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现代书籍设计体现民族特征的实质探求
中国书籍设计的民族特征性语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自然流露与体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书籍设计的底蕴与依托。优秀的书籍设计与内容浑然天成,是培植和张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民族化并不等于复古主义,而是再创造和再发展。脱离民族性的文化,便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而变得枯萎。传统本身不会终结,文化传统有其连续性,我们可以把丰富的传统视觉元素和文化精神作为养料进行现代的艺术设计创作。
如将梅兰竹菊与青松岩石等自然景观象征人的品格,达到审美与伦理的统一,这种“美善相乐”的意识,深深地渗透在中国的艺术之中。中国艺术注重写意和主观表现,对神的描写高于对形的描写,强调主观对客观物体的感受,注重审美的内心体验和对“气韵”的感悟,它不是靠“再现”的逼真去征服读者,而是通过以“物”传神的方式,使“神”超越感性现象在心灵中升华。中国艺术重品位、重修养、重格调,追求儒雅之风和书卷之气,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理想。
二 中国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领域里的可借鉴性
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有很多,如:象形文字、纹样、吉祥图案、中国红、中国书法、中国画、篆刻、木版年画、戏剧脸谱、景泰蓝、瓷器、剪纸、皮影、瓦当、画像砖石、武术、岁寒三友等。但这只是从其“形”与“色”的外在表现上的认识,而要从其内在意蕴上理解,则可以旁及中国艺术的气韵、神韵、意境等,以及传统元素所蕴涵的道、儒、佛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也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意”。认识到这三种要素,才能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展示传统审美文化理念与现代书装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从元素上来看,中国绘画、汉字、书法、篆刻、印章、图腾、中国结、祥云图、如意纹、秦砖汉瓦、敦煌壁画、京戏脸谱、中国漆器、中国刺绣、汉化竹简、文房四宝、皮影、剪纸、风筝、中国瓷器、石狮、唐装、筷子、金元宝、八卦等都能成为现代书籍设计的基本依据和设计元素的创新来源。
从形式上来看,传统视觉元素的造型、构图、色彩等都能成为现代书籍设计可考虑的运用形式。
从手法上来看,可以对传统视觉元素进行直接运用、形式借移、元素再造、神韵传承等。
三 现代书籍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
(一)中国画元素的运用
中国画影响着东方世界人们的审美心理,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对设计领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设计艺术的国际化其实也就是设计艺术的民族化。设计发展到追求多元化、个性化,国际间信息交流频繁的今天,地域性设计更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国内设计师能在国际上获得奖项,很多都是以民族特色和风格去挑战一统天下的西方设计的局面。服装设计师们采用丝绸、刺绣、水墨图案等民族特色成功设计出了富有东方韵味的时装,这种富有本土艺术气息的设计已被国际艺术设计领域所关注。
如中国的设计师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水墨元素融入设计的创作之中,产生了一大批运用水墨元素的设计作品,其中不乏许多杰出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使传统水墨艺术与书籍设计艺术进行理性的结合,使实用的设计艺术得以承载丰厚的文化内涵。著名的书籍设计师吕敬人能够很好地把中国传统书画元素融会到现代书籍设计当中,使设计更具有文化内涵,更增强设计的感染力。在他设计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而这种文化气息正是通过中国绘画艺术元素得以体现的。
中国画把气韵生动放在“绘画六法”之首。现在的装帧设计中,有很多设计者将中国画的虚实疏密、起承转合、计白当黑、谋篇布局等变化规律,营造成中国书籍装帧独有的气韵之美。另外还借用中国画的写意传神,追求“笔不到而意到”的境界,更加注重内心体验的审美感受,达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寄托精神向往的功能。《子夜·手迹本》,在设计构想上传统与现代意识兼容,既保持了中国古籍淡泊、虚灵的原有神韵,又融入了富丽的现代工艺技术,毫无人工雕琢痕迹,尽显古籍艺术的古拙质朴神韵。吕胜中先生在其著作《意匠文字》版式上的设计保留了传统书籍版式的框架,也充分考虑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在内页的飘口、水印设计上保留了水墨原汁原味的感觉。这本书的设计就成功地运用了手写书体,令人有亲切感。手写的文字使人感觉到生命的流动,可以保留下那种人文的、自然的情感传递;书中所应用的红色、带红圈的字等都是中国传统的眉批方式。这样做既不失中国特征又有现代感。作者把对书籍内容和审美意识的新概念注入书籍的编排中,成为书籍革新的一个典范。
(二)书法元素的运用
