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说音乐要有声,音乐是乐音的有机组合,但在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约376-427年)的无弦琴故事中却并非如此。沈约《宋书》本传说:“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莲社高贤传·陶潜传》说:“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勞弦上声!’”意思是说陶公有张“素琴”,没有弦和徽,他常与友朋饮酒时弹它,虽“抚而和之”,但奏的却是无声曲,陶公说,我意在琴中。
  李白晚陶渊明三百多年,他十分崇敬陶公,曾有诗《赠临洺县令皓弟》:“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陶渊明时代司马氏当政,道学大盛。陶渊明素有“济世之志”,他儒道兼学,立志报效国家,但总因人品刚直,与当朝者不合,当官做不长,屡屡辞职。义熙二年(406年),陶公任彭泽地区县令。某日,郡太守派来一名督邮,他一到就要陶渊明穿上官服,束上大带前来见他,称“不失体统”,陶公甚怒。督邮级别很低,却因有背景而大摆权势,吆五喝六,陶公叹之:“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小人邪!”说罢取出官印就走,离开了他任职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回到家乡。这便是诗中的“陶令去彭泽”。
  不少历史学家说,“去彭泽”与“回乡”是陶渊明思想真正成熟的标记。所谓“成熟”,是陶公改变了人生,他积多年官场见闻,在仕途高走的年纪,弃儒家“入世”,而取道家“出世”,离开官场,回乡归隐。从此陶公与村民们相处,与山水草木为伴,虽要“躬耕自资”,有时生活贫困,但他有崇道的超然、出世的豁达。陶渊明回乡后不久,便有了无弦琴。为何无弦琴在这个时候出现呢?我想原因有多个,玄学便是其一。
  玄学始于曹魏正始年间,名士何晏、王弼等承接道学,将老子言“玄之又玄”引向神秘、玄奇、不可测的方向,而有了玄学。至晋代,因朝政衰乱,玄学更盛,人们想避祸,也要求助于它。与此相适应,玄学美学视奇为美,风行于世。也许是陶公受了影响,有了奇想,便“去弦徽”,有了无弦琴。但我想这仅仅是表象,而不是本质。陶公一生政艺相通,他的文与乐,就反映了“政”。如文,陶公的愤世诗文是不少的,他“回乡”后也仍然在写,如他在《饮酒》中抨击朝政,在《咏荆轲》《拟古》中赞义士荆轲、高渐离,在《感士不遇赋》中斥责官宦等,说明陶公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他由政及文,不减当年。又如乐也是,我认为陶公此时的琴乐观改变了。



  琴是中国乐器“一哥”,玩琴者文人、君臣居多,他们还爱“物我交融”。所谓“物我交融”,是指人的思想情趣融入了物中,出现了“我即物,物即我”的现象。如《庄周·梦蝶》的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说的是某日庄子做梦,梦中自己变成了蝴蝶,他感觉很快乐,意指人若能打破物我界限,就会很快乐。而琴的“物我交融”的故事也很多。如在《高山流水》故事中,琴是伯牙、钟子期“知音”的符号。在《广陵散》故事中,琴是“竹林七贤”之嵇康抗争的象征:“康临刑自若,援琴而鼓。”(《魏氏春秋》)又如有帝王造琴之说:“伏羲作琴、瑟”(《古史考》),“神农始作五弦之琴”(《帝王世纪》),先秦著作《山海经》《帝王本纪》中还说黄帝是最早的琴家,《礼记·乐记》又称“舜作五弦之琴”。真是奇谈。琴不是乐工做的,而是帝王做的,帝还不是一人,而是一批:青帝、炎帝、“人文初祖”等。琴既是“龙生龙”,琴之形体如尺码、弦徽、雕纹、部件等便都有说头。如说琴弦是“一弦为君,二弦为臣,三弦为民”,琴徽之十三徽为“四季十二月加闰月”,琴底、琴轴等有“龙池”“凤眼”“凤沼”等,寓意国家得上天护佑,等级有序,社稷美好,为盛世、安详、丰盛,日月交辉,风调雨顺,亦寓意君王恩施大地、时空、器物、阴阳、宗教、历史、祥瑞、山水、人文等。琴是象征物,俨然成了一张封建盛世图,而早期的琴曲如《尧畅》《舜操》《禹操》《文王操》等也都是帝王的颂歌。
  御味这么重,令陶渊明反感,这是合理的推论吧。陶公“回乡”后如换了个人,何为他此时的琴乐观?我想可比较来看。如上述琴的“帝王版”,御味重,有弦徽,性儒,其御味既源自《古史考》《帝王世纪》等古文献,也来自后来的琴著,如汉代桓谭的《琴道篇》、蔡邕的《琴操》等,那是做加法而得;而陶公的无弦琴,则是做减法,“去弦徽”,令琴变“性”,变姓儒为姓道。琴无弦徽,没了“君、臣、民”的皇权和等级,如同白纸,“抚而和之”,可得新琴乐,展示道学的理想世界,那是无阶级、无剥削、平等、质朴的社会。所以若要为无弦琴定性,我想便是以下言:道学是其魂,玄学为其形,它是陶公“去彭泽”和“回乡”后设计的琴乐产品,是他的“由政及乐”,陶公之“意”在此。
  有了琴,就要弹。陶渊明弹了什么?李白说:“大音自成曲”。“大音”,崇高之乐也。而陶公此“大音”是无声曲,如何“识”它?我想说难也不难。其一,动作之“识”。陶公弹琴虽无声却有动作:“抚而和之”,这动作便是“识”的依据。相信当年陶公的“友朋”们便是这么“识”的,他们围在周边,目睹陶公弹琴,节律多样,张弛有度,大家又是邻居,相互很了解,次数多了,明白了动作“语言”,加以联想,就能“识”琴中之“意”。其二,诗文之“识”。今《陶渊明集》收录诗一百二十五首,赋、文十二篇,我们可将其“载入”琴中,或以诗文内容为琴乐内容,或作依据和参考。陶渊明的文、琴是形异而质同,两者同源,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众所周知,陶公的田园诗文是他作品中最出色、流传最广的,如《采菊》《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饮酒》等。以下我们不妨将《桃花源记》一文“载入”琴中,尝试“识”之。


