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系(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要在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和发展性原则的指导下,从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系统、组织系统、内容和方法系统等方面建构系统化、科学化的系(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促进系(院)级教学运行走向自我监控、自我完善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质量监控;教学;高校
系(院)是实施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实体,是保障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核心。建立學校总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下的系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各主要教学环节系级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教和系教学委员会评教活动,是高校系(院)级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也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因素。
一、构建系(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
系(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对整个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是为全面提高本系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采取的教学管理措施。为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贯彻下列原则:
1、全面性。即要从整体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践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均得到发展;同时也要从微观上重视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一个要素的优化。
2、全员性。教学质量监控涉及系(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教师、学生,也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要调动每个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全程性。从招生到学生就业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要对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和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教学信息、内外部因素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建立全程性的质量控制系统,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4、发展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不是仅仅为了给教师、学生排队,为了奖励和惩罚,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贯彻发展性评价观的思想和理念,真正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高校系(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容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是开展质量监控的依据和出发点,要根据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结合不同系(院)的承办专业、办学实际、办学特色及教学科研优势,制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为系(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提供具体标准和客观依据。具体包括:
1、人才培养模式系统
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改造和发展方向等;
2、教学质量标准系统
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
3、人才培养质量系统
包括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试及课程合格率,及获奖率、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用人单位评价等。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
要建立立体化的系(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系统,一般要由三级监控主体构成。即:
1、系(院)教学委员会
建立系(院)教学委员会对教学运行各个环节的检查和审批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和教案、教学课件、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检查制度。
2、教研室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
建立教研室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对本教研室人员听课、评课制度,尤其是对新进青年教师和教学质量相对较差教师的帮扶制度;建立教研室对教师教学过程检查验收制度,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制度等。
3、辅导员和学生(含教学信息员)
建立学生辅导员和学生,特别是教学信息员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三、高校系(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措施:
教学质量的监控机制包括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两个层面:
1、过程性管理
(1)建立常规性的教学检查制度:坚持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的常规教学检查。期初教学检查以检查教学秩序和教学准备情况为主,由分管教学的负责人组织;期中教学检查是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查,院系具体组织实施,有关材料及时报系(院)教学委员会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期末教学检查以监测考风、考纪为重点,院系成立考风、考纪巡视组,及时检查并互相反馈。所有的检查严格按照《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规定》、《教师工作规范》进行。
(2)建立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委员听课制度: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委员不定时随堂听课有助于及时了解全院教学工作的情况,有助于突出教学工作在全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为制定有关教学工作的政策提供实际依据。
(3)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是学校教学过程的实际参与者,他们有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不完善的,在监控体系中增加学生信息员队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便于学校和各院系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意见,便于加强学生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2、目标性管理方面
(1)建立考试质量的管理与分析制度: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考试环节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 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创作、设计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毕业论文、创作、设计是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重要方式,抓好这一环节的工作,将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助于帮助学生扩大科学眼界,增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每年应进行应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创作、设计的评优表彰工作。
3.激励机制方面
(1)建立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制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有助于激发广大青年教师钻研教学、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等的热情,在青年教师中弘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倡导爱岗敬业的时代风尚。
(2)定期评选优质课程和特色课程: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体系的改革要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趋势,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目标出发,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可以每几年进行一次优质课程和特色课程的评选工作。
总之,系(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确定、质量标准建设、信息收集、信息反馈和调控等环节,重点是课程评估、教师的授课评估、学习评估。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执行,不断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促进系(院)教学质量的不断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进军.高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0
[2]王嘉毅.教学质量及其保障与监控[J].高等教育研究,2002
[3]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关键词】质量监控;教学;高校
系(院)是实施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实体,是保障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核心。建立學校总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下的系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各主要教学环节系级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教和系教学委员会评教活动,是高校系(院)级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也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因素。
一、构建系(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
系(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对整个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是为全面提高本系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采取的教学管理措施。为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贯彻下列原则:
1、全面性。即要从整体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践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均得到发展;同时也要从微观上重视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一个要素的优化。
2、全员性。教学质量监控涉及系(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教师、学生,也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要调动每个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全程性。从招生到学生就业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要对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和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教学信息、内外部因素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建立全程性的质量控制系统,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4、发展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不是仅仅为了给教师、学生排队,为了奖励和惩罚,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贯彻发展性评价观的思想和理念,真正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高校系(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容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是开展质量监控的依据和出发点,要根据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结合不同系(院)的承办专业、办学实际、办学特色及教学科研优势,制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为系(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提供具体标准和客观依据。具体包括:
1、人才培养模式系统
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改造和发展方向等;
2、教学质量标准系统
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
3、人才培养质量系统
包括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试及课程合格率,及获奖率、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用人单位评价等。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
要建立立体化的系(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系统,一般要由三级监控主体构成。即:
1、系(院)教学委员会
建立系(院)教学委员会对教学运行各个环节的检查和审批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和教案、教学课件、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检查制度。
2、教研室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
建立教研室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对本教研室人员听课、评课制度,尤其是对新进青年教师和教学质量相对较差教师的帮扶制度;建立教研室对教师教学过程检查验收制度,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制度等。
3、辅导员和学生(含教学信息员)
建立学生辅导员和学生,特别是教学信息员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三、高校系(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措施:
教学质量的监控机制包括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两个层面:
1、过程性管理
(1)建立常规性的教学检查制度:坚持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的常规教学检查。期初教学检查以检查教学秩序和教学准备情况为主,由分管教学的负责人组织;期中教学检查是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查,院系具体组织实施,有关材料及时报系(院)教学委员会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期末教学检查以监测考风、考纪为重点,院系成立考风、考纪巡视组,及时检查并互相反馈。所有的检查严格按照《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规定》、《教师工作规范》进行。
(2)建立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委员听课制度: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委员不定时随堂听课有助于及时了解全院教学工作的情况,有助于突出教学工作在全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为制定有关教学工作的政策提供实际依据。
(3)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是学校教学过程的实际参与者,他们有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不完善的,在监控体系中增加学生信息员队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便于学校和各院系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意见,便于加强学生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2、目标性管理方面
(1)建立考试质量的管理与分析制度: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考试环节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 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创作、设计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毕业论文、创作、设计是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重要方式,抓好这一环节的工作,将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助于帮助学生扩大科学眼界,增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每年应进行应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创作、设计的评优表彰工作。
3.激励机制方面
(1)建立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制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有助于激发广大青年教师钻研教学、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等的热情,在青年教师中弘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倡导爱岗敬业的时代风尚。
(2)定期评选优质课程和特色课程: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体系的改革要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趋势,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目标出发,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可以每几年进行一次优质课程和特色课程的评选工作。
总之,系(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确定、质量标准建设、信息收集、信息反馈和调控等环节,重点是课程评估、教师的授课评估、学习评估。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执行,不断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促进系(院)教学质量的不断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进军.高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0
[2]王嘉毅.教学质量及其保障与监控[J].高等教育研究,2002
[3]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