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陶冶的回归  价值取向的重构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教育是新课改一个鲜明的亮点和基本特色。这次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之一便是旗帜鲜明地倡导人文精神教育。诚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明确列出要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关注人文精神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语文学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学科。可见,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是何等的重要与紧迫。
  一、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人文精神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合乎近代哲学的以探究主体为中心的转向,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观。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教育目的是让人领略生活的意义。它以“使人向善”为内涵,包含着人们的希望和理想,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而不仅仅是生活的技能。它所提示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等美德。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感悟天地万物的变化,去善待生活,去善待人生,去召唤人的生命活力,体现人生的价值,这些恰是对亲朋、国家、民族所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人之所以为人所赋予的生命的真谛。
  “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内涵。”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最典型的标志,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素养概括为四种情结和能力:具有交流的情结和能力;具有继承和超越的情结和能力;具有批评的情结和能力;具有创新的情结和能力。
  人文教育的实质不是技术性、实用性的,它是精神性、智慧性的。人文教育以精神层面为突破口,达不到精神层面的“人文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追求“崇高”,引导学生对英雄品质的肃然起敬和对伟岸人格的心驰神往,并在个人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态度,去竭力实现人生所能达到的理想高度。
  人文精神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或艺术,但往往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缺乏较深厚的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纯技术性、操作性的机械式训练仍很盛行,忽视了语文课在陶冶情操、激发灵感方面的作用,失去了语文课独特的魅力。
  在今天这个日益物质化和非精神化的时代里,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价值取向的混乱,已引起各界有识之士的深忧。具体表现在:“在工业社会潮流的冲击下,教育将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空间限制在接受和适应时下社会需要这一隅,失却了对人性更高发展目标的追求,这不能不说是当下教育的深层弊端,甚至是社会陷入平庸和价值混乱的根源。当今社会,追捧歌星、挥金如土、声色犬马、得过且过、文化快餐、感官消费等,已成为大众消费模式……至于关心民族未来、国家兴衰、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等崇高理想和情怀,都快成为现代人奢侈的追求了。”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清华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自称是为测验熊的嗅觉灵敏度。是什么样的教育使他认为这是合理的?高材生与虐杀者的双重身份再次证明向善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人性若不能向善,即使拥有科技与智慧,也对人类毫无裨益。这就是人文教育在身上的迷惘与缺失的重要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人文主义的历史及其教育内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三、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面对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教育专家们苦苦思索着改革之道。从新课标的内容可以看出,语文教改的走向与提倡人文精神的时代要求是一致的。语文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改中注重科学方法与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彰显学生的个性。
  1.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语文新课标认为各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更为密切的关系,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身特点决定的。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在语文学科内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语文教材在内容的选编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比如表现伟人、名人业绩,英雄事迹,亲情和睦,爱国情感,社会公德,理想追求,人物和谐,自然风光……并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性、教育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重要要求。教师结合课文具体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自主体会人文精神,不能生搬硬套,形成教条。情感的陶冶,体现着语文教学的特色。
  2.引导学生成为有独立见解与尊严的人。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体现“以人为本”,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应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同时,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不以标准答案扼杀学生求知、抒发个人独特见解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比如学习戏剧《雷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认识周朴园、繁漪、鲁贵、周平等人物的形象。周朴园怀念侍萍这一点,历来很有争议。因此,可设置的论题是:周朴园怀念侍萍有没有动真情、动真心? 能不能简单地用“虚伪”二字概括?通过对论题的辩论,学生对于这个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大家在交流讨论中,也学会了与人合作,营造了互为补充、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并且还能够引导学生抒发个人见解与体味做人的尊严。
