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2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签署了《2018年—2028年俄罗斯军事装备发展纲要》,确定未来10年俄罗斯军事装备升级和更新计划。普京签署的发展纲要与之前最大的区别是大部分即将量产的军事装备都是经过了叙利亚战场的实战检验。
在两年多的叙利亚作战中,俄军派出4.8万多名军人在叙利亚参战,动用了215种武器,空天军航空兵战斗起飞共计3.4万架次,舰船和潜艇对敌方实施了100次精确打击,特种作战力量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作战能力。俄空天军总共进行了3万多次战斗飞行,进行了9.2万次军共计摧毁敌方8000个装甲目标、718个武器弹药生产点和396处非法采油点及炼油厂,消灭60318名恐怖分子,其中包括819名非法武装头目和2840名出生于俄联邦的恐怖分子,解放了87.6%的叙利亚领土。
通过直接军事介入,俄罗斯帮助一度风雨飘摇的巴沙尔政权收复大片国土、稳固执政地位。俄罗斯也以此为契机扩大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重塑了自身的国际政治、军事大国形象。光鲜的军事行动背后,是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的关系的愈加紧张,是更加严厉的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和军事打压,是呈恶化趋势的外部环境。从多重角度上看,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有所收获也依然留有不小的遗憾。
过去两年多,俄军在叙利亚展开了全维度、多层次的兵力部署,俄制武器集体亮相,新式装备轮番上场,叙利亚成为俄罗斯名副其实的实战练兵场。借助在敘利亚的实战环境检验,俄军共发现702处武器装备缺陷,并且有效排除99%的缺陷,极大提升了俄军的战斗力。
在陆地,T-90A主战坦克、TOS-1A和BM-30龙卷风两款火箭炮虽然不是战场上的主角,但还是走出了阅兵场,迈向了通往战场的第一步;更引人关注的是俄军的战斗机器人部队——在2015年底,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战斗机器人的支援下展开了清除“伊斯兰国”据点的作战行动。俄罗斯媒体骄傲地宣称,这是世界上第一场以战斗机器人为主的攻坚作战。
在海上,里海区舰队自苏联解体以来首次参加实战,并一举博得世人的关注。2015年10月7日深夜,26枚神剑巡航导弹从俄海军里海区舰队的4艘轻型护卫舰上发射,经过伊朗、伊拉克领空,准确击中位于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的重要军事目标。这是俄海军首次在实战中使用舰射巡航导弹攻击远距离地面目标,在俄罗斯海军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天空,俄空天军成立不足两个月即首次参加实战。不仅苏-35C、苏-34、米-28N等俄军主力战机翱翔叙利亚上空,俄第五代战斗机苏-57也被部署到叙利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俄空天军刚一成立便实现了“空天一体”,出动了10余种不同型号的卫星,它们在叙利亚上空持续地探测地形,为战机指引目标,并实时评估战场形势。空天军也正如其名,通过实战达到了“空”与“天”的无缝对接。
俄军的收获不仅对武器装备进行了有效检验,还对作战思想进行了实际运用。2016年5月,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在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大会上作了题为《混合战争需要的高科技武器和科学理论》的报告。格拉西莫夫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混合战争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最小程度的武力介入达成政治目的,其重点是破坏敌人的军事和经济潜力,施加信息和心理压力,支持敌国内反对派,实施游击战和破坏战术。
自“新面貌”军事改革以来,俄罗斯倾举国之力,以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为根基,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和运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混合战争”应对与应用之策。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采取多种威慑与战略欺骗措施,同时秘密部署特种作战部队,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展开大规模心理战和舆论战,兵不血刃地实现既定作战目标,最终成功推动了“什叶派之弧”的出现,极大地动摇了美国在中东“一家独大”的地位。
此外,俄罗斯还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宗教和文化优势。伊斯兰教是俄罗斯第二大宗教,在俄罗斯文化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在北高加索地区聚集着大量穆斯林,相比美国,俄罗斯对于伊斯兰世界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充分利用其优势以进行外部协调沟通和情报工作,有力配合了俄军的军事行动。
俄军在近年来的行动中,采用综合应对措施,高效调动国家战略资源,给美国等西方大国制造了一系列难题,使俄版“混合战争”初见威力。这让西方感到难以判断和应对,尤其对以“协商一致”原则为基础的北约决策体制来说,更显“杀伤力”。