书法在现代设计中具有强大的艺术挖掘潜力。设计师在运用中国书法元素时,不能仅局限于外在的形式美上,重要的是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认真思考书法在设计中的运用空间,从而为书法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书法作为汉字美的最高形式,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它不仅表现汉民族的思想文化和情感思维,更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的集中体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艺术内涵独特在现代书籍设计艺术中已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书法所能赋予书籍装帧设计的不仅是具体的形式和固定的内容,还有汉民族的性格气质、取向、心理情感和精神格调。书法介入到书籍设计中,书法线条的美与书籍相得益彰,从而提升书籍的审美价值,书籍可以借书法作品所表内容传达和体现某种价值追求和文化观念。
如《梅兰芳全传》,设计者将中国水墨画与书法相结合,封面以梅兰芳舞台造型做底,“梅兰芳”三个俊秀的毛笔字压在图上,通过前景实后景虚的处理,制造出幽雅的意境。整本书浅灰蓝调子,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书的切口图形设计部分,切口处从左向右按翻,是梅兰芳的男装照片,从右向左按压,会出现梅兰芳舞台的京剧形象,巧妙地展示了梅兰芳的艺术生涯。
(三)民间艺术元素的运用
很多中国书装设计作品就是根据中国民间剪纸、京剧脸谱、民间泥塑、古代服饰等传统颜色进行的再创造。例如《中国民间文化生态调查》一书,在整套丛书设计中,书脊裸露锁线,大胆使用民间年画鲜艳的原色,强调夸张对比,呈现色彩缤纷的视觉张力,是色彩应用中的杰出典范。
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所以,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运用剪纸方法能与书籍内容吻合,会相得益彰,相互衬托,所赋予的空间美感自然产生。《寓言十佳》(张卫设计)一书,就是借用民间剪纸的原形,赋予浓重的民间色彩,使之洋溢着醇厚的乡土气息。此书设计中形、色与传统符号构成的节奏感,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审美个性,令人产生有意味形式的联想。这也正是 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通过设计者装帧形式的外在物化,使书籍的形态增添新的中国韵味。
如《小红人的故事》封面就是采用了剪纸的手法来表现。用色上借鉴民间剪纸的色彩语系,单纯凝练,简约鲜明。红黑对比的色彩效果非常夺目。设计师全子直接把小红人剪纸与红色封面连成一体,扉页同样是同一种材质的红色,在色调上是整体统一,但在视觉和触觉上又有层次和空间美感,又显得微妙有内涵。小红人的故事叙述了作者几年来乡土民间文化采风、考察所获得的深切感受以及作者创作充满灵性的剪纸小红人的故事,设计一抹红色,浑身上下,从函套至书蕊、从纸质到装订样式、从字体的选择至版式排列,以及封面上的剪纸小红人,无不浸染着传统民间文化丰厚的色彩。封面剪纸“小红人”紧贴书籍内容,设计师熟稔地运用中国设计元素,与神秘的乡土文化浑然一体,让读者越读越觉出其中丰盛的滋味和立体的想象空间,整体设计纯朴、浓郁,极具个性特色。
(四)中国传统图像的借鉴
中国传统图形追求和谐、朴素、含蓄和节制的特点,与中国传统人文、自然、哲学观念相呼应,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这些不同时期反映社会生活的形象诠释,已经寓形以人格化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层的精神象征,体现着传统图形的人文价值,所以成了今天书籍装帧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一书的内页边缘采用织锦部分纹样图形,色彩鲜明。合上书本,整本书页面部分则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龙形纹样,让人眼前为之一亮,为书籍的整体装帧设计提升了一个高度。
吕敬人设计的《浣纱王后》,从封面到内文都配置了古代纹样,设计既贴近图书内容,使文章得到有力的衬托,又不失文情意趣,真正达到与图书圆融无迹的设计境界,使人强烈感受到意境与心境合而为一的审美情趣。
《猛虎集》设计的封面,传承了中国“以大为美”的传统哲学思想,采用特有的中国画写意手法,封面上飞扬灵动的线条,使人联想到虎纹,暗喻了图书的主题,给人以美的遐想和视觉艺术享受。
(五)中国民族色彩的借鉴
中国的民族传统色彩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将现代书籍设计与民族传统色彩相结合,赋予了书籍设计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强调了中国民族文化意识。如:《中国三峡百景图》这本书的封面,采用了传统色彩中的大红、青和金色。大红为中国红,是最具民族传统代表的色彩,象征着吉祥喜庆;金色,是古代帝王的专属色,彰显高贵,这三种颜色的搭配体现出书籍华贵不凡的气质,一股中国风扑面而来。历史类书籍则大多采用典雅古朴、沉稳的色彩,如《中华文明史》套书,书籍封面采用暗红色底加以黄色轮廓,黄色轮廓寓意书籍主题是以黄河为线索,由黄河为母亲河孕育出灿烂的五千年文化,暗红底色让人感觉沉静、安稳,像母亲的怀抱一样温暖舒适。
四 现代书籍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现代根植于传统
