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在做计算时出错率高、准确率低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不争的事实。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決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利用教材,采用多种方式。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很多主题图,主题图的内容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教师要利用好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多种形式的训练,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计算转变为喜爱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2、编织儿歌,感受学习乐趣。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编制几句儿歌,使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易学、易记。如:多位数除法的重点是掌握试离的方法,可以编制这样的法则儿歌,整数除法 高位起,除数几位看几位。这位不够看下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不够商一零占位。再如:学习分数乘、涂法法则,就可编出这样四句歌诀“分数相乘很分明,分子分母各相乘,分数除法不一样,除数颠倒再相乘。”这样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
3、生活实践,认识计算重要性。教师通过结合实际呈现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让学生计算,即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受,比如:低年级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让学生实际计算:我们班有30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多少人?学生在高年级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后,可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出自己教室的面积有多大;在学习了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后,让学生亲自计算一下自己铅笔盒的体积有多大,让孩子去买东西是学习数学的捷径。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学习,尽量要求孩子快速回答问题。用钱币训练会使孩子很快掌握计算本领。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九义”六册),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 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 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 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 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 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 级教学的始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2、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 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 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 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 多少(七册64页)?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 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 觉思维能力。4 重视习惯培养,提高计算能力。
四、培养良好习惯
1、认真审题习惯。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2、规范书写习惯。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3、核对检验习惯。为促使学生认真检验,在班中开展"一周无错题" 竞赛,一周中家庭作业或课堂作业都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一颗星,到期末比一比,谁得星星最多,这样激发了学生检验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作业的正确率。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教师要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作者简介:葛超平(生于1979年7月-),男,汉族,重庆市巫山县人。工作单位:重庆市巫山县巫峡小学,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決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利用教材,采用多种方式。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很多主题图,主题图的内容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教师要利用好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多种形式的训练,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计算转变为喜爱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2、编织儿歌,感受学习乐趣。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编制几句儿歌,使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易学、易记。如:多位数除法的重点是掌握试离的方法,可以编制这样的法则儿歌,整数除法 高位起,除数几位看几位。这位不够看下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不够商一零占位。再如:学习分数乘、涂法法则,就可编出这样四句歌诀“分数相乘很分明,分子分母各相乘,分数除法不一样,除数颠倒再相乘。”这样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
3、生活实践,认识计算重要性。教师通过结合实际呈现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让学生计算,即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受,比如:低年级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让学生实际计算:我们班有30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多少人?学生在高年级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后,可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出自己教室的面积有多大;在学习了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后,让学生亲自计算一下自己铅笔盒的体积有多大,让孩子去买东西是学习数学的捷径。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学习,尽量要求孩子快速回答问题。用钱币训练会使孩子很快掌握计算本领。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九义”六册),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 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 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 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 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 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 级教学的始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2、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 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 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 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 多少(七册64页)?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 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 觉思维能力。4 重视习惯培养,提高计算能力。
四、培养良好习惯
1、认真审题习惯。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2、规范书写习惯。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3、核对检验习惯。为促使学生认真检验,在班中开展"一周无错题" 竞赛,一周中家庭作业或课堂作业都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一颗星,到期末比一比,谁得星星最多,这样激发了学生检验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作业的正确率。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教师要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作者简介:葛超平(生于1979年7月-),男,汉族,重庆市巫山县人。工作单位:重庆市巫山县巫峡小学,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