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民生”可概括为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次是“生存型民生”,第二层次是“发展型民生”。不论是封建统治者、古代思想家、近代仁人志士,还是先进的共产党人都高度重视民生。
关键词:民生;民生思想;发展演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一直都重视人民的生活问题,人民的生存与生计始终是党的工作重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上又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一、“民生”的基本内涵
“民生”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128,意思是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导致贫困。这里的“民”指的是百姓,是被统治阶级,“生”是生存,“民生”即被统治阶级的生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与变法成为时代主流,战争逐渐改变了百姓的地位。百姓是战争的主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民盛则国强,民弱则国衰,拉拢百姓成了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到了近代,孙中山对“民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对“民生”具体含义一知半解。孙中山把民生提升到了“主义”的高度,他在讲演中对“民生”作了以下解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2]231,接着他又对“民生主义”作了解释:“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问题才是历史的重心,而社会问题中又以生存为重心,那才是合理”[2]236。解决社会问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点,而生存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重心,从孙中山对“民生”的定义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广大民众生存问题的重视。《辞海》把“民生在勤”与“国计民生”中的“民生”都解释为人民大众的生活,也就是所有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可称为民生。党的十七大之后,民生问题的研究蔚然成风,众多学者都阐述了自己对“民生”的理解。目前国内学者大都赞同吴忠民教授对民生内涵作出的解释,在民生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中多数引用吴忠民教授的狭义民生概念。他认为民生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3]
综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们对民生内涵的解读实现了由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不同,民众的需求不断发展,民生的内涵也各不相同。因此,“民生”可概括为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次是“生存型民生”,第二层次是“发展型民生”。“生存型民生”就是人民基本生存和生活的满足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民的生产活动总是围绕着基本物质资料的获得、围绕着温饱的需求而展开,主要侧重于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有能力和有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发展型民生”是“生存型民生”得到满足之后,追求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民对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发展环境、发展权益等方面相较于“发展型民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主要侧重于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二、民生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民生思想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的,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各朝君主就已经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往回看中国的历史,给中国甚至给世界留下光辉灿烂文明的,如著名的西周“成康之治”、西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明“永宣之治”等时期,封建统治者都无一例外的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民生策略。正如《尚书·五子之歌》中说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4]52,百姓是一国之根本,朝代的兴盛都是建立在百姓和乐安宁的基础上,而朝代的更替往往都是因为百姓在统治阶级的压榨剥削下被迫起义,推翻剥削政权。历史证明,凡是重视民生,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君主,带来的必然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而忽视民生,为了自身阶级利益不断压榨掠夺人民的君主,必然导致一个朝代的没落甚至更替。
不仅封建统治阶级关注民生,古代民间思想家也很重视民生问题。《尚书·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4]124,意思是民众的生存问题必然要放在突出地位解决,如果天子罔顾民众的意见,忽视民众的生活,民众就会代表天意推翻他。《礼记·礼运篇》提到说“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5]308,体现了当时百姓对自己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希望。春秋战国时期孔、孟、老、庄、墨、韩等思想家的思想都呈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强调民众的重要性,主张人的独立,民众的生存问题应是君主关心的首要问题,反对君权独尊。墨家的“为万民兴利除害”思想;老子的“尚民为先,轻徭薄赋”思想;孟子的“民为贵”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论”等都是各大家民本思想的体现,他们认为重视民生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安定的关键。
随着西方先进民主政治思想传入中国,近代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开始关注民生。孙中山先生在充分学习西方先进民权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民生主义”,首次把“民生”提升到了“主义”的高度。关于民生,他认为“人类求生存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我们能够明白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再来解决社会问题,那才很容易。”[2]246孙中山不仅对“民生”的含义了详细解释,还从民生问题的产生、解决关键及重要性等方面对“民生主义”做了系统的理论说明。虽然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孙中山理想化的民生主义没有实现,但是他对民生的新理解给当今民生思想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解决带来了重大的启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还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政治和制度上的基础。毛泽东不仅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更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改善民生政策,在不断追求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全党追求的基本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中国自此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民生快速改善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躬身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人民的共同富裕思想是这个时期民生思想的显著特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政策措施的起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从社会发展中不断获得切实的利益,享受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6]85。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设定了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民生建设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把民生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顾馨、徐明校点:《春秋左传(1-2)》,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孙中山文集》,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
[3]吴忠民:《民生的基本内涵及特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4]冀昀主编:《尚书》,线装书局,2007年版。
[5]杨德忠编著:《古代汉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版。
