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尽心下》“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此章孟子批评高子学仁义之术半途而废,犹茅塞心,终不能明道。对“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的断句,历来存有分歧。概括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间介”属上读。以孔广森为代表,他在《经学卮言》中说:“赵注以‘介然’属上句,愚读《长笛赋》:‘间介无蹊’,似古读有以‘间介’绝句者。间介,盖隔绝之意。径,路也。蹊,足迹也。言虽有足迹隔绝之处,然人苟由之,皆可以成路云尔。”
二、“间介然”属下读。杨伯峻持此说。他认为“间介然”与《荀子》“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中的“介然”同义,为“意志专一而不旁骛之貌。”
三、“介然”属上读。孔广森在《经学卮言》中明确指出赵注以‘介然’属上句。杨伯峻也认为“赵歧注似以‘介然’属上读。”
四、“介然”属下读。以赵佑为代表,他在《温故录》中说:“介,亦分别意,如字读,旧惟以‘介然’属上句,非耳。山径之蹊间,谓小道丛杂处。介然用之,谓人力辟除之。”焦循持此观点,认为“介然二字,定属下用之。”
分析四家之说,问题的分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间介”是否为一个词,即“间介”中间是否可以断开。二是对“然”字词性的看法不一,即究竟是连词还是词尾。下面我们从本章文本、赵注及《孟子》中“然”尾的用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本章文本看,孟子的这段话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不论怎样断句,该句强调的是“用”和“不用”,(用,行也)二者构成对比。行则成路,止则茅塞。从“行”和“止”两个方面予以描绘。第二层“今茅塞子之心矣。”指出高子的所为属于止则茅塞。由此可见第一层的“用”和“不用”为并列关系。古文中运用对比手法或并列的成分往往使用相同的语言形式。在这里“介然用之”与“为间不用”并列相对,由此可以推断“介然”当属下读。
第一层中对比出现的两个分句为并列关系,如若依孔广森将“然”作为转折连词,并列关系将不能成立。从句子形式看,“为间”一词也将多余。因此,将“然”看作连词是不妥当的。
其次,从赵注看,我们并不能得出“介然”属上读的结论。赵歧的注如下:“孟子谓之曰:山径,山之领,有微蹊。介然人遂用之不止,则蹊成为路。为间,有间也。谓废而不用,则茅草生而塞之,不复为路。”赵歧《孟子章句》的突出特点是“叠诂训于语句之中”。上述这段话,他以“微”释“间”;以“遂”释“介然”(遂,进也。《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以“废”释“为间”。从赵注看,“介然”与“为间”相对,“介然”确属下读。孔广森与杨伯峻所说的赵注以“介然”属上读,不符合赵注的语言事实。杨伯峻说“赵歧注似以‘介然’属上读”。可见他本人对赵注“介然”属上读,也不是十分肯定,所以用了“似”字。赵注以“有微蹊”释“蹊间”,“间介”并非一个词。
第三,从《孟子》词尾“然”的用法看,“间介然”不能成立。《孟子》全文中“然”作形容词词尾共40次,其中单音节加“然”的26次,叠音后加“然”的14次。双音节加“然”全都是叠音形式,没有非叠音形式的双音节后加词尾“然”的形式。因此,“间介然”不能都归属下读。
综上,“间介”不是一个词。“然”在此处为形容词尾。我们赞同赵佑和焦循的观点,“介然”当属下读。其意思与《荀子·修身篇》“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中的“介然”一样,表意志专一,不旁骛之貌。这一意思正是对赵注释为“遂”(进也)的说明,即专行一路,不可旁骛。“为间”是“废”,即不能专行一路,别行他途。“介然”与“为间”相对。
需要指出的是,杨伯峻先生虽然在注释中指出了“介然”的意思是意志专一而不旁骛之貌,但在全文的翻译中却没有贯彻到底。他的译文是:“山坡的小路只有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变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将“介然”译作了“经常”。显然他是注意到了应该将“介然”与“为间”对译。把“为间”释作“为时不久”,故不得不改动“介然”的意思。然而,一个时候不走,怎么就可能被茅草堵塞呢?将“为间”作为“为时不久”,于理不通。这不是时间久暂的问题,而是求与舍的问题。正如孟子所言“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杨之所以如此解释,是因为《孟子·滕文公上》“夷子怫然为间曰:‘命之矣。’”赵注:“为间者,有顷之间也。”他采用了这个意思。但在此章赵注“为间,有间也。”显然不能再用前面的解释套用。其实对这个问题,焦循有精辟的论述。他说:“有间之义,数端各不同。……大抵间为隔别之义,所隔者少则为顷,所隔者多则为远。无病与有病别,则间为愈;相怨与相好别,则间为隙。”此处是旁骛别途,与此路隔别不行。由于旁骛别途,不行此路,则茅草堵塞。这也正好比喻高子,高子尝学于孟子,乡道而未明,去而学于他术。因此孟子说“今茅塞子之心矣”。
