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2000年FDI增长了18%,其速度超过了像世界产量、资本形成和贸易等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创记录的1.3万亿美元。FDI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对发展中国家实际资本的形成、先进技术的引进、人力资源的开发、贸易机会的扩大以及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开放的阶段看,今后几年内,大连将面临利用FDI推动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但也面临来自国内及周边地区的挑战。把握好机遇,按照大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形势的要求,围绕全市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及实现对外开放总体目标,大连应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及时调整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一、当前FDI的主要特点
1、FDI不断加快,跨国并购成为主角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经济中极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并直接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2000年跨国投资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全球跨国投资仍将持续增长。值得指出的是,跨国并购成为FDI的主角,1999年,跨国并购金额超过7200亿美元,占比83.2%,比上年增长35.4%。跨国并购大多通过股权交易或金融资产重组的形式进行,购买股票、债券等方式形成的证券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
2、发达国家FDI居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引资不断加快
1999年,发达国家吸收FDI总额达6090亿美元,占全球3/4,发展中国家占1/4。从主要发达国家FDI情况看,美国对外投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金融、保险、石油等领域,对发展中国家侧重于拉丁美洲。日本FDI以美国、亚洲为主,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保险等领域,制造业主要投向技术比较成熟的行业,以占领市场为主要目的,但受经济发展不景气影响,FDI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吸收FDI,参与FDI的势头大大增强,在未来全球FDI总量中所占比例将进一步增大。发展中国家在吸收FDI的初期以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加工和替代进口为主,以后转向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再逐渐转向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第三产业。今后,发展中国家利用FDI竞争将非常激烈,我国竞争对手在亚洲有韩国、新加坡、印度;拉美的巴西、阿根廷、智利;前苏联、东欧地区。
3、投资自由化成为潮流,形成了有利于外资流进的全球化环境
当今FDI自由化的浪潮愈演愈烈,一是各国对FDI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但发达国家积极引进外资,发展中国家引资态度也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增强国家经济地位,纷纷调整发展政策,从原来的限制外商投资转为鼓励外商投资并竟相推出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二是各国的市场开放度相应扩大,纷纷推行放松管制、加强市场作用和增加对外商投资的鼓励措施,对FDI的市场准入限制和股权比例限制大大减少,产业的自由化率明显提高。各国政策的调整及措施的推出,为外资流入创造了极为宽松有利的条件。
4、跨国公司的FDI指向趋于多元
近几年的全球5万多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五成、国际贸易的六成,国际技术贸易的七成以上,FDI的九成。跨国公司不仅在数量上增长很快,而且实力也有很提高,其活动领域已从矿业、制造业等传统部门不断地向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力度逐渐加大。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由产品多元化转向地区多元化,促使投资力度有所加大,其投资指向主要包括市场指向型、资源指向型、效率指向型和战略指向型四种类型。
市场指向型主要指跨国公司看中东道国所在的市场潜力,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进入当地市场,从而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对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基于这种考虑;资源指向型主要指跨国公司看中当地的资源,在请求范围内配置资源,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效率指向型是指看中当地办事效率,从而提高公司总体的工作效率,如跨国公司纷纷在香港投资设点,主要就是看中香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效率,有利于有效安排企业活动;战略指向型指跨国公司已不仅仅把当地作为其生产经营发展的一个环节,而是把其提高到战略高度,当作日后发展的中心或重点,对当地的重视程度从部分转向全局。从我国情况看,由于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为世贸组织成员,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而且我国经济保持7-8%左右的次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亮点,由此产生大量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遇,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具有较强竞争力。
5、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特点
从对华投资来源看,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大致可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美国、加拿大板块,日本、韩国板块,西欧板块和台、港、澳板块。四大板块的共同特征是跨国公司比重大,投资规模大,投资领域集中在二产,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外企管理先进,业绩良好。四大板块的差异性在于:美国板块科技领先,示范性强,因“9.11”事件影响,近来投资有所减缓;日、韩板块“串联”落户,产业链长,但由于企业景气度下降,投资实力受影响;西欧板块决策周期较长,融资方式灵活;台、港、澳板块规模有大有小,投资速战速决。
