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叫李细芝,却宁愿叫自己细之。
历史总有着惊人的巧合,兜转中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却发现起点的风景早已变了,或者说,已经老去。
细之穿着干干净净的红色小衬袄,配上一条棉质的碎花直筒裤,在那个精干的老女人,哦不,应该称之为“婆婆”的女人的带领下,走了半个小时到镇上去登记结婚,当然,身边还有被称为“憨汉”的准丈夫。
登记处的年轻女人懒洋洋地看了细之一眼,指了指里面的一个小暗房:“去那里拍好照再说。”便低下头继续摆弄她的指甲了,那是1980年代新流行的样式,鲜红鲜红的指甲艳得仿佛能渗出血来。当然,也还是掩不去那股子难闻的味儿。细之没有作声,只是微微发抖的手还是没能掩饰住她的心情。她带着略微有些苍白的脸垂着头跟在婆婆身后,走进暗房,在“咔嚓”声中定格了她的22岁。她知道,她的人生应该会在这里绽放,抑或枯萎。
这里是江南,一个美好的形容词。哪怕细之的家乡是较这里更南面的湖南,也没能得到这样的一个形容词,只因为那儿四面的大山阻挡了这样的美妙。所以,当她踏上通往浙江大地的火车来到这片梦中的鱼米之乡时,禁不住哭了。当然,那时候她还不知道像她这样离乡背井来到这里的“大山的孩子”,都毫无例外被冠上“外地人”的称号。
那是“本地人”对“外地人”的一种蔑视。
而她的婆婆,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细之的丈夫叫建兴。1960年代出生的他终究避去了“建国”、“革命”泛滥的时尚,但仍不可避免地在大跃进时代里幻想着不切实际的“赛大象”的母猪。建兴也是一样,随大流买了织布机,承包了鱼塘,做着发财梦,终究还是赔进了家里的几千块钱。
两年的时间,足够让细之掐灭对江南小巷里丁香一样的爱情的幻想——这片被称为江南的地方甚至连梦中那湿漉漉的青石板也没有。细之回到了现实,在丈夫垂头丧气拨弄着废铁一样的织布机的时候,她接过了沉重的担子,毫不犹豫地卖掉三台织布机,转让了鱼塘,在婆婆的白眼中借来三百块钱,买了船,装上发动机,和丈夫一起做着东买西卖的小贩活计。
买船,是因为细之看到了村子外面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外面逐渐多起来的人群,却看不到这个平静的小村子里有任何的波澜起伏。在这里,有着四通八达的水网的江南,船是最好的交通选择。而买卖的东西,自然是鱼米之乡盛产的鱼以及其他水产品。从梅家荡载上三四十斤青鱼,到新桥载上几十尾活蹦乱跳的鲫鱼,还有几麻袋的螺蛳,便在发动机“突突突”的运作声中驶向四十里开外的集市,在人声鼎沸的菜场贩卖那些小东西,2分钱一斤的螺蛳1毛钱一斤卖出,3块钱一斤的鲫鱼以5块钱卖出,所赚不多,却能使家里的餐桌上常出现一些鱼肉。
看着丈夫日益开朗的脸,细之自然也轻松不少。当然,她没有忘记结婚那天,她甚至没有找到两只成对的袜子,在那群本地人的指指点点中圆了她的江南梦——憨汉配外地人,多么美妙的搭配。然后开始了她的人生,或者仅仅是一段意义不明的流逝的时间。
每天,她沿着那河流一般缓慢而毫无波澜的人生轨迹继续。进货,出货,一切都像流水作业的标准化生产过程一样,虽然市侩,却填实了生活。
这天,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筐泥鳅,细之愣住了,好久才意识到时令已过了春分,转暖了的天气逗引泥鳅活动起来,人们的鱼塘也不例外,将泥鳅作为额外的收入。
船上发动机的“突突”声依旧继续,透过黎明前重重的黑暗,细之凝视着缓缓后退的柳条儿,那氤氲在晨曦中的留人树的芽儿已经褪去了曾经的稚嫩,隐隐有了长者风范。但她的脑子里,却不可遏制地涌上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她忆起那个盛夏的日子。细之穿着短裤,一双小手沾满了泥巴,正细细地寻找着藏在田垄里滑溜溜的泥鳅,每一茬野草都被拔得精光,每个小洞都被探得清清楚楚,背后是一只半满的小竹篓,想象着晚上那顿丰盛的泥鳅大餐……
