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国学很热,而且已经热到孩子们头上了。这倒是挺好的一件事,让孩子学点国学、爱上国学,很好的一种文化传承,孩子也受益颇多。
但是,需要加点小心的是,学国学得先知道,经典学了滋养人,糟粕学了束缚人。
很多家长问,《弟子规》,可不可以读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初读《弟子规》,会真心感到不错。比如,“出必告,反必面”,多好,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哪,回家后,当面向爸妈报平安,如此一来,孩子被拐卖的都少了。
《弟子规》里全是这样的话。要孩子干这个,干那个;这么做,那么做;不许这么做,不许那么做……如果家长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那是真有价值。假如严格遵照《弟子规》的1080个字来做,绝对是乖宝宝。
但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有主见,能独立、有创造力,而不是听话的乖孩子,那读《弟子规》就要谨慎了。因为《弟子规》的创作者没往那方面想,它开头就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就是说,任何事,孩子都不能擅自做主、擅自行动,要和爸妈商量,求得他们的同意,否则你就犯错误——“子道亏”了。这就不光是管你怎么做了,还管你怎么想——别想东想西,老老实实按爸妈吩咐的做,就OK了。等孩子老大不小了,还跟家长说,“我要穿袜袜,我要戴帽帽,我要吃饺饺”,不好笑吧?
《弟子规》里这种话还很多,比如“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要求孩子做任何事,都要先看看家长脸色,爸妈喜欢,才能做,爸妈不喜欢,不——能——做!还记得复旦投毒案里的林森浩吗?他大学时的专业是医学,但在医学院学习半年后还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因为他对医学没半点兴趣,而报这个专业仅仅是因为他爹喜欢。悲催吧。更悲催的是,这种事儿还挺多。
因此,如果不加选择地读《弟子规》,结果会不太妙,它能扼杀人的创造性、自主性。
我女儿刘莐小时候,我很注重让她接触传统文化,典籍、书法、绘画、传统戏剧等都学过,但从来没让她读过《弟子规》。
为什么?我是这么想的,现代社会靠的是创新,保护、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很重要,而其前提是个性,所以我不能用《弟子规》来让我女儿成为千人一面中的一面。
而一些必要的行为习惯,孩子不背《弟子规》也能养成,大人做好榜样就成了。比如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等等,用得着背吗?
而《弟子规》里有些内容,比如“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连我们家长都要喊:“臣妾做不到啊!”怎能强求孩子做到?做不到,还背,扯犊子吧?所以,也不用背了。
我一点不担心女儿在行为习惯上有瑕疵,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能做到普通人的标准——对人尊敬有礼,不让别人感到难受,就行了。在为人处事上偶然出一点儿问题,也不必太过担心,“树大自然直”。
我担心的是,孩子如果处处循规蹈矩,把自己天性里的东西,比如好奇、好动、奇思异想都泯灭掉了,等进入社会,就没创造力了。所以,我选择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个性。我跟女儿说:要用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来支撑自己的学习,一生都会有事情可做。
当然,已经读了,也不用太担心,《弟子规》又不是含笑半步癫,以后多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就好了。
最后,给您讲个故事吧,听完了你就明白经典好在哪里了。现在都提倡孝道,“二十四孝”的故事也被提溜出来说了又说,但很多时候都是迂腐的孝,跟孔子说的完全不一样。
孔子的学生曾参,在瓜田里锄草时,不小心铲断几棵瓜秧。他爸非常生气,抄起一根棍子,劈头盖脸打过去,当场把曾参打昏。曾参醒过来,看到老爸在自己身边流泪,忍着疼,安慰老爸:“刚才儿子不肖,惹得父亲大人生气。现在又让父亲大人伤心,儿子我更感到不安了。”回到家中,曾参拿出琴来弹奏,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事让孔子知道后,孔子很生气,说:“曾参来的时候,别让他进来。我平时的教导,他压根儿就没听进去。”
曾参伤好了后,来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你可知道古人舜是怎么侍奉他父亲瞽叟的?瞽叟使唤舜时,舜随叫随到,但当瞽叟要杀舜时,舜早逃得无影无踪。小打可以受着,玩命地打就得逃了。像你这样,当你父亲暴怒时、都快被打死了还不逃,万一真被打死,不是陷你父亲于不义吗?这才是不孝!”
