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不能仅依靠专门的扶贫政策,还必须使经济发展的结果向有利于穷人的方向倾斜。这一教训,对中国、对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需要铭记的。
世界银行副行长傅兰妮盛赞中国是过去20年中对全球扶贫事业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今年5月25~27日,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与会的各国领导人、政府高级官员及国际组织负责人更是赞扬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认为中国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西方发展模式之外的“另一个强有力的选择”。
中国在反击贫困、从而保障人基本的生存权利的问题上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农村。按照中国官方贫困线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2.6亿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3000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2.9%降到不足3%,即使以更高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来衡量,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也在以极快的速度下降。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的减贫成绩则更加突出。如果不把中国计算在内,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87年~1998年间仅从28%下降至24%;如果将中国计算在内,则多下降两个百分点。
成功的“开发式扶贫战略”
中国在扶贫问题上取得成功,除政局稳定外,在以下两方面,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首先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众多的因素中,经济增长是使贫困减少的首要因素。中国自1978年开始经济改革至今,2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得益于中国坚定的、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公认的最成功的改革政策之一,它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的帕累托改进效应?穴在不使任何人受损的前提下,至少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得到改善?雪使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迅速远离贫困,无怪乎有人称此为农村和农民的“第二次解放”。80年代中期开始的城市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促进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可获得丰厚比较利益的就业机会。
其次是中国政府一贯推行的“开发式扶贫战略”。“造血”为主,“输血”为辅,使贫困人口通过就业来实现脱贫,开发式扶贫为中国扶贫事业创造了奇迹。世界银行中国首席代表黄育川说:“开发式扶贫模式为贫困人民创造了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能力,中国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乡镇企业是开发式扶贫战略中的重要力量,在1978~2003年的25年间,乡镇企业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而乡镇企业多数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对于扩大农村人口就业效果显著。目前国内2100万家乡镇企业共吸收3.5亿农民就业,数字显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就业机会25万个。为从根本上堵塞贫困之源,政府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给予了高度重视,通电、通邮、通路、引水,这些对中国的广大农村而言已经十分普遍。近年来,“希望工程”这个词汇更是路人皆知,几乎每年的七月、八月份众多媒体都发起捐助优秀贫困生进入大学的活动。可以说,中国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程度在发展中国家中是异常突出的。在开发式扶贫战略中同样不可忽视的一环是众多国际组织的关注与行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每年给予中国的不仅是大量的优惠贷款,更为重要的是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做法,其知识外溢效应使中国的扶贫事业受益良多。
“经济公平”上出了问题
不过,承认中国在反击贫困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国在扶贫问题上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困难。
首先,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再被贫困所困扰,但要使剩余的贫困人口脱贫将会越来越困难。因为目前剩余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资源环境恶劣的边远山区。如何针对这部分特困人口制定扶贫政策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就是移民,把这些特困人口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的地区,为他们能自力更生地生活提供条件。当然,这一方法需要统筹考虑和安排。
其次就是日益恶化的收入分配状况。收入分配状况的好坏决定了有多少人能够从快速的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以及获得多少好处。在相似的经济增长率下,更有利于穷人的收入分配显然会使更多的人脱贫。农村经济改革使得收入分配状况一度好转,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持续恶化,这大大降低了中国在减少贫困上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导致在2003年经济增长高达9.1%的背景下,反而有80万人重新返贫的怪现象。所以说,中国的扶贫不仅是一个部门的事务,它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政策的取向。它再一次表明经济公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扶贫不能仅依靠专门的扶贫政策,还必须使经济发展的结果向有利于穷人的方向倾斜。这一教训,对中国、对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需要铭记的。
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只有2476元,城市的受贫困救济人口人均为2400元左右。以年人均625元收入为贫困线标准,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为3000万左右;但以825元为贫困线标准,农村的贫困人口将会增加到9000万。这些贫困人口和广大城乡居民构成了中国收入分配金字塔的塔底部分。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在中国全部的居民储蓄存款中,最富有的20%的人群拥有全部存款量的80%,而其余80%的人才拥有存款的20%。另据有关学者估计,中国拥有100万元以上财产的居民有100万人左右;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这些最富有的人口构成了中国收入分配金字塔的塔尖部分。而塔身部分,无疑就是城市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农村少数的先富农民。这些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5%左右,即4.55亿人。尖塔型收入分配状况的缺陷是容易形成贫富分化,或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使很多人陷入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改善的“发展陷阱”,造成社会不稳定,其结果很可能是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世界银行副行长傅兰妮盛赞中国是过去20年中对全球扶贫事业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今年5月25~27日,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与会的各国领导人、政府高级官员及国际组织负责人更是赞扬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认为中国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西方发展模式之外的“另一个强有力的选择”。