二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利用FDI理念
近二十年来,大连吸引外资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共利用外资130多亿美元,已成为大连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连利用外资步伐的不断加快,合同外资稳中有升,跨国公司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增资数额持续看涨,是近年来大连外资领域呈现的新特点。应该看到,虽然国外投资者特别是国外跨国公司在大连的投资越来越多,但是与苏州、青岛等相近城市相比,我市利用FDI的项目数量、项目规模和总体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在开放条件下,要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跨越,更多地利用FDI是实现后来居上的正确途径。因此,要正确树立利用FDI理念问题,只要FDI有利于提高大连综合竞争力,就应该认为是有质量的,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把它留在大连。应该指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并不等于只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FDI,也不等于只引进大项目。大连在强调“高新技术”的同时,不能忽视大量传统产业中具有创新能力、拥有先进或使用技术的跨国企业。大连吸引FDI,就是应该放开手脚,既“捡芝麻”,也“摘西瓜”,坚持抓大不放小方针,在增加数量的基础上,提高利用FDI质量。
(二)努力营造大连的集群效应
“集群”是指公司集中于一种或数种产业,得益于由竞争者、买方和供方组成的稠密网络的协调作用。集群包括苛严的买方、专门化的供方、高级的人力资源、金融机构和发展完善的支持机构。从投资方来看,由于政策的放宽、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演变的公司战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重新排列价值链中,选择产业集群的区位进行投资,通过集群优势的取得,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引资方来看,为了吸引外商投资,特别是为了吸引技术密集的FDI,在许多费用呈刚性的条件下,要有意识地建立各种产业集群地,向跨国企业提供投资的地点,与跨国公司的各个点建立良好的外部联系。应该指出的是,这种集群效应一旦形成,就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具有稳定性和不可复制性,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持久的成本领先优势。苏州、昆山、广州等在围绕外资企业促成产业供应链和集群效应形成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其特点是,在引进大型跨国企业以后,同时引进与之配套的上下游外资企业,从而复制完整的产业供应链。目前,这些城市一些企业已经能够做到零库存,所需零配件半个小时内既能送达。这一点值得大连借鉴,如果大连能能适应FDI推动力的新变化,由政府积极引导和规划,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大连利用FDI就会产生新的跨越。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策略
首先是在招商引资手段运用方面,应根据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需要,审时度势,力求灵活多样,尽可能多地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以较高的起点、较强的实力参与国际竞争。二是确定合理地价。土地价格是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苏州的经验,使地价更具有弹性,更有利于吸引外资。三是大力培育外商投资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已是促进外商投资的催化剂,也是促进外商投资健康发展的润滑油。健全的中介机构服务体系是衡量市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条件。为此,应大力引进及发展按国际惯例运作的中介服务机构。同时,积极利用驻外机构、涉外团体以及有影响的人士实行代理招商、委托招商、上门招商、网上招商、四是不间断地派出专业化招商小分队,对有意向投资的大项目,定期登门专访。在吸引外资的方式上,应探索收购兼并、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另外,以商招商、以外引外也是目前国内实施多元化多渠道招商引资最好的策略之一。
(四)整合与发挥开放先导区优势
市政府应根据现有条件及今后规划,深入分析各开放先导区现状,准确定位,吸引不同产业和环节的外商投资企业。大连应根据大连产业发展方针和各开放先导区的特点,统筹安排,指定各自不同的利用外资战略,避免重复定位,同时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各开放先导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当前,急迫的问题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率先与国际惯例接轨,解决好先导区的体制、机制等问题,真正建立起统一行政、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财政、联动发展运行机制,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登上新的台阶。吸引一些跨国企业进入大连开放先导区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FDI更多地进入区市县开发区,从而进一步扩大大连利用外资的广度和深度。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在贷款、技术指导、管理技术和员工培训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将其纳入产业链的某些环节。
(五)创造国内一流的投资环境。
