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分析数的意义,又要揭示几何直观,使数量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合理地利用图、形,不仅符合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现实基础,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借助主题图,因势利导,清晰算理
例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的主题图更是占据数学教学的突出地位。它在教学中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出算式,而要精心使用,让它发挥充分的作用,使教学得以順利展开。
如,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出示了一幅情境图。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失败经历,学生列出算式后,只能想出“12×1=12,再在12末尾添加一个0”的方法,而且对于这种方法的算理也一知半解。尽管不少老师不断地启发:“还有别的方法吗?”可始终没有回应,最后老师只得自己自说自话,显得十分被动。
反过来审视这幅主题图,如果仅仅是引出12×10这样一个算式,那完全只需要出示上面的文字即可,下面的图到底有何用处呢?细细看来,书中的几种方法介绍无疑都可以从图上来产生。于是,成功的案例产生了。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主题图(用手指向李叔叔手中的一箱和堆着的9箱),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1:我想到了,可以先算12×9=108,再算108+12=120。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1:你看呀,我先算的是已经堆在那里的9盒,再加上李叔叔手里的一盒,正好就是10盒了。
师:这位同学能借助图来思考,把10盒看成了9盒加1盒,真不错!
生2:我还有办法。先算12×5=60,再算60×2=120。也就是先算右边的5盒,左边和右边一样,就再乘2。
学生听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生3:还有,还有,我先把每盒看成10个,那么就是10个10是100,再想每盒还多出2个,就用2×10=20,然后把100+20=120。
……
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第一学段的学生。上述案例如果仅仅让学生回想学过的计算来转化新问题,难度很大。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直观图的资源——用图形、符号来体现题中的信息、关系,把主要成分全面而直观地展示出来,就能让学生顺利地由“图”想“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发展形象思维。
二、借助原始图,由形及数,自主建构
数学概念是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抽象性、枯燥性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借助直观的图形可以将概念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案例A:以笔者听的“倍数与因数”一课为例。
1.教师先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填入下表:
2.教师示范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
……
当出现“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这个问题时,学生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班内能按照一定方法写的学生寥寥无几,任凭教师等待与点拨,也只有班内几名优秀学生举手发言,还未答到点子上。
为什么课堂在此时就变得沉闷,很不通畅?究其原因,学生对倍数和因数概念一直停留于乘法算式上,对倍数和因数的获取缺乏必要的依托。教师把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仅仅作为了倍数、因数的引子。其实教师可以依托于摆长方形的过程来进行教学。
1.先引导观察12的因数有1,12,2,6,3,4。问:想一想12的因数还有其他的吗?
师:通过摆小正方形的过程就可以找到12的因数,那么36的因数可以怎么想?
2.引导学生也想象摆小正方形的过程。
因为在追问的过程中渗透了求36的因数的方法,当我问:求36的因数只要怎么想?学生就会说:只要想( )×( )=36或36÷( )=( )。
以上环节中,通过用36个小正方形摆1、2、3、4、6排的过程,以图形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数学模型,从而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因数的理解。借助形的直观具体,使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清晰、生动的事物,学生接受自然,方法习得水到渠成。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找到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求新、求异意识,发展了有序思维。
三、借助线段图,推陈出新,拓宽思路
线段图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表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关系明朗化,为正确解题创造条件。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揭示“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表象之间的转化,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如,解决复杂实际问题:张老师要买一台打印机,王老师要买一件毛衣。打印机:800元/台。毛衣:200元/件。商场促销活动,如果购买500元以上的商品就把超出500元的部分打八折。问:两位老师合买比分买可以省多少钱?
