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IKZF1基因缺失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复发及预后的影响,为合并IKZF1基因缺失B-ALL患儿的化疗方案选择和强度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
【机 构】
:
671003,云南大理大学650032,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云南省儿童医学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IKZF1基因缺失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复发及预后的影响,为合并IKZF1基因缺失B-ALL患儿的化疗方案选择和强度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初诊并可获得足量骨髓DNA样本的93例B-ALL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IKZF1基因表达情况,将其分为IKZF1基因缺失组(n=18)和IKZF1基因未缺失组(n=75).计算IKZF1基因缺失发生率.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儿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早期治疗反应,初诊时中枢神经系统(CNS)分级、微小残留病(MRD)分组,危险度分组、是否复发及生存状态的构成比.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患儿的2年无病生存(DFS)和总体生存(OS)率,分别绘制生存曲线.本研究样本收集均征得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批准文号:CCCG-ALL-2015),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结果 ①IKZF1基因缺失发生率为19.4%(18/93).②2组患儿性别、年龄、初诊时CNS分级、早期治疗反应及危险度分组的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ZF1基因缺失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50×109/L及MRD分组为高危的患儿比例分别为38.9%(7/18)和27.8%(5/18),显著高于IKZF1非缺失组患儿的13.3%(10/75)和8.0%(6/75),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5,P=0.019;x2=4.72,P=0.009).IKZF1基因缺失组患儿的复发率为33.3%(6/18),显著高于IKZF1非缺失组的9.3% (7/75),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6.95,P=0.008).③IKZF1基因缺失组患儿2年DFS、OS率分别为(72.7±13.4)%和(81.8±11.6)%,显著低于IKZF1非缺失组患儿的(92.3±3.0)%和(94.4±2.8)%,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KZF1基因缺失是导致B-ALL患儿复发的高危预测因素之一.应将IKZF1基因缺失作为一项危险因素,用于指导B-ALL患儿危险分层,以便调整化疗方案及强度,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位列我国第3大死因.近年来,女性COPD患者逐年增加,目前对COPD性别差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
目的对某单位的3类工业射线装置(14台)建设项目进行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通过对工作场所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结合该单位提交的有关材料,综合评价该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控制效果。结果该单位从事3类工业射线装置的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Sv,既满足建设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5 mSv的目标管理值,又满足国家规定的
目的 比较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联合环孢素A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心血管急症,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对其诊断和治疗仍具有挑战.而生存率与及时诊断和精确管理直接相关,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然而该
认知障碍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较常见,认知损害涉及不同的认知领域,包括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精神运动速度、语言和视空间等,进而影响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治疗方案的配合程度
目的探讨SLCO1B1与ApoE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纳米磁珠法提取全血基因组DNA,PCR-焦磷酸测序法检测SLCO1B1与ApoE基因多态性。152名受试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通过检测用药前以及用药8周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评价降脂疗效;通过随访用药期间肌痛的发生,评价肌病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结果152名受试者SLCO1B1 5
主髂动脉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TASC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由于病变复杂,既往首选治疗方法是主动脉旁路移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BMNC)输注,治疗不适宜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纤维化期高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安全
解决脑卒中后的各类功能障碍是康复领域的重大难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兴奋性改变是功能恢复的基础.目前研究认为经颅磁刺激能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产生较大影响,对脑卒中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传统理化检测方法存在耗费大、操作难、检测环境要求高等问题,不能满足质量安全监督中快速现场筛查的需求,正逐步被新兴的快速检测传感技术代替。新型适配体上转换发光生物传感技术建立在功能化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与适配体技术相结合基础上,是一种新兴快速检测技术。与传统免疫荧光技术相比,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强,广泛应用于快速检测中。对上转换发光技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