通过“新面貌”军事改革,俄军在叙利亚战场的表现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初步让世人领略到了俄军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成果。“新面貌”改革不足5年俄军便能取得如此成果,其巨大转变和特殊寓意值得深思。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胜利,从来不是简单打赢战争,而是将战场的胜利延伸到谈判桌上。俄军在叙利亚开展的军事行动,不仅打赢了军事仗,还过了政治关。俄罗斯在道义上打击恐怖主义、在规范上应叙政府之邀出兵并适时撤军、在行为上联合区域大国主导和平进程,不仅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也表达了俄罗斯对于世界秩序的看法:在这个失序的世界中,军事力量仍然是俄罗斯评判大国标准的重中之重。俄罗斯主张多极世界,在世界秩序中发挥独特而独立的作用。
俄罗斯联合多方力量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将叙利亚危机的发展轨迹由多方武装冲突转变为所有力量愿意参加的政治对话。其目的是塑造这样一种信念:俄罗斯是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俄罗斯就没有真正的安全可言。这不仅适用于邻国,更是普遍适用的。 纵观历史,俄罗斯的参与总是对维护持久和平至关重要。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如此,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亦如此。反观1919年巴黎和会,苏俄的缺席使和会的成果仅仅维持了20年,并诱使二战爆发。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排斥俄罗斯参与的企图,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乌克兰的不稳定。千百年来,俄罗斯立足世界强国之林靠的是硬实力,而能够站得稳,靠的是俄式的谋略与智慧。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辆俄罗斯坦克正在前行搜索。突然,一束导弹拖曳着尾焰向坦克飞去!剧烈的冲击震动之后,坦克缓缓地驶出烟幕,仅仅是外部干扰装置受损,驾驶员安然无恙。”这并不是军火商精心制作的宣传片,而是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中的真实视频。视频中的坦克是俄罗斯T-90A主战坦克,击中它的是恐怖分子使用的美国TOW陶氏反坦克导弹。
出兵叙利亚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首次境外作战,很多装备的性能在实战环境下展示给全球潜在买家,成为俄罗斯的军贸“活广告”。曾几何时,乌克兰危机严重影响俄罗斯军品贸易的影响,不仅切断了配件供应,更使得俄对外军事技术交流范围受限。而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很好地对冲了这两大影响,一方面进行了武器的实战检验,另一方面赢得了新的军事技术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与埃及签订的46架卡-52K短吻鳄直升机合同2017年开始交货,这批卡-52短吻鳄直升机正是俄法西北风级直升机攻击舰军购项目中,俄罗斯专门改装的型号。俄法军购被法方叫停后,这些舰船和配属的直升机(以及俄方研制的电子系统)最终辗转被埃及接手。哪怕俄法交易“流产”后,埃及仍愿意“接盘”两家的设备。
现代意义上的军品贸易,早已超越过去以武器系统终端为核心的模式,向更深层次的军事技术合作发展。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后签署的飞机合同,不仅包括整机出口和零部件供应,还包括在买方国内建厂进行装备维修,有关俄罗斯军事院校也可能为买方培养配套机型的飞行员和技术专家。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瓦季姆·科久林教授强调,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一个国家在购买武器时,买到的不光是硬件,还有某些政治红利。在军事打击“伊斯兰国”的过程中,俄罗斯与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国组建了联合情报信息中心,加强了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俄罗斯是叙利亚最大的军品供给国,提供包括T-72坦克、米-29战机、地空导弹等多种武器,占叙利亚所获武器90%。2015年11月9日,俄罗斯与伊朗签署了一项新合同,规定将于2017年年底之前为伊朗提供C-300反机载导弹系统。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表明其在中东问题上的更深一步介入,为潜在盟友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打下了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以来,俄军入叙作战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保住了亲俄的阿萨德政权,维护了俄罗斯、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关键战略利益。
然而,光鲜的军事行动背后,仍有一系列重要目标未能实现,特别是希望“借反恐、促合作”,减轻经济制裁的愿望非但没有实现,还适得其反,愈演愈烈。
2017年9月27日,俄罗斯军事顾问团的高级将领、陆军中将阿萨波夫在叙利亚遭“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炮击身亡。受到袭击时,他正在代尔祖尔市区附近的一处指挥部中指导叙利亚政府军解放该市的行动。中将阵亡是因为情报泄漏而遭恐怖分子炮火袭击身亡,这不仅暴露出俄军在情报方面的严重漏洞,更表明俄军信息化指挥体制建设不足,高级指挥官不得不亲临一线指挥。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副外长严词谴责美国,称“这是俄罗斯因美国在叙利亚的‘虚伪’政策而被迫付出的血的代价”,这也昭示着美俄博弈再次升级。
