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冷暴力何以可能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i_w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冷暴力是教师的一种隐性权力,是教师对学生不平等的规训,冷暴力的阴霾渗透到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且挥之不去。必须要深入探究冷暴力的现状及其影响,理性分析教师冷暴力的成因,用恰当的方法平等的管理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
  关键词:冷暴力;现状;类型
  一、教师冷暴力概念
  教师“冷暴力”作为一种“看不见的灾难”影响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平等关系。教育冷暴力是隐性的教育暴力,是相对于体罚而言的隐性规训,它是指“以非暴力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的作为或不作为,教师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等非暴力手段,不公正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受到侵犯和伤害。”[1]按照其普遍表现形式一般分为
  “语言冷暴力”和“态度冷暴力”。语言冷暴力一般表现为威胁、嘲讽、辱骂、恶语相向等。态度冷暴力一般表现为神情、眼神、肢体动作及对学生忽视疏远、爱答不理,漠不关心等。
  二、教师冷暴力现状分析
  (一)在小学阶段普遍存在
  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忽视、不管不问或歧视孤立等是普遍存在的。学生普遍回忆说多数老师在班里会直接说:“以后大家都不准和某某说话”“都别和某某玩”、“不要理她”、“别和她玩”。存在老师讽刺学生,对学生不管不问,不爱搭理甚至把个别学生孤立起来等现象。若有不听话的学生,老师会让座位前后同学上课不要理他,让其自己独立写东西,时间久了,感到无聊就不闹了等等。
  教师在班里要求学生集体“不要理”不守纪律的同学,冷漠并对其孤立,是教师管理学生的常见现象。小学生对教师有敬畏心理,会听从教师的“吩咐”。如果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排斥和对抗心理,对教师的课堂要求置之不理,或是捣乱课堂教学秩序吸引师生注意时,教师认为这类学生“ 难以教之”,会训斥或孤立他们。这是教师教育冷暴力的“冷漠化”,反映了一种“边缘化”现象。时间久了,其他同学也会对其疏远,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另类”同学被同伴排斥。这些边缘化学生,会变得孤僻冷漠、脱离群体。林丹华指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被同伴接纳,甚至被同伴嘲笑,这会造成心理上深层次的伤害,比扇一记耳光带来的负面作用更大。”[2]学生对于“教育冷暴力”缺乏了解,并且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却浑然不知,因而对于教育冷暴力现象的发生,表现得很淡漠,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二)“问题学生”或“差生”“后进生”更容易遭受教育冷暴力
  现在大多数中小学评价学生用“ABCD”等级来代替,教师根据成绩等级将学生划分不同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分数等级低或排名靠后的学生就被贴上“差生”、“后进生”的标签,若学生成绩不理想且课堂纪律较差,就成为师生眼中的“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是指:“由于学业成就水平偏低而引起的个体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明显偏离常态的学生。”[3]他们制造课堂突发事件,扰乱正常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往往更容易受到师生关注,也是最容易遭遇教师“歧视和放弃”的群体。表现不好的“坏学生”位置一般在窗边,“好学生”座位在中间,不守纪律的学生在角落或教室最后。老师会让“好学生”当小组长和班干部、回答问题。在老师眼中,优等生代表着班集体也代表着老师的荣誉,老师对优等生更多地表现出亲近与喜爱,在课堂上也偏好提问和鼓励他们,给予优等生表现和展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根据学生的名次进行座位安排是教师“冷暴力”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班级座位的调整不是按照学生的身高和视力来安排,而是按照学生成绩的优劣或是教师本人对学生的偏爱程度来安排的。“坏学生”被安排在教室的边、角、后面的座位上。学生在隐形的班级文化中被划分了等级,“坏学生”被教师“孤立”“冷落”了,是教师对学生典型的教育冷暴力,学生逐渐被“边缘化”,被划为特殊群体。
  (三)在学生性别方面存在差异
  老师经常把不听话或表现不好的学生放在窗边角落里,一般男生居多。教师在使用教育冷暴力时,对待男生和女生有所区别。老师训男生,挨训、罚站、罚打扫卫生等,对女生不太吼,批评居多。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冷暴力”时,在对待男生和女生存在差异,一般是男生比女生遭遇冷暴力的次数更多而且程度强。由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女生情感更敏感,教师在管理学生方式上,对待男女生有所差别。对待女生,教师往往进行说理教育,在言语措辞上都会注意到女生敏感心理。而对于男生,尤其是成绩不好且纪律差的男生,教师会失去耐心,往往采取强硬态度,有时会孤立和隔离他们,以达到“杀鸡儆猴”的教育效果。在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在对待男女生方面,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明显不同。
  (四)学生的认识和应对方式不同
