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系统管理,在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力求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实现成本管理的创新,在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以市场为导向,搞好施工前的成本预测
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是成本分析的基础,是成本考核的依据。搞好项目成本预测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各部门应按照有关职责分工,为成本预算提供资料,保证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具体做法是:物资部门负责测算材料费用;机械部门负责测算机械费用;劳资部门负责测算人工费;财务部门负责测算现场管理费、成本降低额等。在测算过程中必须慎重合理,考虑到影响成本的多种因素,不仅要保证国家、企业的利益,而且要充分挖掘项目潜力,调动全员的积极性,积极运用新技术,促进增收节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应采用量化的方法将目标责任成本进一步分解到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即具体落实到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和分项负责人身上,最终确保责任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只有正确合理地界定项目的责任成本范围,并保证分解目标的落实,才能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化。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通过签定承包合同,落实项目经理成本管理责任。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成本管理负全责,主持项目成本计划的实施,落实成本项目管理岗位责任制。通过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和核算,力求做到项目成本具有直观性、敏感性、可控性,使项目经理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采取“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准确归集成本费用,杜绝少记、漏记、乱挤、乱摊派现象。这样做也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工程项目的成本,通过对项目经理的成本控制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促进施工项目增收节支。
二、制定合理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
施工工期是一种有限的时间资源,在项目管理中有特定的价值,即“工期价值”。对工程项目而言,工程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是施工管理的三大主线,工期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成本,因此,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当施工工期变化时,会引起工程劳动量(人工与机械)的变化。市场中的物价是波动的,材料价格会随工期的长短而不同。因此,同一工程项目,工期不同,工程成本就不同。施工工期与耗用的人工费成正比,与机械设备租赁费成正比,与模板等多次使用性材料分摊消费成正比,与施工单位承担的建材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成正比。因此,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达到最大限度地缩短工期,将减少工程费用,使施工单位获得较好的经濟效益。
三、降低材料成本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核心
在工程成本中,材料费占总成本的60%左右, 因此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在实现成本目标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集中反映在对材料的用量和价格的控制上。
1.价格控制
依据工程造价有关规定: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输费+采购保管费=材料供应价格+运输费+采购保管费。项目中某项材料的成本价格、材料采购的供货渠道(供应价格) 与采购运输及保管密切相关。 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须在各个环节上强化成本观念,加强监督管理,力求购进质优价廉的产品,避免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要求材料采购人员承担起降低采购成本的责任。采购成本的降低是工程项目利润来源之一。
2.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的降低主要来自材料用量的节约。在施工管理中,要使材料的质量有保证,数量有控制,就必须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做到职责明确,管用一体。由于施工作业基本都使用外地民工,在材料的领用、现场管理、材料回收等方面都与外地施工队伍密切相关。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制定出有效的领用料措施。材料进场后,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计划用量对民工队伍使用材料量进行监督,并采取有效的超罚、节奖的措施,调动其积极性,减少在材料签收与使用中的漏洞,以节约用量。
另外,对工程完工后剩余材料及多次使用性材料的回收与保管往往被忽视。常常出现工程完工后,剩余材料丢失与损坏现象,对工程收尾工作中的材料清查、回收入库工作缺乏重视,对材料的管理没有做到善始善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强化用量控制,要从材料的采购、保管、使用、回收等各环节入手,达到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四、加强控制、分析与考核工作
应用成本与进度同步跟踪的方法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施工项目成本与进度有着必然的同步关系,不能高估冒算,好大喜功,要如实计算收入,准确归集成本,真实反映利润,杜绝潜亏现象的发生,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避免人为因素给企业带来损失。
应用月度成本分析表和成本控制报告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析。成本控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已完成的实物进度,已完产值和已完累计成本,参考未完工的实物工作量,尚可上报的产值和尚需发生的成本进行最终的成本控制预测,以检验实际成本目标的可行性,并为项目成本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还要与成本分析相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和工程完工的最终考核。建立由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对工程项目考核的时间和方法作出规定,可根据月度成本分析表和成本控制报告进行考核,考核时不能局限于报表上的数据,要结合成本分析资料和施工生产及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评价,以对下一阶段工作起到纠偏、鼓励的作用。待工程完全结束后,应及时对责任者进行最终考核,对分阶段考核出现的偏差,多退少补。在考核的基础上应及时兑现,突出刚性。考核还应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结合起来,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
五、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
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减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
对工程量的审核应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不能多算或不按规则计算,在要求施工企业报送相应的工程量计算式和材料用量明细表的同时,建设单位也要编制一份完整的结算书和材料用量明细,这样比照审核,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准确进行计量审核。其次,在结算审核中,还应注意审核项目的单价、结算书中分项的正确性及程序及准确性,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实现成本管理的创新,在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以市场为导向,搞好施工前的成本预测
