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强调“读、说、写”三方面结合的教学。但从整体的环境来看,语文教学中关于这三方面的系统训练还较少,导致学生的语文理论知识虽然扎实,但并不会灵活运用,语文综合能力迟迟不能提高。因此,中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关注“读、说、写”的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三味”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在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寻找最合理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受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说、写”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本文将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语文教学中“读、说、写”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读”的机会较少
读主要分为默读和朗读两部分,它主要培养了学生的断句、语音、声调、感情等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在目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学习任务较多,教师一般不会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进行朗读,在读课文时多采用默读的方式。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在被要求朗读课文或者其他文字时,出现断句错误、缺少情感、读错汉字等现象。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学生的较差朗读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
学生在小学时期表现自己的欲望很强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会产生羞涩的心理,不愿意当众进行口头表达,隐藏自己的想法,这同样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果学生长期缺乏口语锻炼,即使在脑海中已经完成了构思,在实际讲话过程中还会出现语序混乱、思路中断、言不达意等问题。学生面对观众演讲、辩论时,会不自觉地紧张、恐惧,甚至会直接逃避,不愿意进行尝试。这样学生即使有着绝妙的想法,别人也不会知道,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挫、人才被埋没等结果[1]。
(三)学生写作锻炼少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通常是在每一单元的最后安排一次写作内容,这就决定了学生平时练习写作的机会较少,频率为一周一次或者是一周两次等。并且,在学生眼中,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具有难度的部分,不仅需要完成提纲、素材选取、结构安排等步骤,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完善和修改。教师批改作文时,也会感到疲倦、力不从心,无法给每一个学生精确的评价。因此,师生在写作方面遇到的难题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轻视写作,严重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中的“三味”教育策略
(一)读出“味”来
为了锻炼学生默读、朗读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善用教材,让学生朗读其中的优秀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默讀课文,为其中的生僻字注音,并且划分停顿、重音等,必要时教师可以逐句带领学生朗读,让学生模仿并跟读[2]。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古诗词《静夜思》时,教师便可以先进行示范。例如在读第一句的时候,教师在朗读时应出现明显的停顿,让学生听出此句的节奏为“床前/明月光”,并且按照这样的方式读完整首诗,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强调“是”、“似”这种读音相似但却有卷翘舌之分的字。由于四句诗的节奏相同,教师便可以在示范后要求学生齐读。这样既可以清晰地听出学生的朗读节奏,也可以让节奏正确的学生带领小部分节奏错误的学生回到正轨,让全班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说出“味”来
“说”看似简单,但却有着很深的学问,一个人要想完整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要注重“说”的过程中语言逻辑正确、咬字清晰、用词合理等问题。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口语交际等内容,就是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做准备。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为“辩论”,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内容,在班级内部举办辩论赛,辩论主题由学生投票选取,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辩论的机会。在辩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思路中断、语序混乱,就会给对方辩手机会反驳,在这种快节奏的口头表达训练中,学生能够大幅度地提升“说”的能力。
(三)写出“味”来
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应抛弃对写作的偏见,帮助学生端正心态,进行“写”的训练。在中小学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创作,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世界的魅力[3]。并且,写作可以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写一个小片段,练习方式应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的写作要求是“突出中心”,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随机选取班级里的同学,对他/她进行描写,通过外貌、性格等刻画出这个人,看看教师与学生是否能根据描写找出这个人。这样学生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了一次写作练习,教师在点评时也更有针对性。
结束语:加强中小学学生的语文“读、说、写”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坚持的任务,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锻炼出来的。为了学生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养,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小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于洋.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9,12:31-33.
[3]许贤.中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语文教学;“三味”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在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寻找最合理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受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说、写”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本文将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语文教学中“读、说、写”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读”的机会较少
读主要分为默读和朗读两部分,它主要培养了学生的断句、语音、声调、感情等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在目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学习任务较多,教师一般不会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进行朗读,在读课文时多采用默读的方式。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在被要求朗读课文或者其他文字时,出现断句错误、缺少情感、读错汉字等现象。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学生的较差朗读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
学生在小学时期表现自己的欲望很强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会产生羞涩的心理,不愿意当众进行口头表达,隐藏自己的想法,这同样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果学生长期缺乏口语锻炼,即使在脑海中已经完成了构思,在实际讲话过程中还会出现语序混乱、思路中断、言不达意等问题。学生面对观众演讲、辩论时,会不自觉地紧张、恐惧,甚至会直接逃避,不愿意进行尝试。这样学生即使有着绝妙的想法,别人也不会知道,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挫、人才被埋没等结果[1]。
(三)学生写作锻炼少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通常是在每一单元的最后安排一次写作内容,这就决定了学生平时练习写作的机会较少,频率为一周一次或者是一周两次等。并且,在学生眼中,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具有难度的部分,不仅需要完成提纲、素材选取、结构安排等步骤,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完善和修改。教师批改作文时,也会感到疲倦、力不从心,无法给每一个学生精确的评价。因此,师生在写作方面遇到的难题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轻视写作,严重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中的“三味”教育策略
(一)读出“味”来
为了锻炼学生默读、朗读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善用教材,让学生朗读其中的优秀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默讀课文,为其中的生僻字注音,并且划分停顿、重音等,必要时教师可以逐句带领学生朗读,让学生模仿并跟读[2]。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古诗词《静夜思》时,教师便可以先进行示范。例如在读第一句的时候,教师在朗读时应出现明显的停顿,让学生听出此句的节奏为“床前/明月光”,并且按照这样的方式读完整首诗,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强调“是”、“似”这种读音相似但却有卷翘舌之分的字。由于四句诗的节奏相同,教师便可以在示范后要求学生齐读。这样既可以清晰地听出学生的朗读节奏,也可以让节奏正确的学生带领小部分节奏错误的学生回到正轨,让全班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说出“味”来
“说”看似简单,但却有着很深的学问,一个人要想完整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要注重“说”的过程中语言逻辑正确、咬字清晰、用词合理等问题。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口语交际等内容,就是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做准备。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为“辩论”,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内容,在班级内部举办辩论赛,辩论主题由学生投票选取,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辩论的机会。在辩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思路中断、语序混乱,就会给对方辩手机会反驳,在这种快节奏的口头表达训练中,学生能够大幅度地提升“说”的能力。
(三)写出“味”来
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应抛弃对写作的偏见,帮助学生端正心态,进行“写”的训练。在中小学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创作,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世界的魅力[3]。并且,写作可以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写一个小片段,练习方式应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的写作要求是“突出中心”,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随机选取班级里的同学,对他/她进行描写,通过外貌、性格等刻画出这个人,看看教师与学生是否能根据描写找出这个人。这样学生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了一次写作练习,教师在点评时也更有针对性。
结束语:加强中小学学生的语文“读、说、写”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坚持的任务,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锻炼出来的。为了学生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养,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小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于洋.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9,12:31-33.
[3]许贤.中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