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颗璀璨的文化瑰宝。这一最具民族传统的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以其特有的艺术品质,文化内涵,让人赏心悦目。同时,也由于其简介、美观、大方、或夸张抽象变形的艺术可操作性,千百年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如何把这一古老的民粹引入课堂,使其传承发扬光大,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深思的,也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高中生文化课学习任务繁重,且面临高考的压力,如何开展好美术素质教育,让道德课堂背影下的学生既享受了美育洗礼,又不增加他们的学业负担,正是我们高中美术教师时刻在想和要做的。
关键词:中国剪纸传统艺术;民俗文化;高中生;美育
一、中国剪纸艺术
剪纸又称刻纸,包含剪和刻两层含义,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的创作艺术,剪纸艺术作为一门即传统又现代的艺术表现载体,以其独有的艺术品质,文化魅力,让人赏心悦目,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剪纸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到1100年之间,最早的时候人们用树叶、树皮、兽皮等做镂空制作。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当然应是在造纸术发明以后,所以,剪纸艺术在我国民间流传极其广泛,历史悠久。
二、中国剪纸艺术的民俗性
中国剪纸艺术起源于民间,所表现的载体形式大多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强调物像的典型化特征,作品艺术格调呈现出满而不乱,多而不散,静中求动,动静相间,平易近人的艺术特色。作品善于把多种物像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俗成的物象组合起来表达创作者的心理,追求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剪纸艺术之所以能够得以源远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工具材料简单易备,技术含量无需过高的门槛也是其一。不论是宫廷艺师,乡野村夫,孩童农妇,只要有兴趣,一把剪刀,一张纸,无需画稿都可以随手剪来。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都可寄托在妙趣横生的剪纸艺术上来。
剪纸艺术,犹如一株常青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构成了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象征意义。
三、高中美术课教学现状及反思
现阶段,高中美术课主要在高一年级开设,所用教材是《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美术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材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各类美术门类的知识,信息量很大。但是,正是因为教材知识面涉及广泛,作为美育常识性让学生了解一下尚可,如果教师上课泛泛而谈那就显得略微有些枯燥了。当今,教师上课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遵循教学大纲要求,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高二年级开设选修教材,有些学校开设书法课程,有些学校开设绘画选修课程,有些学校为了追求片面的文化课成绩,虽然课程表上显示美术课程,其实美术课早已经让道给了文化课占用;至于高三年级,由于学生面临毕业升学的双重压力,文化课学习任务繁重,大多数学校自然就不再开设美术课的。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普及,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又被有识之士提上日程。如何进行艺术的素质教育、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如何开展适合本校校情的特色教学?业已被教育界领导所重视,努力探索适合新形势下办学靓点、积极打造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随着人们对现代教育的深入认识,那种一味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新兴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替代。
新的教育形势下,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当把精力放在如何把美术课上好,如何在道德课堂背景下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的美育课程,使学生在爱学、乐学、易学的环境下学到一些有意义的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能力。鉴于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尤为重要且意义非凡。
四、传统剪纸艺术作为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可行性探索
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能量已经很大,从幼儿入学到高中生涯,十多年的教育培养,足以掌握了适量的文化知识与艺术涵养。中国民间艺术早已被学生所熟悉了,剪纸艺术的民俗性、工具材料的简单性、作品形式的多样性,无不让学生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众所周知,中国剪纸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是其他艺术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特有的魅力和实用价值。
正是由于剪纸艺术的实用性、大众性和易于普及性,我们学校几位美术教师从学校实情出发,广泛学习、收集和整理出了一部分易学易教的剪纸技艺,大家积极筹备教育教学用具,花费很大的精力、物力、财力去整合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剪纸作品,经反复实践论证,通过小组教学,学生实验,删繁就简,编纂出了一本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手工剪纸艺术简易技法》。
现在,我校除了按高中课程开设教材外,多了我们自己的特色课。通过我们教师的不懈努力,学生学习兴趣很是高涨,我们办起了学生社团,成立了班级兴趣小组,广大教师经常互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動,既丰富了广大师生的艺术素质、创作源泉、提升了技艺,又扩大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大家爱国爱民爱艺术的情操。
实践证明,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正确的,是得到广大的学生及其家长支持的,是教有成效学有成就的。老师们不断探索,为自身“充电”,不断有好的剪纸作品诞生;学生们一改往日被动的听课到现在的积极动手制作,课堂充满了活力,一幅幅作品凝聚出了学生们的智慧和汗水。总之,通过理论学习到动手操作,再从实践到理论,极大的提高了师生对这一古老传统艺术的学习创作热情,为了调动师生们的创作积极性,我校还不定时聘请社会贤达、能工手巧人士来校讲课,附近有什么艺术展览,也会想方设法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每学期都要举办剪刻技能比赛,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现在,我校剪纸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剪纸艺术教学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学的一张名片。
五、结语
马克思说过在所有的文化中,民间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因而,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的容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传承人类文明精华的要求,也是民间美术自身特性的必然。 剪纸艺术以其独有的品质,丰富多彩的形式,很容易被人理解,更容易被中学生感知、认识、掌握。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紧密融合,并使之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使我们这些基层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和道义。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相信,剪纸艺术的价值随着科技文明的高度发达必将进一步得到世界文化艺术的认可。
