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现行医学本科生临床医学课程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实行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加强医学生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得能力的培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 临床医学 教育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如何帮助医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概念具体化,使其理解晦涩难懂的基础概念,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提高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医学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临床医学课程教育存在一些问题:①“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②“先基础,后临床”的教育模式;③忽视医学生职业道德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④忽视信息获得能力的培养等等。以下是笔者想谈谈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早期进入临床,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的临床教学模式
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本科生接受的是“4+1”或“3+2”的教学模式,即在学校接受3~4年基础理论教育,最后1~2年到教学医院接受临床技能实习。这种“先基础,后临床”的传统教育模式,导致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临床实习相隔时间过长,在前期理论学习中,由于缺乏临床实践,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偏重于死记硬背,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以长时间记忆;在后期的临床实习阶段,许多学生已经淡忘了临床课程理论知识,显示出知识储备不足,使临床实践难以得心应手,这种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脱节,不利于医学生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的融会贯通。医学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很多课程需要理解后记忆,临床课程尤其以实践性强为特征,很难通过传统“满堂灌”的输入式教学、随意想象或推理来学好。长期以来,我国临床学科教育沿袭“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中心”的模式,上课时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要求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记忆教师讲授的书本现存的知识;见习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学生面对复杂繁多的临床课程,难以理解,死记硬背,疲于应试,缺乏创新,许多学生因此失去学习兴趣。
如果医学生在1~2学年完基础医学理论学习后,于大学3年级时进入临床教学医院,由教学医院各三级学科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专门负责带教,在临床教学中针对具体病人,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理论结合进行指导,从病例分析中复习具体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在传授临床医学理论的同时,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积极开展典型病例分析与讨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解决临床问题。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的临床教学模式[1],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临床锻炼,激发实习热情。以内科临床教学为例,遵照教学大纲,合理安排理论学习时间,每天安排1名具有典型特征的患者,由3~4名学生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系统的体格检查,之后在带教老师引导下,进行病史汇报,其他同学提问,然后进行病例讨论,分析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疾病的治疗原则,同时布置同学对该病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病理生理、病理、治疗药物的药理特点等)进行复习。带教老师还可实施其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临床少见病或不宜观摩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视频材料、多媒体课件或临床模拟人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指导学生翻阅资料和文献检索,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讨论,去除死记硬背。这样不仅系统地进行诊断学和内科学教学,而且还针对性地复习了基础医学知识。除此以外,指导老师还可以适量安排小讲座,教学查访,专家学术报告,使学生学习真正有用的知识,帮助学生有效的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临床,融会贯通,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有机地把课本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今后的临床职业生涯中获益终生。
此外,近年来医学生就业形势欠佳,许多学生为了准备考研及找工作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实习阶段不能安心临床实践,工作态度差,缺乏责任心,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时,往往发现临床工作能力差,追悔莫及。如果医学院校能安排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在3~4年级期间完成临床理论课的学习与实践,在毕业前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医学生准备考研或找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也可解决医学生在毕业前临床实习与考研、找工作之间的冲突。因此,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是必要的。
2.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质量和层次逐年提高。在媒体曝光的诸多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中,很多都是由于相关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医患之间沟通不足导致的。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培养有责任心、同情心及奉献精神医学人才势在必行。而现在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很不平衡,加上目前我国医学生就业难,医生投入高、风险大、待遇低,医患关系恶化,社会舆论对医生整体的印象欠佳等一些现实形势,使得医学生迷失了思想方向,缺乏学医和行医的热情。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教育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临床的过程,也是医学生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的过程。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交往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掌握与病人沟通、交流技巧的最佳时机。美国医学院的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年就被安排到医院里与病人沟通交流[2]。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2004年)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一部分中提出医学生要“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能够增强学生的沟通意识,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3]。
良好的医德形成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养成,教学医院应高度重视实习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医德医风氛围,要选派有强烈责任感、事业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临床带教老师;要求医学生系统学习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学习实习生守则和医德规范;召开医疗道德和法律的专题讲座,召开医患座谈会等。其中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应时时以身作则,适时引导,努力让学生明白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患者实实在在的痛苦。带教老师要为医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病人,进行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讲授疾病的演变和诊治经过,引导医学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唤起学生对患者的同情心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临床带教老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处事态度和方法将对学生医德的养成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带教老师的言行中深受启迪和教育,常把老师看成心中偶像。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以优秀的品德塑造学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和促进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与提高,培养真正仁心仁术的合格医生。
3.加强医学生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得能力的培养
临床医学教育应树立终生教育理念,培养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自学能力主要体现为更新知识能力,学习新知识能力和融会贯通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使医学生能够不断地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真正地实现把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学会自学是21世纪医学人才的首要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分析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图书馆、研究所、社会各有关单位的资源及公共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解决问题。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还应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他们“会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一饭所需;授之以渔,終生受用”,教导学生自学,正是“授之以渔”,也是 使学生学会求知、修养、合作、创造、生存与发展之道的根本措施[4]。医学生需要终生学习,只有学会自学,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医学动态,迅速判断最新的医学信息,不断更新和利用新知识,从而始终处于医学领域的前沿。
因此,早期进入临床,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的临床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医学生有机地把课本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加强医学生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得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对医学生实行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红武,刘轶永,殷学平.临床阶段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1008-1010.
2.张旗涛,曹得品,王 玲等.访问美国医学院校侧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59.
3.许芳.医学生道德发展与医德教育模式的探索.医学与哲学,2005,26(10):76-77.
