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天是公元1991年5月25日,是我成功到达黄河源头的日子,追随着这条黄色的巨龙,我历时两个多月,行程五千公里。在这条河边,中华文明从五千年前开始发轫;在这条河边,中华帝国创造了空前的辉煌。在这条河边,中国人形成了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心理和情感。”
写下这段文字的人叫比尔·波特,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美国人。他独自探访了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源头,撰写了一部近20万字的游记《黄河之旅》,记述了他从上海启程,途经青岛、蓬莱、泰山、开封、嵩山、三门峡、延安、呼和浩特、青铜峡、日月山等地最后抵达黄河源头的60多个日日夜夜的所见所感。此书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读者的热捧,人们无不好奇:一个外国人为什么会对中国文化有如此精深的理解?
比尔·波特曾经是美国的“富二代”,童年时家境优越,但他是个孤独的孩子,不喜欢父母那些有钱的朋友,反倒跟家里的佣人关系很好。后来家道中落,比尔·波特渐渐成长为一个早熟的孩子。用他自己的话说,“12岁就看破红尘了”。
以中文为生的比尔阅读了大量佛经,并将它们翻译成英文。与此同时,他还阅读了很多儒家、道家的书籍。此书之前,比尔写的《禅的行囊》、《空谷幽兰》分别讲述了他对中国隐士文化和禅文化的追寻。比尔说,因为他对中国文化很有兴趣,希望能有更多的了解,特别是对文化发源地的了解。他想知道,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中国文化会发展起来,黄河之旅就是去追寻这个源头。他还想探寻黄帝以前住在哪里,还有大禹、伏羲,或是老子、庄子、孔子,他们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所以才选择去做这次旅行。
比尔从黄河入海口——东营出发,沿黄河逆流而上,途经济南、郑州、洛阳、延安、包头、临夏等20多个城市,拜访了黄河流域的各种文化遗址和历史建筑,踏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地,历时两个多月,行程五千多公里,最终到达了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源头,完成了这次从黄河入海口到黄河源头的文化之旅。20年后的今天,比尔将当年文化之旅的考察笔记整理成书,名为《黄河之旅》。
比尔说,起初他并不大了解黄河,可是在文化学院读书的时候,校长是一个很有名的学者,曾在哈佛大学讲过学,上世纪40年代去了台湾,叫张其昀。这个人写了一些关于中华文化历史方面的书,在写到中华文化起源的时候,每一章有很详细的地图,都与黄河有关。上世纪70年代,比尔读他的书的时候,就开始对黄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比尔发现黄河跟中国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要了解中国文化,一定要去中国的黄河。
在比尔的前两部著作《禅的行囊》和《空谷幽兰》中,他采访了很多人物,而《黄河之旅》“没有采访什么人,其实是采访自己,寻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己修行的过程。”比尔说。
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比尔在回忆的时候,还会记得黄河路上的一些声音,一些感觉。他还记得自己去函谷关时的情景。
函谷关——老子骑着青牛远去的地方,现在也是比较热闹的景点,那个时候还都是泥土路,只有一个老人在那个地方,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比尔就找到一个农夫,用他的拖拉机把自己送到离函谷关可能10公里左右,黄河岸边一个有渡船的地方。坐渡船过河之后,天快黑了,不能继续旅行,刚好“大禹渡”有个小小的招待所,只有一个管理招待所的人和比尔,住了一个晚上。比尔的房间就在黄河边上。
独自坐在屋顶的巨大水泥平台上,喝着啤酒,看着太阳落山、黄河远去,感觉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美好意境。整个晚上,比尔说,他都可以听到黄河流水的声音,那个声音很大,20年后,那撞击心灵的涛声依然铭刻在这个外国“驴友”的记忆里。
如今,比尔居住在美国西雅图附近名为唐森港的小镇,小镇在海边,人口不过8000余人。他每年10个月在家,两个月在中国旅游。每天差不多六七点起床,打坐45分钟,然后喝茶,通常早上要喝红茶,然后开始工作。他的工作就是翻译,或是写书。到差不多12点,上网看海潮是多高,差不多可以走路的时候,就去海边散步40分钟,然后回家洗澡睡午觉。午睡后起床吃点午饭,下午喝乌龙茶,有时候喝绿茶,有时候是蒙顶山甘露。下午四五点去买晚餐,晚餐后看电视,他喜欢看棒球或电影。不出去旅行的时候,比尔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喜欢被打扰。
比尔曾经说过,陶渊明是他的理想,翻译佛经是他的道。黄河之旅对他实现理想有很大的影响。他说,中国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在寻访黄河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不管是在山东、河南还是宁夏,有不一样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我感觉每个地方的人都不一样,方言不一样,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也不一样。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华文化的链条。”
写下这段文字的人叫比尔·波特,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美国人。他独自探访了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源头,撰写了一部近20万字的游记《黄河之旅》,记述了他从上海启程,途经青岛、蓬莱、泰山、开封、嵩山、三门峡、延安、呼和浩特、青铜峡、日月山等地最后抵达黄河源头的60多个日日夜夜的所见所感。此书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读者的热捧,人们无不好奇:一个外国人为什么会对中国文化有如此精深的理解?