关键词:中国剪纸传统艺术;民俗文化;高中生;美育
一、中国剪纸艺术
剪纸又称刻纸,包含剪和刻两层含义,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的创作艺术,剪纸艺术作为一门即传统又现代的艺术表现载体,以其独有的艺术品质,文化魅力,让人赏心悦目,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剪纸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到1100年之间,最早的时候人们用树叶、树皮、兽皮等做镂空制作。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当然应是在造纸术发明以后,所以,剪纸艺术在我国民间流传极其广泛,历史悠久。
二、中国剪纸艺术的民俗性
中国剪纸艺术起源于民间,所表现的载体形式大多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强调物像的典型化特征,作品艺术格调呈现出满而不乱,多而不散,静中求动,动静相间,平易近人的艺术特色。作品善于把多种物像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俗成的物象组合起来表达创作者的心理,追求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剪纸艺术之所以能够得以源远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工具材料简单易备,技术含量无需过高的门槛也是其一。不论是宫廷艺师,乡野村夫,孩童农妇,只要有兴趣,一把剪刀,一张纸,无需画稿都可以随手剪来。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都可寄托在妙趣横生的剪纸艺术上来。
剪纸艺术,犹如一株常青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构成了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象征意义。
三、高中美术课教学现状及反思
现阶段,高中美术课主要在高一年级开设,所用教材是《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美术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材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各类美术门类的知识,信息量很大。但是,正是因为教材知识面涉及广泛,作为美育常识性让学生了解一下尚可,如果教师上课泛泛而谈那就显得略微有些枯燥了。当今,教师上课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遵循教学大纲要求,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高二年级开设选修教材,有些学校开设书法课程,有些学校开设绘画选修课程,有些学校为了追求片面的文化课成绩,虽然课程表上显示美术课程,其实美术课早已经让道给了文化课占用;至于高三年级,由于学生面临毕业升学的双重压力,文化课学习任务繁重,大多数学校自然就不再开设美术课的。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普及,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又被有识之士提上日程。如何进行艺术的素质教育、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如何开展适合本校校情的特色教学?业已被教育界领导所重视,努力探索适合新形势下办学靓点、积极打造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随着人们对现代教育的深入认识,那种一味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新兴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替代。
新的教育形势下,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当把精力放在如何把美术课上好,如何在道德课堂背景下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的美育课程,使学生在爱学、乐学、易学的环境下学到一些有意义的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能力。鉴于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尤为重要且意义非凡。
四、传统剪纸艺术作为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可行性探索
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能量已经很大,从幼儿入学到高中生涯,十多年的教育培养,足以掌握了适量的文化知识与艺术涵养。中国民间艺术早已被学生所熟悉了,剪纸艺术的民俗性、工具材料的简单性、作品形式的多样性,无不让学生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众所周知,中国剪纸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是其他艺术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特有的魅力和实用价值。
正是由于剪纸艺术的实用性、大众性和易于普及性,我们学校几位美术教师从学校实情出发,广泛学习、收集和整理出了一部分易学易教的剪纸技艺,大家积极筹备教育教学用具,花费很大的精力、物力、财力去整合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剪纸作品,经反复实践论证,通过小组教学,学生实验,删繁就简,编纂出了一本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手工剪纸艺术简易技法》。
现在,我校除了按高中课程开设教材外,多了我们自己的特色课。通过我们教师的不懈努力,学生学习兴趣很是高涨,我们办起了学生社团,成立了班级兴趣小组,广大教师经常互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動,既丰富了广大师生的艺术素质、创作源泉、提升了技艺,又扩大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大家爱国爱民爱艺术的情操。
实践证明,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正确的,是得到广大的学生及其家长支持的,是教有成效学有成就的。老师们不断探索,为自身“充电”,不断有好的剪纸作品诞生;学生们一改往日被动的听课到现在的积极动手制作,课堂充满了活力,一幅幅作品凝聚出了学生们的智慧和汗水。总之,通过理论学习到动手操作,再从实践到理论,极大的提高了师生对这一古老传统艺术的学习创作热情,为了调动师生们的创作积极性,我校还不定时聘请社会贤达、能工手巧人士来校讲课,附近有什么艺术展览,也会想方设法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每学期都要举办剪刻技能比赛,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现在,我校剪纸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剪纸艺术教学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学的一张名片。
五、结语
马克思说过在所有的文化中,民间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因而,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的容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传承人类文明精华的要求,也是民间美术自身特性的必然。 剪纸艺术以其独有的品质,丰富多彩的形式,很容易被人理解,更容易被中学生感知、认识、掌握。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紧密融合,并使之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使我们这些基层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和道义。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相信,剪纸艺术的价值随着科技文明的高度发达必将进一步得到世界文化艺术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