纵观各地吸引外资的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是减税让利,造成内部恶性竞争,容易给外商形成不稳定的预期和留下政策易变的负面印象。我国加入WTO后,政策重心会由减税让利向着营造公平、规范、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环境转变。各种非国民待遇或超国民待遇逐步取消,会由优惠政策向普惠政策、由区别政策向统一政策转变,因此,更显示出创造良好、稳定投资环境的重要性。一是改进审批和管理方式,简化手续,进一步落实“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等服务措施。二是抓往入世契机,认真落实吸收外资的政策。三是强化政府在吸收外资方面的协调作用,为外商提供有针对性的投资服务,在引进那些符合大连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同时,如遇政策难题,可采取“特事特办”和“一事一办”的政策。四是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投资服务水平,为外资企业提供投资前、投资中、投资后的各项服务,实现“引商、留商、富商”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从开放的阶段看,今后几年内,大连将面临利用FDI推动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但也面临来自国内及周边地区的挑战。把握好机遇,按照大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形势的要求,围绕全市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及实现对外开放总体目标,大连应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及时调整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一、当前FDI的主要特点
1、FDI不断加快,跨国并购成为主角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经济中极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并直接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2000年跨国投资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全球跨国投资仍将持续增长。值得指出的是,跨国并购成为FDI的主角,1999年,跨国并购金额超过7200亿美元,占比83.2%,比上年增长35.4%。跨国并购大多通过股权交易或金融资产重组的形式进行,购买股票、债券等方式形成的证券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
2、发达国家FDI居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引资不断加快
1999年,发达国家吸收FDI总额达6090亿美元,占全球3/4,发展中国家占1/4。从主要发达国家FDI情况看,美国对外投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金融、保险、石油等领域,对发展中国家侧重于拉丁美洲。日本FDI以美国、亚洲为主,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保险等领域,制造业主要投向技术比较成熟的行业,以占领市场为主要目的,但受经济发展不景气影响,FDI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吸收FDI,参与FDI的势头大大增强,在未来全球FDI总量中所占比例将进一步增大。发展中国家在吸收FDI的初期以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加工和替代进口为主,以后转向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再逐渐转向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第三产业。今后,发展中国家利用FDI竞争将非常激烈,我国竞争对手在亚洲有韩国、新加坡、印度;拉美的巴西、阿根廷、智利;前苏联、东欧地区。
3、投资自由化成为潮流,形成了有利于外资流进的全球化环境
当今FDI自由化的浪潮愈演愈烈,一是各国对FDI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但发达国家积极引进外资,发展中国家引资态度也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增强国家经济地位,纷纷调整发展政策,从原来的限制外商投资转为鼓励外商投资并竟相推出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二是各国的市场开放度相应扩大,纷纷推行放松管制、加强市场作用和增加对外商投资的鼓励措施,对FDI的市场准入限制和股权比例限制大大减少,产业的自由化率明显提高。各国政策的调整及措施的推出,为外资流入创造了极为宽松有利的条件。
4、跨国公司的FDI指向趋于多元
近几年的全球5万多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五成、国际贸易的六成,国际技术贸易的七成以上,FDI的九成。跨国公司不仅在数量上增长很快,而且实力也有很提高,其活动领域已从矿业、制造业等传统部门不断地向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力度逐渐加大。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由产品多元化转向地区多元化,促使投资力度有所加大,其投资指向主要包括市场指向型、资源指向型、效率指向型和战略指向型四种类型。
市场指向型主要指跨国公司看中东道国所在的市场潜力,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进入当地市场,从而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对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基于这种考虑;资源指向型主要指跨国公司看中当地的资源,在请求范围内配置资源,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效率指向型是指看中当地办事效率,从而提高公司总体的工作效率,如跨国公司纷纷在香港投资设点,主要就是看中香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效率,有利于有效安排企业活动;战略指向型指跨国公司已不仅仅把当地作为其生产经营发展的一个环节,而是把其提高到战略高度,当作日后发展的中心或重点,对当地的重视程度从部分转向全局。从我国情况看,由于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为世贸组织成员,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而且我国经济保持7-8%左右的次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亮点,由此产生大量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遇,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具有较强竞争力。
5、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特点
从对华投资来源看,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大致可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美国、加拿大板块,日本、韩国板块,西欧板块和台、港、澳板块。四大板块的共同特征是跨国公司比重大,投资规模大,投资领域集中在二产,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外企管理先进,业绩良好。四大板块的差异性在于:美国板块科技领先,示范性强,因“9.11”事件影响,近来投资有所减缓;日、韩板块“串联”落户,产业链长,但由于企业景气度下降,投资实力受影响;西欧板块决策周期较长,融资方式灵活;台、港、澳板块规模有大有小,投资速战速决。
二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利用FDI理念
