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归根结底,是“生本意识”的落实。也就是说,新课标的语文教学,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也是传统的散文名篇。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作者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怎样才能讲出新意,并且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呢?教师必须成为课堂的组织引领者和服务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自主探究”中强化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因此我把体味诗意秋景图,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把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进而提高自身文学素奍做为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设计了五个板块,包括积累字词(字音、词义、自己认为没掌握的字词),记忆常识(作者及写作背景、自己搜集的资料),阅读思考,拓展延伸(积累秋天的诗文),能力迁移(写冬景)。
(二)课堂交流
(师)通过预习,你想在本课的学习中获得哪些知识和能力?或有什么疑问吗?
(生1)我感觉这篇文章写得很美,我想学习怎么写。
(生2)我从题目中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赞美之情。
(生3)作者在结尾写南国的秋,后面又写“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全体)热爱。
(师)运用了什么手法?
(全体)对比。
为了能够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学生刚开始有些吃惊,可能是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是老师主导课堂方式的大转变让学生有些不适应,但马上有几位学生回应,可见学生自我探究的意愿是需要培养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全文的整体感知,也让我非常欣慰,为后面探究教学的重难点做好了铺垫,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三)自主探究
(师)既然同学们已经把握了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那我们就重点来欣赏故都的秋的美景吧,体味景中寓含的情。听视频朗读1、2段,将学生带入情境,并用几个字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清,静,悲凉。(师)板书。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个特点的?
(生)小院、天空、槐树的落蕊……
(师)都是平常的景物,可见作者对故乡景物的熟悉、热爱。这些景物组成了五幅故都秋景图,请你们分别拟标题,好吗?谈理由。或者你喜欢哪个题目?谈理由。
学生4人一组交流探究预习成果,5分钟后展示并阐释理由。教师把学生拟的标题全部按顺序写到黑板上。如没陈述详备,其他人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
拟标题在以往的教学中是常见的,教师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设置好的题目上来,步步引诱学生说出与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成功。以板书为例,要是学生与老师意见相左,说不出老师想要的那个词,老师就会反复诱导,来回纠缠。但我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挖掘,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独立思考又合作交流,将集体的智慧展现在课堂上,真可谓丰富多彩,各有千秋。
(师)哪个题目更能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呢?你感受到了作家的心境了吗?请谈理由。
学生找出“庭院静观”“落蕊雨花”“秋蝉殘鸣”“秋雨话凉”等题目结合文句品析,其他学生随时质疑,教师相机点拨。如:
(生1)在“胜日佳果”图中,写了枣子颜色的变化,是热烈的色彩。
(生2)淡绿微黄,强调的是淡、微,应该是暗淡的色彩,正体现了秋的特点。
(师)观察很细心,那么,这是从什么角度写的?(颜色)文中还有类似的写法吗?(生3)第一幅图中就有,如写牵牛花的颜色,“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其中的蓝、白是冷色调体现了秋的特点。
(师)写颜色的还有什么景物?
学生补充。
(师)其实,还有些景物作者虽未明写它的颜色,但我们却能主观感受得到,如驯鸽是白色或瓦灰色的,秋草是枯黄色的,都是冷色调。会引起什么感受?
(全体)冷清,冷静,凄凉……
(师)作者的心境正是如此,同时也有一种深沉、宁静之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把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即“物”“我”完美融合起来,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你还喜欢哪幅图,请从这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的感知虽然丰富,但还肤浅,大多停留在写景表层,不能深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之妙。虽然学生能读懂作家用冷色为主调,以声响衬寂静的手法,可是,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晨观秋院”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
(师)为什么会有“悲凉”之感?
学生结合背景谈看法。
(师)其实悲秋之意自古有之,作者也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呀!请你们默读12段,找到秋传达给人们的感受之句。
学生共同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描写秋的诗文?
