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特别是进入到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增长式需求以及国家软文化战略的国际推进,使得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深入。从中央部门到各区县基层部门,相继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机构。其中,古乐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就像一个沉睡着的庞大宝藏。但由于后期发展与演变的局限性,再加上音乐传承方法的单一属性,使得古乐变得更加神秘。河北雄安地区作为古乐遗产的重要开发地之一,近些年来以考古为首的社会各界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鉴于此,文章针对河北雄安古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与保护,浅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雄安;古乐;非物资文化遗产
一、古乐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古乐的起源,在文献记载方面,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吕氏春秋》中对古乐有专门的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不仅如此,上世纪国家考古团队发现了距今大约7000余年先民们所使用的“埙”。“埙”属于一种陶土制作的吹奏乐器。换言之,基本可推测,至少在7000年前的先民文明中,我们的祖先便创造了音乐。秦汉时期开始,古乐正式进入到一个平稳发展期,最为知名的当属河北境内的广宗太平古乐,所以目前河北境内很多乡镇大都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当然,广宗太平古乐真正起源于东漢末年,即著名的黄巾起义。顾名思义,在这一阶段其之所以叫太平古乐,源于以张角为首的起义军创立的太平道。具体来看,太平古乐的形成恰恰伴随着太平道创立的12年间,起义军在传播太平道时,将天下太平、农民敬神祈神的思想编写在经文中,让众多道徒来咏诵。由最开始的直诵发展成为后期的乐诵,并配上专门的乐器来伴奏。尽管黄巾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太平古乐就此流传下来,延续近两千年。
二、雄安古乐文化
古乐作为雄安地区的重要非物资文化遗产,在雄安地区仅有的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古乐类便直接占据3项,分别是雄县亚古城古乐、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冀中古笙乐。不仅如此,在整个雄安辖区境内,关于古乐类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6项。总之,将界内专家学者将古乐文化称之为雄安地区的第一民间文化,可谓是当之无愧。
本处暂以境内的雄县古乐文化与发展来概况。关于本地区的古乐文化及起源,与前文系统介绍的早期太平古乐有较大区别。严格意义上讲,雄安古乐起源于北宋时期,兴盛于明清。在明清时期,古乐已经成为全民性的鼓吹乐。后期随着演变与创新,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风格。有的地区逐渐消亡,而有的地区则一直保持高活跃状态。在古乐演奏方面,与早期也有很大不同,使用到的乐器以及风格均变得更加丰富。具体来看,涉足到的主要乐器有管、笛、云锣、鼓、笙、钣、铛子等。在演奏方式和技法的改进上,主要呈现为坐棚吹奏。在演奏的曲目内容与类型上,大多为古曲,常见的有套曲、散曲、开堂曲等。
综上,包括雄县在内的整个雄安地区,古乐来源相对复杂,后期演变也比较复杂。有的古乐是从宫廷中流传,有的则是直接发于民间,彼此间交织融合。比如像《感皇恩》这一曲目,就是皇家宫廷的固定内容。
继续以雄安雄县古乐来看,结合考古研究及文献查阅,基本可以确定,本地古乐源于民间鼓吹乐之北乐支系。发展到今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包括在元末、明末以及清末民初时期,因战乱造成很大破坏,但后期均快速重建起来。解放初期,单以雄县境内的古乐相关的音乐会便有20多家。之后因文革的冲击和破坏,目前仅有前文中提到的4家。不过,在演奏技巧的传承上以及演奏曲目的保留上,相关管理工作相对较好,仅古曲就有近百首。
三、雄安古乐的传承与保护
1.历史传承与艺术创新
雄安古乐作为秦汉时期早期古乐的分支派系,源于宋元、盛于明清,主要集中在我国河北一带。正如上述所言,但繁荣时期仅雄县一处就有20多家音乐会。当代人们需要主义的是,这里所提到的“音乐会”不同于现在的音乐会,早期的音乐会本身就是一种演出组织。通俗点来理解,在民间农闲时,大家自发组织在一起,进行义务演出。历经上千年,期间经历了很多次战争的摧残,但随着社会稳定之后,很快便会重新集结并迅速壮大,其本身就是民间的自发性的文化行为。包括文学价值、历史价值、音乐价值、民族意义等,对于我国今后研究民族古典音乐属于宝贵的资料和财富。
雄安古乐在上世纪文革时期之前的近千年发展过程中,之所以持续传承与创新,恰恰源于古乐本身的艺术与审美。具体来看,古乐演奏所采用的并不是简谱,也不同于五线谱,其属于一种传统的工尺记谱。关于此谱,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只记录乐曲的精髓之处,即骨干音。所以,后人要想学习,就必须要前人指导。从基础做起,即先学会念唱乐曲,在念唱过程中逐渐增强对工尺谱的处理和理解。比如,在明朝永乐年间,亚古城音乐会曲谱直接编入到了《河北民间古乐工尺谱集成》,包括其他一些村镇地区也亦如此。