参考文献:
[1]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孙 玮,兰州大学文学院)
一、“间介”属上读。以孔广森为代表,他在《经学卮言》中说:“赵注以‘介然’属上句,愚读《长笛赋》:‘间介无蹊’,似古读有以‘间介’绝句者。间介,盖隔绝之意。径,路也。蹊,足迹也。言虽有足迹隔绝之处,然人苟由之,皆可以成路云尔。”
二、“间介然”属下读。杨伯峻持此说。他认为“间介然”与《荀子》“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中的“介然”同义,为“意志专一而不旁骛之貌。”
三、“介然”属上读。孔广森在《经学卮言》中明确指出赵注以‘介然’属上句。杨伯峻也认为“赵歧注似以‘介然’属上读。”
四、“介然”属下读。以赵佑为代表,他在《温故录》中说:“介,亦分别意,如字读,旧惟以‘介然’属上句,非耳。山径之蹊间,谓小道丛杂处。介然用之,谓人力辟除之。”焦循持此观点,认为“介然二字,定属下用之。”
分析四家之说,问题的分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间介”是否为一个词,即“间介”中间是否可以断开。二是对“然”字词性的看法不一,即究竟是连词还是词尾。下面我们从本章文本、赵注及《孟子》中“然”尾的用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本章文本看,孟子的这段话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不论怎样断句,该句强调的是“用”和“不用”,(用,行也)二者构成对比。行则成路,止则茅塞。从“行”和“止”两个方面予以描绘。第二层“今茅塞子之心矣。”指出高子的所为属于止则茅塞。由此可见第一层的“用”和“不用”为并列关系。古文中运用对比手法或并列的成分往往使用相同的语言形式。在这里“介然用之”与“为间不用”并列相对,由此可以推断“介然”当属下读。
第一层中对比出现的两个分句为并列关系,如若依孔广森将“然”作为转折连词,并列关系将不能成立。从句子形式看,“为间”一词也将多余。因此,将“然”看作连词是不妥当的。
其次,从赵注看,我们并不能得出“介然”属上读的结论。赵歧的注如下:“孟子谓之曰:山径,山之领,有微蹊。介然人遂用之不止,则蹊成为路。为间,有间也。谓废而不用,则茅草生而塞之,不复为路。”赵歧《孟子章句》的突出特点是“叠诂训于语句之中”。上述这段话,他以“微”释“间”;以“遂”释“介然”(遂,进也。《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以“废”释“为间”。从赵注看,“介然”与“为间”相对,“介然”确属下读。孔广森与杨伯峻所说的赵注以“介然”属上读,不符合赵注的语言事实。杨伯峻说“赵歧注似以‘介然’属上读”。可见他本人对赵注“介然”属上读,也不是十分肯定,所以用了“似”字。赵注以“有微蹊”释“蹊间”,“间介”并非一个词。
第三,从《孟子》词尾“然”的用法看,“间介然”不能成立。《孟子》全文中“然”作形容词词尾共40次,其中单音节加“然”的26次,叠音后加“然”的14次。双音节加“然”全都是叠音形式,没有非叠音形式的双音节后加词尾“然”的形式。因此,“间介然”不能都归属下读。
综上,“间介”不是一个词。“然”在此处为形容词尾。我们赞同赵佑和焦循的观点,“介然”当属下读。其意思与《荀子·修身篇》“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中的“介然”一样,表意志专一,不旁骛之貌。这一意思正是对赵注释为“遂”(进也)的说明,即专行一路,不可旁骛。“为间”是“废”,即不能专行一路,别行他途。“介然”与“为间”相对。
需要指出的是,杨伯峻先生虽然在注释中指出了“介然”的意思是意志专一而不旁骛之貌,但在全文的翻译中却没有贯彻到底。他的译文是:“山坡的小路只有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变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将“介然”译作了“经常”。显然他是注意到了应该将“介然”与“为间”对译。把“为间”释作“为时不久”,故不得不改动“介然”的意思。然而,一个时候不走,怎么就可能被茅草堵塞呢?将“为间”作为“为时不久”,于理不通。这不是时间久暂的问题,而是求与舍的问题。正如孟子所言“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杨之所以如此解释,是因为《孟子·滕文公上》“夷子怫然为间曰:‘命之矣。’”赵注:“为间者,有顷之间也。”他采用了这个意思。但在此章赵注“为间,有间也。”显然不能再用前面的解释套用。其实对这个问题,焦循有精辟的论述。他说:“有间之义,数端各不同。……大抵间为隔别之义,所隔者少则为顷,所隔者多则为远。无病与有病别,则间为愈;相怨与相好别,则间为隙。”此处是旁骛别途,与此路隔别不行。由于旁骛别途,不行此路,则茅草堵塞。这也正好比喻高子,高子尝学于孟子,乡道而未明,去而学于他术。因此孟子说“今茅塞子之心矣”。
参考文献:
[1]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孙 玮,兰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