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把握历史主动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昱子在2021年9月7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把握历史大势、抓住时代机遇、开辟事业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世界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把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从而明确时代特点、聚焦时代需要、回答时代之问.
其他文献
烙印理论广泛应用于行为科学领域,用来研究观念树立、精神传承、气质形成、习惯培养等问题,适用于探究多维属性的劳动素养提升等问题.基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推进实践,构建烙印理论下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概念模型,分析劳动素养提升的机理,可以发现,素养提升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因此,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必须突出高校劳动素养烙印者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烙印者的作用,建立正式和非正式两种烙印机制,选择契合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劳动教育内容,重视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过渡和衔接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提出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遵循.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13年以来核心期刊关于劳动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并利用CiteSpace工具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可以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研究机构众多、研究内容丰富、切入角度多样.立足现有文献研究结果展望未来路向,新时代继续深化劳动教育要深入探寻理论方法、积极构建学科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时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正确道路.在这条正确道路的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谱写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辉煌篇章.
期刊
当前,数字经济的交易规模、参与人数、市场结构、区域分布等因素对工会工作产生较大的冲击与影响.研究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数据)的新变化和大规模定制范式的转变,必然导致劳动用工方式和劳动关系转型,是中国工会改革的外驱动力.与此同时,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自身基本职能的调整、主动吸引数字经济下新群体入会以及增加民主管理社会对话机制,是激发中国工会改革的内生动力.实践表明,数字经济对传统劳动关系的重要影响已然显现.注重服务职工群体新需求、提升产业工人数字新素质、运用网上入会新手段
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是在社会历史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富含了工人阶级意识、道德、觉悟等方面的先进教育理念;列宁的灌输理论,将工人阶级作为主要的灌输对象,旨在向工人阶级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在工人阶级中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职工政治引领、组织职工建功立业作出重要指示,在新时代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这些思想是新时代开展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在“过劳死”侵权类案件中,死亡结果与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是否存有因果关系是裁判认定侵权构成的重难点,审理法院往往以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作为认定标准,但“直接因果关系”在实践中的应用难以厘清诉争事实.“过劳死”侵权类案件的因果关系认定可以引入因果关系理论的递进考察方式,采用条件关系初步判断,而后通过因果关系相当性与法规范目的说,共同认定“过劳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劳动关系从属性偏移、劳务用工风险加剧及劳动者权益救济不足等问题.专业化分包管理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天然决定了对效率与公平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法理冲突.新形势下实现海外工程项目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需从建筑行业的特殊情势出发,优化劳动关系从属性标准,强化项目分包管理与用工行为监管,构建多元国际劳动法律空间,以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正确把握“四个关系”.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经历了一个由自在到自觉、由自觉到自信的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经历了培育、形成和铸牢的过程.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了抓住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理念.”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历史,就是党领导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创造的历史.学习党史,学习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如何走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感悟历史规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