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肠腺瘤-癌序列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贯穿于大肠癌发生、发展全过程的基因,探讨大肠腺瘤一癌序列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Trizol法分别提取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DukesA、DukesB和DukesC—D大肠腺癌组织的总RNA,分离纯化mRNA,逆转录得双链cDNA,生物素标记cRNA探针,与Affymetrix U133 PLAS2.0基因芯片(涵盖18400个转录本,代表14500个功能已知的基因)杂交,Gene Scanner3000激光系统扫描,GCOS1.2分析软件读取处理杂交信号。计算机分析,比较5种组织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分别以大肠腺瘤,Dukes A、Dukes B和DukesC—D大肠腺癌组织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相比后发现在4个组中存在共同表达差异的基因253个,其中表达持续上调基因34个(已知基因29个,未知功能基因5个),表达持续下调基因219个(已知基因196个,未知功能基因23个)。结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演变过程。这些基因在大肠癌前病变一大肠腺瘤阶段就已经有异常表达,说明正常大肠黏膜细胞恶性转变的潜能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已经存在,并且其作用持续贯穿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对这些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大肠腺瘤一癌序列的分子机制,并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超声内镜图像纹理特征,并运用于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2月-2007年2月间行胰腺EUS检查的216名患者。其中胰腺癌153例,非胰腺癌患者(包括正常胰腺与慢性胰腺炎)63例,所有胰腺癌病例均经EUS-FNA细胞学检查确诊。选择EUS图像并提取纹理特征。根据最优特征组合,通过支撑向量机将病例进行自动分类为胰腺癌和非胰腺癌病例,并计算该诊断方法的敏感性
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中国荧火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俱乐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研讨会,于2009年5月16日在济南召开。
2009年1月17日,第三届“华东地区ERCP内镜专家沙龙”在上海举行,40余位上海及其他省市的消化内镜专家聚集一堂,对ERCP及相关消化内镜领域在2008年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并展望2009年发展前景。大会由吴云林教授、姚礼庆教授主持。
原定今年7月24日至27日在乌鲁木齐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老年消化内镜学术会议由于特殊原因改为10月9日至11日在温州召开,学会决定第三届全国老年消化内镜学术会议2010年8月6日至9日仍在乌鲁木齐召开,具体事宜另行通知,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谨请谅解!
治疗性ERCP的关键在于深插管的成功,在因生理解剖因素及病理改变而导致深插管失败的情况下,双导丝技术的妥善使用将显著提高诊治成功率。本文对1年多来我中心应用该技术诊疗胆胰疾病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双气囊内镜(DBE)在诊断小肠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已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多项DBE下的治疗技术,包括止血、息肉电切、狭窄扩张、ERCP等,显示出较好的治疗前景。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DBE检查及治疗的有关资料,旨在评价DBEI临床应用价值。
大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病变最有效的检查方法,而息肉检出率则被视为衡量肠镜检查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腺瘤性息肉与癌发生关系密切,是癌前期病变,转变为癌的时间大约为10年。因息肉漏诊者中一部分患者很可能以后不会再行肠镜检查,所以提高息肉检出率,尽量减少漏诊,对于预防大肠癌至关重要。国外有研究显示,肠镜检查时退镜时间与息肉检出率的关系密切,但国内尚无此方面研究。本研究回顾分析退镜时间与息肉检出率的关系,旨在
患者女,63岁,主因间断上腹痛2年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1d入院。患者近2年来间断肠梗阻2次,住院治疗后好转(具体不详)。入院查体:体温36.2℃,呼吸20次/min,脉搏80次/min,血压105/90mmHg,神清,精神尚可,痛苦面容,查体合作,腹平软,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击音呈鼓音,肝脾未及,肠鸣音亢进,双下肢无浮肿,余无明显异常。腹平片示:满腹肠管积气,多个较大液气平面形成。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近年来,我们对胃窦黏膜下肿物进行了ESD治疗,现将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异位胰腺组织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患者女,22岁,因上腹部不适半个月来我院门诊就诊。于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窦前壁大弯侧一不规则黏膜隆起,大小约2.5cm×1.0cm,质韧,表面光滑(图1)。行病理检查结果示:黏膜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阴性。1周后行超声胃镜检查示:胃壁第3层中高回声肿物,内部回声不均,大小约1.9cm×1.0cm,胃壁其余黏膜无破坏(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