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本文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发展作了一些初步分析,包括环境成本的发展意义、环境成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
环境成本 成本会计 发展趋势
随着全世界工业化进程对地球环境负面影响的加剧,环境负荷越来越重,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做出的战略承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涉及许多方面,而建立和实施环境成本核算则是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为了让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承担相应的责任,将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环境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谓的企业环境成本是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因为利用环境而发生的成本。企业环境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即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实现环境要求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性资产和生态资源性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和隐性恶化成本。企业实施并加强环境成本的管理,创造环境成本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将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一直是会计学术界备受重视的一个课题。而对于成本问题的研究,往往是会计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环境成本会计发展的重要意义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已日益密切,环境会计(绿色会计)是当前会计理论研究的新课题,而环境成本是环境会计的核心。确认环境资源的价值,对环境资源的使用、耗损、保护和恢复支付相应的成本费用,这就构成了环境成本。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水、森林等可更新资源正在被过度地开发利用,耗减速度远远快于更新速度,使其逐渐失去了可更新性。石油、矿产等不可更新自然资源逐渐枯竭,自然资源遭受破坏使生态环境资源的质量逐渐下降。当自然资源枯竭,生态资源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因此,环境资源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迫切地要求加强环境管理。环境管理要求环境会计为其提供有关环境成本的总量、具体的成本项目、环境保护业绩等信息,了解当前环境状况,并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环境资源一旦经过耗用,其价值就转化为环境成本,同时对环境资源的关注也转化为对环境成本核算的重视。通过环境成本的核算,可以掌握自然资源的耗减速度和生态资源质量下降的程度,以及人类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付出的代价等资料,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关各项环境成本的综合信息。
从企业自身的盈利目标来看,企业有必要承担环境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现象也日趋严重。某些行业,如化工、化肥、造纸、橡胶、染料和油漆等,其环境成本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如果进行严格的统计,其中一些行业的环境成本比生产总值要大得多。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环境成本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把生产产品所需的环境成本纳入其市场价格,以作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破坏的补償,这对于我国企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只有将环境成本列入企业成本,才会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采取防范手段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
我国环境成本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会计绿色化已成为一种潮流。为了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会计学界也正着力于环境成本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在环境信息披露和宏观层面的环境会计正式启动后,中国也必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但是它毕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环境成本实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现就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1)对环境成本会计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引进环境会计、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不多,并且引入环境会计的企业没有对环境会计披露进行单独处理。一方面,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与环境有关的问题通常是发生明确的财务影响时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处理的。比如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环保机关的规定交纳的排污费列入管理费用;违反环境法规交纳的罚款和责令停业的损失、环境污染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等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等。这种核算方法不能单独提供有关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信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财务人员对于环境报告问题总体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行环境会计实务的企业还很少。多数企业在信息披露中提供的信息对于利益相关者的使用无太大帮助,披露内容实用性较低。已披露的内容大多是一些普通的、对企业经营状况难以形成太大影响的信息,同时对某一事项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另外,对于一些重大的环境投资项目没有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因而,当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决策时,很难切实有效地借助于现有的这些环境信息。
(2)缺乏环境会计准则
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无法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致使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同时,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或者即使披露了一些,也无相关标准去衡量其信息质量,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尽管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由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不会主动牺牲自身经济利益而去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大多数企业目前将不会为减轻生态环境破坏而自觉增加支出。即使增加了相关环保支出,大多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不乐意主动向社会披露这方面的信息,怕损害企业的环保形象。
(3)企业没有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算
将企业环境成本以及其它环境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最直接的后果是将导致成本水平提高。多数的企业负责人本着提高自身业绩的原则可能会反对,因此,需要政府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疏导和扶持。譬如,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在治理污染和改进节能技术方面投资的生产企业给予优先贷款或低息贷款。从自身条件来说,企业应加强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和建设,针对不同层次的要求,逐步摸索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特别是各种基本记录。只有具备完整详细的工作记录,对成本费用的计量才会有根据,从而促进环境成本会计在我国的完善,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环境会计领域人才缺乏
环境会计由环境学、会计学、经济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尤其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生物学、环境学等。如果没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应用起来将会出现很多问题,但目前我国培养会计人员还是以传统会计为标准,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相关专业即使了解也只是审计,税务,财政等,很少在生物、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所以真正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实际是个空白领域,研究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建立健全我国成本会计的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我国企业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做好成本会计工作,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特别是随着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对此,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而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
(2)加强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研究
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求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3)加快制度建设步伐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增强实务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避免各行其是,具体做法如:修改《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將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是会计理论付诸实践最强有力的手段。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最有约束力的规范,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将会有效地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建立环境会计制度,环境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准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4)培养环境成本会计人才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资讯处理。根据成本会计人员职责的要求,我国一些工业企业在成本岗位上要配备成本工程师,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作者简介:姓名:于海丽(1987.02),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南新密,中级会计师,学历:研究生(硕士),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单位省市:河南省新郑市,邮编:451150,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1] 刘金彬.基于创新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探讨[J].财会通讯,2010.
