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动物园

来源 :智族GQ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fenr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虎猫(学名:Leoparduspardalis)是一种中型猫科动物,善攀缘及跳跃。喜独居。视觉十分灵敏,具有夜视能力。分布于美洲。

我们需要怎样的动物园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豹》写于1903年,描述的是巴黎动物园的豹。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的景象,竟然依旧如此:光秃秃什么也没有的狭小笼子里,一头本该美丽的猛兽失去了光泽,来回踱步——这种单调、重复的动作,有一个术语,叫“刻板行为”。动物园里的动物只要出现了刻板行为,就说明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是,今日亦有许多动物园,已不再是这种样子。如果你想看看一座现代动物园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不如跟我们逛一逛这些地方。来思考一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动物园。
在树上自由活动的红毛猩猩

一切从动物出发新加坡动物园群


  很多人去新加坡,都会选择去动物园转转。新加坡的动物园,也的确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一面小小招牌。其实,新加坡并非只有一座动物园,而是4座:新加坡动物园、夜间动物园、河川生态园和裕廊飞禽公园。这4座动物园,可以打破你对动物园的旧认知。
  热带的动物园有一个优势:植被生长更加旺盛快速,有了这个优势,场馆就容易做得更丰富。新加坡动物园的红毛猩猩自由活动区,就能体现这种优势。
  新加坡动物园的红毛猩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它的地面部分,是一个至少上千平方米的活动场,绿化好,有设计很精良的爬架,但这部分并没有什么让人吃惊的。厉害的在天上。
  在热带植物优势的加成下,新加坡动物园给这些红毛猩猩提供了很多10米以上的大树,他们不但允许猩猩们往上爬,还用木头把这些大树的树冠层连接了起来。这样一来,这些猩猩就拥有了一个方圆上千平方米、上下十多米自由穿梭的立体活动场,所谓“自由活动区”就是如此。在现场,就能看到几只未成年的小红毛猩猩在樹冠层上穿梭。
  而有些热带动物园缺乏生长旺盛又不太怕动物破坏的大树的自然条件。如果提供了这样复杂的“活爬架”,可能没有办法防止聪明的猩猩们逃出场馆。所以很多猩猩们暂时就不能爬高高了。
  新加坡动物园内,还有一个“脆弱雨林区”与众不同。一些动物园曾经十分流行的鸟语林基本是拉起一个大网,把各种鸟都放进去,人可以进去看,但这些鸟语林实际上有很多问题。比如热带鸟、温带鸟、寒带鸟都放在同样的环境里——这也就是一个“养活了”的标准。当然这样也有一些好处:合笼能带来更大的可利用空间;参观者进入笼子找鸟,会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
新加坡夜间动物园的鼯鼠

  而在一些很棒的动物园里,有一些看起来和鸟语林类似,但内核很不一样的展馆。这些展馆也会支起大网,把多种动物放进去养,然后让人进去找动物。它们与国内常见的鸟语林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馆里的环境和放进去的物种,都是在同一主题之下,受到严格控制的。
  具体到新加坡动物园的“脆弱雨林区”,这个馆在大笼子里重现了热带雨林的环境,无论是植被还是湿度,各方面都和笼外不同。园方在笼中放养了许多东南亚热带雨林环境中的鸟类、兽类,辅以少量非洲、南美的热带物种。在落叶层里,还有故意放养的发声蟑螂、独角仙,以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青蛙和蟾蜍。
  在一个可控的场馆里还原热带雨林的环境,种满雨林的植物,就能让里面几乎所有的热带动物生活得很自在,这是一般的鸟语林做不到的。而用环境匹配合适的动物,也能让这些动物展示出正常的自然行为,和环境有良性的互动,展现出来的信息也更加丰富。人依旧能在大笼舍里走来走去,在天空、树冠、树干、林下等各个区域,寻找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的各种动物,仿佛是在真正的热带雨林里找动物一样。
在新加坡夜间动物园中正在活跃的斑鬣狗