  老师使用讽刺、冷漠、忽视或者把他们放在最后角落里孤立他们这些方式小学的时候最管用。随着年龄增长,学生对于教育冷暴力有更清晰的认识,高年级的学生能认识到教育冷暴力对学生带来危害以及管理方式上的不合理性,而低年级的学生对教育冷暴力理解很模糊,认识不到其危害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比较强烈,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标准,他们对老师的言谈举止、态度与表情非常在意,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不经意的一句话语都可能引起学生情绪和心理上的波动。高年级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像低年级的学生那样对教师无比崇拜和畏惧,也不再会无条件地服从老师,对于教师讽刺挖苦、冷漠歧视等“冷暴力”行为反应比较敏感。有时在应对方式上也比较过激,当他们的自尊心或人格受到侮辱伤害时,会进行反抗。低年级学生更多选择默默承受,他们会认为教师冷漠、轻视、疏远、讽刺挖苦甚至孤立学生的行为是教师在管理学生,是为了学生好,为了班级好。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认识水平不成熟,在他们眼里教师就是知识和权威,对教师无比崇拜与敬畏,他们会“非常听老师的话、绝对服从老师,认为老师惩罚学生是应该的,老师做什么都是正确的”。因而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的“冷暴力”行为反应不敏感,甚至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三、教师冷暴力何以可能?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化传统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是历史在现实中的沉积,它不仅作用于教育的过去,而且构成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作用于教育的当前乃至未来。”[4]教师深受社会文化传统与制度规范的制约,传统社会文化是以“師道尊严”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承担着培育英才、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师生不平等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处于依附、从属的地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尊师”“严师”,体罚式的批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如家常便饭,现在的法律也赋予教师惩戒权,部分家长认为严师出高徒,教师对学生有监督、批评教育的权力,对冷暴力概念模糊,危害性认识不够。
  (二)教师知识权力的异化
  教师拥有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他们无形中异化了知识权。在福柯的理论中,学校生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教师拥有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教室和教师同时控制学生身体,规训人的身体,监视着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是权力的执行者,安排好学生姿势,使之保持不变,当学生改变姿势,触犯规矩,对规训抗诉时,教师就会用表情、眼神、姿态、语言等权力信号予以纠正。另外空间的编排,纪律的监视也体现了教师的权力,它们都是以教室为控制中心,福柯认为教室是权力运作的秘密场所,可以说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微观权力的影响。教师是学生一切的监视对象,通过监视来实现自己的控制力,从而树立自己的霸权,甚至演变成暴力,对学生进行身体、精神规训[5]。由于学生处于教育场域中弱势地位,所以通常运用非对抗的方式去影响和对抗教师,诸如课上不听讲、时常走神、做小动作、吃零食、睡觉等。但是教师对学生的消极反抗、消极情绪、无声控诉没有移情理解,单纯的以为学生“不听话”,就会对其实行冷暴力。这时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就演变成了是严格的征服关系,教师的这种用知识权去征服学生的规训情结,于无形中痛及孩子的灵魂,同时使师生关系陷入冰点。
  (三)教师话语权的失控
  在教育场域中,话语是师生交流的媒介。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话语与权力相关,当代哲学诠释学大师地迦默尔说:“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6]话语权是教师所占有的知识、文化资本所赋予的教师权力,是从法定的文化知识中所获得的不同于学生的知识权威。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话语构成了教育实践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场域中权力扩张体现得最明显,但也最难识别的地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拥有主要话语权的优势方,面对学生,教师“话语权优势”得到充分的显现。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话语中蕴涵着权力,话语的实践过程潜隐着权力的运作,话语的拥有则意味着权力的实现。同样,话语也力争最大限度地释放它内在的权力能量,不停顿地追逐着权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合法化。教师和学生以什么方式说话、说什么话、怎样说话的过程中,实际上标定了他们在教育场域中的地位、身份和作用,也正是通过话语方式,他们被区隔和等级化了。显然,国家和社会委托教师传递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实际上也就赋予教师以很大的话语权力。而知识中心的教育模式又进一步维护、巩固和强化了教师的话语霸权地位。在教师的个人学识、修养、性格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造成教师对话语权的失控。当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总是强调自己是在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当起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时,就很容易简单粗暴地下结论,如“:你怎么这么笨,猪脑子吗”“、弱智啊”等。教师知识话语权的失控,无形中就带来了严重问题,师生之间心理距离越来越疏远。
