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报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党报记者接触的大多是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的精英人群,长时间的浸染,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在媒体竞争如火如荼的今天,党报的市场逐渐被新媒体瓜分,读者不再满足于传统说教式的媒体传播,读者转向更加新颖、实用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去寻找信息与娱乐。党报的精英们的优越感也逐渐暗淡,转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危机感与失落感。
党报如何俯下身子向市场学习,如何在办报思想与经营上创新突破一直是当代媒体人面前的一道公认的难题。千难万难,观念转变最难。党报要想实现大的突破,尤其是广告经营工作要想有新的突破,必须首先实现观念上的突破,那就是不再时刻把自己摆在官员与主流精英阶层;在管理上,用公司化的企业管理办法形成激励机制,真正实现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即去行政化、兴企业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党报真正的突破,迎接党报新的辉煌。
去行政化的关键:把自己当成“服务员”
目前,国内许多党报的体制都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但同样是在这样的体制下运作,有的党报机制转换快,管理到位,策划有方,在不利的形势下也能保持广告增长的快速度;有的党报,观念陈旧,不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这些党报虽有企业化管理之名,却无参与市场竞争之实,自然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获胜。成功的党报都是充分发挥党报的优势,把党报的政治影响力转化成经济优势。
《河南日报》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和全国所有的党报一样,作为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也经受了都市类报纸、广电类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强大冲击,生存和发展空间明显受到挤压,广告收入一度停滞不前。《河南日报》的决策者们在决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中,勇敢地把改革与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004年,《河南日报》开始了大规模的改扩版。决策层明确了改版的宗旨,那就是“权威、高端、民生、有用”,在改版的同时,《河南日报》也增加了旅游、汽车、健康、地产等服务民生的版面,这些经营性的专版同样贯彻“权威媒体、政经大报、高端互动、关注民生”的新闻理念,对潜在的读者实行精准定位,牢牢抓住了读者的需求,开发了新的客户。河南日报专刊从创刊之日起,始终秉持为客户和读者做好服务,与客户成为真诚的朋友的办刊理念,以给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更好的服务为原则,使这些专刊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笔者作为旅游版的版主体会最深,在进入旅游版之前,笔者长期从事记者编辑工作,习惯了车接车送的记者生活,给别人发一篇稿件,就要听很多赞扬肯定的话,对采访对象最大的服务就是稿件发表之后,电话告知他们一声。但进入旅游版之后,因为经常策划经营,我们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立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读者也成了我们的客户,对待客户需要耐心、细心、真心,从接触一个客户到最后的成功稳定一个客户,需要主动为他们策划、出谋划策,甚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难题,长期的付出最终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出方案,搞策划,写稿件,帮助对方策划推介会,这些都是服务。这种服务已经很接近产品出售之后的服务,这决不是一个公务员那种带有优越感的例行公事。
笔者的体会是,服务是报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每个媒体从业人员更新服务理念更是竞争的关键之关键。
更新理念的关键是把自己身上精英的优越感去掉,变评论员为服务员,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处,变指手画脚为贴身服务。总而言之,就是要去行政化的生硬与说教,变服务员的耐心与温柔。其实,任何一个企业、一个产品,要想赢得顾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最大化地为顾客服好务,满足顾客的需求。
党报要发展,就应该有服务意识,踏踏实实地为党政机关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广大老百姓服务,服务的方式也不仅限于订几份报纸或者刊登个广告那么几个环节,党报的发行渠道、品牌、影响力、网络、人脉、专家智囊库等,是很有价值的,对这些资源进行合法的有效的整合、加工,可以创新很多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客户着想,主动为客户策划,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
兴企业化的关键:“让能跑的马多吃草”
去行政化讲的是党报与外部市场的互动关系,兴企业化是党报内部管理与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实施。企业化,顾名思义,就是以效益为目标建立起来的经济实体,所有的管理与机制都是在效益化的原则下进行的。