转眼间,细之脑海中出现了另一个情景:冷风扬起了灰色的泥粉,她被一群脚步匆匆的大人连拉带拽地拖到西山煤窑不远处的小菜场。那里躺着一个冰冷的身体,或者说,尸体。细之无意识地丢下手中的竹篓,任由不知喜乐冷暖的泥鳅挣扎着在无数大脚间甩尾,更为冰冷的水流了一地。她小腿肚上的蚂蝗终于吃饱喝足了,蜷着身子滚到那一滩凉水中,淌下一滩滩血流。她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在一个跟头后就这么离开了。
那是她噩梦的来源,也是她人生的转折点。在辍学后的两年里,她不得不抱着一截一截的甘蔗沿着铁路卖给喉咙渴得冒烟的旅客,然后知道了一个叫江南的天堂,于是不可收拾地幻想着那里的一切——应该连泥鳅也比这儿肥吧。
然后,她终于偷偷爬上了开往江浙大地的火车,一个比家乡更北的江南。再然后,她在那里扎了根。
建兴自然没有注意到细之那一晃而过的失神。事实上,他甚至不知道她曾怎样地畏惧结婚登记处女人指甲上那抹鲜红的颜色,畏惧菜市场嘈杂而压抑的氛围,他甚至不知道她每天晚上都会偷偷地摸摸大红结婚证上的“芝”字——那样痛苦,又那样幸福。登记处的女人没有问细之的名字怎么写,便理所当然地写下了“细芝”,仿佛一个女人的名字只有这样才是正常的。殊不知,细之原也不叫“细之”,而叫“素芝”,是盼着能吃上素菜的意思,那是文化大革命时家人最为卑微的愿望。后来,细之男孩一样疯野的性子让爸妈头疼不已,终于还是让语文老师给改了名,只希望细之能像个女孩子一样心思细致。却不知,到了这儿,在这片鱼米之乡生活这么多年后,细之终于可以理所当然地衬着这个名字。只是,这与当年爸妈所希望的,不知差了多少。
但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时至今日,细之也没有弄明白自己,还有那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为什么都如此固执地认为江南的大米会更香些,江南的泥鳅会更肥些,江南的一切,总会更好些。但她还是清清楚楚地明白,那曾经朦朦胧胧的江南梦终究还是散了,哪怕心中还是存了这样那样有关江南的执念,细之清醒地认识到,梦散了,终究是散了。
梦散之后,她的生活还要继续——属于细之的生活还要再继续。细之和建兴,还有他们的两个女儿的生活,都还要继续。哦,还有她的患了高血压的婆婆的生活,也还要继续下去。
而我,我的妈妈,叫李细芝。
历史总有着惊人的巧合,兜转中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却发现起点的风景早已变了,或者说,已经老去。
细之穿着干干净净的红色小衬袄,配上一条棉质的碎花直筒裤,在那个精干的老女人,哦不,应该称之为“婆婆”的女人的带领下,走了半个小时到镇上去登记结婚,当然,身边还有被称为“憨汉”的准丈夫。
登记处的年轻女人懒洋洋地看了细之一眼,指了指里面的一个小暗房:“去那里拍好照再说。”便低下头继续摆弄她的指甲了,那是1980年代新流行的样式,鲜红鲜红的指甲艳得仿佛能渗出血来。当然,也还是掩不去那股子难闻的味儿。细之没有作声,只是微微发抖的手还是没能掩饰住她的心情。她带着略微有些苍白的脸垂着头跟在婆婆身后,走进暗房,在“咔嚓”声中定格了她的22岁。她知道,她的人生应该会在这里绽放,抑或枯萎。
这里是江南,一个美好的形容词。哪怕细之的家乡是较这里更南面的湖南,也没能得到这样的一个形容词,只因为那儿四面的大山阻挡了这样的美妙。所以,当她踏上通往浙江大地的火车来到这片梦中的鱼米之乡时,禁不住哭了。当然,那时候她还不知道像她这样离乡背井来到这里的“大山的孩子”,都毫无例外被冠上“外地人”的称号。
那是“本地人”对“外地人”的一种蔑视。
而她的婆婆,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细之的丈夫叫建兴。1960年代出生的他终究避去了“建国”、“革命”泛滥的时尚,但仍不可避免地在大跃进时代里幻想着不切实际的“赛大象”的母猪。建兴也是一样,随大流买了织布机,承包了鱼塘,做着发财梦,终究还是赔进了家里的几千块钱。
两年的时间,足够让细之掐灭对江南小巷里丁香一样的爱情的幻想——这片被称为江南的地方甚至连梦中那湿漉漉的青石板也没有。细之回到了现实,在丈夫垂头丧气拨弄着废铁一样的织布机的时候,她接过了沉重的担子,毫不犹豫地卖掉三台织布机,转让了鱼塘,在婆婆的白眼中借来三百块钱,买了船,装上发动机,和丈夫一起做着东买西卖的小贩活计。