  (四)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首先,社会给教师的定义是“蜡烛”“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而教师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社会和家长对教师期待较高,教师要扮演好为人师表的角色,就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和真实想法,处处保持形象,结果导致心理失衡。我国教育的功利化与工具化,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让教师教育的一切过程都与学生成绩扯上关系,当学生成绩与自己的期待不符时,他们的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视学生分数,以至于他们眼里的“分”比“人”重要,自身利益大于学生利益,成绩高于一切,职业倦怠越来越明显。教师对那些“差生”、屡教屡犯的学生往往失去耐心,进而恶语相向,彰显冷暴力权力。
  其次,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紧张的神经绷得太紧容易崩溃,导致孤僻和感情抑郁等心理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心理压力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释放来求得心理的平衡。教师长期在教学的精神压力之下,需要寻找释放的途径。而在学生面前表露出的冷暴力倾向,正是他们内心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他们用不合理的方式在一种不自觉的状况中转移着自己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另外,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偏重课程理论的教学,而较少涉及教师心理、排压、控制情绪方面的教育,面对学生普遍缺乏心理呵护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教育机智,他们不知道怎样处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也不知道如何与学生正确的交流和沟通。一些教师情感波动比较大,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冲动,不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知道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因此把自己的烦恼、不满迁怒于学生,很多时候口不择言,甚至出言不逊,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
  (五)部分教师自身修养不到位
  在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仅把教育工作看成是谋生的一种手段,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匮乏与缺失,没有意识到教师职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人文关怀,面对活生生的生命的个体、有丰富情感和思想的学生,他们的语言修养欠佳,言语中充斥着粗暴的呵斥、尖刻的挖苦并伴随着冷漠的情绪,影响学生心灵。加上单调又繁重的工作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敬业精神差。道德素养低,教育经验和方法的欠缺,致使他们把冷暴力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当学生的行为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值的时候,以冷暴力方式取代诱导启发顺理成章。另外,虽然部分法律明文规定不得侮辱学生的人格,但少数教师法制观念淡薄,对法律内容生疏,更不要说领悟其要义。他们潜意识里并不认为辱骂、挖苦学生是违法行为,所以依然我行我素。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抑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消极、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以上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冷暴力原因多种多样,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甚至还有些在很多教育現象中都存在的“广谱性”的原因。这些原因又有些交叉和重叠性,针对不同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导致教师冷暴力的直接责任者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自身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即教师知识权力的异化和话语权的失控。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灵魂就是引导着人不断地去欲求着美好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7]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着,更多的是借助语言、态势培养人,如果他们不深刻反思自己“冷暴力”行为,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触及灵魂,恶化师生关系,降低教育教学质量,甚至导致学校信任危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都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采取了冷漠的态度”。好的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使他们变得聪明、睿智,冷暴力是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是对学生心灵的规训。教师要正视自身原因,提高核心素养,学会控制情绪,适当放松,排解压力,与学生平等对话、用心交流、和睦相处为学生撑起一片文明和安全的蓝天。
  参考文献:
  [1]   李勇.“教育冷暴力”的危害分析与解决[J].中国德育,2007,(9):67-68.