  很多动物园的陈旧,在于理念的落后。但是,光有理念不够,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场馆设计和维护能力,动物饲养和管理的方法才能落地。这就是新加坡动物园能让我们看到的。
  这两个展区让大家看到了场馆设计和维护能力,动物饲养和管理可能还看不太出来。那就移步隔壁的夜间动物园来看看。新加坡的夜间动物园,是全球第一个专门在夜间开放,展示夜行动物和动物夜间行为的动物园。时至今日,也没有哪个新建的夜间动物园,能达到新加坡夜间动物园的体验。
  新加坡夜间动物园整体环境非常暗,最亮的动物展区,也仅仅有一盏亮度类似于满月的灯。而针对那些适应极暗环境的动物,笼舍里的灯光就特别暗了,甚至在有些笼舍里灯是暗红色的,这是在尽量减少对夜行动物行为的影响。这样就能找到不少有意思的自然行为。   譬如鼯鼠。夜间动物园里有个很大的网笼,里面养着鼯鼠。人可以钻到这个大笼子里,在树枝之间寻找鼯鼠、蝙蝠和几种鸟类。在夜间,鼯鼠硕大的眼睛亮晶晶的,非常萌。说到蝙蝠,新加坡有好些种野生蝙蝠。在新加坡动物园和夜间动物园当中,经常会看到小牌子,上面说,这附近有野生的蝙蝠,大家可以抬头看。在夜间动物园当中,园方会放置一些香蕉,引来野生的狐蝠取食。这样对园区所在地本土野生动物的展示,是件特别好的事情,多一些了解,就能多许多保护。

  夜间动物园整体环境非常暗,最亮的动物展区,也仅仅有一盏亮度类似于满月的灯。而针对那些适应极暗环境的动物,笼舍里的灯光就特别暗了,甚至在有些笼舍里灯是暗红色的,这是在尽量减少对夜行动物行为的影响。这样就能找到不少有意思的自然行为。

  如果你想感受大型猛兽在夜晚的行动,建议可以去看看斑鬣狗。斑鬣狗兴奋时的叫声像人的大笑,这点可能你早在书本上看到过。但是,当夜间动物园的饲养员出来喂食,你就能够直接观察到一群斑鬣狗一起“大笑”,狂笑声在夜空里飘荡不停。那种感觉,远比看书、看视频,更为震撼。
  这么描述,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夜间动物很有意思,但其实这也反映了这间动物园的管理水平。因为这是一间只在夜间开放的动物园,有很多避光的夜行动物,如何才能让它们的行为更丰富;让这些夜行动物生活得不错的同时,还能让人看到,并且在夜间的园区里保证动物和人的安全,就需要极高的饲养和管理水平了。
  在新加坡的夜间动物园之后,有些动物园也有模仿。但大多的模仿,都是把日间动物园的开放时间拉长,然后一些大灯照耀着动物。这样的夜间动物园,不是真的夜间动物园,反而有一种强行让动物加班的感觉。这样的话,动物的状态怎么会好呢?
  其实,新加坡动物园群也有养不好的动物,例如北极熊。新加坡动物园有一头明星北极熊,名叫因努卡。因努卡出生在1990年12月26日,是全世界第一头也是唯一一头出生在热带的北极熊。它的出生,让新加坡人爱得疯狂。全国热情地为它想了390个名字,最终选择了因努卡——因纽特语中的“寂静追猎者”。
  但是,因努卡的背后也有巨大的争议。它的父母是在1978年从寒带引入新加坡的。但伴随着它们到来的,是公众的爱和增长的争议。动物保护组织质疑,北极熊这样的动物是否能适应热带,这种质疑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为了打消这些质疑,也为了白熊,新加坡动物园想方设法提升北极熊的生活水平,但依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他们不是没动过心思,也想过把北极熊们送回温带、寒带,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尤其是因努卡,让这样一头热带出生的北极熊“回到”寒冷的地方,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2018年4月25日上午9时30分,因努卡去世了。新加坡动物园承诺,之后再也不养北极熊了。养不好就不再养,对于动物园来说,这就是特别好的态度。
台北动物园昆虫馆的枯叶蝶

