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整个国家的竞争实力的提高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劳动力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政策重“量”不重“质”。因此存在劳动力素质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智力投资力度不够等问题。智力资本理论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政策先行,重视人口质量;教育为本,加大智力投资;实践为主,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中国;劳动力质量;智力资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098-02
“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这句流行语揭示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素质是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及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集中体现在劳动力质量上。提高劳动力质量无疑是当今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智力资本理论为这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智力资本理论概述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1991年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在《智力资本:如何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中提出,智力资本是一个企业、组织和国家富有的最有价值的资产。1997年斯图尔特进一步认为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的忠诚以及公司的组织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都体现着智力资本(刘炳英,2001)。
智力资本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智力资产和知识产权三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是另外两者的基础与载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由于教育、保健、人口流动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能力的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亦是资本积累的一种形式,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讲,群体的技能,创造力和解决能力的提高都是通过个人才能提高来体现的,这种个人的才能构成了人力资本。它是企业创新和绩效持续提高的动力源泉,也是智力资本实现增值的基础。
智力资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智慧,一是人的知识。智力劳动者在劳动时会运用自己的智慧与知识生产出使用价值。在智力资本理论中,智力劳动者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创造力强;第二,智力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具有多重性、灵活性和可转换性特点;第三,使用价值递增: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供人消费,投入使用,逐步磨损,功能就会逐步降低。智力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则不同,它的使用过程同时是使用价值增值过程,消费过程同时是再生产过程。这也是“脑子越用越灵的道理”。就智力劳动者个体来说,寿命是有限的,但智力劳动成果可以通过各种中介手段进行传授、积累和继承,从而使智力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不断继承、扩大和延长。
总之,智力资本理论为我们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
二、中国劳动力质量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劳动力质量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人口数量众多、劳动力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两极分化相对严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口政策重“量”不重“质”。在世界上,中国一向是而且现在仍然是名列首位的人口大国。中国人口达到今日的规模一是由于继承了历史的遗产,二是由于四十多年来较高的增长速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大力推行以“晚、稀、少”为中心的计划生育政策。直到1982年,中国把计划生育明确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的人口政策也提倡“优生优育”,但其更注重控制人口的数量,而非提高人口的质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素质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水平仍不高,尤其是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受教育程度很低,文化素质低下,更影响中国整体劳动力的質量。
2.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产业与地域结构是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劳动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同时中西部是劳动力输出的主要来源地。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中国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与地域结构的不合理。中国劳动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相对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劳动力需求较高,东部就业人口占全中国的40.7%。中部和西部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需求更低。中部和西部就业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1.2%和28.2%。中西部省区是劳动力输出的主要来源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是主要吸收地。
3.劳动力素质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在农村与城市间、不同地区间或在同一地区的贫富程度不同的家庭间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1)劳动力素质在城乡之间的差异。中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这在中国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城市,7~16岁的青少年基本都享受这一政策的优惠,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孩子家庭环境等限制,仍有不少学生中途辍学,无法完成义务教育的目标。城乡间人们受教育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文化素质的差异。(2)劳动力素质在地区之间的差异。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可以吸引到更多素质较高的劳动人群,那些拥有高学历或一技之长的劳动力,更愿意在经济发达地区安家立命、谋求发展,而不愿留在经济发展缓慢的中、西部地区,这就造成了地区间的“马太效应”——好的地区更好,差的地区更差的两极分化与不平衡发展。(3)劳动力素质在贫富家庭之间的差异。从家庭贫富差异程度来看,富裕的家庭生的孩子少,但其享受的教育条件好,父母注重对其的各方面培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较高;而相对家庭贫穷、文化素质较低的家庭大多信奉“多子多福”,反而倾向早育、多生,但孩子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较低,这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4.对劳动力的智力投资力度不够。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既有先天的基础,也有后天的锻炼和培养,而要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和智力水平,需要依靠一定的培养与开发,这就必须对劳动者进行智力投资。