而党报是公务员编制的事业单位,一方面行使着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这个神圣的职责,一方面要在经济上自收自支。这本身就是一种怪异的现状。目前,大部分党报管理与薪酬都是按照事业单位的一整套固定的薪酬体系来运行的,对在经营管理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在奖金上无法体现,这种管理机制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这种大锅饭的管理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其弊端还不太明显,而到了本世纪,都市报风生水起,网络媒体黑马行空,党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如果仍然沿用从前的管理方式,就无法激活党报内部沉淀多年的人才优势,也无法在市场上与这些媒体分得一杯羹,改变迫在眉睫。这个就像是哈姆雷特的那个永恒的疑问,生存还是毁灭,这个事情到了应该决断的时候了。
目前的党报,改革早的早收益,这些早改革的党报无一不是勇于与时俱进,设立广告中心,成立服务性专刊,利用党报的优势搞好策划,整合党报资源,为读者与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强力拉动形象广告。更新观念,大力拓展产品广告,使白酒、汽车等平时从不在党报广告上露面的产品也成为党报广告的主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整套激励机制,对广告经营贡献突出的员工给予重奖,提高个人广告提成比例,使能干的人有面子、有票子,这些党报目前大部分已经跨入了亿元收入的重量级党报之列。
而大部分广告收入长期徘徊在几千万元的党报,都是在激励机制上不到位,不敢奖励,也不敢惩罚。使能干的人灰心丧气,不能干的人心平气和,最后所有的人都对工作没有热情與积极性,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整个机制没有鼓励能干的人更加能干,整个氛围也没有使能干的人更加光荣。长期的事业单位运作模式,使党报内部很难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那些在广告经营单位长期奉献的经营人才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就会流向别的收入与待遇高的单位,使本来就处于经营劣势的党报又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
在很多著名的企业中,激励机制是企业快速发展,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党报要做大做强,必须从经营的视角经营报业,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调配资源,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必须“让能跑的马多吃草”。只有这样,党报的广告经营工作才能形成人才高地。
笔者建议,党报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准,创新竞争激励机制,尝试在广告经营单位试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在广告业务尖子中实行“红包”制;报业集团设立人才专项基金,用于选送经营广告的业务尖子们外出深造培训、引进高精尖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等。
总而言之,党报要发展,必须进一步打破新的大锅饭思想,要敢于给能干、多干的人一定的激励政策,给一线采编人员、广告经营部门和个人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名利双收”,这样才能带来党报在市场竞争中的快速突围。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施宇
党报如何俯下身子向市场学习,如何在办报思想与经营上创新突破一直是当代媒体人面前的一道公认的难题。千难万难,观念转变最难。党报要想实现大的突破,尤其是广告经营工作要想有新的突破,必须首先实现观念上的突破,那就是不再时刻把自己摆在官员与主流精英阶层;在管理上,用公司化的企业管理办法形成激励机制,真正实现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即去行政化、兴企业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党报真正的突破,迎接党报新的辉煌。
去行政化的关键:把自己当成“服务员”
目前,国内许多党报的体制都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但同样是在这样的体制下运作,有的党报机制转换快,管理到位,策划有方,在不利的形势下也能保持广告增长的快速度;有的党报,观念陈旧,不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这些党报虽有企业化管理之名,却无参与市场竞争之实,自然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获胜。成功的党报都是充分发挥党报的优势,把党报的政治影响力转化成经济优势。
《河南日报》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和全国所有的党报一样,作为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也经受了都市类报纸、广电类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强大冲击,生存和发展空间明显受到挤压,广告收入一度停滞不前。《河南日报》的决策者们在决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中,勇敢地把改革与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004年,《河南日报》开始了大规模的改扩版。决策层明确了改版的宗旨,那就是“权威、高端、民生、有用”,在改版的同时,《河南日报》也增加了旅游、汽车、健康、地产等服务民生的版面,这些经营性的专版同样贯彻“权威媒体、政经大报、高端互动、关注民生”的新闻理念,对潜在的读者实行精准定位,牢牢抓住了读者的需求,开发了新的客户。河南日报专刊从创刊之日起,始终秉持为客户和读者做好服务,与客户成为真诚的朋友的办刊理念,以给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更好的服务为原则,使这些专刊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笔者作为旅游版的版主体会最深,在进入旅游版之前,笔者长期从事记者编辑工作,习惯了车接车送的记者生活,给别人发一篇稿件,就要听很多赞扬肯定的话,对采访对象最大的服务就是稿件发表之后,电话告知他们一声。但进入旅游版之后,因为经常策划经营,我们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立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读者也成了我们的客户,对待客户需要耐心、细心、真心,从接触一个客户到最后的成功稳定一个客户,需要主动为他们策划、出谋划策,甚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难题,长期的付出最终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出方案,搞策划,写稿件,帮助对方策划推介会,这些都是服务。这种服务已经很接近产品出售之后的服务,这决不是一个公务员那种带有优越感的例行公事。