在地动物保护的典范台北动物园


  如果要提名中国最好的动物园,台北动物园是不能被忽视的名字。现代动物园有四大功能:休闲娱乐、动物保护、科学研究和自然教育。休闲娱乐非常好理解,那么其他几个功能,该如何做呢?
  台北动物园在物种保护工作这件事上,最知名的是繁殖出了中华穿山甲。因为子虚乌有的“疗效”,全世界的穿山甲正遭受着巨大的威胁。台北动物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穿山甲人工繁育的动物园,园中饲养着13只中华穿山甲,这些穿山甲的来源是对野生动物的救助。台北动物园对中华穿山甲的饲养始于20多年前,当时台湾地区穿山甲走私不少,查缉到还活着的个体后会送到动物园来。刚开始,园方也不知道该如何饲养穿山甲,毕竟穿山甲在野外吃蚂蚁,要搞来那么多的蚂蚁喂可不容易。在台北动物园的营养师、兽医、饲养员的合作下,他们攻关出了适合穿山甲食用的饲料配方。
  这个过程特别不易。一开始,人们认为穿山甲和食蚁兽的食性差不多,饲料配方应该可以通用,结果试了一下发现不行。于是,各种成分一点点儿地改换,调配比例,最终成功。成功的标准是:穿山甲吃完这种饲料,不但活得好好的,还能连续繁殖。這才算是解决了一种动物的人工饲养难题。
台北动物园正在进食的穿山甲
本地动物展区的台湾鬣羚

  通过科研攻关,台北动物园不但解决了园内中华穿山甲的饲养问题,还大大增加了野生个体的救助成功率。这样就实现了“动物保护”和“科学研究”。
  那么,该如何针对中华穿山甲做自然教育呢?
  台北动物园的中华穿山甲展区,有两个展区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科普展示道具:包含着穿山甲模型的透明塑料球,游客可以从一个小小的孔洞里伸进手指,摸一摸穿山甲温润的甲片。原来,穿山甲是这样的手感啊!
  但最顶级的自然教育,莫过于让自然自我展示。让活生生的穿山甲表现自身的行为,那会比展板更为重要。
  为了让日行的人类游客看到夜行的穿山甲的行为,饲养员通过白天的定时喂食,让穿山甲在早上醒来一次。如果你在上午11点左右去围观,就有可能看到穿山甲进食。   只见饲养员把食物装到一个透明的长筒中,然后套到一块塑石上。然后,神奇的一幕来了:穿山甲伸出细长的舌头,在长筒中刮取食物。这样的舌头,是适应于取食蚂蚁这样的食物。每种动物,都有适应于它们行为的身体结构。而这样简单的一个透明长筒,就能展现出穿山甲的舌头,特别高明。
  如果我们抛开特别理念化的部分,只是去逛逛台北动物园,也能看到很多有趣的本地动物和园方对这些动物的热爱。
  举个例子,台湾鬣羚的展区,拥有教科书一般的场馆设计和丰容水平。台湾鬣羚是中国台湾现存唯一一种野生牛科动物。在大陆,它们有个亲戚叫中华鬣羚。这两种动物的脖子中间都有一行鬃毛,看起来非常潇洒。若是把这两个物种放在一起,外貌上的差别显而易见:台湾鬣羚是棕色的,中华鬣羚更偏灰黑色。