在两年多的叙利亚作战中,俄军派出4.8万多名军人在叙利亚参战,动用了215种武器,空天军航空兵战斗起飞共计3.4万架次,舰船和潜艇对敌方实施了100次精确打击,特种作战力量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作战能力。俄空天军总共进行了3万多次战斗飞行,进行了9.2万次军共计摧毁敌方8000个装甲目标、718个武器弹药生产点和396处非法采油点及炼油厂,消灭60318名恐怖分子,其中包括819名非法武装头目和2840名出生于俄联邦的恐怖分子,解放了87.6%的叙利亚领土。
通过直接军事介入,俄罗斯帮助一度风雨飘摇的巴沙尔政权收复大片国土、稳固执政地位。俄罗斯也以此为契机扩大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重塑了自身的国际政治、军事大国形象。光鲜的军事行动背后,是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的关系的愈加紧张,是更加严厉的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和军事打压,是呈恶化趋势的外部环境。从多重角度上看,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有所收获也依然留有不小的遗憾。
武器“练兵场”,
检验“混合”思想
过去两年多,俄军在叙利亚展开了全维度、多层次的兵力部署,俄制武器集体亮相,新式装备轮番上场,叙利亚成为俄罗斯名副其实的实战练兵场。借助在敘利亚的实战环境检验,俄军共发现702处武器装备缺陷,并且有效排除99%的缺陷,极大提升了俄军的战斗力。
在陆地,T-90A主战坦克、TOS-1A和BM-30龙卷风两款火箭炮虽然不是战场上的主角,但还是走出了阅兵场,迈向了通往战场的第一步;更引人关注的是俄军的战斗机器人部队——在2015年底,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战斗机器人的支援下展开了清除“伊斯兰国”据点的作战行动。俄罗斯媒体骄傲地宣称,这是世界上第一场以战斗机器人为主的攻坚作战。
在海上,里海区舰队自苏联解体以来首次参加实战,并一举博得世人的关注。2015年10月7日深夜,26枚神剑巡航导弹从俄海军里海区舰队的4艘轻型护卫舰上发射,经过伊朗、伊拉克领空,准确击中位于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的重要军事目标。这是俄海军首次在实战中使用舰射巡航导弹攻击远距离地面目标,在俄罗斯海军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天空,俄空天军成立不足两个月即首次参加实战。不仅苏-35C、苏-34、米-28N等俄军主力战机翱翔叙利亚上空,俄第五代战斗机苏-57也被部署到叙利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俄空天军刚一成立便实现了“空天一体”,出动了10余种不同型号的卫星,它们在叙利亚上空持续地探测地形,为战机指引目标,并实时评估战场形势。空天军也正如其名,通过实战达到了“空”与“天”的无缝对接。
俄军的收获不仅对武器装备进行了有效检验,还对作战思想进行了实际运用。2016年5月,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在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大会上作了题为《混合战争需要的高科技武器和科学理论》的报告。格拉西莫夫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混合战争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最小程度的武力介入达成政治目的,其重点是破坏敌人的军事和经济潜力,施加信息和心理压力,支持敌国内反对派,实施游击战和破坏战术。
自“新面貌”军事改革以来,俄罗斯倾举国之力,以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为根基,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和运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混合战争”应对与应用之策。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采取多种威慑与战略欺骗措施,同时秘密部署特种作战部队,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展开大规模心理战和舆论战,兵不血刃地实现既定作战目标,最终成功推动了“什叶派之弧”的出现,极大地动摇了美国在中东“一家独大”的地位。
此外,俄罗斯还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宗教和文化优势。伊斯兰教是俄罗斯第二大宗教,在俄罗斯文化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在北高加索地区聚集着大量穆斯林,相比美国,俄罗斯对于伊斯兰世界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充分利用其优势以进行外部协调沟通和情报工作,有力配合了俄军的军事行动。
俄军在近年来的行动中,采用综合应对措施,高效调动国家战略资源,给美国等西方大国制造了一系列难题,使俄版“混合战争”初见威力。这让西方感到难以判断和应对,尤其对以“协商一致”原则为基础的北约决策体制来说,更显“杀伤力”。
通过“新面貌”军事改革,俄军在叙利亚战场的表现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初步让世人领略到了俄军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成果。“新面貌”改革不足5年俄军便能取得如此成果,其巨大转变和特殊寓意值得深思。
强化政治话语权,