[6]傅治平编著:《理论强党,思想富国:学习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论述》,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刘艳鸿(1988—),女,漢族,福建福州人,中共南平市委党校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民生;民生思想;发展演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一直都重视人民的生活问题,人民的生存与生计始终是党的工作重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上又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一、“民生”的基本内涵
“民生”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128,意思是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导致贫困。这里的“民”指的是百姓,是被统治阶级,“生”是生存,“民生”即被统治阶级的生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与变法成为时代主流,战争逐渐改变了百姓的地位。百姓是战争的主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民盛则国强,民弱则国衰,拉拢百姓成了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到了近代,孙中山对“民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对“民生”具体含义一知半解。孙中山把民生提升到了“主义”的高度,他在讲演中对“民生”作了以下解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2]231,接着他又对“民生主义”作了解释:“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问题才是历史的重心,而社会问题中又以生存为重心,那才是合理”[2]236。解决社会问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点,而生存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重心,从孙中山对“民生”的定义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广大民众生存问题的重视。《辞海》把“民生在勤”与“国计民生”中的“民生”都解释为人民大众的生活,也就是所有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可称为民生。党的十七大之后,民生问题的研究蔚然成风,众多学者都阐述了自己对“民生”的理解。目前国内学者大都赞同吴忠民教授对民生内涵作出的解释,在民生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中多数引用吴忠民教授的狭义民生概念。他认为民生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3]
综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们对民生内涵的解读实现了由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不同,民众的需求不断发展,民生的内涵也各不相同。因此,“民生”可概括为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次是“生存型民生”,第二层次是“发展型民生”。“生存型民生”就是人民基本生存和生活的满足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民的生产活动总是围绕着基本物质资料的获得、围绕着温饱的需求而展开,主要侧重于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有能力和有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发展型民生”是“生存型民生”得到满足之后,追求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民对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发展环境、发展权益等方面相较于“发展型民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主要侧重于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二、民生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民生思想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的,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各朝君主就已经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往回看中国的历史,给中国甚至给世界留下光辉灿烂文明的,如著名的西周“成康之治”、西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明“永宣之治”等时期,封建统治者都无一例外的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民生策略。正如《尚书·五子之歌》中说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4]52,百姓是一国之根本,朝代的兴盛都是建立在百姓和乐安宁的基础上,而朝代的更替往往都是因为百姓在统治阶级的压榨剥削下被迫起义,推翻剥削政权。历史证明,凡是重视民生,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君主,带来的必然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而忽视民生,为了自身阶级利益不断压榨掠夺人民的君主,必然导致一个朝代的没落甚至更替。
不仅封建统治阶级关注民生,古代民间思想家也很重视民生问题。《尚书·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4]124,意思是民众的生存问题必然要放在突出地位解决,如果天子罔顾民众的意见,忽视民众的生活,民众就会代表天意推翻他。《礼记·礼运篇》提到说“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5]308,体现了当时百姓对自己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希望。春秋战国时期孔、孟、老、庄、墨、韩等思想家的思想都呈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强调民众的重要性,主张人的独立,民众的生存问题应是君主关心的首要问题,反对君权独尊。墨家的“为万民兴利除害”思想;老子的“尚民为先,轻徭薄赋”思想;孟子的“民为贵”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论”等都是各大家民本思想的体现,他们认为重视民生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安定的关键。
随着西方先进民主政治思想传入中国,近代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开始关注民生。孙中山先生在充分学习西方先进民权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民生主义”,首次把“民生”提升到了“主义”的高度。关于民生,他认为“人类求生存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我们能够明白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再来解决社会问题,那才很容易。”[2]246孙中山不仅对“民生”的含义了详细解释,还从民生问题的产生、解决关键及重要性等方面对“民生主义”做了系统的理论说明。虽然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孙中山理想化的民生主义没有实现,但是他对民生的新理解给当今民生思想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解决带来了重大的启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还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政治和制度上的基础。毛泽东不仅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更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改善民生政策,在不断追求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全党追求的基本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中国自此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民生快速改善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躬身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人民的共同富裕思想是这个时期民生思想的显著特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政策措施的起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从社会发展中不断获得切实的利益,享受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6]85。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设定了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民生建设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把民生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顾馨、徐明校点:《春秋左传(1-2)》,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孙中山文集》,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
[3]吴忠民:《民生的基本内涵及特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4]冀昀主编:《尚书》,线装书局,2007年版。
[5]杨德忠编著:《古代汉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版。
[6]傅治平编著:《理论强党,思想富国:学习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论述》,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刘艳鸿(1988—),女,漢族,福建福州人,中共南平市委党校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