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老曾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逐渐自求得知,卒底于不待教授。”要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增强学生主体的训练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人。“自学——质疑——讨论——诵读”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保证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1自学
即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进行预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自学习惯。
1.1确定自学的目标导向。首先,应有基本目标和争创目标的设计,体现“个体差异”。其次,从学生思维活动的纵向发展看,具体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有层次性,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成功、愉悦的状态中,从而进一步诱发学习的动机,以调节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能力,提高自学效果。
1.2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①读一读。课文中“预习”部分有多种“功能”。有的“预习”提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预习”设置悬念,引发我们读课文的兴趣,有的“预习”提示读书方法等,让学生在预习时先读一读,明确预习的方向,提高预习的效果。②画一画。“预习”中强调要做到“动笔墨读书”,如有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做上记号,有的要求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句子画下来,有的要求在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简单写下你对预习后的初步感受等,让学生画重点词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③议一议。有的“预习”部分强调“有不懂的词,查字典或同学们讨论”,我们就可引导学生对“预习”提出的内容展开讨论,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1.3加强自学调控。对学生的自学调控应抓住三个特性来进行:第一,要保持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如教师在巡视中观察到学生产生疲倦感,学习的积极性受压制,及时采取措施,改变自学效率低下的现象。第二,要确保自学的有效性,如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操作发生障碍,应及时予以点拨诱导。第三,要鼓励学生在自学中的创造性,如在巡视中发现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或成果,应在及时肯定表扬的基础上完善和推广。
2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质疑是学生自己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质疑的问题和机会,教师要抓住这一环节,倡导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并逐步让学生学会善于发问,懂得发现和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概括和选择,再把必须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思考议论,一道学生进行析疑、解疑。
2.1引导学生敢于质疑。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性的情境和气氛。因此,教学中要改变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束缚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相互性和独创性。
2.2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困难,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如在教学通过学生的质疑,释疑,使他们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讨论
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形式。
3.1形式可不拘一格。可以同桌进行讨论,可以前后桌讨论,还可以自由组合讨论。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捕捉各方面的信息。
3.2强化主体参与意识。课堂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谈谈自己的体会。结合教师潜移默化地诱导、归纳、总结,使学生不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教学《草船借箭》,可从中心句“诸葛亮神机妙算”入手,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纵观全文,讨论思考: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抓住“借箭”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思考“在借箭这一环节上,诸葛亮知道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一思考方法进行“举一反三”,在其他几个环节的学习上,也用“诸葛亮知道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方法?”的思路来理解,最后归结到“神机妙算”这一中心词上,从而达到理解全文,提高阅读和思维能力。
3.3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能使思维更深入,理解更透彻,运用更灵活。例如:教学《草船借箭》,让学生讨论: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这样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4诵读
这一环节是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读书,通过再读课文,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加深、巩固、提高。
4.1读书,体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既可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课后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可利用这一教学环节,指导有感情朗读“周恩来同志让伞包”这一自然段内容,通过朗读,把周恩来同志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文章的内涵。
4.2读书,归纳要点。如《飞机遇险的时候》第二自然段,通过读后,学生归纳出三层意思。读后归纳要点既训练了分层,又突出了重点训练项目,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4.3读书,熟读背诵。有的课文要求背诵,教师可通过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达到背诵。如《月光曲》最后三个自然段要求背诵,通过熟读,在把握认为感情变化的基础上,把感情变化的层次准确地表达出来,有利于背诵。
“自学——质疑——讨论——诵读”的自主性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1自学
即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进行预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自学习惯。
1.1确定自学的目标导向。首先,应有基本目标和争创目标的设计,体现“个体差异”。其次,从学生思维活动的纵向发展看,具体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有层次性,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成功、愉悦的状态中,从而进一步诱发学习的动机,以调节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能力,提高自学效果。
1.2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①读一读。课文中“预习”部分有多种“功能”。有的“预习”提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预习”设置悬念,引发我们读课文的兴趣,有的“预习”提示读书方法等,让学生在预习时先读一读,明确预习的方向,提高预习的效果。②画一画。“预习”中强调要做到“动笔墨读书”,如有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做上记号,有的要求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句子画下来,有的要求在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简单写下你对预习后的初步感受等,让学生画重点词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③议一议。有的“预习”部分强调“有不懂的词,查字典或同学们讨论”,我们就可引导学生对“预习”提出的内容展开讨论,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1.3加强自学调控。对学生的自学调控应抓住三个特性来进行:第一,要保持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如教师在巡视中观察到学生产生疲倦感,学习的积极性受压制,及时采取措施,改变自学效率低下的现象。第二,要确保自学的有效性,如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操作发生障碍,应及时予以点拨诱导。第三,要鼓励学生在自学中的创造性,如在巡视中发现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或成果,应在及时肯定表扬的基础上完善和推广。
2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质疑是学生自己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质疑的问题和机会,教师要抓住这一环节,倡导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并逐步让学生学会善于发问,懂得发现和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概括和选择,再把必须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思考议论,一道学生进行析疑、解疑。
2.1引导学生敢于质疑。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性的情境和气氛。因此,教学中要改变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束缚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相互性和独创性。
2.2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困难,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如在教学通过学生的质疑,释疑,使他们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讨论
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形式。
3.1形式可不拘一格。可以同桌进行讨论,可以前后桌讨论,还可以自由组合讨论。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捕捉各方面的信息。
3.2强化主体参与意识。课堂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谈谈自己的体会。结合教师潜移默化地诱导、归纳、总结,使学生不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教学《草船借箭》,可从中心句“诸葛亮神机妙算”入手,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纵观全文,讨论思考: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抓住“借箭”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思考“在借箭这一环节上,诸葛亮知道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一思考方法进行“举一反三”,在其他几个环节的学习上,也用“诸葛亮知道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方法?”的思路来理解,最后归结到“神机妙算”这一中心词上,从而达到理解全文,提高阅读和思维能力。
3.3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能使思维更深入,理解更透彻,运用更灵活。例如:教学《草船借箭》,让学生讨论: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这样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4诵读
这一环节是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读书,通过再读课文,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加深、巩固、提高。
4.1读书,体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既可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课后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可利用这一教学环节,指导有感情朗读“周恩来同志让伞包”这一自然段内容,通过朗读,把周恩来同志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文章的内涵。
4.2读书,归纳要点。如《飞机遇险的时候》第二自然段,通过读后,学生归纳出三层意思。读后归纳要点既训练了分层,又突出了重点训练项目,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4.3读书,熟读背诵。有的课文要求背诵,教师可通过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达到背诵。如《月光曲》最后三个自然段要求背诵,通过熟读,在把握认为感情变化的基础上,把感情变化的层次准确地表达出来,有利于背诵。
“自学——质疑——讨论——诵读”的自主性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