  [2]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1/11-17/3468314.shtml.
  [3]   苏春景,赵翠兰.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看‘问题学生’的生成[J].中国特殊教育,2010,(8):44.
  [4]   马克思?范梅南.教学机智[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
  [5]   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100-172.
  [6]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3.
  [7]   刘铁芳.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作者简介:
  王瑞霞(1991—),女,汉族,河南驻马店,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无人机在地形测绘工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无人机可以发出响应信号,获得实时的信息数据,提升测绘的精准性。无人机可以对数字图像进行有效处理,将航空测绘和卫星遥感技术有效融合,提升测绘精准度。无人机测绘可以利用数字成像设备,实现垂直和倾斜成像,操作灵活简单。  关键词:无人机摇感;原理;优缺点;应用  1. 前言  无人机技术主要利用飞行平台载体、机载遥感设备和地面辅助设备进行处理,在各种技术的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市场营销理论,针对成品油零售市场新常态,围绕“人、货、场”,运用“互联网+”平台思维,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构建实施加油站精准营销体系。旨在通过挖掘加油站客户的需求,提高营销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为提升成品油销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思路。  关键词:加油站;精准营销;互联网+  一、加油站市场竞争现状  近年来,浙江经济“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前列。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摘要:绿色施工理念下,道路工程部门高度重视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积极践行“低碳节能”路线,均衡道路施工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此,本文就绿色施工技术展开分析,包括技术框架、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并具体探究绿色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更好维持生态平衡。  关键词:绿色;道路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环境保护。因此
期刊
摘要: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既体现了我国国民生活生产水平的进步,也体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属复合材料作为机械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具有稳定性高、抗震性强、运用范围广等优势,从制造角度提高了机械产品各方面的性能。本文通过介绍机械制造中所运用金属复合材料的类型,总结了该种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实际应用途径,为探索其优势及未来的应用空间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属;复合材料;机械制造;应用  金
期刊
摘要:近年来,行业对农村配电系统的结构和应用十分关注。这个本文首先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农村产能配置自动化的设计要点在这里。该文件讨论了实施农村能源分配系统的原则和方法,并强调了一些观察。本文分析了实现农村配电网自动化的前提条件,介绍了一种与农村配电网自动化和配电线路转换相适应的三农配电系统自动控制方法。  关键词:农村;农村自动化;配电线路自动化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炭生产过程中洗煤工艺的种类,以及分析了洗煤工艺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煤矿企业带来帮助,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创造跟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洗煤工艺;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落后的洗煤工艺却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改进和优化洗煤工艺中,分
期刊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蔬菜质量安全。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无公害蔬菜生产逐步发展起来。但农民缺乏种植无公害蔬菜的经验,而且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条件较为严格,生产过程也较为复杂。为搞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应当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积极应用植保技术。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植保技术;应用  长期以来,农民采用粗放的方式进行蔬菜生产,在蔬菜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导致许多
期刊
摘要:抽油机是陆上主要的采油设备,在采油机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常规游梁式抽油机本身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平衡效果差,曲柄轴净扭矩波动大,存在负扭矩、工作效率低和能耗大等缺点。本文从抽油机节能技术设计、实现现有抽油机有效节能的措施包括抽油机的优化、电机优化、参数的优化、设备的优化组合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了一些优化和节能的方案,对实现有效节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抽油机;节能技术;设计;
期刊
摘要:井下通信属于煤矿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应急救援工作开展的基础。语音广播系统在井下发生水、火、瓦斯相关灾害时人工求救的重要技术,属于提高井下工作安全性的关键。本文基于井下语音广播系统模型,分析其功能,并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井下通信;安全语音广播系统;井下生产;应用效果  0. 引言  伴随着国家对于煤矿生产中安全环境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建设完
期刊
摘要: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的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小型制造业所扮演的角色也进一步固化。现目前,中小型制造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的特点,其中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最大。随著社会发展,人口红利效应的减弱,中小型制造业近年来普遍面临难留人、难发展的现状,亟待谋求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近十余年,随着信息技术、控制工程的发展,自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