鲁迅先生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中国美术学院吴山明教授曾指出:“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而本土文化又是多方面组成的,它是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地域性的,而其中的精华又汇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流,它既呈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辉煌,又能产生民族的凝聚力。一个民族如果因种种原因而淡化了本土文化的特征是可悲的。”
艺术的民族性也不仅仅是中国民族艺术形式的解构、组装和拼贴,更重要的是一个艺术家的民族文化底蕴,他身上流淌着浓浓的民族文化的血液,这样通过对国外先进文化的吸收和消化从而形成具有民族性、世界性、时代感、新鲜感人的艺术品。设计亦如此,设计的民族性,设计的艺术性,应是设计者的民族文化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真正的设计是民族的“魂”,而不仅仅只是民族的“形”。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通过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为书籍设计提供丰富的元素和理念。强调要借鉴中国传统,融合传统与现代进行设计,但不能仅将传统中的一些元素拉过来作为一种点缀装饰,而是应该将传统设计思想和传统工艺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的展示。应该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适当改造,结合今天的时代精神而使其成为新的传统,使其变成真正有利于生长的土壤滋养着我国现代设计的成长,使设计体系保持一种传统造物精神与现代设计眼光的张力平衡。现代设计要以本土文化为根基,融入传统艺术视觉符号,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的现代书籍设计。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民族传统元素也在不断地在个性化创新中发展前进。我们应该倡导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和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髓,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传统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书籍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资助,项目名称: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国画教学研究,项目批准编号:CDJSK100113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书籍设计的民族特征性语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自然流露与体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书籍设计的底蕴与依托。优秀的书籍设计与内容浑然天成,是培植和张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民族化并不等于复古主义,而是再创造和再发展。脱离民族性的文化,便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而变得枯萎。传统本身不会终结,文化传统有其连续性,我们可以把丰富的传统视觉元素和文化精神作为养料进行现代的艺术设计创作。
如将梅兰竹菊与青松岩石等自然景观象征人的品格,达到审美与伦理的统一,这种“美善相乐”的意识,深深地渗透在中国的艺术之中。中国艺术注重写意和主观表现,对神的描写高于对形的描写,强调主观对客观物体的感受,注重审美的内心体验和对“气韵”的感悟,它不是靠“再现”的逼真去征服读者,而是通过以“物”传神的方式,使“神”超越感性现象在心灵中升华。中国艺术重品位、重修养、重格调,追求儒雅之风和书卷之气,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理想。
二 中国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领域里的可借鉴性
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有很多,如:象形文字、纹样、吉祥图案、中国红、中国书法、中国画、篆刻、木版年画、戏剧脸谱、景泰蓝、瓷器、剪纸、皮影、瓦当、画像砖石、武术、岁寒三友等。但这只是从其“形”与“色”的外在表现上的认识,而要从其内在意蕴上理解,则可以旁及中国艺术的气韵、神韵、意境等,以及传统元素所蕴涵的道、儒、佛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也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意”。认识到这三种要素,才能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展示传统审美文化理念与现代书装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从元素上来看,中国绘画、汉字、书法、篆刻、印章、图腾、中国结、祥云图、如意纹、秦砖汉瓦、敦煌壁画、京戏脸谱、中国漆器、中国刺绣、汉化竹简、文房四宝、皮影、剪纸、风筝、中国瓷器、石狮、唐装、筷子、金元宝、八卦等都能成为现代书籍设计的基本依据和设计元素的创新来源。
从形式上来看,传统视觉元素的造型、构图、色彩等都能成为现代书籍设计可考虑的运用形式。
从手法上来看,可以对传统视觉元素进行直接运用、形式借移、元素再造、神韵传承等。