比尔·波特曾经是美国的“富二代”,童年时家境优越,但他是个孤独的孩子,不喜欢父母那些有钱的朋友,反倒跟家里的佣人关系很好。后来家道中落,比尔·波特渐渐成长为一个早熟的孩子。用他自己的话说,“12岁就看破红尘了”。
以中文为生的比尔阅读了大量佛经,并将它们翻译成英文。与此同时,他还阅读了很多儒家、道家的书籍。此书之前,比尔写的《禅的行囊》、《空谷幽兰》分别讲述了他对中国隐士文化和禅文化的追寻。比尔说,因为他对中国文化很有兴趣,希望能有更多的了解,特别是对文化发源地的了解。他想知道,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中国文化会发展起来,黄河之旅就是去追寻这个源头。他还想探寻黄帝以前住在哪里,还有大禹、伏羲,或是老子、庄子、孔子,他们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所以才选择去做这次旅行。
比尔从黄河入海口——东营出发,沿黄河逆流而上,途经济南、郑州、洛阳、延安、包头、临夏等20多个城市,拜访了黄河流域的各种文化遗址和历史建筑,踏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地,历时两个多月,行程五千多公里,最终到达了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源头,完成了这次从黄河入海口到黄河源头的文化之旅。20年后的今天,比尔将当年文化之旅的考察笔记整理成书,名为《黄河之旅》。
比尔说,起初他并不大了解黄河,可是在文化学院读书的时候,校长是一个很有名的学者,曾在哈佛大学讲过学,上世纪40年代去了台湾,叫张其昀。这个人写了一些关于中华文化历史方面的书,在写到中华文化起源的时候,每一章有很详细的地图,都与黄河有关。上世纪70年代,比尔读他的书的时候,就开始对黄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比尔发现黄河跟中国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要了解中国文化,一定要去中国的黄河。
在比尔的前两部著作《禅的行囊》和《空谷幽兰》中,他采访了很多人物,而《黄河之旅》“没有采访什么人,其实是采访自己,寻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己修行的过程。”比尔说。
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比尔在回忆的时候,还会记得黄河路上的一些声音,一些感觉。他还记得自己去函谷关时的情景。
函谷关——老子骑着青牛远去的地方,现在也是比较热闹的景点,那个时候还都是泥土路,只有一个老人在那个地方,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比尔就找到一个农夫,用他的拖拉机把自己送到离函谷关可能10公里左右,黄河岸边一个有渡船的地方。坐渡船过河之后,天快黑了,不能继续旅行,刚好“大禹渡”有个小小的招待所,只有一个管理招待所的人和比尔,住了一个晚上。比尔的房间就在黄河边上。
独自坐在屋顶的巨大水泥平台上,喝着啤酒,看着太阳落山、黄河远去,感觉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美好意境。整个晚上,比尔说,他都可以听到黄河流水的声音,那个声音很大,20年后,那撞击心灵的涛声依然铭刻在这个外国“驴友”的记忆里。
如今,比尔居住在美国西雅图附近名为唐森港的小镇,小镇在海边,人口不过8000余人。他每年10个月在家,两个月在中国旅游。每天差不多六七点起床,打坐45分钟,然后喝茶,通常早上要喝红茶,然后开始工作。他的工作就是翻译,或是写书。到差不多12点,上网看海潮是多高,差不多可以走路的时候,就去海边散步40分钟,然后回家洗澡睡午觉。午睡后起床吃点午饭,下午喝乌龙茶,有时候喝绿茶,有时候是蒙顶山甘露。下午四五点去买晚餐,晚餐后看电视,他喜欢看棒球或电影。不出去旅行的时候,比尔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喜欢被打扰。
比尔曾经说过,陶渊明是他的理想,翻译佛经是他的道。黄河之旅对他实现理想有很大的影响。他说,中国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在寻访黄河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不管是在山东、河南还是宁夏,有不一样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我感觉每个地方的人都不一样,方言不一样,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也不一样。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华文化的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