方法一:多数同学的解题方法:
分开购买所花的钱数:(800-500)×80%+500+200=940(元);
合着购买所花的钱数:(800+200-500)×80%+500=900(元);
合买比分买所省钱数:940-900=40(元)。
方法二:一名学生的解题方法:
200×(1-80%)=40(元)
当时很多同学不理解第二种算法,于是教师请这名学生进一步解释。 生:合买与分开买别的地方都没有变,区别只是少花了一个200元的(1-80%),所以可以直接用200×(1-80%)=40(元)来进行计算。
这名学生解释完后,大多数学生仍然很茫然,没有理解方法二的道理。
于是引入线段图对比呈现两种方法所蕴含的数量关系。
通过线段图,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明了,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变“看不见”为“看得见”,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合买与分买的区别,从图中直观地看出真正省的其实就是200元的20%是40元。
美国著名数学家斯蒂恩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上述案例,借助画图,动态地展示了如何将问题“转化”成图像的过程,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形象化、具体化,理解了数量关系;线段图的介入,使得数形结合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思维,产生出奇特的思路,发展创新思维。
四、借助平面图,究其错因,辨析算理
在小學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尤其在课改之后,老师们注重了算法多样化,忽视了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也是不同的,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清晰算理的一种良好方式。
如,计算25.3×4.2,出现这样的算法:
25.3×4.2
=25×4+0.3×0.2
=100+0.06=100.06
一般教师都会强调:A.有些同学可能误以为是加法了,乘法与加法是不一样。
25.3+4.2
=(25+4)+(0.3+0.2)
=29+0.5
=29.5
B.可以用竖式验算:
2 5 . 3
× 4 . 2
5 0 6
1 0 1 2
1 0 6 . 2 6
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知道不能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如何合理地利用错误,转化成资源呢?不妨联系长方形面积计算来想:
25 0.3
师:想一想:25.3×4.2算的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而上面同学的拆分算的又是哪几部分的面积,错在哪里?应该怎么纠正?
生1:我们要算的是整个大长方形的面积,而上面同学算的只是两块阴影部分长方形面积,少算了两个白长方形的面积。
生2:如果要改,还要再加上0.3×4和0.2×25才行。
上述案例,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平面图,让学生清晰地发现初始计算有错,直观地感受到算理的错因,减少了教师反复强调计算方法的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揭示“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表象之间的转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与“形”是同一事物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数”是“形”的高度抽象,“形”是“数”的具体体现。学会有效利用数、图、形、式结合的方式,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让抽象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形象地外显,易于学生理解;可以让数量关系与图形的性质很好地进行转化,使解题思路和过程具体化,更好地展现知识的建构过程;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一、借助主题图,因势利导,清晰算理
例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的主题图更是占据数学教学的突出地位。它在教学中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出算式,而要精心使用,让它发挥充分的作用,使教学得以順利展开。
如,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出示了一幅情境图。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失败经历,学生列出算式后,只能想出“12×1=12,再在12末尾添加一个0”的方法,而且对于这种方法的算理也一知半解。尽管不少老师不断地启发:“还有别的方法吗?”可始终没有回应,最后老师只得自己自说自话,显得十分被动。
反过来审视这幅主题图,如果仅仅是引出12×10这样一个算式,那完全只需要出示上面的文字即可,下面的图到底有何用处呢?细细看来,书中的几种方法介绍无疑都可以从图上来产生。于是,成功的案例产生了。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主题图(用手指向李叔叔手中的一箱和堆着的9箱),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1:我想到了,可以先算12×9=108,再算108+12=120。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1:你看呀,我先算的是已经堆在那里的9盒,再加上李叔叔手里的一盒,正好就是10盒了。
师:这位同学能借助图来思考,把10盒看成了9盒加1盒,真不错!
生2:我还有办法。先算12×5=60,再算60×2=120。也就是先算右边的5盒,左边和右边一样,就再乘2。
学生听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生3:还有,还有,我先把每盒看成10个,那么就是10个10是100,再想每盒还多出2个,就用2×10=20,然后把100+20=120。
……
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第一学段的学生。上述案例如果仅仅让学生回想学过的计算来转化新问题,难度很大。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直观图的资源——用图形、符号来体现题中的信息、关系,把主要成分全面而直观地展示出来,就能让学生顺利地由“图”想“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发展形象思维。
二、借助原始图,由形及数,自主建构
数学概念是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抽象性、枯燥性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借助直观的图形可以将概念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案例A:以笔者听的“倍数与因数”一课为例。
1.教师先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填入下表:
2.教师示范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
……
当出现“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这个问题时,学生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班内能按照一定方法写的学生寥寥无几,任凭教师等待与点拨,也只有班内几名优秀学生举手发言,还未答到点子上。
为什么课堂在此时就变得沉闷,很不通畅?究其原因,学生对倍数和因数概念一直停留于乘法算式上,对倍数和因数的获取缺乏必要的依托。教师把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仅仅作为了倍数、因数的引子。其实教师可以依托于摆长方形的过程来进行教学。
1.先引导观察12的因数有1,12,2,6,3,4。问:想一想12的因数还有其他的吗?