3.2 古乐文化与乐器的保护、发扬
就目前来看,古乐在雄安地区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比如在雄县地区,下至20岁的年轻人,上到80岁的老人,基本上都能来上一段。不仅如此,在一些老年人家中,随处可见各类相关的古乐乐器。吹笙、打云锣、吹管子、敲铛子等。
如上,古乐本身的特性与发展规律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人群。以青少年为例,青少年给人的感觉就是活泼、年少,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并且学习方面更容易接受,即适应性较好。对此,无论是中小学音乐教育还是高等艺术类、音乐类专业教学课程设计,包括古乐在内的各类民族优秀文化均可渗透其中。可选择一些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主的曲目来开展教学。比如被列为经典的一些曲目,有张角巧摆八卦阵、空营计与土遁法、宋元系列、明清系列等。
再者就是对于传统乐器的保护,这部分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内容。雄安当地的古乐研究机构负责人这样说:“应尽快将目前正在演奏的乐器珍藏保护起来,这些乐器中有很多都演奏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抛开古乐文化不谈,这些乐器本身也具备的文物的性质”。如上,对于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绝不可毁在我们后来人的手中。此外,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对工尺记谱的保护上来。
综上,古乐带给我们世人是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记忆,更多是标志着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上下数千年来,人们的智慧一直被体现,并转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有利因素。包括古乐在内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不巧的生命力,历经千年不消亡,足以印证它的历史价值和发展必要性。所以,当下我们所开展的各类文化保护与创新等实践活动,也不可局限于短期,因为其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事业。
参考文献
[1] 王晓如,李铠. 丝绸之路上的活文物——唐传长安古乐在西安地区的传承与分布[J]. 文博,2008(1):79-82.
[2] 申慧青. 雄安古乐的传承与保护 ——以亚古城为考察对象[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7-91.
[3] 项阳,柏互玖. 从《河北民间古乐工尺谱集成》等书的编纂说起[J]. 人民音乐,2011(7):54-56.
基金项目
河北省教育厅的课题:(SQ182036)河北雄安古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承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关键词:雄安;古乐;非物资文化遗产
一、古乐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古乐的起源,在文献记载方面,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吕氏春秋》中对古乐有专门的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不仅如此,上世纪国家考古团队发现了距今大约7000余年先民们所使用的“埙”。“埙”属于一种陶土制作的吹奏乐器。换言之,基本可推测,至少在7000年前的先民文明中,我们的祖先便创造了音乐。秦汉时期开始,古乐正式进入到一个平稳发展期,最为知名的当属河北境内的广宗太平古乐,所以目前河北境内很多乡镇大都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当然,广宗太平古乐真正起源于东漢末年,即著名的黄巾起义。顾名思义,在这一阶段其之所以叫太平古乐,源于以张角为首的起义军创立的太平道。具体来看,太平古乐的形成恰恰伴随着太平道创立的12年间,起义军在传播太平道时,将天下太平、农民敬神祈神的思想编写在经文中,让众多道徒来咏诵。由最开始的直诵发展成为后期的乐诵,并配上专门的乐器来伴奏。尽管黄巾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太平古乐就此流传下来,延续近两千年。
二、雄安古乐文化
古乐作为雄安地区的重要非物资文化遗产,在雄安地区仅有的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古乐类便直接占据3项,分别是雄县亚古城古乐、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冀中古笙乐。不仅如此,在整个雄安辖区境内,关于古乐类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6项。总之,将界内专家学者将古乐文化称之为雄安地区的第一民间文化,可谓是当之无愧。