  台北动物园对动物的关注,并非只集中在了鸟、兽这样的大动物上。对于各种被大量动物园忽略,但却占据了自然界物种种数大头的大昆虫,他们的展现方式也很棒。

  鬣羚是一类山地动物,喜欢爬高。针对这个特点,台北动物园建了一座人造假山让它们爬。更漂亮的是,他们还结合中国台湾的环境特点,在假山上接了流水,制造人工瀑布,在山石间种上了滴水观音,似乎让人一眼就看到了中国台湾的原生山林。
  为了能让游客观察到动物,饲养员特地把喂食桶放在了展区的前方。这样台湾鬣羚进食时就离游客比较近了。
  另一边,还展示了亚洲黑熊和猕猴。这两种动物在动物园里特别常见,但在这里也被当成展区的主角,为什么呢?因为台湾猕猴和人的冲突时有发生,园方希望通过展示台湾猕猴,让民众先认识到这个物种的生态习性,让人觉得猕猴有趣,想再多了解一点儿。之后,通过一些介绍和活动,带出人猴冲突的议题:为什么人跟猴会有冲突?症结在哪边?人类应该要有的心态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用人的行为来减少人猴冲突?
  这就是本地物种展示的意义。
  台北动物园对动物的关注,并非只集中在了鸟、兽这样的大动物上。对于各种被大量动物园忽略,但却占据了自然界物种种数大头的大昆虫,他们的展现方式也很棒。
  台北动物园昆虫馆中最吸引眼球的是蝴蝶园。台湾省内有很多种蝴蝶,蝴蝶园里饲养的都是原生的物种,从幼虫展示到成体。数种蝴蝶中最有意思的当数枯叶蝶,它的翅膀背面是枯叶的轮廓和纹路,合起来之后还会微微颤动,就像是一片随风颤抖的枯叶。如果它受到惊吓,枯叶蝶张开翅膀,正面鲜艳的颜色很可能会让你吓一跳。在猎食者吃惊的瞬间,枯叶蝶就逃走了。
  这里的志愿者也让人印象深刻。我们曾在昆虫馆里遇到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做志愿者,他对昆虫馆里的各种虫子如数家珍。比如有种木棍一样的虫子,第一眼看到,还以为是树枝,再看以为是竹节虫,这时志愿者拿着一根小棍,碰了碰它长长的腹部,小虫张开了八条腿。嚯,原来是蜘蛛啊!这种奇怪的小虫是蚓腹蛛,它的特点就是长长如蚯蚓的腹部。这样的外观,真的是会颠覆你对蜘蛛的认识。
  如果大家去台北,特别建议去逛逛这座台北动物园。交通很方便,地铁可达。在动物园内,还可以坐缆车到猫空景区游览、饮茶。
台北动物园穿山甲的科普展示道具
红山森林动物园的豹
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猞猁伸懒腰

为了更自然的动物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最近几年,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异军突起,建设了一批先进的新场馆,与之配套的饲养、管理水平也高了一大截。
  红山最新的几个展区,分别是虎馆、熊馆、狼馆、中国猫科馆和亚洲灵长馆。前面几个食肉猛兽的展馆靠得比较近,可以一同参观。这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猫科馆。所谓中国猫科馆,自然饲养的是中国的猫科动物。在这个展区中,生活着豹、猞猁、豹猫3种中国原产的猫科动物。
  从外舍环境来看,这些动物的外运动场建在山坡上——山是动物园的宝贝,相同的占地面積,山坡的表面积会更大。而且这些山坡不是水泥底,能够见土,种植着南京本土的乔木、灌木和花草,如果在开花季节来,光看植物就很有意思。
  山坡上,点缀的是石块。石块不是白放的,有的石块,构成了动物站高高的位置。在野外,各种猫科动物特别喜欢高高突出的石块,它们会站在上面观察下方的环境,并在石头上排便,留下自己的气味信息,把显眼的大石块变成自己的广告牌。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展舍都有山坡,也有几间是块平地。在这些平地环境中,园方在其中放置了大量丰富环境的实体,有高大的爬架、倒伏的死木、面积不大但搭配有水边植物的水潭……这样的环境,给动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它们能躲到某个角落里,也能突然蹦出来,能够在水里玩耍,也能爬到高高的栖架上面,全凭心情。
  如果你来到这个展区,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结构:似乎是一个管道,在空中连通着两个笼舍,红山称其为天猫通道。主要是做什么的呢?在动物园行业有一句话:一成不变的丰富等于不丰富。即使给动物塑造了非常棒的展区,但如果日复一日,动物都待在同样的环境里,也会对各种东西失去兴趣。要尽可能地给动物更多的正面刺激,让它们感受不同。
红山森林动物园的豹
红山森林动物园里灵巧的黑熊

