独特的体育动作和体育活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进去,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热情。从兴趣出发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要善于“玩”与“学”结合,这是教师开展新式教学的前提。将玩耍和学习体育知识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推动课堂高效进行,例如,在热身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热身动作,或者模仿小动物青蛙跳,兔子跳,或者编纂儿歌和顺口溜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体育形式,提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还可以设计训练任务来增加课堂层次,实现寓教于乐,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设计游戏环节,比如在接力跑时规定每个运动员都要在跑到终点时在终点处吹好气球,再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个人。在快乐的游戏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疲劳感,同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怎样才可以更快更好地跑步,以此来取得更优秀的成绩,从而形成正向反馈,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设置竞赛环节,小学生同样具有好胜心,竞赛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将他们引入一个正能量的氛围中。教师要注意在设计竞赛环节时和授课内容进行完善,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成就感。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采用探究互助形式完成课堂
由于小学生身体素质不同,因此学习进度也各不相同,这一点在体育教学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会出现教授体育动作后部分学生没有办法掌握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有意引导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形成合作和互帮互助的氛围,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的擅长程度将学生分为不同等级,通过组内互帮互助,最后实现全体组员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的学生都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精神,同时让能力强的同学带领能力差的同学将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和运动的质量。教师在开展合作教学时要注意,只有建立在自律基础上的合作才具有优势,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奖罚机制,并鼓励小组之间互相竞赛,其次,教师可以设计比赛项目来检验小组的成果,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小组短跑”,通过比赛让成员发挥团队合作力量,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
3 总结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情合理和充满趣味性的游戏、竞赛等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并探究体育动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帮助他们有意识地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避免学生的不合群问题,防止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造成身体损伤。教师对学生进行动作指导能够保证他们顺利地掌握动作,使整个体育运动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得到保障。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和团队运动,通过体育比赛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训练,提升自身体育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
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体育培养在儿童的成长中至关重要,影响着小学生的智力、体力、身高、健康等方面,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小学体育教学,提高小学体育运动的质量就成了广大一线体育老师要面临的难题。随着学习压力的逐渐增大,对小学生而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的体育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体育课,还要拓展到日常中,比如现下每个学校正在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教师要主动承担起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体育活动的责任,并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去校园中参与体育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打造“快乐课堂”,让孩子们有兴趣和热情去参与活动,克服运动的困难。
1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玩”与“学”结合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专注力不足,缺乏耐心,小学体育教学切忌落入体制化和教条化的窠臼中,教师要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课堂枯燥单一。教师可以以创新的体育教学概念为基础,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为他们设计独特的体育动作和体育活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进去,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热情。从兴趣出发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要善于“玩”与“学”结合,这是教师开展新式教学的前提。将玩耍和学习体育知识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推动课堂高效进行,例如,在热身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热身动作,或者模仿小动物青蛙跳,兔子跳,或者编纂儿歌和顺口溜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体育形式,提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还可以设计训练任务来增加课堂层次,实现寓教于乐,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设计游戏环节,比如在接力跑时规定每个运动员都要在跑到终点时在终点处吹好气球,再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个人。在快乐的游戏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疲劳感,同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怎样才可以更快更好地跑步,以此来取得更优秀的成绩,从而形成正向反馈,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设置竞赛环节,小学生同样具有好胜心,竞赛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将他们引入一个正能量的氛围中。教师要注意在设计竞赛环节时和授课内容进行完善,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成就感。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采用探究互助形式完成课堂
由于小学生身体素质不同,因此学习进度也各不相同,这一点在体育教学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会出现教授体育动作后部分学生没有办法掌握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有意引导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形成合作和互帮互助的氛围,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的擅长程度将学生分为不同等级,通过组内互帮互助,最后实现全体组员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的学生都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精神,同时让能力强的同学带领能力差的同学将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和运动的质量。教师在开展合作教学时要注意,只有建立在自律基础上的合作才具有优势,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奖罚机制,并鼓励小组之间互相竞赛,其次,教师可以设计比赛项目来检验小组的成果,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小组短跑”,通过比赛让成员发挥团队合作力量,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
3 总结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情合理和充满趣味性的游戏、竞赛等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并探究体育动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帮助他们有意识地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避免学生的不合群问题,防止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造成身体损伤。教师对学生进行动作指导能够保证他们顺利地掌握动作,使整个体育运动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得到保障。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和团队运动,通过体育比赛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训练,提升自身体育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