近二十年来,大连吸引外资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共利用外资130多亿美元,已成为大连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连利用外资步伐的不断加快,合同外资稳中有升,跨国公司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增资数额持续看涨,是近年来大连外资领域呈现的新特点。应该看到,虽然国外投资者特别是国外跨国公司在大连的投资越来越多,但是与苏州、青岛等相近城市相比,我市利用FDI的项目数量、项目规模和总体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在开放条件下,要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跨越,更多地利用FDI是实现后来居上的正确途径。因此,要正确树立利用FDI理念问题,只要FDI有利于提高大连综合竞争力,就应该认为是有质量的,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把它留在大连。应该指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并不等于只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FDI,也不等于只引进大项目。大连在强调“高新技术”的同时,不能忽视大量传统产业中具有创新能力、拥有先进或使用技术的跨国企业。大连吸引FDI,就是应该放开手脚,既“捡芝麻”,也“摘西瓜”,坚持抓大不放小方针,在增加数量的基础上,提高利用FDI质量。
(二)努力营造大连的集群效应
“集群”是指公司集中于一种或数种产业,得益于由竞争者、买方和供方组成的稠密网络的协调作用。集群包括苛严的买方、专门化的供方、高级的人力资源、金融机构和发展完善的支持机构。从投资方来看,由于政策的放宽、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演变的公司战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重新排列价值链中,选择产业集群的区位进行投资,通过集群优势的取得,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引资方来看,为了吸引外商投资,特别是为了吸引技术密集的FDI,在许多费用呈刚性的条件下,要有意识地建立各种产业集群地,向跨国企业提供投资的地点,与跨国公司的各个点建立良好的外部联系。应该指出的是,这种集群效应一旦形成,就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具有稳定性和不可复制性,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持久的成本领先优势。苏州、昆山、广州等在围绕外资企业促成产业供应链和集群效应形成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其特点是,在引进大型跨国企业以后,同时引进与之配套的上下游外资企业,从而复制完整的产业供应链。目前,这些城市一些企业已经能够做到零库存,所需零配件半个小时内既能送达。这一点值得大连借鉴,如果大连能能适应FDI推动力的新变化,由政府积极引导和规划,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大连利用FDI就会产生新的跨越。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策略
首先是在招商引资手段运用方面,应根据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需要,审时度势,力求灵活多样,尽可能多地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以较高的起点、较强的实力参与国际竞争。二是确定合理地价。土地价格是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苏州的经验,使地价更具有弹性,更有利于吸引外资。三是大力培育外商投资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已是促进外商投资的催化剂,也是促进外商投资健康发展的润滑油。健全的中介机构服务体系是衡量市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条件。为此,应大力引进及发展按国际惯例运作的中介服务机构。同时,积极利用驻外机构、涉外团体以及有影响的人士实行代理招商、委托招商、上门招商、网上招商、四是不间断地派出专业化招商小分队,对有意向投资的大项目,定期登门专访。在吸引外资的方式上,应探索收购兼并、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另外,以商招商、以外引外也是目前国内实施多元化多渠道招商引资最好的策略之一。
(四)整合与发挥开放先导区优势
市政府应根据现有条件及今后规划,深入分析各开放先导区现状,准确定位,吸引不同产业和环节的外商投资企业。大连应根据大连产业发展方针和各开放先导区的特点,统筹安排,指定各自不同的利用外资战略,避免重复定位,同时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各开放先导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当前,急迫的问题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率先与国际惯例接轨,解决好先导区的体制、机制等问题,真正建立起统一行政、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财政、联动发展运行机制,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登上新的台阶。吸引一些跨国企业进入大连开放先导区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FDI更多地进入区市县开发区,从而进一步扩大大连利用外资的广度和深度。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在贷款、技术指导、管理技术和员工培训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将其纳入产业链的某些环节。
(五)创造国内一流的投资环境。
纵观各地吸引外资的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是减税让利,造成内部恶性竞争,容易给外商形成不稳定的预期和留下政策易变的负面印象。我国加入WTO后,政策重心会由减税让利向着营造公平、规范、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环境转变。各种非国民待遇或超国民待遇逐步取消,会由优惠政策向普惠政策、由区别政策向统一政策转变,因此,更显示出创造良好、稳定投资环境的重要性。一是改进审批和管理方式,简化手续,进一步落实“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等服务措施。二是抓往入世契机,认真落实吸收外资的政策。三是强化政府在吸收外资方面的协调作用,为外商提供有针对性的投资服务,在引进那些符合大连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同时,如遇政策难题,可采取“特事特办”和“一事一办”的政策。四是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投资服务水平,为外资企业提供投资前、投资中、投资后的各项服务,实现“引商、留商、富商”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