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前言
尹玉生,河南开封人。写手,译者,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特聘文学专家,著有《改变一生的哲理小品》等。常用笔名:伊然,乖女瑶瑶。《99一族》在央视十套“子午书简”中播出,多篇文章被收入各类丛书及学生语文辅导材料,并广泛地被《读者》、《青年文摘》等几乎所有知名文摘类报刊以及众多报纸的文摘版面选用过文章。2005年至2008年,发表及被转载文章已逾4500篇次。原创以亲情、美文、小品文为主;译文以感悟励志、幽默搞笑、情感类为主。
美文驿站·直面挑战
直面挑战成就总统家族
尹玉生
普雷斯科特自小就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在中学和大学,他都是学校棒球队和橄榄球队的主力队员。他的高尔夫球技艺更是不同凡响,曾创记录地囊括了一系列全美高级锦标赛的冠军。1921年,普雷斯科特与一位名叫多罗茜·沃克的女子结为连理,这是一位典雅、进取、有追求、有魄力的女子。
随着几个孩子的相继问世,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培养,逐渐成了多罗茜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向孩子们灌输竞争和挑战意识,成为夫妇二人的共识,至于如何灌输、培养、强化这种意识,夫妇二人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比赛和运动。
“让孩子们在竞争和挑战中长大,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家规和传统。”普雷斯科特对多罗茜说道。
普雷斯科特是位公务缠身的商人和政坛人物,实施和推广这项家规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多罗茜身上,而在以后几十年时间里,多罗茜也确实忠实且不折不扣地向她的每一个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履行了这一职责。
“听我说,你们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而我家的姓氏沃可(Walk)的意思就是运动,所以,我要求你们,爱上运动,爱上挑战。”
在多罗茜严格的监管和积极的鼓动下,孩子们渐渐热衷并习惯于棒球、橄榄球、马拉松以及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比赛。
为鼓励孩子们“永远争第一”的竞争意识,多罗茜专门制订了记录详细、完整的数据统计表,从赛跑、掷马蹄铁到帕奇戏、赌筹码、钓鱼以及辛卡姆趣味清洁工等所有的活动,多罗茜都为孩子们准确、公正地记录下了各自的名次。
数十年来,在这个家庭里,永远进行着一系列无休止的比赛。多罗茜并不打算让她的孩子们在体育领域出人头地,她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们的挑战意识。她对孩子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她最不能容忍的是孩子们放弃了挑战。她的儿子乔治一次无意中说了一句:“我输了。”多罗茜立即怒火中烧,恨不得一下子把乔治吃掉,她向他吼道:“你还在学习,比赛还没有开始呢!”
在多罗茜多年的督促、鼓励、影响下,她的儿孙们都形成了酷爱挑战、善于挑战、永不言败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品质和习惯,她的诸多儿孙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成就。
她的儿子乔治·布什,在校园里是运动明星,在战场上是功勋英雄,在商场上是成功的商人,在政坛上,则迈上了权力的巅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41任总统。
她的孙子乔治·沃克·布什,紧步其父后尘,不仅当选为美国的第43任总统,而且实现了其父未能实现的梦想:连任总统成功!
她的另外一个孙子,杰布·布什则当选为佛罗里达州的州长。
她的重孙子,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虽然年纪轻轻,但已崭露头角,在《人物》杂志评选的“百名最有价值的单身汉”中位列第四,被称为“布什沃克家族中最热门的人物。”
当挑战的意识根深蒂固地植于你的脑子之中,当你历经了无数次挑战的磨练,当挑战最终成为你的一种习惯时,这种习惯自然就变成了一种不断推动你向前行进的强大力量。
(首发于《孩子》2010年3期)
心有所属
置身于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当中,我们必须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和习惯。“让孩子们在竞争和挑战中长大”,这是布什沃克家族好几代人一直秉承的家规和传统,从这个家族出了那么多的人才和伟人这一成功的事例中,我们难道还不能从中得到启迪吗?