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是成本分析的基础,是成本考核的依据。搞好项目成本预测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各部门应按照有关职责分工,为成本预算提供资料,保证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具体做法是:物资部门负责测算材料费用;机械部门负责测算机械费用;劳资部门负责测算人工费;财务部门负责测算现场管理费、成本降低额等。在测算过程中必须慎重合理,考虑到影响成本的多种因素,不仅要保证国家、企业的利益,而且要充分挖掘项目潜力,调动全员的积极性,积极运用新技术,促进增收节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应采用量化的方法将目标责任成本进一步分解到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即具体落实到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和分项负责人身上,最终确保责任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只有正确合理地界定项目的责任成本范围,并保证分解目标的落实,才能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化。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通过签定承包合同,落实项目经理成本管理责任。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成本管理负全责,主持项目成本计划的实施,落实成本项目管理岗位责任制。通过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和核算,力求做到项目成本具有直观性、敏感性、可控性,使项目经理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采取“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准确归集成本费用,杜绝少记、漏记、乱挤、乱摊派现象。这样做也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工程项目的成本,通过对项目经理的成本控制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促进施工项目增收节支。
二、制定合理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
施工工期是一种有限的时间资源,在项目管理中有特定的价值,即“工期价值”。对工程项目而言,工程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是施工管理的三大主线,工期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成本,因此,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当施工工期变化时,会引起工程劳动量(人工与机械)的变化。市场中的物价是波动的,材料价格会随工期的长短而不同。因此,同一工程项目,工期不同,工程成本就不同。施工工期与耗用的人工费成正比,与机械设备租赁费成正比,与模板等多次使用性材料分摊消费成正比,与施工单位承担的建材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成正比。因此,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达到最大限度地缩短工期,将减少工程费用,使施工单位获得较好的经濟效益。
三、降低材料成本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核心
在工程成本中,材料费占总成本的60%左右, 因此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在实现成本目标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集中反映在对材料的用量和价格的控制上。
1.价格控制
依据工程造价有关规定: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输费+采购保管费=材料供应价格+运输费+采购保管费。项目中某项材料的成本价格、材料采购的供货渠道(供应价格) 与采购运输及保管密切相关。 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须在各个环节上强化成本观念,加强监督管理,力求购进质优价廉的产品,避免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要求材料采购人员承担起降低采购成本的责任。采购成本的降低是工程项目利润来源之一。
2.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的降低主要来自材料用量的节约。在施工管理中,要使材料的质量有保证,数量有控制,就必须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做到职责明确,管用一体。由于施工作业基本都使用外地民工,在材料的领用、现场管理、材料回收等方面都与外地施工队伍密切相关。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制定出有效的领用料措施。材料进场后,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计划用量对民工队伍使用材料量进行监督,并采取有效的超罚、节奖的措施,调动其积极性,减少在材料签收与使用中的漏洞,以节约用量。
另外,对工程完工后剩余材料及多次使用性材料的回收与保管往往被忽视。常常出现工程完工后,剩余材料丢失与损坏现象,对工程收尾工作中的材料清查、回收入库工作缺乏重视,对材料的管理没有做到善始善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强化用量控制,要从材料的采购、保管、使用、回收等各环节入手,达到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四、加强控制、分析与考核工作
应用成本与进度同步跟踪的方法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施工项目成本与进度有着必然的同步关系,不能高估冒算,好大喜功,要如实计算收入,准确归集成本,真实反映利润,杜绝潜亏现象的发生,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避免人为因素给企业带来损失。
应用月度成本分析表和成本控制报告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析。成本控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已完成的实物进度,已完产值和已完累计成本,参考未完工的实物工作量,尚可上报的产值和尚需发生的成本进行最终的成本控制预测,以检验实际成本目标的可行性,并为项目成本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还要与成本分析相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和工程完工的最终考核。建立由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对工程项目考核的时间和方法作出规定,可根据月度成本分析表和成本控制报告进行考核,考核时不能局限于报表上的数据,要结合成本分析资料和施工生产及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评价,以对下一阶段工作起到纠偏、鼓励的作用。待工程完全结束后,应及时对责任者进行最终考核,对分阶段考核出现的偏差,多退少补。在考核的基础上应及时兑现,突出刚性。考核还应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结合起来,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
五、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
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减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
对工程量的审核应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不能多算或不按规则计算,在要求施工企业报送相应的工程量计算式和材料用量明细表的同时,建设单位也要编制一份完整的结算书和材料用量明细,这样比照审核,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准确进行计量审核。其次,在结算审核中,还应注意审核项目的单价、结算书中分项的正确性及程序及准确性,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