  那么,能不能通过某种结构,让动物们每天进入不同的外运动场呢?只需要设计好通道,选择让动物如何进出、从哪儿进出就可以了。红山的天猫通道正是如此。让动物们串笼的过程很有意思,特别像华容道。但是,让它们移动的过程可没有华容道那么容易,这需要依靠饲养员日复一日的正强化行为训练,让动物对廊道脱敏,愿意走过去。现在,无论是中国猫科馆的天猫通道,还是虎展馆的天猫通道,以及亚洲灵长馆的转移通道,游客们都能看到动物们在面前通过,甚至是当着人脑袋撒尿。天降“甘霖”,敬请注意!
  红山的熊展馆也可以颠覆你对动物园里的熊的认知。师承苏联的中国动物园行业,继承了苏式设计中的优缺点。最坏的一个,就是坑式展示,各地的熊山,通常是个坑。坑式展示有哪些坏处?环境单调,动物无聊;视野太开阔,动物压力大;俯视让人傲慢,挡不住投喂。
  那么,红山的新式展区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这个新展区构建了非常复杂的爬架。日常就可以看到黑熊在爬架上上下下地玩,让人对黑胖子的灵巧程度有了全新认识。展区还借用原有的山势和土地。山是动物园的宝贝,能够加强展区环境的复杂程度。而土地呢,那就更是宝贝了。只要展区见土,环境就容易变得丰富,因为土里能够长植物,有植物就有更多可能。
  有啥可能性呢?如果你在这个展区蹲一蹲,就能看到黑熊上爬架。如果运气好,还能看到黑熊爬树。很多动物园不允许熊爬树,一方面怕树被玩死,另一方面怕熊借树跑出展区。但只要展区设计得够好,管理到位,这些都不是问题。熊爬树不比乞食有意思一万倍?

  最有趣的是,当游客看着高高爬上树的熊还能领会:“熊爬树这么快,看来野外碰到熊不能爬树逃命了啊!”
  除了大树,地上生长的各种草本、灌木植物,能讓整个环境更丰富,看起来更好看。当然也有破坏力强的动物,比如棕熊,展区地面几乎一点儿绿色都没有,据说棕熊进展区的第一天,就把所有的竹子挖了出来。
  此外,还有一个暴露导致压力的问题。如果把人放到一个四周都是玻璃窗的房子里,一直有动物在旁边观察,人的压力会很大,动物也是一样。熊还是不太知道害羞的动物,如果是豹之类的动物那可就麻烦了。为了解决“视野太开阔,动物压力大”的问题,红山的黑熊展区虽然很大,但只有5个展窗。5个展窗面对5个单独的场景,每一个展窗,都无法把整个展区看透。这样一来,熊在哪儿,都能找到不会被游客四面环视的位置。但是,设计者在设置展窗的时候,又考虑到了游客看动物的需求,因此,例如爬架、水池之类会产生精彩自然行为的点位,都放在了展窗前面。这样一来,游客虽然需要找动物,但只要想肯定能找到,而且看到自然行为的概率非常大。
  同时,这也解决了俯视的问题。游客在这些展窗前,面对动物都是平视或者仰视的,无形中拔高了动物的地位。除了展窗,游客和动物的距离较远,展窗又全封闭,也阻止了投喂。有这样的展区,红山让人又对国内动物园充满了希望。
火烈鸟展区有巨大的水池供它们嬉戏