且读且思
1.文中的总统家族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主要向孩子灌输一种什么意识?
2.要灌输这种意识,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方法是什么?
3.读完全文,思考:多罗茜是个什么样的人?
4.对于多罗茜的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你是怎么看的?
快乐旅途·名著阅读
名著之旅
尹玉生/编译
“妈妈,我已经读完了《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小女儿杰奎琳说道。
“恭喜你,我的乖女儿,你和你的两个哥哥一样,都取得了参加名著之旅的资格。”
罗兰·英格斯·怀德的《小木屋》系列小说,是我最钟爱的小说,我已经记不清我读了多少遍了,小说里描述的西部情景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很多细节我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全世界的孩子都在读这套书,你们,身为美国的孩子,怎么能不读呢?”我反复对我的三个孩子说,但他们总是找各种理由推托着。随着暑假的临近,我脑中经常出现的西部景色给了我一个绝好的提示:今年的暑假,就带着孩子到《小木屋》描述的地方去,但条件是,每个孩子必须按照我的要求,读完一到三部《小木屋》小说。
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三个孩子再也没找理由推托,很快就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我们的名著之旅开始了。我和大儿子乔恩轮流驾驶着我们家的小型货车,从大西洋海岸向太平洋海岸奔去。“书里写的那些人,那些事,还有那么多的地方都是真实存在的吗,妈妈?”女儿杰奎琳问道。虽然,杰奎琳只读了一部《小木屋》,但关于《小木屋》的其他系列,关于作者罗兰的身世背景,她已经听我说过不少。“还是让我们的这次名著之旅来回答你吧。”我对她说道。
第一站,我们到达了威斯康星州的派平镇,城外七里,有一个小木屋的复制品。“哈,这就是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二儿子说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书中描述的母牛,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田,以及一片林地,但我们期待中的大森林却毫无踪影。“如果现在让罗兰写的话,她的小说名字一定会改成《大玉米田里的小木屋》了。”大儿子调侃道。
他说得对,大森林早已经被成片的玉米地所替代。我和孩子们很难想象生活在19世纪的罗兰的生活。孩子们在复制的小木屋里玩着玉米玩具,不时讨论着在这样小的一个木屋里一家人怎样生活。“虽然我们看不到大森林里的梅花鹿、大懒熊,但我能体会到这间小木屋里温暖的火光。”大儿子说道。
“对,还有罗兰妈妈的可口点心、她爸爸的美妙琴声。”女儿说道。我心中暗喜,孩子们书读得还真够用心。
野餐之后,我们继续赶路,一路奔波劳顿,我们来到了明尼苏达州的胡桃林镇,沿着一条泥泞的土路,穿过玉米田,来到了书中描述过的李子溪旁。直到今天,这里仍然一片荒凉,因此,我们更能体会出罗兰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孤独和荒僻。
我率先趟入小溪。杰奎琳叫道:“我可不进小溪里,书上说,这条溪水里有水蛭!”
“别介意水蛭,”我对孩子们说道,“这里就是真正的李子溪,还记得罗兰是怎么描述这里的吗?”
