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源 :中学文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47843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点综述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中央连续发出4个一号文件,不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农民的负担减轻了,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切实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更多的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润泽农桑,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民生问题开始逐步破解。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标志,开始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向迈进;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为标志,开始向实现城乡教育公平转变;以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方向努力;以全面保护农民工权益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平等就业制度方向发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007年,农民过得更加顺心舒心,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为部署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2007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突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等重点。
  
  角度分析
  
  1、体现了社会发展需要公平、正义。新《义务教育法》保障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等,都体现了在社会发展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表明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我国政府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尽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地的人民政府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等,都表明国家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3、反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取消农业税和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表明“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中央实施的一系列惠农政策,都体现了党对广大农民的关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5、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发展环保农业,防治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等,都体现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6、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使农村管理更加民主,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7、表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也都切实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更多的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润泽农桑。这表明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8、体现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农村乡风更加文明,我国政府注重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
  
  典型题例
  
  (2007年宜昌市中考试题第24题)宜昌市某中学学生李明等几位同学利用“五一”长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走进农村,关注民生”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调查收集到了以下重要信息。
  信息一:拍摄了一组宜昌“农村新景”图片
  
  信息二:在走访宜昌市某农村小学校长时,该校长说起一年来的喜事兴奋不已:“现在学生上学不发愁了!一座三层的教学楼建起来了,孩子们开始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而且,本校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贫困家庭学生还得到了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回到学校后,他们在活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请你参加以下话题的探讨:
  (1)信息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信息二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分析:该题紧扣社会热点,选材有图有文,形式新颖,设问角度巧妙、灵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看清、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综合所学的知识,多视角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说明我国关注民生,重视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①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免除学杂费,有利于保证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利。②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免除学杂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保障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若答出“构建和谐社会”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或“教育公平”等内容酌情加分)。
  
  备考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07年,国家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一重大举措( )
  ①说明了共同富裕需要鼓励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②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③更好地保障了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权利④体现了党和政府代表全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据报道,11岁女孩陈彦宏的建议“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被写进了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纲要。这说明了陈彦宏( )
  A、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B、享有法律赋予的政治特权
  C、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D、依法行使了向国家机关提出控告、检举的权利
  3、山东东营市在2005年9月免除全市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基础上,2007年又把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继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作为重点工作 来抓。该市的做法( )
  ①是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重大举措②是深人贯彻国家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体现③保障了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这一规定表明,在公民权利问题上必须坚持(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B、要求有法可依
  C、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D、依法治国原则
  5、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国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形式,试点工作已开展四年了。目前,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有两万余人。该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给农民带来30亿元纯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我国正在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我国走科教兴国之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农业部大力推广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主要解决蔬菜、水果、茶叶、畜禽、水产品等农药残留超标和产地环境污染问题。农业部大力推广绿色食品( )
  ①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②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农业增加经济效益④有利于保护公平竞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根据上表指出该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2)请你围绕该村存在的问题,就其中的两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实践与探究题
  18、九年级学生李珂看了最近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列报道,对此非常感兴趣,但也有许多不解之处,为了解开他的疑问,爸爸决定带他去农村奶奶家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这次考察,让李珂目睹了“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景象。
  第一幕:汽车刚出城市,李珂就看到公路两旁新竖起几块标语牌,上面写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新一好”“三清三改”等。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啥样子呢?他浮想联翩。
  (1)请你联系课本知识,说说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第二幕:村口一块墙壁上写着“新农村建设五字经”。他不由地读出了声:建设新农村,人欢山水笑。培育新农民,知识最重要。生产大发展,生活质量高。治理脏乱差,陋习全除掉。移风又移俗,破除迷信好。“五好”加“一好”,样样不能少。……
  (2)“这五字经还体现了课本上的知识呢!”刚读完,李珂就自言自语起来。请你也说说看,“五字经”体现了课本上哪些知识? 第三幕:走进村庄,映入李珂眼帘的是一幢幢整齐规划的楼房、宽阔的道路平坦如砥、新型的路灯竖立两旁、房前房后地面清爽、老人娱乐场热闹非凡、乡村图书馆跟城里没什么两样……是什么给农村注入了如此活力呢?李珂开始刨根问底了。
  (3)联系课本知识,结合国家政策,请你帮李珂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鼻胆管护理对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8月本院收治的68例行ERCP治疗的急性胆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
法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法律知识的多寡与法信仰的强弱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而轻信仰培养的倾
企业产品出厂检验已不是企业自身行为,而是《产品质量法》对其做一项义务性规定,只有通过对企业产品出厂检验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其出具的合格证明真实有效。
本文针对动力传动中所需的给定传动比(i_o=15~400)减速器,通过计算机进行选型设计,应用本厂齿轮副和蜗杆副现成的滚刀参数,在满足强度条件下,提出以满足传动体积最小为目标的
简要介绍了伊科思碳五系列项目背景及HSE管理思路,阐述了石化建设项目实施以过程风险管控为核心的&#39;123456&#39;HSE管理模式和创新,以及围绕实现&#39;零事故、零伤害、零
介绍一种在立铣上用R凹刀小批量铣削圆弧曲面的工艺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中小机械企业,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掌握的特点,最后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方法切实可行。
【考点与热点分析】1.考点:①消费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密切联系。②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③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损时,应该怎么办?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意义。⑤消费者享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