4.李茂全.“学会学习”理念的探讨与实践.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10-11.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 临床医学 教育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如何帮助医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概念具体化,使其理解晦涩难懂的基础概念,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提高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医学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临床医学课程教育存在一些问题:①“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②“先基础,后临床”的教育模式;③忽视医学生职业道德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④忽视信息获得能力的培养等等。以下是笔者想谈谈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早期进入临床,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的临床教学模式
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本科生接受的是“4+1”或“3+2”的教学模式,即在学校接受3~4年基础理论教育,最后1~2年到教学医院接受临床技能实习。这种“先基础,后临床”的传统教育模式,导致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临床实习相隔时间过长,在前期理论学习中,由于缺乏临床实践,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偏重于死记硬背,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以长时间记忆;在后期的临床实习阶段,许多学生已经淡忘了临床课程理论知识,显示出知识储备不足,使临床实践难以得心应手,这种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脱节,不利于医学生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的融会贯通。医学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很多课程需要理解后记忆,临床课程尤其以实践性强为特征,很难通过传统“满堂灌”的输入式教学、随意想象或推理来学好。长期以来,我国临床学科教育沿袭“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中心”的模式,上课时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要求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记忆教师讲授的书本现存的知识;见习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学生面对复杂繁多的临床课程,难以理解,死记硬背,疲于应试,缺乏创新,许多学生因此失去学习兴趣。
如果医学生在1~2学年完基础医学理论学习后,于大学3年级时进入临床教学医院,由教学医院各三级学科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专门负责带教,在临床教学中针对具体病人,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理论结合进行指导,从病例分析中复习具体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在传授临床医学理论的同时,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积极开展典型病例分析与讨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解决临床问题。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的临床教学模式[1],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临床锻炼,激发实习热情。以内科临床教学为例,遵照教学大纲,合理安排理论学习时间,每天安排1名具有典型特征的患者,由3~4名学生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系统的体格检查,之后在带教老师引导下,进行病史汇报,其他同学提问,然后进行病例讨论,分析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疾病的治疗原则,同时布置同学对该病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病理生理、病理、治疗药物的药理特点等)进行复习。带教老师还可实施其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临床少见病或不宜观摩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视频材料、多媒体课件或临床模拟人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指导学生翻阅资料和文献检索,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讨论,去除死记硬背。这样不仅系统地进行诊断学和内科学教学,而且还针对性地复习了基础医学知识。除此以外,指导老师还可以适量安排小讲座,教学查访,专家学术报告,使学生学习真正有用的知识,帮助学生有效的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临床,融会贯通,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有机地把课本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今后的临床职业生涯中获益终生。
此外,近年来医学生就业形势欠佳,许多学生为了准备考研及找工作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实习阶段不能安心临床实践,工作态度差,缺乏责任心,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时,往往发现临床工作能力差,追悔莫及。如果医学院校能安排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在3~4年级期间完成临床理论课的学习与实践,在毕业前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医学生准备考研或找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也可解决医学生在毕业前临床实习与考研、找工作之间的冲突。因此,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是必要的。
2.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质量和层次逐年提高。在媒体曝光的诸多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中,很多都是由于相关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医患之间沟通不足导致的。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培养有责任心、同情心及奉献精神医学人才势在必行。而现在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很不平衡,加上目前我国医学生就业难,医生投入高、风险大、待遇低,医患关系恶化,社会舆论对医生整体的印象欠佳等一些现实形势,使得医学生迷失了思想方向,缺乏学医和行医的热情。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教育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临床的过程,也是医学生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的过程。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交往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掌握与病人沟通、交流技巧的最佳时机。美国医学院的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年就被安排到医院里与病人沟通交流[2]。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2004年)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一部分中提出医学生要“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能够增强学生的沟通意识,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3]。
良好的医德形成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养成,教学医院应高度重视实习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医德医风氛围,要选派有强烈责任感、事业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临床带教老师;要求医学生系统学习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学习实习生守则和医德规范;召开医疗道德和法律的专题讲座,召开医患座谈会等。其中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应时时以身作则,适时引导,努力让学生明白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患者实实在在的痛苦。带教老师要为医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病人,进行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讲授疾病的演变和诊治经过,引导医学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唤起学生对患者的同情心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临床带教老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处事态度和方法将对学生医德的养成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带教老师的言行中深受启迪和教育,常把老师看成心中偶像。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以优秀的品德塑造学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和促进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与提高,培养真正仁心仁术的合格医生。
3.加强医学生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得能力的培养
临床医学教育应树立终生教育理念,培养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自学能力主要体现为更新知识能力,学习新知识能力和融会贯通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使医学生能够不断地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真正地实现把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学会自学是21世纪医学人才的首要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分析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图书馆、研究所、社会各有关单位的资源及公共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解决问题。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还应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他们“会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一饭所需;授之以渔,終生受用”,教导学生自学,正是“授之以渔”,也是 使学生学会求知、修养、合作、创造、生存与发展之道的根本措施[4]。医学生需要终生学习,只有学会自学,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医学动态,迅速判断最新的医学信息,不断更新和利用新知识,从而始终处于医学领域的前沿。
因此,早期进入临床,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的临床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医学生有机地把课本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加强医学生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得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对医学生实行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红武,刘轶永,殷学平.临床阶段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1008-1010.
2.张旗涛,曹得品,王 玲等.访问美国医学院校侧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59.
3.许芳.医学生道德发展与医德教育模式的探索.医学与哲学,2005,26(10):76-77.
4.李茂全.“学会学习”理念的探讨与实践.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