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叙述了一种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混合样品的型特异性的新方法,即中和-萤光抗体技术。迄今,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常规鉴定,或用中和试验(NT),或用萤光抗体技术(FA)进行。二者的缺点是:NT需时7天,FA对混合病毒液不敏感。而NT-FA较NT快速,且较FA灵敏。5PFU/ml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混合样品感染猴肾组织培养细胞后,大约48小时即可被NT-FA检出。因此,NT-FA是一种快速、灵敏而可靠的方法。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叙述了一种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混合样品的型特异性的新方法,即中和-萤光抗体技术。迄今,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常规鉴定,或用中和试验(NT),或用萤光抗体技术(FA)进行。二者的缺点是:NT需时7天,FA对混合病毒液不敏感。而NT-FA较NT快速,且较FA灵敏。5PFU/ml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混合样品感染猴肾组织培养细胞后,大约48小时即可被NT-FA检出。因此,NT-FA是一种快速、灵敏而可靠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报导用白喉类毒素(简称白类)免疫家兔,从免疫动物的脾脏、肝脏提取免疫核糖核酸(iRNA),然后应用于小鼠体内,以间接血凝试验测抗体水平作为指标,观察iRNA在机体内的体液免疫效应。通过13个实验组及17个对照组的结果分析表明:肝iRNA在小鼠体内的抗体效应与各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脾iRNA与各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抗体效应,而此效应仅出现于预先注射界限量抗原,然后再用脾iRNA者;若先注射脾iR
关于人流感病毒新亚型来源于动物的假说近来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这种假说,同时指出了与甲3 (H3N2)和甲2(H2N2)型表面抗原有密切关系的毒株(Ha v7N2)在我国较普遍存在,这可能与甲3和甲2型均首发于我国有一定的连系。本文在我国首次报导了从禽类中分离到非NDV的付粘病毒Parakeet/Netherlands/449/75毒株,该毒株在我国家禽生产中的地位有待于进
以亚硝基胍诱变选育出一些不分解半乳糖无毒力的福氏志贺氏菌突变株,其诱变率为10-5~10-7。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选出一个无毒株称作C25突变株,该株在培养特性、生化及血清反应等方面鉴定,除菌落稍粗糙及不分解半乳糖外,与其出发株83K完全相同。C25株对小白鼠和鸡胚的毒力大为下降,不引起豚鼠角结膜炎,不侵入HeLa细胞,在乳鼠肠内略有增殖,不感染饥饿豚鼠,对恒河猴无致病性。C25株经豚鼠角结膜保护力
体外培养17例8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肉瘤标本,建立了一株成骨肉瘤细胞株。对该细胞株进行了生长曲线、电镜形态和大鼠移植等研究。以肉瘤细胞株的细胞提取物做抗原,检查了肉瘤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及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病人和正常人血清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别。
本文报导使用管式超过滤法制备钩体外膜菌苗较板式微孔滤膜加压过滤法损失少,反向炭凝效价高,并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钩体单价外膜菌苗在炭凝试验上特异性效价高,交叉反应低;豚鼠保护试验仅能抵抗同型有毒活菌攻击,对异型活菌攻击未能显示出交叉保护作用或个别菌型有较低的保护作用。若能根据流行菌型制成多价混合外膜菌苗,估计将对预防本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本试验采用本国分离的厌氧棒状杆菌菌株,以2%蛋白胨肝透析液培养液,经大罐通气(N2)培养生产的厌氧棒菌菌苗。通过菌体破碎、高速离心提取的粗制细胞壁,再经SDS处理,蛋白酶(胰酶加pronase)消化等步骤提纯而得精制细胞壁。经实验证明它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及多能干细胞具有明显激活作用,脾激活指数均在2~3以上,每个脾脏中脾结节生成单位(CFUS)较对照组提高3~4倍,同时对移植的小鼠艾氏腹水癌及恶性
作者就成都儿童分离的6个血清型的变链菌的一些代表株和国外7个血清型的参考株以及血链菌和唾链菌的参考株的形态、培养、生化和血清学特性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证实地方株符合变链菌的描述,但在菌体形状、大小、链长和排列,菌落坚硬度和水珠样物质的出现,发酵类型,盐的耐受性,贴附管壁生长,菌块颜色等方面则可因血清型别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典型的变链菌菌落粗糙,坚硬,不易弄碎,不易从琼脂上取出;无明显溶血;通常
用痢疾福氏志贺氏Y变种、无群抗原的福氏志贺氏4a株、经痢疾杆菌与大肠杆菌K12株杂交所得HF6-2404(抗原式为Ⅵ∶-)、HF2al(抗原式为-∶3,4)等菌株进行小鼠和豚鼠交叉免疫力试验,观察血清抗原结构与免疫力的关系,结果仅具群抗原的杂交株HF2al与Y变种能保护相应毒菌及福氏志贺氏2a毒菌的感染,但不能保护福氏志贺氏3a型毒菌的攻击。以自然感染福氏志贺氏Y变种的猴体,康复后用福氏志贺氏2a
经对人、牛、羊、鼠类和禽类等一些有代表性支原体及腐生性无胆甾原体菌株的系统实验观察,以及在实验室常规检验中对支原体分离鉴定方法的研究,证明多数支原体种系无论传代株及野生株,在琼脂最终浓度为0.3%的半流体培养中,多能良好生长。经对其生长特征系统观察,确认,以混悬法培养,多数种能形成特征性的支原体半流体菌落;以穿刺法培养能形成特征性的半流体生长带。支原体半流体培养的这种特征,特别是半流体支原体菌落,
本文报导了一种去除人血清中风疹血凝NSI的DW H-M法,能相当满意地获得HI结果。在肝素与β-脂蛋白的结合中,要求一定量的Mn++存在,此外NaCl的含量十分重要,只有在无NaCl的情况下,NSI的主要成份LDL才可能与肝素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被完全除去。被检血清如事先56℃30分钟灭活,将改变β-脂蛋白的结构,从而不利于与肝素结合。本文同时用HI及SRH二种试验共比较了465份1~6岁儿童血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