学生回答并简析。
(师)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悲秋颂秋,但郁达夫笔下的秋却让我情有独钟,难怪作者在文末抑制不住内心涌动的情感写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同学们让我们饱含感情的齐声朗读一遍吧!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设计了五个板块,包括积累字词(字音、词义、自己认为没掌握的字词),记忆常识(作者及写作背景、自己搜集的资料),阅读思考,拓展延伸(积累秋天的诗文),能力迁移(写冬景)。
(二)课堂交流
(师)通过预习,你想在本课的学习中获得哪些知识和能力?或有什么疑问吗?
(生1)我感觉这篇文章写得很美,我想学习怎么写。
(生2)我从题目中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赞美之情。
(生3)作者在结尾写南国的秋,后面又写“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全体)热爱。
(师)运用了什么手法?
(全体)对比。
为了能够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学生刚开始有些吃惊,可能是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是老师主导课堂方式的大转变让学生有些不适应,但马上有几位学生回应,可见学生自我探究的意愿是需要培养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全文的整体感知,也让我非常欣慰,为后面探究教学的重难点做好了铺垫,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三)自主探究
(师)既然同学们已经把握了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那我们就重点来欣赏故都的秋的美景吧,体味景中寓含的情。听视频朗读1、2段,将学生带入情境,并用几个字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清,静,悲凉。(师)板书。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个特点的?
(生)小院、天空、槐树的落蕊……
(师)都是平常的景物,可见作者对故乡景物的熟悉、热爱。这些景物组成了五幅故都秋景图,请你们分别拟标题,好吗?谈理由。或者你喜欢哪个题目?谈理由。
学生4人一组交流探究预习成果,5分钟后展示并阐释理由。教师把学生拟的标题全部按顺序写到黑板上。如没陈述详备,其他人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
拟标题在以往的教学中是常见的,教师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设置好的题目上来,步步引诱学生说出与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成功。以板书为例,要是学生与老师意见相左,说不出老师想要的那个词,老师就会反复诱导,来回纠缠。但我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挖掘,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独立思考又合作交流,将集体的智慧展现在课堂上,真可谓丰富多彩,各有千秋。
(师)哪个题目更能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呢?你感受到了作家的心境了吗?请谈理由。
学生找出“庭院静观”“落蕊雨花”“秋蝉殘鸣”“秋雨话凉”等题目结合文句品析,其他学生随时质疑,教师相机点拨。如:
(生1)在“胜日佳果”图中,写了枣子颜色的变化,是热烈的色彩。
(生2)淡绿微黄,强调的是淡、微,应该是暗淡的色彩,正体现了秋的特点。
(师)观察很细心,那么,这是从什么角度写的?(颜色)文中还有类似的写法吗?(生3)第一幅图中就有,如写牵牛花的颜色,“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其中的蓝、白是冷色调体现了秋的特点。
(师)写颜色的还有什么景物?
学生补充。
(师)其实,还有些景物作者虽未明写它的颜色,但我们却能主观感受得到,如驯鸽是白色或瓦灰色的,秋草是枯黄色的,都是冷色调。会引起什么感受?
(全体)冷清,冷静,凄凉……
(师)作者的心境正是如此,同时也有一种深沉、宁静之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把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即“物”“我”完美融合起来,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你还喜欢哪幅图,请从这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的感知虽然丰富,但还肤浅,大多停留在写景表层,不能深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之妙。虽然学生能读懂作家用冷色为主调,以声响衬寂静的手法,可是,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晨观秋院”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
(师)为什么会有“悲凉”之感?
学生结合背景谈看法。
(师)其实悲秋之意自古有之,作者也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呀!请你们默读12段,找到秋传达给人们的感受之句。
学生共同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描写秋的诗文?
学生回答并简析。
(师)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悲秋颂秋,但郁达夫笔下的秋却让我情有独钟,难怪作者在文末抑制不住内心涌动的情感写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同学们让我们饱含感情的齐声朗读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