曾参听老师一席话,才知道自己学习得迂腐了。
咱孩子学国学,可别学到这个迂腐份上啊。
但是,需要加点小心的是,学国学得先知道,经典学了滋养人,糟粕学了束缚人。
很多家长问,《弟子规》,可不可以读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初读《弟子规》,会真心感到不错。比如,“出必告,反必面”,多好,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哪,回家后,当面向爸妈报平安,如此一来,孩子被拐卖的都少了。
《弟子规》里全是这样的话。要孩子干这个,干那个;这么做,那么做;不许这么做,不许那么做……如果家长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那是真有价值。假如严格遵照《弟子规》的1080个字来做,绝对是乖宝宝。
但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有主见,能独立、有创造力,而不是听话的乖孩子,那读《弟子规》就要谨慎了。因为《弟子规》的创作者没往那方面想,它开头就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就是说,任何事,孩子都不能擅自做主、擅自行动,要和爸妈商量,求得他们的同意,否则你就犯错误——“子道亏”了。这就不光是管你怎么做了,还管你怎么想——别想东想西,老老实实按爸妈吩咐的做,就OK了。等孩子老大不小了,还跟家长说,“我要穿袜袜,我要戴帽帽,我要吃饺饺”,不好笑吧?
《弟子规》里这种话还很多,比如“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要求孩子做任何事,都要先看看家长脸色,爸妈喜欢,才能做,爸妈不喜欢,不——能——做!还记得复旦投毒案里的林森浩吗?他大学时的专业是医学,但在医学院学习半年后还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因为他对医学没半点兴趣,而报这个专业仅仅是因为他爹喜欢。悲催吧。更悲催的是,这种事儿还挺多。
因此,如果不加选择地读《弟子规》,结果会不太妙,它能扼杀人的创造性、自主性。
我女儿刘莐小时候,我很注重让她接触传统文化,典籍、书法、绘画、传统戏剧等都学过,但从来没让她读过《弟子规》。
为什么?我是这么想的,现代社会靠的是创新,保护、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很重要,而其前提是个性,所以我不能用《弟子规》来让我女儿成为千人一面中的一面。
而一些必要的行为习惯,孩子不背《弟子规》也能养成,大人做好榜样就成了。比如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等等,用得着背吗?
而《弟子规》里有些内容,比如“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连我们家长都要喊:“臣妾做不到啊!”怎能强求孩子做到?做不到,还背,扯犊子吧?所以,也不用背了。
我一点不担心女儿在行为习惯上有瑕疵,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能做到普通人的标准——对人尊敬有礼,不让别人感到难受,就行了。在为人处事上偶然出一点儿问题,也不必太过担心,“树大自然直”。
我担心的是,孩子如果处处循规蹈矩,把自己天性里的东西,比如好奇、好动、奇思异想都泯灭掉了,等进入社会,就没创造力了。所以,我选择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个性。我跟女儿说:要用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来支撑自己的学习,一生都会有事情可做。
当然,已经读了,也不用太担心,《弟子规》又不是含笑半步癫,以后多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就好了。
最后,给您讲个故事吧,听完了你就明白经典好在哪里了。现在都提倡孝道,“二十四孝”的故事也被提溜出来说了又说,但很多时候都是迂腐的孝,跟孔子说的完全不一样。
孔子的学生曾参,在瓜田里锄草时,不小心铲断几棵瓜秧。他爸非常生气,抄起一根棍子,劈头盖脸打过去,当场把曾参打昏。曾参醒过来,看到老爸在自己身边流泪,忍着疼,安慰老爸:“刚才儿子不肖,惹得父亲大人生气。现在又让父亲大人伤心,儿子我更感到不安了。”回到家中,曾参拿出琴来弹奏,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事让孔子知道后,孔子很生气,说:“曾参来的时候,别让他进来。我平时的教导,他压根儿就没听进去。”
曾参伤好了后,来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你可知道古人舜是怎么侍奉他父亲瞽叟的?瞽叟使唤舜时,舜随叫随到,但当瞽叟要杀舜时,舜早逃得无影无踪。小打可以受着,玩命地打就得逃了。像你这样,当你父亲暴怒时、都快被打死了还不逃,万一真被打死,不是陷你父亲于不义吗?这才是不孝!”
曾参听老师一席话,才知道自己学习得迂腐了。
咱孩子学国学,可别学到这个迂腐份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