笔者的体会是,服务是报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每个媒体从业人员更新服务理念更是竞争的关键之关键。
更新理念的关键是把自己身上精英的优越感去掉,变评论员为服务员,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处,变指手画脚为贴身服务。总而言之,就是要去行政化的生硬与说教,变服务员的耐心与温柔。其实,任何一个企业、一个产品,要想赢得顾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最大化地为顾客服好务,满足顾客的需求。
党报要发展,就应该有服务意识,踏踏实实地为党政机关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广大老百姓服务,服务的方式也不仅限于订几份报纸或者刊登个广告那么几个环节,党报的发行渠道、品牌、影响力、网络、人脉、专家智囊库等,是很有价值的,对这些资源进行合法的有效的整合、加工,可以创新很多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客户着想,主动为客户策划,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
兴企业化的关键:“让能跑的马多吃草”
去行政化讲的是党报与外部市场的互动关系,兴企业化是党报内部管理与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实施。企业化,顾名思义,就是以效益为目标建立起来的经济实体,所有的管理与机制都是在效益化的原则下进行的。
而党报是公务员编制的事业单位,一方面行使着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这个神圣的职责,一方面要在经济上自收自支。这本身就是一种怪异的现状。目前,大部分党报管理与薪酬都是按照事业单位的一整套固定的薪酬体系来运行的,对在经营管理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在奖金上无法体现,这种管理机制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这种大锅饭的管理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其弊端还不太明显,而到了本世纪,都市报风生水起,网络媒体黑马行空,党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如果仍然沿用从前的管理方式,就无法激活党报内部沉淀多年的人才优势,也无法在市场上与这些媒体分得一杯羹,改变迫在眉睫。这个就像是哈姆雷特的那个永恒的疑问,生存还是毁灭,这个事情到了应该决断的时候了。
目前的党报,改革早的早收益,这些早改革的党报无一不是勇于与时俱进,设立广告中心,成立服务性专刊,利用党报的优势搞好策划,整合党报资源,为读者与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强力拉动形象广告。更新观念,大力拓展产品广告,使白酒、汽车等平时从不在党报广告上露面的产品也成为党报广告的主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整套激励机制,对广告经营贡献突出的员工给予重奖,提高个人广告提成比例,使能干的人有面子、有票子,这些党报目前大部分已经跨入了亿元收入的重量级党报之列。
而大部分广告收入长期徘徊在几千万元的党报,都是在激励机制上不到位,不敢奖励,也不敢惩罚。使能干的人灰心丧气,不能干的人心平气和,最后所有的人都对工作没有热情與积极性,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整个机制没有鼓励能干的人更加能干,整个氛围也没有使能干的人更加光荣。长期的事业单位运作模式,使党报内部很难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那些在广告经营单位长期奉献的经营人才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就会流向别的收入与待遇高的单位,使本来就处于经营劣势的党报又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
在很多著名的企业中,激励机制是企业快速发展,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党报要做大做强,必须从经营的视角经营报业,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调配资源,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必须“让能跑的马多吃草”。只有这样,党报的广告经营工作才能形成人才高地。
笔者建议,党报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准,创新竞争激励机制,尝试在广告经营单位试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在广告业务尖子中实行“红包”制;报业集团设立人才专项基金,用于选送经营广告的业务尖子们外出深造培训、引进高精尖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等。
总而言之,党报要发展,必须进一步打破新的大锅饭思想,要敢于给能干、多干的人一定的激励政策,给一线采编人员、广告经营部门和个人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名利双收”,这样才能带来党报在市场竞争中的快速突围。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