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建設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在业余的时间能自由的获取相关资源,还有利于社会文化风气的建立。但是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中,由于政府力量、精力、资金等资源有限,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水平有待提高。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深入探究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路径,提出了通过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发展基金会组织、建立完善的机制、营造有力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参与氛围策略,旨在不断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社会力量;公共图书馆;路径思考
我国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发表了关于公共图书馆、文化站、美术馆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的先关意见和建议,其中,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虽然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加快了脚步,但是就整体的成效而言,公共文化的影响力较弱,对国民文化素养的带动性较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还能够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加油助力。因此,如何使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成为了相关人员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缺乏管理等。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图书馆自身运营的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基层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运营、管理等方面更是力不从心,因此,就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参与,来协助公共图书馆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就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言,社会力量对于发展的推进至关重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帮助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完善“省图书馆——市图书馆”的文化体系,提升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其次,引入了竞争机制,促进了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不仅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竞争能力,提升对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还能够促进图书馆建立核心业务,不断创新体制,帮助图书馆激发新的生命力。再次,能够更好的让读者享有较高的文化资源。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还能够带动人民群众参与图书馆的相关事务,起到监督作用,有利于人们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建设。从次,在资金方面,改变以往的单一的依靠政府拨款的当时,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组织各种活动,例如,捐书、捐款、捐物等。以此来帮助图书馆筹措资金,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募捐体系。最后,目前价钱文化事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图书馆举办的公益捐赠等活动,在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升国民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与社会力量的广泛接触,为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发展机会[1]。
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路径
(一)独立办馆
在图书馆的开办和建设中,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有政府才能开办和建设图书馆。虽然我国政府是文化建设的主管单位,省级和市级的公共图书馆也都是有政府组织建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以政府为主体。在《公共图书馆法》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因此,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只要遵守《公共图书馆法》中的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义务就可以设立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性质有数字图书馆、网页图书馆、经营性图书馆等,但是目前我国个人图书馆一般建立在贫困的偏远地区,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阅读需求,发展地方的文化建设。
(二)合作办馆
合作办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主要就是为了完善现代化的文化事业的体系,在《公共图书馆法》中提出“国家建立图书馆服务网络要覆盖城乡,并且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网络要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2]。”事实上,在现有的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中已经有诸多社会力量参与的先例。例如,企业单位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中小学图书馆服务网络、政府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图书馆服务网络等等。
其二,学校、科研机构通过图书馆资源参与公共服务。虽然保障图书馆的资源充足是政府的责任,但是学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能力,在保障图书馆满足自身的需求的同时,积极的为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例如,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和图书馆合作,为图书馆提供丰富的资源。并且在高校图书馆的相关管理规则中也提出了,高校内部的图书馆,在保障自身的校园服务和工作秩序的基础上,要根据相关资源、专业上的优势,面对全社会提供专业服务。
其三,志愿服务,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鼓励公民积极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活动;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对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将志愿工作作为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志愿者的管理、培训、建立长效机制等方便的努力,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志愿管理体系。这样既可以解决公共图书馆人手不足的问题,便于更好的宣传公共图书馆的先关业务,同时对志愿者本身也是一件提升个人能力的机会。此外更多的公民积极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活动,对提升国民文化素养、促进我国文化建设也有着推动意义[3]。
(三)以募捐的形式办馆
随着我国公益文化的逐渐发展和完善,无论是国际上的公共图书馆,还是国内的公共图书馆,都欢迎各种形式的、社会力量的捐赠。其中捐赠的主体包括:资金、书本、文献、活动经费等。例如,中国逸夫图书馆,就是由邵逸夫先生捐赠的。这样的例子在欠发达地区数不胜数。而在《公共图书馆法》中也明确提出“国家积极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相关法律,合法的向公共图书馆进行捐赠。”同时还规定港澳台同胞和境外力量也可以根据法律法规进行捐赠。
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保障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公共圖书馆的建设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受到体制、社会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以下几点保障措施势在必行。
(一)通过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
目前,虽然出台的《公共图书馆法》已经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提出了一定的规定,但是从整体上来讲,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完善的空间。例如,从经营角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扶植力度、奖惩措施、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的制度完善,能够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起到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基金会组织
公共图书馆的基金会建设是国外图书馆建设的优秀经验,基金会的建设不仅为图书馆的资金提供了保障,还能够加强图书馆对资金的管理、筹资等方面的管理。因此,这部分工作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积极探寻基金会组织多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基金会运行的管理,做好制度保障、体制优化、投资增值、筹资方式、监管等多方面的工作,在存在困难的问题上积极的与国外的基金会组织进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建立完善的机制
要想社会力量有效的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处理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外,也要积极促进当前的体制改革。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图书馆要提升合作服务的意识,通过寻求国内外优秀的图书馆管理经验,积极结合馆内实际情况,优化管理组织结构。在监督体制改革方面,加强对服务质量和数量的控制,重点关注图书馆的日常监督工作[4]。
(四)营造有力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参与氛围
营造有力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参与氛围,主要突破传统观念,建立慈善、志愿、公益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大背景下,第一,要改变政府包办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干预。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政策为社会力量提供一定的支持,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和有效的利用舆论力量,让民众符公共图书馆持续关注,以获得广泛的支持。
四、结论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路径思考对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发展基金会组织、建立完善的机制、营造有力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参与氛围等策略的提出,能够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吴钢.我国图书馆法制化建设的突破与未来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颁布之际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8.
