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风吹拂
台湾于我一直是个传说。飞机对准那个海岛扑下去的时候,我还以为那里不会有简体字,因为这关乎某种习惯、态度乃至政策。出了机场却发现满目皆是“台”字,商店、机构、地图乃至报纸,用“臺”的反而比用“台”的少很多。以后逐渐知道,台湾的印刷品还是基本坚持繁体,手写则已很流行简体。比如“地区”,印刷是“地區”,手写就顺手一个叉了。我个人的看法,大陆的汉字简化方案中有一个缺陷是鸠占鹊巢,比如将“风雲”的“雲”和“不知所云”的“云”合并,将“毛髮”的“髮”与“发生”的“发”混淆,增加了多义字。但利大于弊,简化到底方便,台湾对此的认同似乎超过香港。
从上海直飞台北,中间掠过浙江和福建,空中飞行仅两节课的时间,海峡能有多宽呢?海风吹过来吹过去原本就方便的。
什么胤?赵匡胤的胤。对方是位中年女士,不再有第二问,已在电脑上准确地打出这个字来。这份平淡让人安心。若非同宗,谁知道zhaokuangyin是个what?
于是一切变得熟悉起来。很多地方似乎以前到过,比如日月潭,原来只是一个山间水库,规模和风光不及浙江千岛湖的一个角落。这种水库在大陆不说上万,成千不是问题。这么说可能对它的旅游业不够厚道,但实在是事实。
普通百姓也熟知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张学良甚至邓小平,就是说他们也熟悉这一百年的中国史。他们对蒋介石威权和陈水扁腐败的痛恨同样让我辈感同身受。
台湾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中小学的硬件条件可能比上海更好,不仅所到学校设施一流,沿途所见“国民小学”的校门都很气派。初中叫“国中”,即小学和初中都是国民义务教育,学校都讲台湾腔普通话。已经在酝酿十二年义务教育,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一是免费,二是免试,不通过考试就近入学。与我们同样矛盾的是,大家都想进好学校,怎么办?有钱行不行?有权行不行?说是不行,做起来行不行?
大学已经普及,课外补习依旧蔚然,有专门的补习学校,有“补习街”,书店里的教辅材料琳琅满目,因为都要考台大、清华甚至东京大学、哈佛大学。差生才考师大和职大。有“特色”的中学无非三类。一是名校,以更多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为傲。二是贵族学校,打international旗号,念捣糨糊的“IB课程”,甚至设有专供住宿男女聊天的沙龙,“不用他们自己去找地方”,他们的家庭是有钱一族,将来肯定不在本土上大学。三是职业学校或有职业特色的学校。要在普通中学里找特色,其难度跟在上海一模一样。台中有一所学校将阅览室设计成私塾样式,我相信学生在红木桌上读的还是教辅书而不是四书五经,更不是机械电子。
台湾的学校也在搞改革,形式大于内容也与上海如出一辙。比如“电子书包”本来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却被当作一种教学目标在推行,很少有人同时关心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数字越来越缺乏敏感,有越来越多的汉字不会书写。
但说台湾乏善可陈就过了。台湾还是有特色的,走马观花,它的特色是从一个“小”字体现出来的。比如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个海岛,所以它“到处都是海滩”,一次风灾便可波及“全国”。因为它全部隶属热带和亚热带,所以到处都有奇异和不奇异的水果。从北端的台北到南端的屏东,驱车不过几个小时,路上碰到三处宾馆可洗温泉,就感觉它到处都是温泉了。
抗战胜利前,台湾曾遭受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很多老学校和老街道的老建筑为日式,现在还在使用,好比上海还留有一些石库门。“便当”、“伴手礼”、“物语”等日式店招随处可见,满街都是日本车。台湾原本只有几十万人口,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一下子涌入一百五十万大陆人,六十多年后人口已达两千多万,日本味道还有一定浓度,是否仍由于它太小。
船小好调头,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台湾成功由农业转型为出口加工业,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90年代后劳动力不再便宜,又转型为电子信息业。今天,它已与大陆实现“三通”,我看利用大陆人对那片土地的特殊好奇也够它吃一阵了。分店一家家新开,旅游纪念店比普通超市狠狠地贵,凤梨酥的菠萝叫冬瓜冒充,这或许也是“台独”有惊无险的重要因素。
化学平衡是一种“对峙”状态
一、水土流失是不可逆的