买船,是因为细之看到了村子外面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外面逐渐多起来的人群,却看不到这个平静的小村子里有任何的波澜起伏。在这里,有着四通八达的水网的江南,船是最好的交通选择。而买卖的东西,自然是鱼米之乡盛产的鱼以及其他水产品。从梅家荡载上三四十斤青鱼,到新桥载上几十尾活蹦乱跳的鲫鱼,还有几麻袋的螺蛳,便在发动机“突突突”的运作声中驶向四十里开外的集市,在人声鼎沸的菜场贩卖那些小东西,2分钱一斤的螺蛳1毛钱一斤卖出,3块钱一斤的鲫鱼以5块钱卖出,所赚不多,却能使家里的餐桌上常出现一些鱼肉。
看着丈夫日益开朗的脸,细之自然也轻松不少。当然,她没有忘记结婚那天,她甚至没有找到两只成对的袜子,在那群本地人的指指点点中圆了她的江南梦——憨汉配外地人,多么美妙的搭配。然后开始了她的人生,或者仅仅是一段意义不明的流逝的时间。
每天,她沿着那河流一般缓慢而毫无波澜的人生轨迹继续。进货,出货,一切都像流水作业的标准化生产过程一样,虽然市侩,却填实了生活。
这天,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筐泥鳅,细之愣住了,好久才意识到时令已过了春分,转暖了的天气逗引泥鳅活动起来,人们的鱼塘也不例外,将泥鳅作为额外的收入。
船上发动机的“突突”声依旧继续,透过黎明前重重的黑暗,细之凝视着缓缓后退的柳条儿,那氤氲在晨曦中的留人树的芽儿已经褪去了曾经的稚嫩,隐隐有了长者风范。但她的脑子里,却不可遏制地涌上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她忆起那个盛夏的日子。细之穿着短裤,一双小手沾满了泥巴,正细细地寻找着藏在田垄里滑溜溜的泥鳅,每一茬野草都被拔得精光,每个小洞都被探得清清楚楚,背后是一只半满的小竹篓,想象着晚上那顿丰盛的泥鳅大餐……
转眼间,细之脑海中出现了另一个情景:冷风扬起了灰色的泥粉,她被一群脚步匆匆的大人连拉带拽地拖到西山煤窑不远处的小菜场。那里躺着一个冰冷的身体,或者说,尸体。细之无意识地丢下手中的竹篓,任由不知喜乐冷暖的泥鳅挣扎着在无数大脚间甩尾,更为冰冷的水流了一地。她小腿肚上的蚂蝗终于吃饱喝足了,蜷着身子滚到那一滩凉水中,淌下一滩滩血流。她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在一个跟头后就这么离开了。
那是她噩梦的来源,也是她人生的转折点。在辍学后的两年里,她不得不抱着一截一截的甘蔗沿着铁路卖给喉咙渴得冒烟的旅客,然后知道了一个叫江南的天堂,于是不可收拾地幻想着那里的一切——应该连泥鳅也比这儿肥吧。
然后,她终于偷偷爬上了开往江浙大地的火车,一个比家乡更北的江南。再然后,她在那里扎了根。
建兴自然没有注意到细之那一晃而过的失神。事实上,他甚至不知道她曾怎样地畏惧结婚登记处女人指甲上那抹鲜红的颜色,畏惧菜市场嘈杂而压抑的氛围,他甚至不知道她每天晚上都会偷偷地摸摸大红结婚证上的“芝”字——那样痛苦,又那样幸福。登记处的女人没有问细之的名字怎么写,便理所当然地写下了“细芝”,仿佛一个女人的名字只有这样才是正常的。殊不知,细之原也不叫“细之”,而叫“素芝”,是盼着能吃上素菜的意思,那是文化大革命时家人最为卑微的愿望。后来,细之男孩一样疯野的性子让爸妈头疼不已,终于还是让语文老师给改了名,只希望细之能像个女孩子一样心思细致。却不知,到了这儿,在这片鱼米之乡生活这么多年后,细之终于可以理所当然地衬着这个名字。只是,这与当年爸妈所希望的,不知差了多少。
但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时至今日,细之也没有弄明白自己,还有那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为什么都如此固执地认为江南的大米会更香些,江南的泥鳅会更肥些,江南的一切,总会更好些。但她还是清清楚楚地明白,那曾经朦朦胧胧的江南梦终究还是散了,哪怕心中还是存了这样那样有关江南的执念,细之清醒地认识到,梦散了,终究是散了。
梦散之后,她的生活还要继续——属于细之的生活还要再继续。细之和建兴,还有他们的两个女儿的生活,都还要继续。哦,还有她的患了高血压的婆婆的生活,也还要继续下去。
而我,我的妈妈,叫李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