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联结图形发展数学思维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mi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分析数的意义,又要揭示几何直观,使数量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合理地利用图、形,不仅符合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现实基础,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借助主题图,因势利导,清晰算理
  例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的主题图更是占据数学教学的突出地位。它在教学中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出算式,而要精心使用,让它发挥充分的作用,使教学得以順利展开。
  如,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出示了一幅情境图。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失败经历,学生列出算式后,只能想出“12×1=12,再在12末尾添加一个0”的方法,而且对于这种方法的算理也一知半解。尽管不少老师不断地启发:“还有别的方法吗?”可始终没有回应,最后老师只得自己自说自话,显得十分被动。
  反过来审视这幅主题图,如果仅仅是引出12×10这样一个算式,那完全只需要出示上面的文字即可,下面的图到底有何用处呢?细细看来,书中的几种方法介绍无疑都可以从图上来产生。于是,成功的案例产生了。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主题图(用手指向李叔叔手中的一箱和堆着的9箱),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1:我想到了,可以先算12×9=108,再算108+12=120。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1:你看呀,我先算的是已经堆在那里的9盒,再加上李叔叔手里的一盒,正好就是10盒了。
  师:这位同学能借助图来思考,把10盒看成了9盒加1盒,真不错!
  生2:我还有办法。先算12×5=60,再算60×2=120。也就是先算右边的5盒,左边和右边一样,就再乘2。
  学生听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生3:还有,还有,我先把每盒看成10个,那么就是10个10是100,再想每盒还多出2个,就用2×10=20,然后把100+20=120。
  ……
  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第一学段的学生。上述案例如果仅仅让学生回想学过的计算来转化新问题,难度很大。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直观图的资源——用图形、符号来体现题中的信息、关系,把主要成分全面而直观地展示出来,就能让学生顺利地由“图”想“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发展形象思维。
  二、借助原始图,由形及数,自主建构
  数学概念是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抽象性、枯燥性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借助直观的图形可以将概念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案例A:以笔者听的“倍数与因数”一课为例。
  1.教师先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填入下表:
  2.教师示范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
  ……
  当出现“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这个问题时,学生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班内能按照一定方法写的学生寥寥无几,任凭教师等待与点拨,也只有班内几名优秀学生举手发言,还未答到点子上。
  为什么课堂在此时就变得沉闷,很不通畅?究其原因,学生对倍数和因数概念一直停留于乘法算式上,对倍数和因数的获取缺乏必要的依托。教师把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仅仅作为了倍数、因数的引子。其实教师可以依托于摆长方形的过程来进行教学。
  1.先引导观察12的因数有1,12,2,6,3,4。问:想一想12的因数还有其他的吗?
  师:通过摆小正方形的过程就可以找到12的因数,那么36的因数可以怎么想?
  2.引导学生也想象摆小正方形的过程。
  因为在追问的过程中渗透了求36的因数的方法,当我问:求36的因数只要怎么想?学生就会说:只要想( )×( )=36或36÷( )=( )。
  以上环节中,通过用36个小正方形摆1、2、3、4、6排的过程,以图形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数学模型,从而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因数的理解。借助形的直观具体,使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清晰、生动的事物,学生接受自然,方法习得水到渠成。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找到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求新、求异意识,发展了有序思维。
  三、借助线段图,推陈出新,拓宽思路
  线段图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表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关系明朗化,为正确解题创造条件。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揭示“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表象之间的转化,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如,解决复杂实际问题:张老师要买一台打印机,王老师要买一件毛衣。打印机:800元/台。毛衣:200元/件。商场促销活动,如果购买500元以上的商品就把超出500元的部分打八折。问:两位老师合买比分买可以省多少钱?
  方法一:多数同学的解题方法:
  分开购买所花的钱数:(800-500)×80%+500+200=940(元);
  合着购买所花的钱数:(800+200-500)×80%+500=900(元);
  合买比分买所省钱数:940-900=40(元)。
  方法二:一名学生的解题方法:
  200×(1-80%)=40(元)
  当时很多同学不理解第二种算法,于是教师请这名学生进一步解释。   生:合买与分开买别的地方都没有变,区别只是少花了一个200元的(1-80%),所以可以直接用200×(1-80%)=40(元)来进行计算。
  这名学生解释完后,大多数学生仍然很茫然,没有理解方法二的道理。
  于是引入线段图对比呈现两种方法所蕴含的数量关系。
  通过线段图,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明了,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变“看不见”为“看得见”,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合买与分买的区别,从图中直观地看出真正省的其实就是200元的20%是40元。
  美国著名数学家斯蒂恩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上述案例,借助画图,动态地展示了如何将问题“转化”成图像的过程,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形象化、具体化,理解了数量关系;线段图的介入,使得数形结合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思维,产生出奇特的思路,发展创新思维。
  四、借助平面图,究其错因,辨析算理
  在小學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尤其在课改之后,老师们注重了算法多样化,忽视了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也是不同的,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清晰算理的一种良好方式。
  如,计算25.3×4.2,出现这样的算法:
  25.3×4.2
  =25×4+0.3×0.2
  =100+0.06=100.06
  一般教师都会强调:A.有些同学可能误以为是加法了,乘法与加法是不一样。
  25.3+4.2
  =(25+4)+(0.3+0.2)
  =29+0.5
  =29.5
  B.可以用竖式验算:
  2 5 . 3
  × 4 . 2
  5 0 6
  1 0 1 2
  1 0 6 . 2 6
  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知道不能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如何合理地利用错误,转化成资源呢?不妨联系长方形面积计算来想:
  25 0.3
  师:想一想:25.3×4.2算的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而上面同学的拆分算的又是哪几部分的面积,错在哪里?应该怎么纠正?
