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2018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同年9 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注重农房单体个性设计,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可见,川西农村建筑风貌整治提升工程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及时总结其成效与短板,并有针对性地展开建筑风貌整治,对于川西农村建筑风貌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川西農村建筑风貌现状
(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当前,川西农村建筑主要有20 世纪50—60 年代建筑、70—80 年代建筑、2008 年后建筑三种,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20 世纪80 年代及以前建筑多为砖木结构,90 年代以后多为砖混或框架结构;为增强房屋抗震性能,住房在砖混结构中设置了构造柱和圈梁。汶川特大地震之前的建筑屋顶多为木屋架屋顶,内再吊顶;地震后所建房屋屋顶多为木屋架屋顶和钢筋混凝土板屋顶。
(二)民居分布特征为带型、片型与散点型
丘陵地区的建筑分布特点为以散点型布局为主, 而平原地区的建筑分布特点主要为带型布局与片型 布局相结合。带型布局即村镇民居沿主干道路、通村道路、田间道路而建,片型布局可见于因灾后重建或 土地整理而建设的聚居点(图1)。
(三)建筑分类、构造等较为简单
建筑分类:按使用性质分类,可分为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其中,民用建筑又可分为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按层数分类,多数民用建筑基本上为1—2 层,属于低层建筑,也有部分3 层建筑,属于多层建筑。按承重材料分类,民用建筑主要有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也有部分底层框架结构。
建筑构造:墙体多为用叠砌方法砌筑而成的实体砖墙,主要材料为砂砖墙(图2)。
建筑外墙饰面装修有抹灰类、贴面类和涂料类;部分建筑的正立面以贴面砖装饰,颜色有白色砖、印花砖以及暖色调的无釉面砖(图3)。
门窗多为推拉式,用材略有差异;屋顶类型主要是悬山两坡顶,盖料种类有小青瓦和琉璃瓦(图4),部分屋顶类型以彩钢的两坡屋顶为主,也有部分平屋顶。
纵墙檐口构造主要有砖挑檐和挑檐木檐口(图5),并且都 有封檐板;细部装饰呈现川西民居特色。
(四)院落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
老式房屋大多为“封闭围合式”(图6),在生活居住空间旁辟地生产,补充自家生活需要,这种布局目前仍普遍存在。
汶川特大地震后及改良后的很多住宅走向开放。如沿路住宅,会在房屋建筑前用水泥砌出40m2 左右的开畅平台,既作为与道路间的距离,又方便停放车辆和晾晒农作物。在房屋后方一般会留出一定空间的封闭式院落,但面积较小,方便饲养鸡鸭等家禽或堆放自家物品(图7)。由封闭向开放的院落空间转型,反映出村民需求已从传统生活需求扩大到日益增加的交通通达度、停放车辆等方面的需求。这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川西农村建筑风貌建设存在的问题
因建筑规划滞后或缺乏(如与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不同步,乡村规划对风貌品质的指引不足),导致如下问题:
(一)建筑肌理过于单一趋同
汶川特大地震以后,村民居住需求大幅增加导致村庄快速更新,一些村庄出现较多生硬建筑布局形态,村庄肌理亦呈现出单一、趋同风格,行列式和兵营式建筑布局破坏了传统村庄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传统村庄风貌格局(图8)。
(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建筑混乱布局
传统建筑,主要采用大量天然材料并适当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形成木构等特色建筑,使当地地域风貌特色得到更好体现。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建筑呈现混杂状态。近年新建建筑多系村民盲目模仿新型建筑,外观样式不尽相同,当地建筑风貌特色逐渐丧失,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格格不入。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体量过大与整体风貌不协调,部分新建建筑色彩选择与乡村风貌不协调,新建建筑应用材料杂乱与整体风貌缺乏统一性等。
(三)建筑平面与建筑外观缺乏保护
在传统社会形态下,部分民居建造采用地方特有材料,因此形成不同的民居风格,这些具有民俗价值的民居由于年代较长,缺乏科学保护和修缮,质量堪忧。部分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或传统建筑,由于修缮保护过程缺乏科学指导,原有建筑在修缮过程中使用现代建筑材料或者工艺,原有建筑风貌被破坏。
(四)建筑墙体缺乏生机与特色
建筑立面色彩纷杂,主色、辅助色、点缀色 不协调或比例失调。部分沿街墙体采用整体粉刷涂料或贴白瓷砖方式对建筑墙体进行装饰, 这种简单的粉饰没有起到美化效果,反而使建 筑墙体原材质和原肌理被遮挡,导致建筑外观 缺乏生机与特色,对村庄古朴风貌造成破 坏(图9)。
(五)屋顶样式杂乱,色彩过于突出
新建建筑的坡屋顶形态和屋顶构件装饰略显简陋,还有部分简易平屋顶建筑,致使整个村庄天际线关系杂乱,不能形成完整有序的空间 布局。此外,几乎每个村庄都存在红色或蓝色 彩钢瓦屋顶,这类建筑置于整个古朴的村庄中, 颜色过于突出,与周边建筑及村庄环境极不协 调 ,极 大地破坏了村庄原有的整体风貌(图10)。