“我记得,”二儿子抢道,“她说,李子溪是好得绝不能失去的地方。”
“没错,”大儿子接着说道,“你看那块大石头,那就是当年罗兰和她的姐姐玛丽一起玩耍的地方,她们就是在这里品允着大草原的芳香。”
我们就在溪水旁享用野味晚餐。在太阳落山之前,我们踏上了驶往南达科塔州的征程,在距离独立镇40里的地方,我们停了下来,这里就是《大草原里的小木屋》故事发生的地方。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搭起了帐篷。“我们的帐篷也要比罗兰家的小木屋宽敞呢。”大儿子边干边说道。
在帐篷里,孩子们继续热烈讨论着:“我们驾车都这么辛苦。真难以想象,罗兰一家仅仅靠着一辆大篷车,居然能够从派平镇迁移到一千千米外的独立镇。在这里,开辟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大儿子说道。
“是啊,他们的拓荒精神真的太了不起了。”二儿子说。
“尽管罗兰一家经历了这么多艰难的困境,但他们依然快乐、浪漫,对人充满友爱,对生活充满感激之情。”我对孩子们说道。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罗兰的墓地,一生俭朴的罗兰,生前为自己选择了一块毫不起眼的石块作为自己的墓碑。一位她的小说爱好者在她的墓碑上镌刻了一句话:“谢谢你的故事。”
站在罗兰的墓碑前,孩子们都陷入了沉思。良久,大儿子说道:“回家之后,我一定好好读读罗兰的《小木屋》系列。”
二儿子和女儿异口同声说道:“我也是。”
我对着罗兰的墓碑,轻声说道:“谢谢你,罗兰。”
(首发于《中华家教》2010年4月刊)
心的呼唤
读完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现在令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头疼的名著阅读问题。虽然学校、家长都极力要求学生们读名著,中考中也考名著,但名著一直不被学生们所喜欢,甚至还颇为反感。可我们是怎样做的呀?文中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最好的启发:带孩子们去亲身感受名著中的事物,来一个别具一格的“名著之旅”!
且读且思
1.文中提到的《小木屋》系列小说是怎样的一个小说系列?
2.当作者发现孩子们总是推托不愿意阅读《小木屋》系列小说时,作者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
3.文中说:“我心中暗喜,孩子们书读得还真够用心。”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证明孩子们书读得非常仔细。
4.作者在文末说:“谢谢你,罗兰。”作者为什么要感谢罗兰?
励志美文·扫除障碍
除掉成功路上的冰块
尹玉生/编译
这几天,我决定利用多伦多天气回暖的大好时机,开始清除我家车道和人行道上的冰块和积雪,它们霸占在那里已经数周了,使得我和家人每次外出都得谨小慎微,倍加小心。即便如此,儿子还是摔了一跤,妻子倒车时也撞到了路边大树。几天来,我们一鼓作气,将这些冰块和积雪全部清除殆尽。作为一名成功策略学的研究者,清除冰雪的过程,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也给了我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蛮干无助除冰,找到一个突破口才是关键。
除冰伊始,儿子仗着年轻力壮,挥动镐头在冰面上一阵乱敲,直到他头冒热气,除了在冰面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小白点外,几乎没有任何成效。而我很快就找到了一小块松动的冰,我将铲子塞到它的下面,利用杠杆原理,轻松地将它除掉,并以此为开端,不断将战果扩大。
可能很多人不会相信,已经出版过多本畅销书籍的我,在中小学阶段,最差的一门功课竟然是英语。我尽可能地用功补习,但效果并不理想,直到老师帮我找到了最根本的原因:词汇和词组掌握得既少又不牢固,以致引起阅读、写作、理解等多方面的问题。找到这个突破口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英文成绩果然有了显著提高。
启示之二——有时候冰块实在太硬,必须先撒点盐。
在冰面上撒盐之后,空气和阳光能够更快地进入冰层,促进冰的软化,直至它最终溶解。生活中,在伤口上撒盐,往往是人们畏惧的事情,其实,这并非坏事,而是帮助你尽快治愈伤口的好事。
我清楚地记得,在攻克英文词汇难关的过程中,月份和星期这十几个词汇曾经令我头疼不已,每次见到它们,我都绕着走。但老师似乎故意在和我作对,那个阶段的每次提问和考试,都离不开这些“头疼”词汇。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因为老师反复地在我的薄弱环节上撒盐,才使得我最终真正地掌握了这些词汇。
启示之三——正确选择合适的工具。在清除冰雪的过程中,铲子,铁锹,镐头,撬杠,扫帚都是常常用到的工具,关键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根据冰块和积雪的不同情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工具,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启示之四——完全彻底地完成你的工作。上周,儿子曾经清除过楼梯后的冰雪,但他贪图省事,只是简单地将清除掉的冰块抛在了楼梯井边,当冰块渐渐融化,我可怜的地下室已经一片汪洋。
