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认为,王安忆在集子中表现出的突出特点就是“家常”。无论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还是对文学创作的评价,都体现了她对“家常”的重视与追求。
[摘要]王安忆 “家常” 平淡
身为作家的王安忆无论是评价他人作品,还是自己进行创作,都有自己的非常鲜明的主张。她对艺术最看重就是“家常”二字,对于这两个字她有着自己的解释:“这是从纷繁曲折的审美阅历中提炼出的理想。在它字面的简洁之下,必有着深厚的内容。这‘家常’不会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家常’,那会使我们陷入琐碎,染上庸俗之气,已经有太多无聊的人与事,充斥在文字里面了……我想就是从冗长的日复一日的生计中,提炼出的精华,在它的日常面貌下,有着特殊的精神。于是这‘家常’才成为审美的对象。”这样的“家常”正是王安忆最看重的,也是她所追求的。她的《我读我看》这本集子,正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我读我看》是本谈书、阅读、写作和影视戏剧的集子,里面渗透的是王安忆对写作的看法,对于小说、散文的思考。王安忆先生以小说家的独特敏锐的触觉,展示了她作为优秀的小说家对于故事的迷恋,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家常”气息,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别样的画面,令人读后获益颇多。
也许是上海人的原因,王安忆对人事有着透彻的认识,小说家的历练,使这份精明褪去了俗气的色彩,有了智慧的成份。在《日常生活的常识》中,我们看到了她对“家常”精髓的深谙。她在看《半生缘》中,认为饰演“世均”的黎明表现到位,主要就在于一个“木”字,“世均”生活在“家底厚”的世家,有钱,有渊源,有根基,他的“木”正是包含了一种大家庭教养的安静的气质,还有一种寂寞的心情。而小市民出身的“叔惠”就要伶俐得多,这是小家子的风格。“文化”其實也只是日常生活的常识,人们常常把舞女、妓女描写成“不停地扭动腰肢,飞扬眼风,浪声大笑。”在王安忆看来,这就是对常识的缺乏,“舞女和妓女,实际上都是自己养活自己的人,风情里都藏着些豪气。因是这样没保障的生计,就特别能领人的真心,又以赤胆相报的。”“穷人家的孩子才能长成精豆似的。”真正会劳动的人是不会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这是生活的常识,并不像电视电影中想当然认识的那样。在王安忆的例子与精到的分析中,我们不得不叹服她对生活的透彻理解。
对于小说创作,她看重的正是这样的“家常”。在《我看96-97上海作家小说》中,她这样写道:“随着年长,一些奇峻的东西倒是看得很平常了,反是人之常情,方觉着不易。在多变的世事里,景物都是缭乱的,有时候,连自己都认不得自己了。可是。在浮泛的声色之下,其实有着一些基本不变的秩序,遵守着最为质朴的道理,平白到简单的地步。他们嵌在了巨变的事端的隙缝间,因为司空见惯,所以看不见。然而,最终决定运动方向的,却是它们,在它们内里,潜伏着一种能量,以恒久不移的耐心积蓄起来,不是促成变,而是永动的力。所以,它们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安静,是有着充沛的活力,执着的决心。它们实在是相当丰富的,同时,又是单纯的。它们便是艺术要表现的。”
因为有了如此明确的观念指导,在选择作品的时候,她首选了罗洪的《孤岛岁月》,评价是“小说的文风,保留了‘五四’知识分子式的健康、规矩、文雅,而在‘五四’式的思想使命之下,日常生活流露出了它平实,细致,活泼的人情味。我以为这便是我们现今写作所传承的渊源。”
怎样才能把握“家常”呢?王安忆反对观念化的表达,注重写实,通过直觉去感觉日常的生活,去提炼情感。然而这却是不容易的,“在这个物质主义的时代,生活布满了雕饰,观念呢,也在过剩的生产,又罩上了一层外壳。莫说是我们软弱的视力,伸出手去,触到的都是虚饰。”因此,她更看重那些写实的作品,那些能写出“生活的肌肤”的作品。用她的话说就是小说的“肉感”的成份,多而且结实。在此意义上,女性更适合写小说,她们的眼光往往留连于具体的人和物。那么,按此原则真正的好小说应该是怎样的呢?“没有证明什么的企图,亦没有深奥的,可以教授生活的结论,只是一个凡人的寻常经历,流露出寻常的欢愉和失意,这些欢愉和失意了甚至都不是新鲜的,而是称得上稔熟,似乎就是因此,为我们疏忽了。现在,它被如此恳切、虔诚,并且生动地讲述出来,原来暗藏于生活中的裥褶里的美妙的性质,显露了出来。它们是一些很难命名的性质,因为它们是那么细密,多样,灵活善变,又浑然一体,完全无法以现成的观念套用。但它们直接与我们的审视有关,激起情感的反应。”