重塑大国尊严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胜利,从来不是简单打赢战争,而是将战场的胜利延伸到谈判桌上。俄军在叙利亚开展的军事行动,不仅打赢了军事仗,还过了政治关。俄罗斯在道义上打击恐怖主义、在规范上应叙政府之邀出兵并适时撤军、在行为上联合区域大国主导和平进程,不仅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也表达了俄罗斯对于世界秩序的看法:在这个失序的世界中,军事力量仍然是俄罗斯评判大国标准的重中之重。俄罗斯主张多极世界,在世界秩序中发挥独特而独立的作用。
俄罗斯联合多方力量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将叙利亚危机的发展轨迹由多方武装冲突转变为所有力量愿意参加的政治对话。其目的是塑造这样一种信念:俄罗斯是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俄罗斯就没有真正的安全可言。这不仅适用于邻国,更是普遍适用的。 纵观历史,俄罗斯的参与总是对维护持久和平至关重要。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如此,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亦如此。反观1919年巴黎和会,苏俄的缺席使和会的成果仅仅维持了20年,并诱使二战爆发。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排斥俄罗斯参与的企图,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乌克兰的不稳定。千百年来,俄罗斯立足世界强国之林靠的是硬实力,而能够站得稳,靠的是俄式的谋略与智慧。
军贸“活广告”,
开拓中东市场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辆俄罗斯坦克正在前行搜索。突然,一束导弹拖曳着尾焰向坦克飞去!剧烈的冲击震动之后,坦克缓缓地驶出烟幕,仅仅是外部干扰装置受损,驾驶员安然无恙。”这并不是军火商精心制作的宣传片,而是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中的真实视频。视频中的坦克是俄罗斯T-90A主战坦克,击中它的是恐怖分子使用的美国TOW陶氏反坦克导弹。
出兵叙利亚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首次境外作战,很多装备的性能在实战环境下展示给全球潜在买家,成为俄罗斯的军贸“活广告”。曾几何时,乌克兰危机严重影响俄罗斯军品贸易的影响,不仅切断了配件供应,更使得俄对外军事技术交流范围受限。而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很好地对冲了这两大影响,一方面进行了武器的实战检验,另一方面赢得了新的军事技术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与埃及签订的46架卡-52K短吻鳄直升机合同2017年开始交货,这批卡-52短吻鳄直升机正是俄法西北风级直升机攻击舰军购项目中,俄罗斯专门改装的型号。俄法军购被法方叫停后,这些舰船和配属的直升机(以及俄方研制的电子系统)最终辗转被埃及接手。哪怕俄法交易“流产”后,埃及仍愿意“接盘”两家的设备。
现代意义上的军品贸易,早已超越过去以武器系统终端为核心的模式,向更深层次的军事技术合作发展。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后签署的飞机合同,不仅包括整机出口和零部件供应,还包括在买方国内建厂进行装备维修,有关俄罗斯军事院校也可能为买方培养配套机型的飞行员和技术专家。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瓦季姆·科久林教授强调,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一个国家在购买武器时,买到的不光是硬件,还有某些政治红利。在军事打击“伊斯兰国”的过程中,俄罗斯与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国组建了联合情报信息中心,加强了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俄罗斯是叙利亚最大的军品供给国,提供包括T-72坦克、米-29战机、地空导弹等多种武器,占叙利亚所获武器90%。2015年11月9日,俄罗斯与伊朗签署了一项新合同,规定将于2017年年底之前为伊朗提供C-300反机载导弹系统。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表明其在中东问题上的更深一步介入,为潜在盟友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打下了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以来,俄军入叙作战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保住了亲俄的阿萨德政权,维护了俄罗斯、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关键战略利益。
然而,光鲜的军事行动背后,仍有一系列重要目标未能实现,特别是希望“借反恐、促合作”,减轻经济制裁的愿望非但没有实现,还适得其反,愈演愈烈。
对美博弈升级,
外部环境恶化
2017年9月27日,俄罗斯军事顾问团的高级将领、陆军中将阿萨波夫在叙利亚遭“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炮击身亡。受到袭击时,他正在代尔祖尔市区附近的一处指挥部中指导叙利亚政府军解放该市的行动。中将阵亡是因为情报泄漏而遭恐怖分子炮火袭击身亡,这不仅暴露出俄军在情报方面的严重漏洞,更表明俄军信息化指挥体制建设不足,高级指挥官不得不亲临一线指挥。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副外长严词谴责美国,称“这是俄罗斯因美国在叙利亚的‘虚伪’政策而被迫付出的血的代价”,这也昭示着美俄博弈再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