在我中小学英文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英文单词,另一个拦路虎便是词组。几个英文单词相互一组合,便成了另外一种意思。它们组合得是那么随意和频繁,常常令我眼花缭乱。老师告诫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词组,这个人将永无资格宣称,他已经掌握了英文。老师的话,让我不再抱有侥幸心理,我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每一个词组的各种用法。当我今天游刃有余地运用成千上万个英语单词和词组,准确而清晰地表达我的思想时,我必须承认,当初我以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彻底攻克了单词和词组这两个拦路虎这一正确行为功不可没。
启示之五——没有冰雪的道路,才能让你健步如飞。
破冰,铲雪,撒盐,搬运,清扫这些工作固然辛苦和琐碎,但换回来的是一条没有障碍的坦途。以前,在这条道上,我必须缓慢行走,时刻将重心放在脚上,眼睛不敢须臾他顾,只能死死地盯着路面,一步一步艰难挪动。现在,我的脚踏在洁净平坦的地面上,再也不用担心滑倒或碰到冰块,眼睛自然而然地就向前看而不是向下看了,脚步也变得异常轻松而快捷。
花费时间和精力清除行进途中的障碍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将就或绕行都非良策,在不远的将来必定会为此付出代价。而在障碍被彻底清除的道路上,我们不仅可以行走得更加轻松和快捷,而且有助于我们将目光移向更远的远方。同时,我们也不会再担心和畏惧另一场暴雪重新覆盖地面,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除掉它的能力和经验。
(首发于《读书文摘·经典》2010年4月刊)
成功秘诀
作者从生活中除雪这件小事感悟到了很多:蛮干无助除冰,找到一个突破口才是关键;有时候冰块实在太硬,必须先撒点盐;正确选择合适的工具;完全彻底地完成你的工作;没有冰雪的道路,才能让你健步如飞。这五点启示中的任何一点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很多借鉴,值得我们好好体味。
且读且思
1.通读全文,试着概括“我”在除雪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冰块上撒盐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举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障碍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尹玉生,河南开封人。写手,译者,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特聘文学专家,著有《改变一生的哲理小品》等。常用笔名:伊然,乖女瑶瑶。《99一族》在央视十套“子午书简”中播出,多篇文章被收入各类丛书及学生语文辅导材料,并广泛地被《读者》、《青年文摘》等几乎所有知名文摘类报刊以及众多报纸的文摘版面选用过文章。2005年至2008年,发表及被转载文章已逾4500篇次。原创以亲情、美文、小品文为主;译文以感悟励志、幽默搞笑、情感类为主。
美文驿站·直面挑战
直面挑战成就总统家族
尹玉生
普雷斯科特自小就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在中学和大学,他都是学校棒球队和橄榄球队的主力队员。他的高尔夫球技艺更是不同凡响,曾创记录地囊括了一系列全美高级锦标赛的冠军。1921年,普雷斯科特与一位名叫多罗茜·沃克的女子结为连理,这是一位典雅、进取、有追求、有魄力的女子。
随着几个孩子的相继问世,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培养,逐渐成了多罗茜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向孩子们灌输竞争和挑战意识,成为夫妇二人的共识,至于如何灌输、培养、强化这种意识,夫妇二人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比赛和运动。
“让孩子们在竞争和挑战中长大,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家规和传统。”普雷斯科特对多罗茜说道。
普雷斯科特是位公务缠身的商人和政坛人物,实施和推广这项家规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多罗茜身上,而在以后几十年时间里,多罗茜也确实忠实且不折不扣地向她的每一个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履行了这一职责。
“听我说,你们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而我家的姓氏沃可(Walk)的意思就是运动,所以,我要求你们,爱上运动,爱上挑战。”
在多罗茜严格的监管和积极的鼓动下,孩子们渐渐热衷并习惯于棒球、橄榄球、马拉松以及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比赛。
为鼓励孩子们“永远争第一”的竞争意识,多罗茜专门制订了记录详细、完整的数据统计表,从赛跑、掷马蹄铁到帕奇戏、赌筹码、钓鱼以及辛卡姆趣味清洁工等所有的活动,多罗茜都为孩子们准确、公正地记录下了各自的名次。
数十年来,在这个家庭里,永远进行着一系列无休止的比赛。多罗茜并不打算让她的孩子们在体育领域出人头地,她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们的挑战意识。她对孩子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她最不能容忍的是孩子们放弃了挑战。她的儿子乔治一次无意中说了一句:“我输了。”多罗茜立即怒火中烧,恨不得一下子把乔治吃掉,她向他吼道:“你还在学习,比赛还没有开始呢!”