有这样一个可逆反应:
Co(H2O)62+(红色)+4Cl- ?葑 CoCl42-(蓝色)+6H2O-Q
我们暂且将它看作是一种红离子与无色的氯离子反应生成一种蓝离子。这个反应是吸热的。
这个反应是可逆的。红离子可以变成蓝离子,同时蓝离子可以变成红离子。
世界上很多事情可被看作是可逆的。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真不复回吗?其实海水要蒸腾,变成云、变成雨、变成雪,回到天上去,回到高原上去,否则,黄河水、长江水早流干了。
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可逆的。你看这黄河水,简直就是泥浆水,把高原上大量的土带下来了。如果说水可以回到高原,没听说过土可以回去的。所以说水土流失是不可逆的,由此对生态平衡产生的影响很可能是无可挽回的。
很多化学反应是不可逆的,比如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那就是一张单程车票,二氧化碳在那个条件下不可能重新变成大理石。
很多很多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可逆反应就是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同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既然是可逆反应,反应式也可以倒过来写:
CoCl42-(蓝色)+6H2O ?葑 Co(H2O)62+(红色)+4Cl-+Q
这就是说“正反应”与“逆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在这里只是相对而言。约定俗成,方程式中从左到右的反应是正反应,从右到左的反应是逆反应。
合成氨的反应N2+3H2?葑2NH3也是可逆,一般不会倒过来写,为什么?这里涉及实际生产意义。
今天我们不妨将第一个反应看作是正反应。
二、雨还在下,水还在流
请大家看这支大试管中溶液的颜色。稳定的紫色。什么是紫色?就是红蓝相间的复合色。这是红离子、蓝离子、氯离子混合配置的溶液。三种离子同时存在(红蓝两种离子的数目未必是一比一)。 该溶液中量最大的是哪种物质?当然是水。溶液嘛。水在这里是双重身份,首先它是溶剂,其次它是反应的产物或逆反应的反应物。注意,我们说它首先是溶剂,没说它首先是产物。这里有个西瓜和芝麻的关系问题。
什么叫可逆反应的“同一条件”?大家均匀混合在一个试管中算不算同一条件?
把三种离子混合配成溶液,等于将那个可逆反应(连同那个可逆符号)装入了试管。不是“敌我双方”都在吗?
既然敌我双方都在,那就打起来呀,打给我们看呀。哪个男孩不喜欢三国演义呢?但试管中怎么就风平浪静呢?紫色怎么就这样稳定呢?其中的红浓度、蓝浓度怎么就没有变化呢?
试管中的这种离子的存在状况怎么描述?
相安无事?拉锯战?势均力敌?
人是有脑子的,双方打仗,一看打不赢,算了,别劳民伤财了,签字停火吧,于是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微粒没脑子的,红离子遇上氯离子,凭什么不反应?蓝离子遇上水分子,凭什么不反应?天上有雨就是要下的,河里有水就是要流的,那是自然规律。
来回拉锯?一会儿正反应占上风,敌退我进,一会儿逆反应占上风,敌进我退?可试管内溶液颜色是稳定的,并没有出现忽蓝忽红的现象。
那就是“势均力敌”。正反应与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成效正好抵消。
这里的“势力”如何体现?微粒浓度?有道理。浓度大了,势力就大。但不绝对,人口小国打败人口大国的情况并不少见。
“势力”的构成因素除“兵力”外,还有物质的本性(固有的化学性质),兔子天生比乌龟跑得快。……
“势力”的直接体现是“推进速度”,即化学反应速率。正反应的推进速率与逆反应的推进速率相等,达到了红蓝两军的平衡状态。假定一个瞬间发生了一个亿的红变蓝,一定同时发生了一个亿的蓝变红。
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对等时,可逆号双方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一定数值,这时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风调雨顺,当然不是说雨不下了,水不流了。
三、不进则退和树大招风
现在我们对试管中的化学平衡搞点破坏。
[镜头1] 这是一瓶无色的液态试剂,揭开瓶盖看到酸雾。猜一猜是什么酸。盐酸。为什么不猜硝酸?硝酸也是挥发性的。搞破坏也要有针对性,知道它们家有木头才去放的火。浓盐酸中有大量氯离子。猜一猜,在紫色溶液中加浓盐酸,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溶液颜色逐渐变蓝,直至呈深蓝色。
为什么?