“李肇正的《城市生活》,真可说是贴着城市生活的肌肤。不是彻底的穷困,要为衣食挣命。但是温饱之后的一点小欲望,差一点就可企及,可怎么着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最具侵噬性了。所有的侵噬都是在日复一日底下,悄然进行。没有大悲大怨,都是小摩擦。越是这越能够体察日常生活的温凉,再加上沉稳的态度,可算得上上乘之作,具有大家风范了。”这就是她所说的人生观了。宗璞的《东藏记》是她喜欢的作品,“那么文雅的生活。乱世的惶怵,以闲定的语气道来。有一种极其优雅的人生观念,在任何境地中都保持着沉着的自尊,安享人生。”在她推荐的另一本书《外交官夫人的回忆》中,凯瑟琳·马嘎特尼的回忆文章尤其符合王安忆对优秀之作的尺度,“她以一个注重日常生活的普通女人,诚实地记录下她在这一个传奇之地的经历。在她的时代,喀什嘎尔似乎比后来的戴安那时期更加质朴和自然,而她又是那样心底平和,愉快地对待种种期然不遇的遭遇。”正是这样的气定神闲,才能让日常有了高度,而不再是琐碎的面目,有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意味。
不同于小说,王安忆认为散文诗是无所借助的,靠的全是实力,对于语言和情感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对于当下散文的情况,她则不无焦虑。目前,在巨大的市场的驱动下,文字和句式都在被挥霍,一个生词被迅速用熟用滥,变成陈词老调。费解的句子也被迅速地用得浅之又浅,变成了口头禅。“文字最经不起的恐怕就是浅释的磨蚀,浅释所造成的约定俗成的后果,最终是断送文字的性命。它使成为另一个,原来那个死了。就好像躯壳死了,灵魂在空中游荡,再去寻找新的躯壳。倘若文字能够显形,我们就可以看见连篇累牍的文字都是蝉蜕一样的文字的壳。”另一种情形就是将独特性大量复制,最终取代了取缔独特性。以复制代替创造,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在挥霍文字的同时,我们也在挥霍文字所赖以表达的情感。在煽情和滥情的空气底下,其实是情感的日益枯竭。
与一般读者相比,作家来解读作品,还是更加生动一些。除了此书对小说、散文进行精到的解读外,我最喜欢的就是本书对细节的解读,让人有种踏踏实实的感觉,决不会说空话的,说好呢,就老老实实说好在何处,很有些大家的底气的。读过一遍后,依然有重读的欲望。这本书也正像王安忆推崇的好小说一样,是绚烂之极的平淡。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理工学院)
[摘要]王安忆 “家常” 平淡
身为作家的王安忆无论是评价他人作品,还是自己进行创作,都有自己的非常鲜明的主张。她对艺术最看重就是“家常”二字,对于这两个字她有着自己的解释:“这是从纷繁曲折的审美阅历中提炼出的理想。在它字面的简洁之下,必有着深厚的内容。这‘家常’不会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家常’,那会使我们陷入琐碎,染上庸俗之气,已经有太多无聊的人与事,充斥在文字里面了……我想就是从冗长的日复一日的生计中,提炼出的精华,在它的日常面貌下,有着特殊的精神。于是这‘家常’才成为审美的对象。”这样的“家常”正是王安忆最看重的,也是她所追求的。她的《我读我看》这本集子,正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我读我看》是本谈书、阅读、写作和影视戏剧的集子,里面渗透的是王安忆对写作的看法,对于小说、散文的思考。王安忆先生以小说家的独特敏锐的触觉,展示了她作为优秀的小说家对于故事的迷恋,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家常”气息,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别样的画面,令人读后获益颇多。
也许是上海人的原因,王安忆对人事有着透彻的认识,小说家的历练,使这份精明褪去了俗气的色彩,有了智慧的成份。在《日常生活的常识》中,我们看到了她对“家常”精髓的深谙。她在看《半生缘》中,认为饰演“世均”的黎明表现到位,主要就在于一个“木”字,“世均”生活在“家底厚”的世家,有钱,有渊源,有根基,他的“木”正是包含了一种大家庭教养的安静的气质,还有一种寂寞的心情。而小市民出身的“叔惠”就要伶俐得多,这是小家子的风格。“文化”其實也只是日常生活的常识,人们常常把舞女、妓女描写成“不停地扭动腰肢,飞扬眼风,浪声大笑。”在王安忆看来,这就是对常识的缺乏,“舞女和妓女,实际上都是自己养活自己的人,风情里都藏着些豪气。因是这样没保障的生计,就特别能领人的真心,又以赤胆相报的。”“穷人家的孩子才能长成精豆似的。”真正会劳动的人是不会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这是生活的常识,并不像电视电影中想当然认识的那样。在王安忆的例子与精到的分析中,我们不得不叹服她对生活的透彻理解。