在多罗茜多年的督促、鼓励、影响下,她的儿孙们都形成了酷爱挑战、善于挑战、永不言败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品质和习惯,她的诸多儿孙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成就。
她的儿子乔治·布什,在校园里是运动明星,在战场上是功勋英雄,在商场上是成功的商人,在政坛上,则迈上了权力的巅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41任总统。
她的孙子乔治·沃克·布什,紧步其父后尘,不仅当选为美国的第43任总统,而且实现了其父未能实现的梦想:连任总统成功!
她的另外一个孙子,杰布·布什则当选为佛罗里达州的州长。
她的重孙子,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虽然年纪轻轻,但已崭露头角,在《人物》杂志评选的“百名最有价值的单身汉”中位列第四,被称为“布什沃克家族中最热门的人物。”
当挑战的意识根深蒂固地植于你的脑子之中,当你历经了无数次挑战的磨练,当挑战最终成为你的一种习惯时,这种习惯自然就变成了一种不断推动你向前行进的强大力量。
(首发于《孩子》2010年3期)
心有所属
置身于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当中,我们必须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和习惯。“让孩子们在竞争和挑战中长大”,这是布什沃克家族好几代人一直秉承的家规和传统,从这个家族出了那么多的人才和伟人这一成功的事例中,我们难道还不能从中得到启迪吗?
且读且思
1.文中的总统家族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主要向孩子灌输一种什么意识?
2.要灌输这种意识,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方法是什么?
3.读完全文,思考:多罗茜是个什么样的人?
4.对于多罗茜的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你是怎么看的?
快乐旅途·名著阅读
名著之旅
尹玉生/编译
“妈妈,我已经读完了《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小女儿杰奎琳说道。
“恭喜你,我的乖女儿,你和你的两个哥哥一样,都取得了参加名著之旅的资格。”
罗兰·英格斯·怀德的《小木屋》系列小说,是我最钟爱的小说,我已经记不清我读了多少遍了,小说里描述的西部情景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很多细节我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全世界的孩子都在读这套书,你们,身为美国的孩子,怎么能不读呢?”我反复对我的三个孩子说,但他们总是找各种理由推托着。随着暑假的临近,我脑中经常出现的西部景色给了我一个绝好的提示:今年的暑假,就带着孩子到《小木屋》描述的地方去,但条件是,每个孩子必须按照我的要求,读完一到三部《小木屋》小说。
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三个孩子再也没找理由推托,很快就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我们的名著之旅开始了。我和大儿子乔恩轮流驾驶着我们家的小型货车,从大西洋海岸向太平洋海岸奔去。“书里写的那些人,那些事,还有那么多的地方都是真实存在的吗,妈妈?”女儿杰奎琳问道。虽然,杰奎琳只读了一部《小木屋》,但关于《小木屋》的其他系列,关于作者罗兰的身世背景,她已经听我说过不少。“还是让我们的这次名著之旅来回答你吧。”我对她说道。
第一站,我们到达了威斯康星州的派平镇,城外七里,有一个小木屋的复制品。“哈,这就是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二儿子说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书中描述的母牛,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田,以及一片林地,但我们期待中的大森林却毫无踪影。“如果现在让罗兰写的话,她的小说名字一定会改成《大玉米田里的小木屋》了。”大儿子调侃道。
他说得对,大森林早已经被成片的玉米地所替代。我和孩子们很难想象生活在19世纪的罗兰的生活。孩子们在复制的小木屋里玩着玉米玩具,不时讨论着在这样小的一个木屋里一家人怎样生活。“虽然我们看不到大森林里的梅花鹿、大懒熊,但我能体会到这间小木屋里温暖的火光。”大儿子说道。
“对,还有罗兰妈妈的可口点心、她爸爸的美妙琴声。”女儿说道。我心中暗喜,孩子们书读得还真够用心。
野餐之后,我们继续赶路,一路奔波劳顿,我们来到了明尼苏达州的胡桃林镇,沿着一条泥泞的土路,穿过玉米田,来到了书中描述过的李子溪旁。直到今天,这里仍然一片荒凉,因此,我们更能体会出罗兰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孤独和荒僻。
我率先趟入小溪。杰奎琳叫道:“我可不进小溪里,书上说,这条溪水里有水蛭!”