三 现代书籍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
(一)中国画元素的运用
中国画影响着东方世界人们的审美心理,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对设计领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设计艺术的国际化其实也就是设计艺术的民族化。设计发展到追求多元化、个性化,国际间信息交流频繁的今天,地域性设计更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国内设计师能在国际上获得奖项,很多都是以民族特色和风格去挑战一统天下的西方设计的局面。服装设计师们采用丝绸、刺绣、水墨图案等民族特色成功设计出了富有东方韵味的时装,这种富有本土艺术气息的设计已被国际艺术设计领域所关注。
如中国的设计师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水墨元素融入设计的创作之中,产生了一大批运用水墨元素的设计作品,其中不乏许多杰出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使传统水墨艺术与书籍设计艺术进行理性的结合,使实用的设计艺术得以承载丰厚的文化内涵。著名的书籍设计师吕敬人能够很好地把中国传统书画元素融会到现代书籍设计当中,使设计更具有文化内涵,更增强设计的感染力。在他设计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而这种文化气息正是通过中国绘画艺术元素得以体现的。
中国画把气韵生动放在“绘画六法”之首。现在的装帧设计中,有很多设计者将中国画的虚实疏密、起承转合、计白当黑、谋篇布局等变化规律,营造成中国书籍装帧独有的气韵之美。另外还借用中国画的写意传神,追求“笔不到而意到”的境界,更加注重内心体验的审美感受,达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寄托精神向往的功能。《子夜·手迹本》,在设计构想上传统与现代意识兼容,既保持了中国古籍淡泊、虚灵的原有神韵,又融入了富丽的现代工艺技术,毫无人工雕琢痕迹,尽显古籍艺术的古拙质朴神韵。吕胜中先生在其著作《意匠文字》版式上的设计保留了传统书籍版式的框架,也充分考虑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在内页的飘口、水印设计上保留了水墨原汁原味的感觉。这本书的设计就成功地运用了手写书体,令人有亲切感。手写的文字使人感觉到生命的流动,可以保留下那种人文的、自然的情感传递;书中所应用的红色、带红圈的字等都是中国传统的眉批方式。这样做既不失中国特征又有现代感。作者把对书籍内容和审美意识的新概念注入书籍的编排中,成为书籍革新的一个典范。
(二)书法元素的运用
书法在现代设计中具有强大的艺术挖掘潜力。设计师在运用中国书法元素时,不能仅局限于外在的形式美上,重要的是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认真思考书法在设计中的运用空间,从而为书法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书法作为汉字美的最高形式,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它不仅表现汉民族的思想文化和情感思维,更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的集中体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艺术内涵独特在现代书籍设计艺术中已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书法所能赋予书籍装帧设计的不仅是具体的形式和固定的内容,还有汉民族的性格气质、取向、心理情感和精神格调。书法介入到书籍设计中,书法线条的美与书籍相得益彰,从而提升书籍的审美价值,书籍可以借书法作品所表内容传达和体现某种价值追求和文化观念。
如《梅兰芳全传》,设计者将中国水墨画与书法相结合,封面以梅兰芳舞台造型做底,“梅兰芳”三个俊秀的毛笔字压在图上,通过前景实后景虚的处理,制造出幽雅的意境。整本书浅灰蓝调子,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书的切口图形设计部分,切口处从左向右按翻,是梅兰芳的男装照片,从右向左按压,会出现梅兰芳舞台的京剧形象,巧妙地展示了梅兰芳的艺术生涯。
(三)民间艺术元素的运用
很多中国书装设计作品就是根据中国民间剪纸、京剧脸谱、民间泥塑、古代服饰等传统颜色进行的再创造。例如《中国民间文化生态调查》一书,在整套丛书设计中,书脊裸露锁线,大胆使用民间年画鲜艳的原色,强调夸张对比,呈现色彩缤纷的视觉张力,是色彩应用中的杰出典范。
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所以,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运用剪纸方法能与书籍内容吻合,会相得益彰,相互衬托,所赋予的空间美感自然产生。《寓言十佳》(张卫设计)一书,就是借用民间剪纸的原形,赋予浓重的民间色彩,使之洋溢着醇厚的乡土气息。此书设计中形、色与传统符号构成的节奏感,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审美个性,令人产生有意味形式的联想。这也正是 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通过设计者装帧形式的外在物化,使书籍的形态增添新的中国韵味。
