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水新们所面临的养老金增量的困难,仅仅是国内社保问题的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的制度因素,是全国性社保制度的缺失
刘水新2009年的最大心愿,是退休金能像去年一样再涨上100元。退休5年来,这位武钢集团鄂钢分公司前环卫工人的退休金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800元/月,这已经接近于当地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种种迹象表明,刘水新的心愿可能在不久之后变成现实。中国政府网上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称,今后三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孙群义日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提高退休职工的收入,有利于从根本上启动内需。他称,未来三年,城镇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将会持续上调。
然而,当下养老金的上调空间,正在遭受多方挤压——前景尚未不明朗的经济形势、不断下滑的财政收入以及残缺的社保制度,均对刘水新们的愿望,构成重重障碍。
养老金已连续4年上调
“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承诺。这也是中国政府刺激内需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依《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的界定,其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等保障内容并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医疗保险这一社会保险险种在《预算报告》中,被归在单列的“医疗保障”项下。
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核心、占据经费大头的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主要是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一制度最初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为解决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企职工养老问题而引入的。目前,国内采用的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目前,国内养老金的统筹只到地市一级,养老金不可跨区域转移。
来自人保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与刘水新一样领取镇基本养老保险金的退休职工总人数为5293万人,他们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080元。
自2005年以来,国务院已经连续4年上调企业职工退休人员的工资,以试图缩小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007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到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但这一薪资水平仍不及2008年全国公务员退休金的一半。
两会期间公布的《预算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支出将达782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23%,增量投入为1468.72亿元,将主要用于提高养老金待遇、补助少数养老统筹基金仍有缺口的地区。对比2008年执行数, 2009年社会保险基金补助、企业关闭破产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增长幅度最大。
社保标准上调压力增大
“养老金上调的幅度可能有限”,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孙群义称,中央的投入仍重点仍在“两低”,即补助收入水平低、养老金水平低的地区,以及提高低保人群生活标准。孙群义表示,短期内,社保水平难以显著提高。譬如,2009年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的439亿元增量资金,仅仅将城镇和农村的低保水平,每月分别提高15元和10元。
尽管社保投入资金总额在增长,但其在财政支出的中的比重,并无显著提高。
人保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央与地方的社保总额的投入比例约为4:6。在2009年的社保投入中,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地方财政拟投入4897.47亿元(不含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较2008年增长26.6%。
中央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则出现明显下滑趋势。2009年这一比重仅为6.68%,低于2008年的7.04%的水平。就全国财政来看,2009年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较去年仅提高0.11个百分点,几近持平。
养老金上调的困难,主要来自当前锐减的财政收入。
3月底,包括经合组织、世行在内的多家国际机构纷纷将中国今年的GDP增长下调至6%
刘水新2009年的最大心愿,是退休金能像去年一样再涨上100元。退休5年来,这位武钢集团鄂钢分公司前环卫工人的退休金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800元/月,这已经接近于当地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种种迹象表明,刘水新的心愿可能在不久之后变成现实。中国政府网上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称,今后三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孙群义日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提高退休职工的收入,有利于从根本上启动内需。他称,未来三年,城镇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将会持续上调。
然而,当下养老金的上调空间,正在遭受多方挤压——前景尚未不明朗的经济形势、不断下滑的财政收入以及残缺的社保制度,均对刘水新们的愿望,构成重重障碍。
养老金已连续4年上调
“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承诺。这也是中国政府刺激内需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依《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的界定,其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等保障内容并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医疗保险这一社会保险险种在《预算报告》中,被归在单列的“医疗保障”项下。
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核心、占据经费大头的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主要是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一制度最初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为解决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企职工养老问题而引入的。目前,国内采用的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目前,国内养老金的统筹只到地市一级,养老金不可跨区域转移。
来自人保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与刘水新一样领取镇基本养老保险金的退休职工总人数为5293万人,他们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080元。
自2005年以来,国务院已经连续4年上调企业职工退休人员的工资,以试图缩小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007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到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但这一薪资水平仍不及2008年全国公务员退休金的一半。
两会期间公布的《预算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支出将达782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23%,增量投入为1468.72亿元,将主要用于提高养老金待遇、补助少数养老统筹基金仍有缺口的地区。对比2008年执行数, 2009年社会保险基金补助、企业关闭破产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增长幅度最大。
社保标准上调压力增大
“养老金上调的幅度可能有限”,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孙群义称,中央的投入仍重点仍在“两低”,即补助收入水平低、养老金水平低的地区,以及提高低保人群生活标准。孙群义表示,短期内,社保水平难以显著提高。譬如,2009年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的439亿元增量资金,仅仅将城镇和农村的低保水平,每月分别提高15元和10元。
尽管社保投入资金总额在增长,但其在财政支出的中的比重,并无显著提高。
人保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央与地方的社保总额的投入比例约为4:6。在2009年的社保投入中,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地方财政拟投入4897.47亿元(不含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较2008年增长26.6%。

中央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则出现明显下滑趋势。2009年这一比重仅为6.68%,低于2008年的7.04%的水平。就全国财政来看,2009年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较去年仅提高0.11个百分点,几近持平。
养老金上调的困难,主要来自当前锐减的财政收入。
3月底,包括经合组织、世行在内的多家国际机构纷纷将中国今年的GDP增长下调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