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观念自提出后,迅速在教育界引发热烈讨论,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挑战,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挑战。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依然存在着不足,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是历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五个要素。“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可以说是今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
一、核心素养观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
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一项新的、长期的挑战。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依然存在着较多不足:
一方面,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模糊、对其深刻内涵缺乏系统的理解,因而在教学中容易按照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与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联系不够紧密,或者说不能用学科核心素养理论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式。如不能熟练运用唯物史观阐明历史发展规律;讲述史事有时不注重时空顺序,给人造成混乱之感;有的老师在引用相关史料时也不注重去伪存真、直接照搬别人的课件中的史料;还有的教师依然偏重于传授学生结论性的知识,不注重知识的生成性等。
另一方面,在学科核心素养观指导下,学生学习历史方法依然单一、较注重死记硬背。且学习缺乏主动探究、质疑、反思等精神,习惯于过去课堂上教师灌输式的教育,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很少会去自己整理历史知识体系以及结合自身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必然导致学生本人对学科核心素养观下的教学方式感到茫然、无所适从。
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针对历史学科素养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作为教与学的双主体,双方都需通过不断学习和改变以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一、教师既要加强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相关专业素质的提升。“要真正实现学科素养的培育,首先要求教师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所以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是首要问题。”[2]只有在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将历史知识的传授与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各方面相结合,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唯物史观等能力的提升。
第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和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如探索式、情境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利用有趣的图片、生动的影视资料、形象的语言描述等手段创设更鲜活、真实而有意义的历史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考,人人做到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其主体作用。例如:教授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一课,导入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分别展示十五、十六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及当今世界地图,提问学生十五、十六世纪的世界地图与今天的世界地图有何不同? 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设置,将学生迅速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又增加了课程悬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探究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时,通过采用角色体验法,假设学生是当时的航海家,在具备什么条件时,才会进行远航?这种角色体验,学生觉得趣味性高,自然愿意参与课堂的讨论学习,同时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
第三、准确分层、优化教学内容,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核心素养观的指导下,准确分层,要求教师既要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数,又要非常清楚教材内容的不同学习层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理论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整合,使教学内容的范围和难易程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以达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的目的。例如:开辟新航路的过程是课文重点,内容抽象又复杂,教师要帮学生将此内容化繁为简,同时又争取让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例如:采用小组讨论,让先进生带动后进生一起合作学习,之后再请小组代表讲述航海家的经历。再通过地图动态演示所开辟的几条新航路,最后师生共同用表格梳理新航路开辟的经过。通过这样分析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才能有针对性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第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自身努力与提高。学生不但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还要讲究如何做到准确并分清主次地记忆,更加要注重新的学习方法的探究及运用。要更好地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本人需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改变过去被动的学习习惯,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与教师的新理念和新教学方法相适应。要学会自主整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用历史唯物史观来分析问题;要自己主动动手去构建历史大事年表,增强时空观念; 对教材及教师课件中的史料要明出处、辨真伪,探究分析后再进行历史解释,课后多质疑反思,并解决疑问,从学习中汲取养分。要注意总结历史学科中存在的规律,科学地学习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有效提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理论、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探索教与学的新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小兵.简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特征[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7(12).
[2]张士方、李付堂、李爱笃.“素养”与历史教师、历史教学、历史备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9)39页).
[3]罗淑华.刍议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 文理导航,2016(4):103.
[4]严中美.例说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J].教学与管理,2011(2).
[5]王锡澍.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9).
[6]吳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1).
[7]葛建敏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7(11).
[8]单高速.浅谈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及培养途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4).
[9]周龙邦.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方式[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2).
[10]万维其、高水龙.学科核心素养渗入教学要“接地气”[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0).
[11]石美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观下历史教学面临的问题[J].林区教学,2017(5).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是历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五个要素。“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可以说是今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
一、核心素养观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
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一项新的、长期的挑战。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依然存在着较多不足:
一方面,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模糊、对其深刻内涵缺乏系统的理解,因而在教学中容易按照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与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联系不够紧密,或者说不能用学科核心素养理论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式。如不能熟练运用唯物史观阐明历史发展规律;讲述史事有时不注重时空顺序,给人造成混乱之感;有的老师在引用相关史料时也不注重去伪存真、直接照搬别人的课件中的史料;还有的教师依然偏重于传授学生结论性的知识,不注重知识的生成性等。
另一方面,在学科核心素养观指导下,学生学习历史方法依然单一、较注重死记硬背。且学习缺乏主动探究、质疑、反思等精神,习惯于过去课堂上教师灌输式的教育,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很少会去自己整理历史知识体系以及结合自身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必然导致学生本人对学科核心素养观下的教学方式感到茫然、无所适从。
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针对历史学科素养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作为教与学的双主体,双方都需通过不断学习和改变以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一、教师既要加强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相关专业素质的提升。“要真正实现学科素养的培育,首先要求教师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所以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是首要问题。”[2]只有在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将历史知识的传授与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各方面相结合,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唯物史观等能力的提升。
第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和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如探索式、情境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利用有趣的图片、生动的影视资料、形象的语言描述等手段创设更鲜活、真实而有意义的历史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考,人人做到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其主体作用。例如:教授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一课,导入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分别展示十五、十六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及当今世界地图,提问学生十五、十六世纪的世界地图与今天的世界地图有何不同? 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设置,将学生迅速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又增加了课程悬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探究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时,通过采用角色体验法,假设学生是当时的航海家,在具备什么条件时,才会进行远航?这种角色体验,学生觉得趣味性高,自然愿意参与课堂的讨论学习,同时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
第三、准确分层、优化教学内容,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核心素养观的指导下,准确分层,要求教师既要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数,又要非常清楚教材内容的不同学习层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理论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整合,使教学内容的范围和难易程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以达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的目的。例如:开辟新航路的过程是课文重点,内容抽象又复杂,教师要帮学生将此内容化繁为简,同时又争取让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例如:采用小组讨论,让先进生带动后进生一起合作学习,之后再请小组代表讲述航海家的经历。再通过地图动态演示所开辟的几条新航路,最后师生共同用表格梳理新航路开辟的经过。通过这样分析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才能有针对性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第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自身努力与提高。学生不但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还要讲究如何做到准确并分清主次地记忆,更加要注重新的学习方法的探究及运用。要更好地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本人需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改变过去被动的学习习惯,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与教师的新理念和新教学方法相适应。要学会自主整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用历史唯物史观来分析问题;要自己主动动手去构建历史大事年表,增强时空观念; 对教材及教师课件中的史料要明出处、辨真伪,探究分析后再进行历史解释,课后多质疑反思,并解决疑问,从学习中汲取养分。要注意总结历史学科中存在的规律,科学地学习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有效提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理论、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探索教与学的新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小兵.简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特征[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7(12).
[2]张士方、李付堂、李爱笃.“素养”与历史教师、历史教学、历史备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9)39页).
[3]罗淑华.刍议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 文理导航,2016(4):103.
[4]严中美.例说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J].教学与管理,2011(2).
[5]王锡澍.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9).
[6]吳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1).
[7]葛建敏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7(11).
[8]单高速.浅谈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及培养途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4).
[9]周龙邦.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方式[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2).
[10]万维其、高水龙.学科核心素养渗入教学要“接地气”[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0).
[11]石美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观下历史教学面临的问题[J].林区教学,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