[2]王云萍,梁向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部分条款的解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
[3]刘晓东.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法律依据[J].图书馆, 2018.
[4]闫毅,杨玉麟.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路径与方法[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
关键词:社会力量;公共图书馆;路径思考
我国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发表了关于公共图书馆、文化站、美术馆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的先关意见和建议,其中,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虽然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加快了脚步,但是就整体的成效而言,公共文化的影响力较弱,对国民文化素养的带动性较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还能够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加油助力。因此,如何使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成为了相关人员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缺乏管理等。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图书馆自身运营的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基层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运营、管理等方面更是力不从心,因此,就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参与,来协助公共图书馆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就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言,社会力量对于发展的推进至关重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帮助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完善“省图书馆——市图书馆”的文化体系,提升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其次,引入了竞争机制,促进了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不仅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竞争能力,提升对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还能够促进图书馆建立核心业务,不断创新体制,帮助图书馆激发新的生命力。再次,能够更好的让读者享有较高的文化资源。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还能够带动人民群众参与图书馆的相关事务,起到监督作用,有利于人们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建设。从次,在资金方面,改变以往的单一的依靠政府拨款的当时,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组织各种活动,例如,捐书、捐款、捐物等。以此来帮助图书馆筹措资金,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募捐体系。最后,目前价钱文化事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图书馆举办的公益捐赠等活动,在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升国民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与社会力量的广泛接触,为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发展机会[1]。
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路径
(一)独立办馆
在图书馆的开办和建设中,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有政府才能开办和建设图书馆。虽然我国政府是文化建设的主管单位,省级和市级的公共图书馆也都是有政府组织建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以政府为主体。在《公共图书馆法》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因此,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只要遵守《公共图书馆法》中的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义务就可以设立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性质有数字图书馆、网页图书馆、经营性图书馆等,但是目前我国个人图书馆一般建立在贫困的偏远地区,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阅读需求,发展地方的文化建设。
(二)合作办馆
合作办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主要就是为了完善现代化的文化事业的体系,在《公共图书馆法》中提出“国家建立图书馆服务网络要覆盖城乡,并且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网络要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2]。”事实上,在现有的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中已经有诸多社会力量参与的先例。例如,企业单位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中小学图书馆服务网络、政府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图书馆服务网络等等。
其二,学校、科研机构通过图书馆资源参与公共服务。虽然保障图书馆的资源充足是政府的责任,但是学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能力,在保障图书馆满足自身的需求的同时,积极的为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例如,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和图书馆合作,为图书馆提供丰富的资源。并且在高校图书馆的相关管理规则中也提出了,高校内部的图书馆,在保障自身的校园服务和工作秩序的基础上,要根据相关资源、专业上的优势,面对全社会提供专业服务。
其三,志愿服务,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鼓励公民积极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活动;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对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将志愿工作作为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志愿者的管理、培训、建立长效机制等方便的努力,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志愿管理体系。这样既可以解决公共图书馆人手不足的问题,便于更好的宣传公共图书馆的先关业务,同时对志愿者本身也是一件提升个人能力的机会。此外更多的公民积极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活动,对提升国民文化素养、促进我国文化建设也有着推动意义[3]。
(三)以募捐的形式办馆
随着我国公益文化的逐渐发展和完善,无论是国际上的公共图书馆,还是国内的公共图书馆,都欢迎各种形式的、社会力量的捐赠。其中捐赠的主体包括:资金、书本、文献、活动经费等。例如,中国逸夫图书馆,就是由邵逸夫先生捐赠的。这样的例子在欠发达地区数不胜数。而在《公共图书馆法》中也明确提出“国家积极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相关法律,合法的向公共图书馆进行捐赠。”同时还规定港澳台同胞和境外力量也可以根据法律法规进行捐赠。
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保障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公共圖书馆的建设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受到体制、社会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以下几点保障措施势在必行。
(一)通过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
目前,虽然出台的《公共图书馆法》已经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提出了一定的规定,但是从整体上来讲,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完善的空间。例如,从经营角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扶植力度、奖惩措施、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的制度完善,能够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起到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基金会组织
公共图书馆的基金会建设是国外图书馆建设的优秀经验,基金会的建设不仅为图书馆的资金提供了保障,还能够加强图书馆对资金的管理、筹资等方面的管理。因此,这部分工作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积极探寻基金会组织多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基金会运行的管理,做好制度保障、体制优化、投资增值、筹资方式、监管等多方面的工作,在存在困难的问题上积极的与国外的基金会组织进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建立完善的机制
要想社会力量有效的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处理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外,也要积极促进当前的体制改革。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图书馆要提升合作服务的意识,通过寻求国内外优秀的图书馆管理经验,积极结合馆内实际情况,优化管理组织结构。在监督体制改革方面,加强对服务质量和数量的控制,重点关注图书馆的日常监督工作[4]。
(四)营造有力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参与氛围
营造有力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参与氛围,主要突破传统观念,建立慈善、志愿、公益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大背景下,第一,要改变政府包办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干预。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政策为社会力量提供一定的支持,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和有效的利用舆论力量,让民众符公共图书馆持续关注,以获得广泛的支持。
四、结论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路径思考对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发展基金会组织、建立完善的机制、营造有力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参与氛围等策略的提出,能够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吴钢.我国图书馆法制化建设的突破与未来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颁布之际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8.
[2]王云萍,梁向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部分条款的解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
[3]刘晓东.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法律依据[J].图书馆, 2018.
[4]闫毅,杨玉麟.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路径与方法[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