本处暂以境内的雄县古乐文化与发展来概况。关于本地区的古乐文化及起源,与前文系统介绍的早期太平古乐有较大区别。严格意义上讲,雄安古乐起源于北宋时期,兴盛于明清。在明清时期,古乐已经成为全民性的鼓吹乐。后期随着演变与创新,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风格。有的地区逐渐消亡,而有的地区则一直保持高活跃状态。在古乐演奏方面,与早期也有很大不同,使用到的乐器以及风格均变得更加丰富。具体来看,涉足到的主要乐器有管、笛、云锣、鼓、笙、钣、铛子等。在演奏方式和技法的改进上,主要呈现为坐棚吹奏。在演奏的曲目内容与类型上,大多为古曲,常见的有套曲、散曲、开堂曲等。
综上,包括雄县在内的整个雄安地区,古乐来源相对复杂,后期演变也比较复杂。有的古乐是从宫廷中流传,有的则是直接发于民间,彼此间交织融合。比如像《感皇恩》这一曲目,就是皇家宫廷的固定内容。
继续以雄安雄县古乐来看,结合考古研究及文献查阅,基本可以确定,本地古乐源于民间鼓吹乐之北乐支系。发展到今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包括在元末、明末以及清末民初时期,因战乱造成很大破坏,但后期均快速重建起来。解放初期,单以雄县境内的古乐相关的音乐会便有20多家。之后因文革的冲击和破坏,目前仅有前文中提到的4家。不过,在演奏技巧的传承上以及演奏曲目的保留上,相关管理工作相对较好,仅古曲就有近百首。
三、雄安古乐的传承与保护
1.历史传承与艺术创新
雄安古乐作为秦汉时期早期古乐的分支派系,源于宋元、盛于明清,主要集中在我国河北一带。正如上述所言,但繁荣时期仅雄县一处就有20多家音乐会。当代人们需要主义的是,这里所提到的“音乐会”不同于现在的音乐会,早期的音乐会本身就是一种演出组织。通俗点来理解,在民间农闲时,大家自发组织在一起,进行义务演出。历经上千年,期间经历了很多次战争的摧残,但随着社会稳定之后,很快便会重新集结并迅速壮大,其本身就是民间的自发性的文化行为。包括文学价值、历史价值、音乐价值、民族意义等,对于我国今后研究民族古典音乐属于宝贵的资料和财富。
雄安古乐在上世纪文革时期之前的近千年发展过程中,之所以持续传承与创新,恰恰源于古乐本身的艺术与审美。具体来看,古乐演奏所采用的并不是简谱,也不同于五线谱,其属于一种传统的工尺记谱。关于此谱,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只记录乐曲的精髓之处,即骨干音。所以,后人要想学习,就必须要前人指导。从基础做起,即先学会念唱乐曲,在念唱过程中逐渐增强对工尺谱的处理和理解。比如,在明朝永乐年间,亚古城音乐会曲谱直接编入到了《河北民间古乐工尺谱集成》,包括其他一些村镇地区也亦如此。
3.2 古乐文化与乐器的保护、发扬
就目前来看,古乐在雄安地区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比如在雄县地区,下至20岁的年轻人,上到80岁的老人,基本上都能来上一段。不仅如此,在一些老年人家中,随处可见各类相关的古乐乐器。吹笙、打云锣、吹管子、敲铛子等。
如上,古乐本身的特性与发展规律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人群。以青少年为例,青少年给人的感觉就是活泼、年少,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并且学习方面更容易接受,即适应性较好。对此,无论是中小学音乐教育还是高等艺术类、音乐类专业教学课程设计,包括古乐在内的各类民族优秀文化均可渗透其中。可选择一些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主的曲目来开展教学。比如被列为经典的一些曲目,有张角巧摆八卦阵、空营计与土遁法、宋元系列、明清系列等。
再者就是对于传统乐器的保护,这部分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内容。雄安当地的古乐研究机构负责人这样说:“应尽快将目前正在演奏的乐器珍藏保护起来,这些乐器中有很多都演奏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抛开古乐文化不谈,这些乐器本身也具备的文物的性质”。如上,对于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绝不可毁在我们后来人的手中。此外,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对工尺记谱的保护上来。
综上,古乐带给我们世人是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记忆,更多是标志着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上下数千年来,人们的智慧一直被体现,并转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有利因素。包括古乐在内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不巧的生命力,历经千年不消亡,足以印证它的历史价值和发展必要性。所以,当下我们所开展的各类文化保护与创新等实践活动,也不可局限于短期,因为其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事业。
参考文献
[1] 王晓如,李铠. 丝绸之路上的活文物——唐传长安古乐在西安地区的传承与分布[J]. 文博,2008(1):79-82.
[2] 申慧青. 雄安古乐的传承与保护 ——以亚古城为考察对象[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7-91.
[3] 项阳,柏互玖. 从《河北民间古乐工尺谱集成》等书的编纂说起[J]. 人民音乐,2011(7):54-56.
基金项目
河北省教育厅的课题:(SQ182036)河北雄安古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承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