中国在反击贫困、从而保障人基本的生存权利的问题上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农村。按照中国官方贫困线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2.6亿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3000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2.9%降到不足3%,即使以更高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来衡量,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也在以极快的速度下降。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的减贫成绩则更加突出。如果不把中国计算在内,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87年~1998年间仅从28%下降至24%;如果将中国计算在内,则多下降两个百分点。
成功的“开发式扶贫战略”
中国在扶贫问题上取得成功,除政局稳定外,在以下两方面,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首先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众多的因素中,经济增长是使贫困减少的首要因素。中国自1978年开始经济改革至今,2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得益于中国坚定的、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公认的最成功的改革政策之一,它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的帕累托改进效应?穴在不使任何人受损的前提下,至少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得到改善?雪使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迅速远离贫困,无怪乎有人称此为农村和农民的“第二次解放”。80年代中期开始的城市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促进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可获得丰厚比较利益的就业机会。
其次是中国政府一贯推行的“开发式扶贫战略”。“造血”为主,“输血”为辅,使贫困人口通过就业来实现脱贫,开发式扶贫为中国扶贫事业创造了奇迹。世界银行中国首席代表黄育川说:“开发式扶贫模式为贫困人民创造了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能力,中国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乡镇企业是开发式扶贫战略中的重要力量,在1978~2003年的25年间,乡镇企业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而乡镇企业多数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对于扩大农村人口就业效果显著。目前国内2100万家乡镇企业共吸收3.5亿农民就业,数字显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就业机会25万个。为从根本上堵塞贫困之源,政府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给予了高度重视,通电、通邮、通路、引水,这些对中国的广大农村而言已经十分普遍。近年来,“希望工程”这个词汇更是路人皆知,几乎每年的七月、八月份众多媒体都发起捐助优秀贫困生进入大学的活动。可以说,中国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程度在发展中国家中是异常突出的。在开发式扶贫战略中同样不可忽视的一环是众多国际组织的关注与行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每年给予中国的不仅是大量的优惠贷款,更为重要的是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做法,其知识外溢效应使中国的扶贫事业受益良多。
“经济公平”上出了问题
不过,承认中国在反击贫困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国在扶贫问题上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困难。
首先,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再被贫困所困扰,但要使剩余的贫困人口脱贫将会越来越困难。因为目前剩余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资源环境恶劣的边远山区。如何针对这部分特困人口制定扶贫政策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就是移民,把这些特困人口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的地区,为他们能自力更生地生活提供条件。当然,这一方法需要统筹考虑和安排。
其次就是日益恶化的收入分配状况。收入分配状况的好坏决定了有多少人能够从快速的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以及获得多少好处。在相似的经济增长率下,更有利于穷人的收入分配显然会使更多的人脱贫。农村经济改革使得收入分配状况一度好转,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持续恶化,这大大降低了中国在减少贫困上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导致在2003年经济增长高达9.1%的背景下,反而有80万人重新返贫的怪现象。所以说,中国的扶贫不仅是一个部门的事务,它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政策的取向。它再一次表明经济公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扶贫不能仅依靠专门的扶贫政策,还必须使经济发展的结果向有利于穷人的方向倾斜。这一教训,对中国、对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需要铭记的。
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只有2476元,城市的受贫困救济人口人均为2400元左右。以年人均625元收入为贫困线标准,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为3000万左右;但以825元为贫困线标准,农村的贫困人口将会增加到9000万。这些贫困人口和广大城乡居民构成了中国收入分配金字塔的塔底部分。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在中国全部的居民储蓄存款中,最富有的20%的人群拥有全部存款量的80%,而其余80%的人才拥有存款的20%。另据有关学者估计,中国拥有100万元以上财产的居民有100万人左右;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这些最富有的人口构成了中国收入分配金字塔的塔尖部分。而塔身部分,无疑就是城市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农村少数的先富农民。这些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5%左右,即4.55亿人。尖塔型收入分配状况的缺陷是容易形成贫富分化,或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使很多人陷入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改善的“发展陷阱”,造成社会不稳定,其结果很可能是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