国家、企业、个人都是对劳动力进行智力投资的主体。纵观中国智力投资的力度,国家和企业的投资力度显然是不足的。从国家投资看,中国用于卫生、教育等投入非常有限。根据人民网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与52个国家比较,中国的教育竞争力上升到国际的中等水平,但是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仍处于世界的较后位置。中国的教育投入的不足不仅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劳动人口素质的提高。从企业的角度看,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美国1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用于科技人员更新、拓宽及深化专业知识的经费每年增长25%(李通屏,2000)。而中国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源培训投资呈现了极不平衡现象:技能水平和职位等级高的员工能获得大量的培训投资,处于企业生产和技术部门的一般员工获得的培训投资显著偏低;国有企业大量投资于员工的是一般性培训,不注重专用人才的培训,而外资企业则刚好相反;技术资本密集或者技术进步较快的企业比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注重员工培训(姚先国,2005)。
三、智力资本理论对提高劳动力质量的启示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有创造性的资源。因此,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整个国家的竞争实力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智力资本理论为中国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政策先行,重视人口质量。影响人口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也很复杂,它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技术教育、医疗卫生、民族习惯、生态环境等直接相关。改善卫生条件、优生优育,增加智力投资,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而国家推出的相关配套政策是保证人口质量的基础。因此,国家应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医疗保障政策、教育政策等,切实推进人口质量的提升。
2.教育为本,加大智力投资。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在当今科技进步的时代,对具有特殊技能和高科技知识的专门人才,需求尤为迫切。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科技人才出自于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开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市场,增加教育的供给,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供给,降低消费者对这一市场的准入条件。
3.实践为主,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社会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没有社会实践,就没有人类的发展,也就没有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生产实践是决定一切其他活动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实践。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首先从生产实践中来,并随着生产实践的扩大而逐步提高,认识最终又要回到实践,为生产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服务(朱乃肖,2009)。
参考文献:
[1] 刘炳英.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 朱乃肖.知识产权的价值基础——智力劳动价值论初探[J].财贸经济,2011,(9).
[3] 姚先国.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87-95.
[4] 查瑞传.中国人口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5,(6):33-36.
[5] 李通屏.人口质量的经济学特征与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09-115.
[责任编辑 陈凤雪]
关键词:中国;劳动力质量;智力资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098-02
“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这句流行语揭示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素质是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及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集中体现在劳动力质量上。提高劳动力质量无疑是当今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智力资本理论为这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智力资本理论概述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1991年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在《智力资本:如何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中提出,智力资本是一个企业、组织和国家富有的最有价值的资产。1997年斯图尔特进一步认为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的忠诚以及公司的组织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都体现着智力资本(刘炳英,2001)。
智力资本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智力资产和知识产权三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是另外两者的基础与载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由于教育、保健、人口流动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能力的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亦是资本积累的一种形式,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讲,群体的技能,创造力和解决能力的提高都是通过个人才能提高来体现的,这种个人的才能构成了人力资本。它是企业创新和绩效持续提高的动力源泉,也是智力资本实现增值的基础。
智力资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智慧,一是人的知识。智力劳动者在劳动时会运用自己的智慧与知识生产出使用价值。在智力资本理论中,智力劳动者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创造力强;第二,智力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具有多重性、灵活性和可转换性特点;第三,使用价值递增: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供人消费,投入使用,逐步磨损,功能就会逐步降低。智力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则不同,它的使用过程同时是使用价值增值过程,消费过程同时是再生产过程。这也是“脑子越用越灵的道理”。就智力劳动者个体来说,寿命是有限的,但智力劳动成果可以通过各种中介手段进行传授、积累和继承,从而使智力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不断继承、扩大和延长。
总之,智力资本理论为我们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
