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的危险因素――家庭人口数和出生次序的研究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也相应增加,发病率可能升高.本作者认为,如果接触麻风杆菌的年龄对于发生麻风病是一个重要因素的话,那么,一般来说麻风病人,特别是某些型别的病人和正常人相比较,其家庭人口和(或)出生次序的频率分布却有所不同.作者用2年时间,研究了希腊雅典传染病院麻风病中心的187例麻风病人,其中114例瘤型(LL),73例结核样型(TT),并以附近综合医院中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528例非传染病的住院患者为同因素配对的对照组.作者采用访问面谈的方式,调查记录有关出生次序、家庭人口、经济、病人和父母的文化程度及父母是否患麻风等情况.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不少疾病中发现细胞分裂及其增殖、癌的发生及其转移、微生物侵入机体的机制等都与蛋白酶有关.蛋白酶作为一种最终效应器在许多水疱性皮肤病中也直接参与病变的形成,它在水疱病发病中的重要性正在被人们所认识.本文以水疱生成机制明确、具代表性的自身免疫性水疱病――寻常性天疱疮为例,阐述蛋白酶在发病中的作用,并就应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的可能性介绍作者的认识.
维甲酸广泛地用于银屑病和其它角化性疾病的治疗,包括痤疮,并被建议用于癌症的防治,本文报告2例服用依曲替酯(etretinate)后发生的淋巴瘤。例1.男,62岁。因患银屑病而服用依曲替酯50mg/d10个月、45mg/d5个月,效果良好。就诊前2周开始出现健忘和步态不稳,并有一次夜间大小便失禁。就诊时检查发现左侧轻度偏瘫,双侧足跖反射存在。CT扫描发现右额部有一大肿瘤团块伴明显水肿。手术切除右侧额
期刊
银屑病在组织学上显示表皮和真皮的双重改变,在显微镜下表现为异质同形.银屑病皮损移植到裸鼠上,虽然不存在人体循环中的各种因子,但银屑病损害仍能持续存在,表明银屑病的缺陷起源于皮肤内.银屑病的原发缺陷究竟是在表皮角朊细胞,还是起源于真皮纤维母细胞、炎性细胞或神经血管细胞产生的弥散性因子仍不清楚.
本文报道1例播散性皮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伴线状IgA沉积。患者,男,78岁,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而住院,住院期间全身发生散在的水疱大疱性皮疹。体检见孤立、散在的直径3~15mm大小的水疱大疱及红斑,红斑基底上有结痂性损害。皮疹累及头皮、臀部、躯干前后部、大腿、前臂。某些渗出性皮损呈簇集分布或相互融合。取完整水疱的疱液作Tzanck涂片检查,发现大量多核巨细胞。病损活检标本组
第六届国际免疫学会议于1986年7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会议上以“SLE”为主题交流的论文有51篇.现将关于自身抗体的部分概要介绍如下.
口服长压定(Minoxidil)可治疗严重高血压.许多作者注意到口服长压定超过1个月,所有患者都发生多毛症的副作用,由此导致了对不同方式局部应用长压定的研究.
麻风控制规划中主要问题之一是病人的不规则治疗,这将导致治疗不彻底和疾病扩散的危险,也是麻风菌对DDS产生耐药的最重要的原因。WHO在1982年提出有必要发展长效DDS制剂以达到规则治疗的目的。
例1.13岁(兄),例2.9岁(妹),1985年3月发病,6月初诊。检查:例1见头顶部2个1cm大伴银白色鳞屑的脱发斑;例2见右侧头部62cm大小的同样皮损,部分呈稍隆起的浸润斑块。例3.女,33岁(例1、2之叔母)系SLE患者,治疗为口服强的松龙20mg/d。1985年4月发病,7月初诊。检查:见头顶部及后头部两处手掌大、伴有鳞屑的不完全脱发斑,部分表面附着痂皮呈肉芽肿外观。真菌学检查:3例患者
期刊

本文报告10例血清抗Ro(SS-A)抗体阳性的妇女患有Sjögren综合征(SS)和红斑狼疮(LE),分析了其临床和血清学特点.发现抗Ro(SS-A)抗体阳性患者在患SS多年后可突然发展为LE,反之亦然.此组SS/LE患者临床上表现为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SCLE)常见的光敏性环状、多环状红斑以及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与肺部的疾患,其他如皮肤血管炎、新生儿红斑狼疮(NLE)、肌炎等也可发生.
水杨酸用作角质层分离剂广泛地用于治疗角化过度性疾病,水杨酸的作用机制已研究得很多,而水杨酸在不同赋形剂中的生物利用度却从未评价过。本文作者通过角质层硝酸银染色及光反射测定,研究了3种不同软膏处方中水杨酸的释放和活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