南宋佚名画作《归去来辞》中的陶渊明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桃花源记》的故事是讲一位渔夫迷路了,正迷茫时,却眼前一亮,“忽逢桃花林”,他“便舍船从口入”,上了岸,四处游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见桃花源庄稼茂盛,山清水秀,景色十分美。桃花源人真诚、热情,渔夫所遇村人,“便要(同‘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村人皆欢迎他。可见景美人好,便是桃花源。我想象,陶公之弹也有如诗文一样这么美好,引人入胜,令人留恋。陶公家乡在浔阳柴桑县,为今日九江地区,那儿景美,也犹如桃花源般。陶公又好酒,酒量大,即使他弹琴,也总是在“每有酒适”时。他的《五柳先生》诗有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那是鄉邻们见陶公酒瓶子空了就送酒给他喝。这也如桃花源那样:“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可见琴好,景好,人好,酒好,陶公弹琴就多了激情、率性、超然,他“抚而和之”,潇洒自在,“意”满琴心,琴人交融,可达美好境界,可抒崇道之意。
  反观司马氏统治下的晋代,朝廷黑,民众穷,渔夫是晋人,他当会有感触,会有桃花源梦,所以离开时画了图,还“处处志之”,为了再来。但当他带了官府人马再前来时,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没有“忽逢桃花林”,找不到了。桃花源是“乌托邦”,“寻无果”也是必然。陶公不是有写,那儿人“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即他们活在另一个国度,完全隔绝,既未闻司马氏,也不知有汉高祖。但虽然如此,我想“寻梦”是关键词,“寻梦”,是指心中有光明而努力追求之,这正是陶公之“意”。桃花源,还是在湖南常德被“寻找”到了。它因陶文中的“武陵人”有所指而被认定,它占地一千六百亩,前有沅江,后有群峰,内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四个景区,境内古树参天,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小溪青山,丰腴农田,宛若“世外桃源”之仙境。此外,还有派生的,如桃花寨、桃花潭、桃花村等,不一而足。当然,这么些“桃花源”事实上并不是“寻到”的,而是陶公之后人建造的,即使是常德的桃花源也是如此。正如“有梦者事竟成”之言,梦是向往,为圆梦,所以要造。而如今之造又有了IT之“果”:动漫游戏、APP、网络,那是桃花源的新境界,有现实,有虚拟,大家做“渔夫”,自然也多了新奇和好玩。我想陶渊明的伟大,正是他在看不到光明的晋代展示了桃花源的光明,面对黑暗与美好,崇道学理想,赞真善美,让人们心中有梦,从而“寻梦”“追梦”,内心阳光,积极向上。
  李白的诗也给了音乐人一个启示:何为音乐?这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可作物理角度的解读,视音乐为乐音的有机组合;也可作其他角度的解读,如宗哲角度,道家就有“无声”之乐的理论,如老子名言“大音希声”(《道德经》)。孔子言:“道不同,不相为谋”。李白和陶渊明是同道中人,两人都是大文学家、琴家,都爱人民、爱大自然,他们同道,同在信仰、理念、生命观、艺术观等。如陶公刚直,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李白挺拔,也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故事,他们都痛恨权贵,蔑视“小人”。因为同道,便有共鸣,也正是因为同道,我们说陶公虽生不逢时,在世少为人知,但到唐代,有李白给力,有众同道大家推崇,陶公得崇高地位,“复活”文坛,由古至今,“粉丝”无数,跨越了一千六百年时空。
  (唐)杜甫:“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宋)苏轼:“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宋)辛弃疾:“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当代)鲁迅:“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陶渊明是伟大的。他的无弦琴虽另类,却包含着美好的信息;虽弹奏无声,却有“弦外之音”。那是崇高、素朴的“大音”,我想是值得“识”之的。
其他文献
2018年4月,被誉为“交响乐王国无冕之冠”的柏林爱乐乐团终于发行了“除夕音乐会”套装(20DVD)。至此,该乐团音乐季中最为著名的“三大音乐会”均已陆续发行完毕。另外两套——“森林音乐会”套装(20DVD)发行于2017年4月,“欧洲音乐会”套装(25DVD)发行于2016年4月。对于乐迷来说,能够把这六十五场音乐会的实况录像一次收藏,可谓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乐迷可能更熟悉“维也納新年音乐会
期刊
