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保乳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q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保乳治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从分子分型角度探讨保乳手术的安全性问题。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618例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根据分子分型不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1型、Luminal B2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比较5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总生存的影响因素。

结果

Luminal A型148例,Luminal B1型231例,Luminal B2型63例,HER-2过表达型40例,三阴性型136例。5种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家族史、TNM分期、钙化、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内分泌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1型、Luminal B2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9.3%、98.7%、98.4%、94.9%和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5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3%、95.7%、93.7%、87.5%和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6%、97.8%、98.4%、92.5%和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HR=0.036,P=0.049)、淋巴结转移数目(HR=10.72,P=0.004)是保乳治疗乳腺癌患者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HR=0.369,P=0.046)、切缘状态(HR=5.486,P=0.007)、淋巴结转移数目(HR=2.882,P=0.023)、分子分型(HR=5.191,P=0.008)是保乳治疗乳腺癌患者远处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未显示任何因素为保乳治疗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乳腺癌不会增加保乳患者的局部复发和死亡风险,故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乳腺癌患者可接受保乳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颈胸腰椎管内外痛风石伴不全瘫病例,总结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来安县家宁医院骨科收治的1例临床罕见的颈胸腰椎管内外痛风石伴不全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采用L4~S1右侧椎板开窗病灶清除术治疗,术后随访期间予低嘌呤饮食及降尿酸等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对脊柱痛风诊断治疗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椎
目的探讨初次保乳手术治疗时腋窝淋巴结状态对乳腺癌患者局部区域复发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市肿瘤医院2001年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初次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状态分为腋窝淋巴结阳性组(23例)和阴性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远期生存情况,进行局部区域复发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局部复发21例,区域复发35例
目的探讨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IP)和p21活化激酶1(PAK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5例子宫内膜癌、55例不典型增生和8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IIP和PAK1蛋白的表达,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IP和PAK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癌组MII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
目的明确肥城市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总检出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其基本信息,主要包括饮酒、吸烟以及饮茶等饮食、行为习惯,消化道病史以及肿瘤家族史。采用内镜检查对调查对象进行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7 291名筛查对象中,共检出阳性病例911例,总阳性检出率为12.49%。男性阳性检出率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同侧乳腺癌复发(IBT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13年行保乳手术治疗后IBTR的6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原发和复发象限部位明确,伴或不伴有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比较同象限复发组与异象限复发组患者的病理特征变化情况、局部复发时间和IBTR后的总生存率(IBTR-OS)、无病生存率(IBTR-DFS)。结果63例患者初诊时均接受了保乳手术治疗,其中行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作为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资料,其中索拉非尼组174例,舒尼替尼组97例,评价索拉非尼组和舒尼替尼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索拉非尼组和舒尼替尼组的客观反应率分别为14.9%和19.6 %,疾病控制率分别
目的探讨CT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在鉴别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同病理学级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的53个病灶,其中高级别尿路上皮癌(HGUC)27个,低级别尿路上皮癌(LGUC)26个。所有患者在同一台CT机上,以同样的扫描参数进行盆腔CT平扫和增强扫描。2名影像科医师分别利用软件工具在CT平扫和增强图像上对病灶进行勾画,并获得感兴趣容积(VOI),生成基于特征类的92个参数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通常与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而自噬作为细胞内的一种代谢过程,也在肿瘤细胞分化、转移及耐药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深入研究和了解lncRNA与自噬的关系以及具体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生、发展,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观察抑制谷氧还蛋白3(GLRX3)基因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及肺癌A427、A549、PC9、H1299细胞中GLRX3的蛋白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将合成的GLRX3 siRNA转染A549细胞(实验组),转染阴性siRNA的A549细胞作为阴性组,不经特殊处理的A549细胞为空白组。Western blot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