师:通过摆小正方形的过程就可以找到12的因数,那么36的因数可以怎么想?
2.引导学生也想象摆小正方形的过程。
因为在追问的过程中渗透了求36的因数的方法,当我问:求36的因数只要怎么想?学生就会说:只要想( )×( )=36或36÷( )=( )。
以上环节中,通过用36个小正方形摆1、2、3、4、6排的过程,以图形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数学模型,从而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因数的理解。借助形的直观具体,使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清晰、生动的事物,学生接受自然,方法习得水到渠成。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找到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求新、求异意识,发展了有序思维。
三、借助线段图,推陈出新,拓宽思路
线段图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表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关系明朗化,为正确解题创造条件。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揭示“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表象之间的转化,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如,解决复杂实际问题:张老师要买一台打印机,王老师要买一件毛衣。打印机:800元/台。毛衣:200元/件。商场促销活动,如果购买500元以上的商品就把超出500元的部分打八折。问:两位老师合买比分买可以省多少钱?
方法一:多数同学的解题方法:
分开购买所花的钱数:(800-500)×80%+500+200=940(元);
合着购买所花的钱数:(800+200-500)×80%+500=900(元);
合买比分买所省钱数:940-900=40(元)。
方法二:一名学生的解题方法:
200×(1-80%)=40(元)
当时很多同学不理解第二种算法,于是教师请这名学生进一步解释。 生:合买与分开买别的地方都没有变,区别只是少花了一个200元的(1-80%),所以可以直接用200×(1-80%)=40(元)来进行计算。
这名学生解释完后,大多数学生仍然很茫然,没有理解方法二的道理。
于是引入线段图对比呈现两种方法所蕴含的数量关系。
通过线段图,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明了,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变“看不见”为“看得见”,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合买与分买的区别,从图中直观地看出真正省的其实就是200元的20%是40元。
美国著名数学家斯蒂恩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上述案例,借助画图,动态地展示了如何将问题“转化”成图像的过程,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形象化、具体化,理解了数量关系;线段图的介入,使得数形结合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思维,产生出奇特的思路,发展创新思维。
四、借助平面图,究其错因,辨析算理
在小學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尤其在课改之后,老师们注重了算法多样化,忽视了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也是不同的,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清晰算理的一种良好方式。
如,计算25.3×4.2,出现这样的算法:
25.3×4.2
=25×4+0.3×0.2
=100+0.06=100.06
一般教师都会强调:A.有些同学可能误以为是加法了,乘法与加法是不一样。
25.3+4.2
=(25+4)+(0.3+0.2)
=29+0.5
=29.5
B.可以用竖式验算:
2 5 . 3
× 4 . 2
5 0 6
1 0 1 2
1 0 6 . 2 6
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知道不能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如何合理地利用错误,转化成资源呢?不妨联系长方形面积计算来想:
25 0.3
师:想一想:25.3×4.2算的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而上面同学的拆分算的又是哪几部分的面积,错在哪里?应该怎么纠正?
生1:我们要算的是整个大长方形的面积,而上面同学算的只是两块阴影部分长方形面积,少算了两个白长方形的面积。
生2:如果要改,还要再加上0.3×4和0.2×25才行。
上述案例,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平面图,让学生清晰地发现初始计算有错,直观地感受到算理的错因,减少了教师反复强调计算方法的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揭示“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表象之间的转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与“形”是同一事物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数”是“形”的高度抽象,“形”是“数”的具体体现。学会有效利用数、图、形、式结合的方式,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让抽象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形象地外显,易于学生理解;可以让数量关系与图形的性质很好地进行转化,使解题思路和过程具体化,更好地展现知识的建构过程;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