二、中国劳动力质量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劳动力质量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人口数量众多、劳动力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两极分化相对严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口政策重“量”不重“质”。在世界上,中国一向是而且现在仍然是名列首位的人口大国。中国人口达到今日的规模一是由于继承了历史的遗产,二是由于四十多年来较高的增长速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大力推行以“晚、稀、少”为中心的计划生育政策。直到1982年,中国把计划生育明确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的人口政策也提倡“优生优育”,但其更注重控制人口的数量,而非提高人口的质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素质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水平仍不高,尤其是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受教育程度很低,文化素质低下,更影响中国整体劳动力的質量。
2.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产业与地域结构是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劳动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同时中西部是劳动力输出的主要来源地。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中国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与地域结构的不合理。中国劳动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相对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劳动力需求较高,东部就业人口占全中国的40.7%。中部和西部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需求更低。中部和西部就业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1.2%和28.2%。中西部省区是劳动力输出的主要来源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是主要吸收地。
3.劳动力素质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在农村与城市间、不同地区间或在同一地区的贫富程度不同的家庭间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1)劳动力素质在城乡之间的差异。中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这在中国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城市,7~16岁的青少年基本都享受这一政策的优惠,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孩子家庭环境等限制,仍有不少学生中途辍学,无法完成义务教育的目标。城乡间人们受教育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文化素质的差异。(2)劳动力素质在地区之间的差异。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可以吸引到更多素质较高的劳动人群,那些拥有高学历或一技之长的劳动力,更愿意在经济发达地区安家立命、谋求发展,而不愿留在经济发展缓慢的中、西部地区,这就造成了地区间的“马太效应”——好的地区更好,差的地区更差的两极分化与不平衡发展。(3)劳动力素质在贫富家庭之间的差异。从家庭贫富差异程度来看,富裕的家庭生的孩子少,但其享受的教育条件好,父母注重对其的各方面培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较高;而相对家庭贫穷、文化素质较低的家庭大多信奉“多子多福”,反而倾向早育、多生,但孩子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较低,这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4.对劳动力的智力投资力度不够。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既有先天的基础,也有后天的锻炼和培养,而要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和智力水平,需要依靠一定的培养与开发,这就必须对劳动者进行智力投资。国家、企业、个人都是对劳动力进行智力投资的主体。纵观中国智力投资的力度,国家和企业的投资力度显然是不足的。从国家投资看,中国用于卫生、教育等投入非常有限。根据人民网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与52个国家比较,中国的教育竞争力上升到国际的中等水平,但是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仍处于世界的较后位置。中国的教育投入的不足不仅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劳动人口素质的提高。从企业的角度看,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美国1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用于科技人员更新、拓宽及深化专业知识的经费每年增长25%(李通屏,2000)。而中国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源培训投资呈现了极不平衡现象:技能水平和职位等级高的员工能获得大量的培训投资,处于企业生产和技术部门的一般员工获得的培训投资显著偏低;国有企业大量投资于员工的是一般性培训,不注重专用人才的培训,而外资企业则刚好相反;技术资本密集或者技术进步较快的企业比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注重员工培训(姚先国,2005)。
三、智力资本理论对提高劳动力质量的启示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有创造性的资源。因此,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整个国家的竞争实力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智力资本理论为中国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政策先行,重视人口质量。影响人口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也很复杂,它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技术教育、医疗卫生、民族习惯、生态环境等直接相关。改善卫生条件、优生优育,增加智力投资,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而国家推出的相关配套政策是保证人口质量的基础。因此,国家应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医疗保障政策、教育政策等,切实推进人口质量的提升。
2.教育为本,加大智力投资。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在当今科技进步的时代,对具有特殊技能和高科技知识的专门人才,需求尤为迫切。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科技人才出自于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开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市场,增加教育的供给,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供给,降低消费者对这一市场的准入条件。
3.实践为主,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社会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没有社会实践,就没有人类的发展,也就没有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生产实践是决定一切其他活动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实践。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首先从生产实践中来,并随着生产实践的扩大而逐步提高,认识最终又要回到实践,为生产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服务(朱乃肖,2009)。
参考文献:
[1] 刘炳英.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 朱乃肖.知识产权的价值基础——智力劳动价值论初探[J].财贸经济,2011,(9).
[3] 姚先国.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87-95.
[4] 查瑞传.中国人口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5,(6):33-36.
[5] 李通屏.人口质量的经济学特征与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09-115.
[责任编辑 陈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