“别介意水蛭,”我对孩子们说道,“这里就是真正的李子溪,还记得罗兰是怎么描述这里的吗?”
“我记得,”二儿子抢道,“她说,李子溪是好得绝不能失去的地方。”
“没错,”大儿子接着说道,“你看那块大石头,那就是当年罗兰和她的姐姐玛丽一起玩耍的地方,她们就是在这里品允着大草原的芳香。”
我们就在溪水旁享用野味晚餐。在太阳落山之前,我们踏上了驶往南达科塔州的征程,在距离独立镇40里的地方,我们停了下来,这里就是《大草原里的小木屋》故事发生的地方。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搭起了帐篷。“我们的帐篷也要比罗兰家的小木屋宽敞呢。”大儿子边干边说道。
在帐篷里,孩子们继续热烈讨论着:“我们驾车都这么辛苦。真难以想象,罗兰一家仅仅靠着一辆大篷车,居然能够从派平镇迁移到一千千米外的独立镇。在这里,开辟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大儿子说道。
“是啊,他们的拓荒精神真的太了不起了。”二儿子说。
“尽管罗兰一家经历了这么多艰难的困境,但他们依然快乐、浪漫,对人充满友爱,对生活充满感激之情。”我对孩子们说道。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罗兰的墓地,一生俭朴的罗兰,生前为自己选择了一块毫不起眼的石块作为自己的墓碑。一位她的小说爱好者在她的墓碑上镌刻了一句话:“谢谢你的故事。”
站在罗兰的墓碑前,孩子们都陷入了沉思。良久,大儿子说道:“回家之后,我一定好好读读罗兰的《小木屋》系列。”
二儿子和女儿异口同声说道:“我也是。”
我对着罗兰的墓碑,轻声说道:“谢谢你,罗兰。”
(首发于《中华家教》2010年4月刊)
心的呼唤
读完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现在令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头疼的名著阅读问题。虽然学校、家长都极力要求学生们读名著,中考中也考名著,但名著一直不被学生们所喜欢,甚至还颇为反感。可我们是怎样做的呀?文中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最好的启发:带孩子们去亲身感受名著中的事物,来一个别具一格的“名著之旅”!
且读且思
1.文中提到的《小木屋》系列小说是怎样的一个小说系列?
2.当作者发现孩子们总是推托不愿意阅读《小木屋》系列小说时,作者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
3.文中说:“我心中暗喜,孩子们书读得还真够用心。”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证明孩子们书读得非常仔细。
4.作者在文末说:“谢谢你,罗兰。”作者为什么要感谢罗兰?