三、川西農村建筑风貌提升策略
(一)建筑理念体现全局性
一是理念要有全局性。不仅从个体上引导建筑的单纯造型美感,更要将县域内的所有村落形态当成一个统一整体系统考虑。从各个历史文脉层面解析村落分布且划分成各种建筑风貌群,培育各个独立自主且互相关联的村落建筑风貌体系,建筑的布局和形式都要与自然、人文、环境和谐相融。
二是规划要有全局性。区镇村应联动制定本区域的建 筑风貌整治方案,将农村的宗族观念、民间艺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及社会行为等元素都融入到乡村建筑风貌规划与 设计中;在此基础上,加强乡村全域全要素风貌品质引导, 注重同一地块不同类型建筑的协调,注重不同类型建筑的 风貌塑造引导。
三是行为要有全局性。可予两步推进,第一步是对村庄的道路、排水系统、公厕、公共服务区、路灯以及绿化等设施进行规划和整治。第二步才是房屋立面整治以及公共区域、旅游打造等规划工作。具体行为链条应遵循“寻源—修复—培育—发展—形成”的村落建筑风貌形态培育成长全周期,在延续村落原有文脉特征的基础上适当注重新时代现代建筑技术手法的吸收和发展。
(二)建筑风格凸显地域性
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物化体现。从建筑外部造型到建筑内部装饰,无不显示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艺术水平、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及社会行为准则等社会生活各层面。建筑设计与创造应具有地域性与历史性,使建筑成为历史传统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的传承和延续。川西农村建筑风格要凸显地域性,注重利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借鉴当地传统建筑样式并融入当地文化元素。
(三)建筑风貌强化生态性
一是以人为本的建筑思路。生态建筑的最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主体,建筑的使用要以人的健康和舒适为基本要求。川西农村建筑风貌设计应根据区域性特点,修建适应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建筑,把生态建筑的科学理念运用于设计实践活动中。
二是建筑融入当地环境。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地貌、地势优势,确保建筑工程高低错落有致,实现与周围环境的良好融合。如根据建筑场地水文、植被等合理布局不同建筑物,并确保不同建筑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拦河建坝,将自然水系引入村落,并连通村 中家家户户;重视建筑物旁边微生物、动物和植被,合理调节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是推广绿色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川西农村建筑风貌改善应积极考虑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四)建筑设计遵循差异性
保留类建筑、提升类建筑和新建类建筑的建筑风貌整治重点不同。
一是重在保护的保留类建筑整治思路。保留类建筑主要是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具有民俗文化价值或当地自然特色的建筑。保留类建筑周边禁止建设现代化建筑,新建构筑物风貌与传统村落景观保持一致,改造、新建的房屋建筑、构筑物等需经过政府规划审批,且需遵循原有建筑风格。要严格控制新增建筑数量和类型,其风格、体量、位置、建筑材质等均要符合传统村落风貌要求。
二是重在改善的提升类建筑整治思路。提升类 建筑,是针对质量相对较好、使用功能不受影响的建 筑,应对其建筑形式、立面、细部、色彩等进行改造提 升。当前,川西农村多数村庄老百姓以外出务工和传 统农业为生,经济收入较少,因此,提升类建筑风貌改 造应重点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尽量减少建设成本,体 现经济适用原则,避免大拆大改。做法之一是屋顶提 升。周围建筑多为坡屋顶时,为使平屋顶建筑与周围 环境协调,应进行平改坡处理。屋顶色彩要和村庄内 多数建筑屋顶主色调保持一致。屋顶材质须更换彩 钢瓦,替换为灰瓦或红瓦材质,亦可使用传统小青瓦。做法之二是墙体提升。重点是对颜色或材质颜色破 坏村庄整体风貌的建筑墙体进行改造提升,可采取去 除涂料或更换材质的处理方式。涂料可通过使用真 石漆达到建筑外墙的仿石材效果,可使用仿古无釉面 砖达到灰砖、红砖、仿石材、仿木材的效果。做法之三 是局部提升。对建筑物的建筑部件进行改造,替换和 改造与建筑本身不协调或破坏老建筑本身历史价值 的部件。可通过使用防腐木门窗、仿古木门、木纹钢 仿木门、灰钢窗等对门窗进行改造。
三是重在规划的新建类建筑整治思路。新建建 筑包括灰砖灰瓦建筑、红砖红瓦建筑、自然材质建筑 三种类型,对其建筑元素(墙体、屋顶、门窗、色彩等) 的规划设计应予以引导。首先,建筑的平面设计应适 合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与当地传统建筑平面 相协调,不可盲目照搬照抄城市建筑的功能和布局。其次,建筑外观应按照“多样式”原则,体现当地特色, 建筑立面应进退变化、高低错落、层次丰富。再次,严 格控制新建建筑体量,各地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乡村建筑体量的控制要求予 以规范。
(作者单位:胡宏、郭鹏、李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程晓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