对于小说创作,她看重的正是这样的“家常”。在《我看96-97上海作家小说》中,她这样写道:“随着年长,一些奇峻的东西倒是看得很平常了,反是人之常情,方觉着不易。在多变的世事里,景物都是缭乱的,有时候,连自己都认不得自己了。可是。在浮泛的声色之下,其实有着一些基本不变的秩序,遵守着最为质朴的道理,平白到简单的地步。他们嵌在了巨变的事端的隙缝间,因为司空见惯,所以看不见。然而,最终决定运动方向的,却是它们,在它们内里,潜伏着一种能量,以恒久不移的耐心积蓄起来,不是促成变,而是永动的力。所以,它们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安静,是有着充沛的活力,执着的决心。它们实在是相当丰富的,同时,又是单纯的。它们便是艺术要表现的。”
因为有了如此明确的观念指导,在选择作品的时候,她首选了罗洪的《孤岛岁月》,评价是“小说的文风,保留了‘五四’知识分子式的健康、规矩、文雅,而在‘五四’式的思想使命之下,日常生活流露出了它平实,细致,活泼的人情味。我以为这便是我们现今写作所传承的渊源。”
怎样才能把握“家常”呢?王安忆反对观念化的表达,注重写实,通过直觉去感觉日常的生活,去提炼情感。然而这却是不容易的,“在这个物质主义的时代,生活布满了雕饰,观念呢,也在过剩的生产,又罩上了一层外壳。莫说是我们软弱的视力,伸出手去,触到的都是虚饰。”因此,她更看重那些写实的作品,那些能写出“生活的肌肤”的作品。用她的话说就是小说的“肉感”的成份,多而且结实。在此意义上,女性更适合写小说,她们的眼光往往留连于具体的人和物。那么,按此原则真正的好小说应该是怎样的呢?“没有证明什么的企图,亦没有深奥的,可以教授生活的结论,只是一个凡人的寻常经历,流露出寻常的欢愉和失意,这些欢愉和失意了甚至都不是新鲜的,而是称得上稔熟,似乎就是因此,为我们疏忽了。现在,它被如此恳切、虔诚,并且生动地讲述出来,原来暗藏于生活中的裥褶里的美妙的性质,显露了出来。它们是一些很难命名的性质,因为它们是那么细密,多样,灵活善变,又浑然一体,完全无法以现成的观念套用。但它们直接与我们的审视有关,激起情感的反应。”
“李肇正的《城市生活》,真可说是贴着城市生活的肌肤。不是彻底的穷困,要为衣食挣命。但是温饱之后的一点小欲望,差一点就可企及,可怎么着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最具侵噬性了。所有的侵噬都是在日复一日底下,悄然进行。没有大悲大怨,都是小摩擦。越是这越能够体察日常生活的温凉,再加上沉稳的态度,可算得上上乘之作,具有大家风范了。”这就是她所说的人生观了。宗璞的《东藏记》是她喜欢的作品,“那么文雅的生活。乱世的惶怵,以闲定的语气道来。有一种极其优雅的人生观念,在任何境地中都保持着沉着的自尊,安享人生。”在她推荐的另一本书《外交官夫人的回忆》中,凯瑟琳·马嘎特尼的回忆文章尤其符合王安忆对优秀之作的尺度,“她以一个注重日常生活的普通女人,诚实地记录下她在这一个传奇之地的经历。在她的时代,喀什嘎尔似乎比后来的戴安那时期更加质朴和自然,而她又是那样心底平和,愉快地对待种种期然不遇的遭遇。”正是这样的气定神闲,才能让日常有了高度,而不再是琐碎的面目,有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意味。
不同于小说,王安忆认为散文诗是无所借助的,靠的全是实力,对于语言和情感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对于当下散文的情况,她则不无焦虑。目前,在巨大的市场的驱动下,文字和句式都在被挥霍,一个生词被迅速用熟用滥,变成陈词老调。费解的句子也被迅速地用得浅之又浅,变成了口头禅。“文字最经不起的恐怕就是浅释的磨蚀,浅释所造成的约定俗成的后果,最终是断送文字的性命。它使成为另一个,原来那个死了。就好像躯壳死了,灵魂在空中游荡,再去寻找新的躯壳。倘若文字能够显形,我们就可以看见连篇累牍的文字都是蝉蜕一样的文字的壳。”另一种情形就是将独特性大量复制,最终取代了取缔独特性。以复制代替创造,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在挥霍文字的同时,我们也在挥霍文字所赖以表达的情感。在煽情和滥情的空气底下,其实是情感的日益枯竭。
与一般读者相比,作家来解读作品,还是更加生动一些。除了此书对小说、散文进行精到的解读外,我最喜欢的就是本书对细节的解读,让人有种踏踏实实的感觉,决不会说空话的,说好呢,就老老实实说好在何处,很有些大家的底气的。读过一遍后,依然有重读的欲望。这本书也正像王安忆推崇的好小说一样,是绚烂之极的平淡。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