规矩最严厉的动物园洛杉矶动物园L.A. ZOO


  洛杉矶动物园位于洛杉矶市中心,建于1966年,占地113英亩。园内饲养了270多种、超过2200只动物,其中58种为濒危动物,每年接待180万游客。洛杉矶动物园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为了解决园中部分食草动物饲料问题,同时也在最大限度上为园中的动物们打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园内种植了超过800种类型、7000多株的植物。丰富的植物种类让动物和参观的游客都仿佛进入了城市中的森林。2002年,官方名称正式改为洛杉矶动物园和植物园。
  在洛杉矶动物园,想要了解感兴趣的动物有很多方式。园区内的饲养员解说每天都会有所变化,官网可提前查询演出日程。有些园区还有机会在饲养员指导下与动物们互动,例如在凤头鹦鹉的筹款箱面前献出你的爱心。此外还设置了很多寓教于乐的互动区。猛禽救助区是一个专门为小朋友设置的娱乐区,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扮演成“神鹰”,四处寻找隐藏在各处的“食物”,还可以扮演医生,救助受伤的小“神鹰”。这样的角色扮演极有意义,小朋友和家长都能学到鸟类救助的知识,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受伤的鸟类时,也不会手足无措。在夏天,这里一周七天都对外开放,周末还需要提前预约。
熊狸正在休息,游客走过笼舍都静悄悄的

  最受欢迎的“咆哮音乐之夜”是为21岁及以上的人群举办的音乐派对,通常在夏季举行,有现场乐队和装满食物啤酒的卡车,伴随着夏虫的鸣叫奏响音乐,游客仿佛身处一场森林剧场的音乐会。此外,洛杉矶动物园每个季度还有各种夏令营和家庭派对活动,任何人都能在动物园里尽情享受一场“Party”。   动物园游客的行为历来是动物园争论的焦点,游客的投喂会造成野生动物对人的依赖,而投喂面包之类的食物还会对它们的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噪声、拍打玻璃等不文明行为也会爆发人和动物之间的冲突。洛杉矶动物园是美国第一批禁止投喂动物的大型动物园之一,如果游客违反公园的规定向动物投喂食物,就会立即被毫不客气地请出动物园。洛杉矶动物园有很多动物展示区都不是笼子,而是半开放的状态,良好的秩序完全是靠强制的禁令来维持的。
黄金箭毒蛙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不过在两爬馆里,还是可以透过玻璃仔细端详下美丽的它

  拍玻璃、大声嚷嚷的行为也被严厉禁止。洛杉矶动物园理解人们都希望看到“活跃的动物”,因此会在网上给大家一些提示,比如,如果想看到活跃的袋獾,尽量要在早上去,因为下午它们可能就休息了;再比如雪豹在日头正晒时会打盹儿,所以你可以傍晚再去看看它。我们去看雪豹的时候它正在睡觉,等了大约3分钟,它就起床了,疑惑地伸了个懒腰,再次睡过去了。
  在毛鼻袋熊的展区,你能够见到动物园尽人之能事的布置。整个展区偏黑暗,还原了它本身的生态环境;位置也偏僻,内部有很多躲避的设施,毛鼻袋熊不易发现;因它又是怕被打扰的个体,所以展区还有禁声标志,参观的游客安安静静,大大减少了动物的应激反应。
  动物园繁育和养殖野生动物长久以来饱受诟病,有人主张,用强有力的干预手段延续野生动物的生命和数量,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动物园不再仅仅是展示和介绍野生动物的场所,而是和保护区一样,在动物保护工作中扮演核心角色。世界上一些大型动物园甚至将动物救助和物种繁衍放在头等位置,在游客们看不到的地方履行他们新的使命。
两只雪豹正在午睡
家族成員觅食时,会有一只狐獴主动站起来肩负起放哨的任务

  1981年,西方多家动物园联合发起囊括超过500种濒危物种的“物种生存计划”项目。动物园之间共享物种信息库,一旦某个物种进入发情期,动物园会从信息库中找到一个具有“新鲜”基因的个体与之配对,以此避免近亲繁殖引发遗传病,哪怕需要远距离借调也在所不惜。经过多年的付出,动物园已经积累了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濒危物种繁育领域,洛杉矶动物园和圣地亚哥动物园一起,拯救了加州神鹫。
  加州神鹫是美洲大陆最大的鸟类,体长超过1米,寿命长达50年。在印第安原住民看来,它如有神力,被写进很多神话故事里。然而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非法猎杀,加州神鹫数量急剧减少,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20世纪80年代,野外仅仅剩下22只加州神鹫;1987年,最后一只野生加州神鹫被带到洛杉矶动物园,圈养繁殖计划也随之开始。动物园里的每只神鹫鸟蛋在养殖过程中都被密切监控,即便是保育人员,和它们的接触也会受到严格的限制,而其他人则必须要有一份联邦许可文件才能接触这些鸟蛋。
筹款箱由凤头鹦鹉来“站台”,所有筹款都会用来鸟类救助