如《小红人的故事》封面就是采用了剪纸的手法来表现。用色上借鉴民间剪纸的色彩语系,单纯凝练,简约鲜明。红黑对比的色彩效果非常夺目。设计师全子直接把小红人剪纸与红色封面连成一体,扉页同样是同一种材质的红色,在色调上是整体统一,但在视觉和触觉上又有层次和空间美感,又显得微妙有内涵。小红人的故事叙述了作者几年来乡土民间文化采风、考察所获得的深切感受以及作者创作充满灵性的剪纸小红人的故事,设计一抹红色,浑身上下,从函套至书蕊、从纸质到装订样式、从字体的选择至版式排列,以及封面上的剪纸小红人,无不浸染着传统民间文化丰厚的色彩。封面剪纸“小红人”紧贴书籍内容,设计师熟稔地运用中国设计元素,与神秘的乡土文化浑然一体,让读者越读越觉出其中丰盛的滋味和立体的想象空间,整体设计纯朴、浓郁,极具个性特色。
(四)中国传统图像的借鉴
中国传统图形追求和谐、朴素、含蓄和节制的特点,与中国传统人文、自然、哲学观念相呼应,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这些不同时期反映社会生活的形象诠释,已经寓形以人格化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层的精神象征,体现着传统图形的人文价值,所以成了今天书籍装帧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一书的内页边缘采用织锦部分纹样图形,色彩鲜明。合上书本,整本书页面部分则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龙形纹样,让人眼前为之一亮,为书籍的整体装帧设计提升了一个高度。
吕敬人设计的《浣纱王后》,从封面到内文都配置了古代纹样,设计既贴近图书内容,使文章得到有力的衬托,又不失文情意趣,真正达到与图书圆融无迹的设计境界,使人强烈感受到意境与心境合而为一的审美情趣。
《猛虎集》设计的封面,传承了中国“以大为美”的传统哲学思想,采用特有的中国画写意手法,封面上飞扬灵动的线条,使人联想到虎纹,暗喻了图书的主题,给人以美的遐想和视觉艺术享受。
(五)中国民族色彩的借鉴
中国的民族传统色彩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将现代书籍设计与民族传统色彩相结合,赋予了书籍设计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强调了中国民族文化意识。如:《中国三峡百景图》这本书的封面,采用了传统色彩中的大红、青和金色。大红为中国红,是最具民族传统代表的色彩,象征着吉祥喜庆;金色,是古代帝王的专属色,彰显高贵,这三种颜色的搭配体现出书籍华贵不凡的气质,一股中国风扑面而来。历史类书籍则大多采用典雅古朴、沉稳的色彩,如《中华文明史》套书,书籍封面采用暗红色底加以黄色轮廓,黄色轮廓寓意书籍主题是以黄河为线索,由黄河为母亲河孕育出灿烂的五千年文化,暗红底色让人感觉沉静、安稳,像母亲的怀抱一样温暖舒适。
四 现代书籍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现代根植于传统
鲁迅先生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中国美术学院吴山明教授曾指出:“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而本土文化又是多方面组成的,它是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地域性的,而其中的精华又汇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流,它既呈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辉煌,又能产生民族的凝聚力。一个民族如果因种种原因而淡化了本土文化的特征是可悲的。”
艺术的民族性也不仅仅是中国民族艺术形式的解构、组装和拼贴,更重要的是一个艺术家的民族文化底蕴,他身上流淌着浓浓的民族文化的血液,这样通过对国外先进文化的吸收和消化从而形成具有民族性、世界性、时代感、新鲜感人的艺术品。设计亦如此,设计的民族性,设计的艺术性,应是设计者的民族文化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真正的设计是民族的“魂”,而不仅仅只是民族的“形”。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通过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为书籍设计提供丰富的元素和理念。强调要借鉴中国传统,融合传统与现代进行设计,但不能仅将传统中的一些元素拉过来作为一种点缀装饰,而是应该将传统设计思想和传统工艺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的展示。应该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适当改造,结合今天的时代精神而使其成为新的传统,使其变成真正有利于生长的土壤滋养着我国现代设计的成长,使设计体系保持一种传统造物精神与现代设计眼光的张力平衡。现代设计要以本土文化为根基,融入传统艺术视觉符号,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的现代书籍设计。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民族传统元素也在不断地在个性化创新中发展前进。我们应该倡导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和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髓,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传统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书籍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资助,项目名称: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国画教学研究,项目批准编号:CDJSK100113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