励志美文·扫除障碍
除掉成功路上的冰块
尹玉生/编译
这几天,我决定利用多伦多天气回暖的大好时机,开始清除我家车道和人行道上的冰块和积雪,它们霸占在那里已经数周了,使得我和家人每次外出都得谨小慎微,倍加小心。即便如此,儿子还是摔了一跤,妻子倒车时也撞到了路边大树。几天来,我们一鼓作气,将这些冰块和积雪全部清除殆尽。作为一名成功策略学的研究者,清除冰雪的过程,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也给了我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蛮干无助除冰,找到一个突破口才是关键。
除冰伊始,儿子仗着年轻力壮,挥动镐头在冰面上一阵乱敲,直到他头冒热气,除了在冰面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小白点外,几乎没有任何成效。而我很快就找到了一小块松动的冰,我将铲子塞到它的下面,利用杠杆原理,轻松地将它除掉,并以此为开端,不断将战果扩大。
可能很多人不会相信,已经出版过多本畅销书籍的我,在中小学阶段,最差的一门功课竟然是英语。我尽可能地用功补习,但效果并不理想,直到老师帮我找到了最根本的原因:词汇和词组掌握得既少又不牢固,以致引起阅读、写作、理解等多方面的问题。找到这个突破口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英文成绩果然有了显著提高。
启示之二——有时候冰块实在太硬,必须先撒点盐。
在冰面上撒盐之后,空气和阳光能够更快地进入冰层,促进冰的软化,直至它最终溶解。生活中,在伤口上撒盐,往往是人们畏惧的事情,其实,这并非坏事,而是帮助你尽快治愈伤口的好事。
我清楚地记得,在攻克英文词汇难关的过程中,月份和星期这十几个词汇曾经令我头疼不已,每次见到它们,我都绕着走。但老师似乎故意在和我作对,那个阶段的每次提问和考试,都离不开这些“头疼”词汇。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因为老师反复地在我的薄弱环节上撒盐,才使得我最终真正地掌握了这些词汇。
启示之三——正确选择合适的工具。在清除冰雪的过程中,铲子,铁锹,镐头,撬杠,扫帚都是常常用到的工具,关键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根据冰块和积雪的不同情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工具,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启示之四——完全彻底地完成你的工作。上周,儿子曾经清除过楼梯后的冰雪,但他贪图省事,只是简单地将清除掉的冰块抛在了楼梯井边,当冰块渐渐融化,我可怜的地下室已经一片汪洋。
在我中小学英文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英文单词,另一个拦路虎便是词组。几个英文单词相互一组合,便成了另外一种意思。它们组合得是那么随意和频繁,常常令我眼花缭乱。老师告诫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词组,这个人将永无资格宣称,他已经掌握了英文。老师的话,让我不再抱有侥幸心理,我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每一个词组的各种用法。当我今天游刃有余地运用成千上万个英语单词和词组,准确而清晰地表达我的思想时,我必须承认,当初我以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彻底攻克了单词和词组这两个拦路虎这一正确行为功不可没。
启示之五——没有冰雪的道路,才能让你健步如飞。
破冰,铲雪,撒盐,搬运,清扫这些工作固然辛苦和琐碎,但换回来的是一条没有障碍的坦途。以前,在这条道上,我必须缓慢行走,时刻将重心放在脚上,眼睛不敢须臾他顾,只能死死地盯着路面,一步一步艰难挪动。现在,我的脚踏在洁净平坦的地面上,再也不用担心滑倒或碰到冰块,眼睛自然而然地就向前看而不是向下看了,脚步也变得异常轻松而快捷。
花费时间和精力清除行进途中的障碍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将就或绕行都非良策,在不远的将来必定会为此付出代价。而在障碍被彻底清除的道路上,我们不仅可以行走得更加轻松和快捷,而且有助于我们将目光移向更远的远方。同时,我们也不会再担心和畏惧另一场暴雪重新覆盖地面,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除掉它的能力和经验。
(首发于《读书文摘·经典》2010年4月刊)
成功秘诀
作者从生活中除雪这件小事感悟到了很多:蛮干无助除冰,找到一个突破口才是关键;有时候冰块实在太硬,必须先撒点盐;正确选择合适的工具;完全彻底地完成你的工作;没有冰雪的道路,才能让你健步如飞。这五点启示中的任何一点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很多借鉴,值得我们好好体味。
且读且思
1.通读全文,试着概括“我”在除雪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冰块上撒盐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举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障碍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