  自1991年起,加州神鹫被重新野化放归到山林里,这个项目是美国迄今为止最昂贵的物种保育项目之一。洛杉矶动物园在圈养过程中不断完善繁育神鹫的方法,他们发现有些鸟在被放归自然后并不畏人,这在野外可不是个好习惯,因此保育人员也需要做出改变。动物园特意制作了与成年加州神鹫造型相似的手套进行喂食,以避免雏鸟对人类产生亲切感。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投入超过4000万美元(截至2017年),洛杉矶动物园成功将濒危的加州神鹫从灭绝的边缘拉了回来,如今野外种群已经恢复到几百只。
  洛杉矶动物园花费了巨大资金和努力,在濒危动物繁育领域实现了几乎不可能的神话,但在繁育之后,将神鹫重新放归野外,成了更大的挑战。位于洛杉矶北部的霍珀山是圈养神鹫的放归地之一,被放归的神鹫们在这里会继续被洛杉矶动物园严密监控,因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干预,其种群数量会在短时间内再度骤降。
得益于良好的环境,这只野生的橡树啄木鸟也来洛杉矶动物园游览

  一只从野外带回来的带病神鹫,表明了人类活动正在危害放归计划。在放归山林里,猎户经常使用铅制弹药,这会对猎物的身体造成伤害,而神鹫作为腐食动物,以这些尸体为食,容易导致中毒。一只年仅10岁的神鹫已经连续铅中毒3次,自洛杉矶动物园的加州神鹫放归项目启动之后,几十只神鹫都死于铅中毒。离开动物园的野生动物要怎样生存,是一个更加严峻和值得探讨的话题。
其他文献
《八佾·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期刊
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仅在哺乳动物生殖系统中痕量表达。新近研究发现,FSHR在多种肿瘤(如前列腺癌、乳腺癌、肝
<正>初中文言文教学十分普遍的做法就是字斟句酌地翻译,把文言文看作存在巨大理解障碍的古代语言文本,忽视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有教师要求学生背译文,缺乏对文本的品味与鉴赏
摘 要:采用小型条垛好氧高温堆肥方法,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水葫芦渣与污泥混合物料堆肥过程中控制参数和评价参数(温度、含水率、pH、有机质和发芽指数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含水率、发芽指数等指标变化规律强,效果指示性明显,均可选作堆肥腐熟度的评价参数。水葫芦渣与污泥按质量比3:1进行混合堆肥时,堆体的温度在第6d达到50℃以上,高温持续时间为13d,堆体含水率、有机质的降幅最大,
1 古时候,有个叫西门豹的人,到邺城去当县官.他还没进城,就看到许多逃荒的人.rn2 他问一位老人:“你们为什么离开家乡呀?”老人告诉他,都是河神娶媳妇闹的.
期刊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季羡林先生的《成功》一文,许多老师认为该文阐述了成功与天资、勤奋、机遇的关系,告诉青少年,勤奋是成功的关键(有的说勤奋是成功之道,有的说勤奋是最根本
上世纪70年代,一部由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创作的“家史小说”——《根》曾经风靡美国,并由此引发了一股“寻根热”.小说于1977年被美国国家书籍奖金委员会授予历史特等奖.
<正>应该视为补语而误读为宾语的情况,在时下的各种诗词选注本、诗词"鉴赏辞典"中屡见不鲜。且以杜甫的《阁夜》诗为例。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
【教学创意】从电视文学剧本的文体特点入手,以编写剧情梗概、编写回目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描述特写镜头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教
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更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地区标志性的建筑,尤其是很多地区受不同文化影响总会形成个性鲜明的地域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