[3] 许家林.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J].会计研究,2009.
环境成本 成本会计 发展趋势
随着全世界工业化进程对地球环境负面影响的加剧,环境负荷越来越重,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做出的战略承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涉及许多方面,而建立和实施环境成本核算则是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为了让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承担相应的责任,将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环境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谓的企业环境成本是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因为利用环境而发生的成本。企业环境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即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实现环境要求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性资产和生态资源性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和隐性恶化成本。企业实施并加强环境成本的管理,创造环境成本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将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一直是会计学术界备受重视的一个课题。而对于成本问题的研究,往往是会计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环境成本会计发展的重要意义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已日益密切,环境会计(绿色会计)是当前会计理论研究的新课题,而环境成本是环境会计的核心。确认环境资源的价值,对环境资源的使用、耗损、保护和恢复支付相应的成本费用,这就构成了环境成本。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水、森林等可更新资源正在被过度地开发利用,耗减速度远远快于更新速度,使其逐渐失去了可更新性。石油、矿产等不可更新自然资源逐渐枯竭,自然资源遭受破坏使生态环境资源的质量逐渐下降。当自然资源枯竭,生态资源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因此,环境资源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迫切地要求加强环境管理。环境管理要求环境会计为其提供有关环境成本的总量、具体的成本项目、环境保护业绩等信息,了解当前环境状况,并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环境资源一旦经过耗用,其价值就转化为环境成本,同时对环境资源的关注也转化为对环境成本核算的重视。通过环境成本的核算,可以掌握自然资源的耗减速度和生态资源质量下降的程度,以及人类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付出的代价等资料,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关各项环境成本的综合信息。
从企业自身的盈利目标来看,企业有必要承担环境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现象也日趋严重。某些行业,如化工、化肥、造纸、橡胶、染料和油漆等,其环境成本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如果进行严格的统计,其中一些行业的环境成本比生产总值要大得多。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环境成本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把生产产品所需的环境成本纳入其市场价格,以作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破坏的补償,这对于我国企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只有将环境成本列入企业成本,才会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采取防范手段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
我国环境成本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会计绿色化已成为一种潮流。为了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会计学界也正着力于环境成本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在环境信息披露和宏观层面的环境会计正式启动后,中国也必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但是它毕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环境成本实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现就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1)对环境成本会计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引进环境会计、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不多,并且引入环境会计的企业没有对环境会计披露进行单独处理。一方面,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与环境有关的问题通常是发生明确的财务影响时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处理的。比如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环保机关的规定交纳的排污费列入管理费用;违反环境法规交纳的罚款和责令停业的损失、环境污染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等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等。这种核算方法不能单独提供有关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信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财务人员对于环境报告问题总体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行环境会计实务的企业还很少。多数企业在信息披露中提供的信息对于利益相关者的使用无太大帮助,披露内容实用性较低。已披露的内容大多是一些普通的、对企业经营状况难以形成太大影响的信息,同时对某一事项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另外,对于一些重大的环境投资项目没有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因而,当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决策时,很难切实有效地借助于现有的这些环境信息。
(2)缺乏环境会计准则
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无法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致使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同时,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或者即使披露了一些,也无相关标准去衡量其信息质量,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尽管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由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不会主动牺牲自身经济利益而去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大多数企业目前将不会为减轻生态环境破坏而自觉增加支出。即使增加了相关环保支出,大多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不乐意主动向社会披露这方面的信息,怕损害企业的环保形象。
(3)企业没有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算
将企业环境成本以及其它环境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最直接的后果是将导致成本水平提高。多数的企业负责人本着提高自身业绩的原则可能会反对,因此,需要政府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疏导和扶持。譬如,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在治理污染和改进节能技术方面投资的生产企业给予优先贷款或低息贷款。从自身条件来说,企业应加强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和建设,针对不同层次的要求,逐步摸索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特别是各种基本记录。只有具备完整详细的工作记录,对成本费用的计量才会有根据,从而促进环境成本会计在我国的完善,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环境会计领域人才缺乏
环境会计由环境学、会计学、经济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尤其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生物学、环境学等。如果没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应用起来将会出现很多问题,但目前我国培养会计人员还是以传统会计为标准,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相关专业即使了解也只是审计,税务,财政等,很少在生物、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所以真正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实际是个空白领域,研究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建立健全我国成本会计的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我国企业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做好成本会计工作,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特别是随着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对此,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而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
(2)加强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研究
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求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3)加快制度建设步伐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增强实务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避免各行其是,具体做法如:修改《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將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是会计理论付诸实践最强有力的手段。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最有约束力的规范,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将会有效地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建立环境会计制度,环境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准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4)培养环境成本会计人才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资讯处理。根据成本会计人员职责的要求,我国一些工业企业在成本岗位上要配备成本工程师,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作者简介:姓名:于海丽(1987.02),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南新密,中级会计师,学历:研究生(硕士),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单位省市:河南省新郑市,邮编:451150,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1] 刘金彬.基于创新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探讨[J].财会通讯,2010.
[3] 许家林.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J].会计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