  生1:我们要算的是整个大长方形的面积,而上面同学算的只是两块阴影部分长方形面积,少算了两个白长方形的面积。
  生2:如果要改,还要再加上0.3×4和0.2×25才行。
  上述案例,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平面图,让学生清晰地发现初始计算有错,直观地感受到算理的错因,减少了教师反复强调计算方法的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揭示“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表象之间的转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与“形”是同一事物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数”是“形”的高度抽象,“形”是“数”的具体体现。学会有效利用数、图、形、式结合的方式,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让抽象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形象地外显,易于学生理解;可以让数量关系与图形的性质很好地进行转化,使解题思路和过程具体化,更好地展现知识的建构过程;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8页成长小档案、第115页自我评价。  设计理念与教学策略:  为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能力发展,新人教版教材设置了过程性评价的板块,内容有:一是“成长小档案”,安排在每单元学习结束和每册次学习结束时,让学生回顾通过本单元、本册次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感受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事,回味学习的乐趣;二是“自我评价表”,安排在全
期刊
一线教师常常感叹数学复习课难上。它既没有新授课的新鲜感,又没有练习课的成功感,所以往往被异化成“做题课”或“复述课”。事实上,复习只是数学学习“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数学认知过程中短暂的“驻足”,除了“回顾过去”,更要“面向未来”。所谓“面向未来”,就是要让数学复习课充满生长的力量——生长知识、技能、思维、智慧等,让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中温故知新,提升自我。  一、问题梳理,让学生生长数学结构
期刊
儿童的心像大海一样宽广,像天空一样高远,像宇宙一样神秘,像云朵一样变化多端。面对癖性奇异、不断变化发展的孩子,怎样走进他们的世界,寻找属于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土,播下鲜花和智慧的种子呢?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人们珍贵的精神食粮。没有不喜欢艺术的人,活泼可爱的儿童少年更是喜欢。教师要借助音乐的魅力,使教育工作锦上添花,不断创造教育奇迹。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不少学生父母送零花钱来不说声“谢谢”,不喊
期刊
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也称为“同体效应”,意思是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关系,即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下面,就基层管理工作中的点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换同心  尊重教师是做好基层管理工作的前提。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
期刊
教材分析:  《回乡偶书》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5课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在诗中既抒发了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又充满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在诗中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百感交集。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
期刊
一个羽毛球不慎被打到树上了,我们会怎么办?相信大多数教师会去借助“他力”,将力作用于树、作用于球拍去解决问题,很少有直接爬树去取球的,因为那些借助“他力”的办法更轻松,更利于问题的解决。教育工作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学生出现了问题,教师是将力直接作用于问题学生,还是其他什么呢?哪种方式更轻松,更利于问题的解决呢?其实,改变施力的方向,学会利用集体的力量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解决集体中存在的个别问题。  李
期刊
“统计的核心词就是数据分析,统计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小学数学中统计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数据意识,提升小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观察,联想到数据的存在,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从而产生数据分析的愿望。因此,强化统计教学思考,创设适宜的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地实验和科学地猜想,将会使统计教学变得更具魅力,也会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据统计、数据分
期刊
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三篇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这四个感人的片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文章情节曲折,描写生动,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单元的训练要求引导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
期刊
在数学复习课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优等生漫不经心,而后进生则是一脸茫然。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提升数学复习课的效率成为数学老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巧妙调取,追寻知识储备的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因而教师在回顾整理学过的知识时,不应只是简单的重复,而要通过巧妙的调取,追寻
期刊
当前的一些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钟情于对情境的描述,或教学环节的再现,而针对这些教学情境或环节背后的东西,少有分析与思考。很多教学反思更像课堂教学记录,“叙”多于“思”。  一、紧扣教学实践,突出反思的深度  教学反思的本质在于“思”,只有对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的思考,才能体现其存在价值。在日常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所教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走向,从数学专业知识层面挖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