01作曲家乔治·本杰明 02《切肤之痛》剧照  2018年10月23日,英国作曲家乔治·本杰明(George Benjamin)的歌剧《切肤之痛》(Written on Skin)先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举行了亚洲首演,随后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上海,再度上演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这部有着“二十一世纪最佳歌剧”光环的歌剧究竟如何?是否如它宣传的那样值得一看?演出前,我们采访到了此次歌剧的指挥劳伦斯·雷内
期刊
2018年6月,歌剧《一个美国士兵》(An American Soldier)在美国圣路易斯剧院歌剧院举行世界首演。该剧由作曲家黄若、剧作家黄哲伦共同创作完成。全剧尾声,男主角陈宇晖濒临死亡,留下了他生前最后一句话:  谁站在我这边?谁是我的敌人?我是一个美国人。美国人是什么?歌劇《一个美国士兵》剧照  这些都是这部歌剧未曾回答的问题,就像2011年年仅十九岁的美籍华裔士兵陈宇晖在阿富汗服役时离奇
期刊
单簧管是一件美妙的乐器,它的声音极富特色,带着浓浓的“鼻音”,充满郁郁的芬香。当年,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和韦伯都曾被它神奇的音色所吸引,为它写下了一大批不朽的名作。  内行的专业人士都知道,单簧管绝非一件简单的乐器,它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从独奏还是合奏的角度来看,它都是西洋木管家族中的“奠基性”乐器,其作用之大,效果之突出,非其他管乐器所能及也。  近年来,单簧管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
期刊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音乐教育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因为民族音乐理论教育、民族声乐教育等园地尚未开拓。在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代表的高等音乐学府中,音乐教育家们不断研究与实践,为民族音乐的教学开疆拓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民族音乐的优秀人才。  2018年11月2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系承办,音乐教育系协办的江明惇教授从教六十周年音乐教育思想研讨会顺利举行。会议气氛热烈,江明惇教授的学生
期刊
不思量,自难忘,若非一则征文启事忽如一阵风来,猛然推开了记忆之窗,我都未曾觉悟到,《音乐爱好者》已经成立四十年,自己与这本心爱的杂志相识相伴已经三十二个春秋了!感慨着起身走到书橱前,找出一大摞很有些年头的杂志、书册,未及翻阅,往事随风已历历在目。  1985年高中毕业后,命运之神将我带进了上海科学技术大學(今上海大学嘉定校区)。从闽南山区小县城踏入“十里洋场”,真像那刘姥姥进大观园,各方面感受到的
期刊
1915年,二十岁的刘天华在失业、贫病、丧父的苦痛中构思酝酿了自己的第一首二胡独奏曲《病中吟》。1923年定稿的当年,刘天华的高徒、北大数学系学生徐炳麟登台北大音乐会独奏二胡曲《病中吟》,由此二胡独奏第一次登上音乐会的“大雅之堂”,成为当时北大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乐曲令师生们耳目一新,校园里一时传唱起《病中吟》的主题曲调。1931年,高亭唱片公司为刘天华灌制了两张唱片,留下了《病中吟》等四首珍贵的
期刊
1998年3月,北京国际音乐节横空出世。在这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音乐艺术节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指挥家余隆作为艺术总监始终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从创始人到藝术领航者,从运筹帷幄的幕后推动者,到舞台前沿的指挥艺术家,二十年来余隆从不同侧面带领北京国际音乐节走向了日臻成熟、完善的道路,开创了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权威古典音乐艺术节在国内成功发展的范例。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海报  二十年来,北京国际
期刊
如果我们将过去半个世纪的古典音乐生态变化投射在一个模拟出的“上帝视角”中进行俯瞰的话,随着众多热闹一时的细节变得模糊以外,一些真正具有思考价值的趋势会慢慢浮现——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一定是其中最不可忽视的章节。同时,与一切“流行”事物相似,当演奏马勒逐渐成为职业管弦乐团的一种“标配”和自身技术能力的证明,在那极易迎来爆棚效果的壮丽乐章间也不乏品位庸常的陈词滥调。在这“乱花渐欲
期刊
施尼特凯:“几乎是个奏鸣曲”  施尼特凯的父亲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1927年移居苏联,成了一名记者兼德语翻译;他的母亲则是一位随祖辈移民俄罗斯的德国后裔。施尼特凯1934年出生于苏联,少年时代曾随赴奥地利工作的父亲在维也纳学习过三年。在这段时间内,他确立了投身于音乐事业的终生信念,也找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德奥后裔的身份归属感。“我感觉在那里的每个瞬间都有一种与历史线索之间的联系:一切都是多维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