  3.即景体验,贴近生活,教会学生做人。
  要正确地认识学生,要把学生当“人”看,是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先决条件。结合语文课程的实际,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历史和现实生活纳入到课堂中。要用人文精神去构筑学生精神世界的家园,将生命意识作为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在教学体验中,当学生主体意识已经觉醒,在肯定的同时,应予以指导、 培养,对于一些有失偏颇乃至过激的看法应予及时纠正,以培养人文精神,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另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所说的重视人文教育,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良好品质,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不等于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现代学生的成长需要理性与感性的完满结合,需要知识与人性的双重建构。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当前教改的前列,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教育应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致力于人格向善的完美,引导学生讨论与反思人生的价值。呼唤情感陶冶的回归,走向价值取向的重构,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趋势,更是提升民族素质、凝聚民族之魂的源泉所在。
  (郑天存,江苏省新沂市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陆定一的《老山界》中有这样的对话:  (红军战士):“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   这里,红军战士对一位瑶族妇女,既不称“同志”,也不称“老乡”或者其他什么的,而用“大嫂”相称,这是一种最合适、最有效的称谓,它拉近了群众关系,表达了军与民亲如一家的深情。  一  那么,为什么说在这里“大嫂”称谓最合适、最有效呢?这其中还很有一番道理:汉语称谓语有两套体系
期刊
一、金陵怀古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古称金陵,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繁华之地。春秋时为吴王夫差的冶铸重镇,称冶城。战国时楚在此置金陵邑。从公元前472年,越国大夫范蠡筑城算起,至今已有近2500年历史。三国东吴在此建都,称建业。而后,东晋、宋、齐、梁、陈都在此建都,史称六朝。五代十国的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先后定都于此,故有“六朝胜地,十代都会”之誉。  钟山麓留下王朝兴亡史
期刊
可怕的岁月结束了,封闭的时代走远了,中国艺术界也随之唱出了新的歌声,“朦胧诗”诞生了。  “朦胧诗”的出现打破了文坛的平静。这些诗让人觉得陌生,让人觉得惊诧,让人觉得古怪。许多“朦胧诗”失去了传统的明朗基调,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氛围。诗变得费解或不可解了。它不再明白如话,虽然意蕴甚深;它不再是政治行动的配角鼓手号角,却更多的书写人的追求、人的痛苦和人的复杂意识。  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残酷,这些都促使“
期刊
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表明我们已经将对话教育的理念引入了语文教学领域。这对传统的独自式语文教学是一种冲击、突破与超越。对话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一、对话在阅读教学中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有关作文教学的阐述,突出和强调了作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特点,体现了作文教学新的理念和新的精神,指出了作文教学的改革发展方向。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倡写个性化作文。  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学生自主作文,自由表达,写真事,抒真情,有创意。可见,“‘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那么,在作文写作中如何使作文个性化呢?    一、思
期刊
清儒章学诚在概括战国文章的写作特色时说:战国文章“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文史通义》)。又说:“未尝离事而言理”。前者是说战国文章善用譬喻,善于比事连类,阐明道理;后者是说战国文章说理富于形象性。这个说法,衡之于《战国策》,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内,是很有见地的。但引喻设譬,形象地说明某个道理,并非只是由于“比兴之尚,讽谕之义,固行人(策士)之所肄”(章学诚《文史通义》),主要还是为达到讽谕的目
期刊
苏轼(1037~1101)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对于苏轼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苏学”。中国文学史的长河群星璀璨,而苏轼之不同于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文学大家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他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表现出了超逸的人格风范,并将其种种人生感受和哲思无不尽意地付诸文学创作。他能够把自己从时代氛围、自身经历中所获得的人生感悟融注于具体形象和日常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选入了曹禺的名作《雷雨》(节选),分析周朴园形象是讲授这课的重要内容。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上,以及较通用的权威教学参考书中,对周朴园的形象特征概括不外乎“虚伪、自私、冷酷”。这不能说不对,但可以说是无效的。因为这几个词可以用来描述许多文学人物,周朴园这一经典形象的美学特质远未能以之涵盖。下面,作者尝试分析周朴园这一形象的复杂内涵。  根据教材中课后作业的提示,我们从周朴园对侍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历来学者研究贾谊(前200~前168)的《旱云赋》,主要是赏析其中写气图貌、刻镂精工、形象生动、姿态横生的艺术匠心,褒扬作者重农、悯农、以民为本、谴责人主的高超思想境界,指出该赋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如此,固然是解读《旱云赋》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文学创作的实践告诉我们,作品与创作主体的学养、阅历、思想和个性特征往往是一个完整自足的系统。随着创作主体特征的多样性展开,作品内涵也呈现出多
期刊
语文是为人的终生成长提供营养的学科,语文教我们尊重生命、贴近自然、融入生活;语文教我们同情与宽容,唤起想象,启迪心灵,提升精神品质与人生境界;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浸润着人文色彩,流溢着生命的动感,承载着智慧的传递。语文课堂必须凸现人文光彩,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精神交流的园地。反思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提问、分析、讲解成为课堂主旋律。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忽视了情感态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