给溶液增加了大量氯离子,正反应(机会)速率加大,平衡向正向移动。破坏化学平衡,原来就是破坏速率上的平衡。
平衡移动的客观效果也是“顺其自然”。反应体系也是讲究“和谐”的。氯离子浓度大了,移动使它适当减小些。
现在这种严重偏蓝的颜色又稳定了,该反应在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平衡。雨比刚才下得猛了,水比刚才流得急了,但还是平衡的。
[镜头2] 在这偏蓝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原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物,同时溶液颜色严重偏红。
为什么?
溶液中大量氯离子被银离子绑架了,被迫离开溶液形成沉淀,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向移动。
移动的客观效果是顺其自然。氯离子浓度小了,移动使它适当得到补偿。
雨比刚才柔了,水比刚才缓了,该反应又在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平衡。
[镜头3] 在这偏红溶液中滴加浓硫酸,溶液又变蓝色。
为什么?
浓硫酸吸水,红离子、氯离子、蓝离子三种离子的浓度均增大(水本身的“浓度”太大,其变化忽略不计),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大。维持平衡需要正反应5个离子与逆反应1个离子对峙,树大招风,浓度提高使正反应“受益”更大,正反应速率增幅更大,平衡向正向移动。
移动的客观效果是顺其自然。反应物离子浓度受益太大了,移动使它适当减小些。
[镜头4] 在这蓝色溶液中滴加蒸馏水,溶液又变红色。
为什么?
溶液被稀释,三种离子的浓度均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树大招风,正反应速率减幅更大,平衡向逆向移动。
移动的客观效果是顺其自然。反应物离子浓度损失太大了,移动使它适当得到补偿。
实验清楚地表明,化学平衡是一种“对峙”状态,只要对峙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平衡就会移动。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就是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变化。
浓度变化了,平衡朝哪个方向移动?朝“和谐”方向,朝减弱突变的方向移动。
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是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凡是能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比的条件都能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这些条件包括物质的浓度(包括气体的分压)、体系的温度变化等。
四、再次体验“顺其自然”
[镜头5] 将镜头4留下的红色溶液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紫,最后变蓝。将试管放在冷水中冷却,溶液又重新变红。
我们注意到该可逆反应的正向是吸热的。实验表明加热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温则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加热一定是提高反应速率的,显然,对吸热反应,正反应速率提高的幅度大于逆反应速率,对放热反应则相反。
这种变化也是“顺其自然”。反应要吸热,外界条件就给热;反应要放热,外界条件就吸热。反过来讲,溶液受了热,化学平衡就向降温方向移动;溶液受了凉,化学平衡就向放热方向移动。
五、镜头回放
今天这堂课我们都说了些什么?
什么是可逆反应?红离子可以变成蓝离子,蓝离子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变成红离子。同一条铁轨上的来回票。
什么是不可逆?水土流失是最典型的不可逆。
什么是风调雨顺、势均力敌?“势”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什么?
什么是破坏平衡、平衡移动?
什么是顺其自然?渴了你喝水,急了你怎么办?
什么是平衡朝自然和谐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的最高准则是什么?
富了请你多交税,穷了给你送温暖。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特级教师)
台湾于我一直是个传说。飞机对准那个海岛扑下去的时候,我还以为那里不会有简体字,因为这关乎某种习惯、态度乃至政策。出了机场却发现满目皆是“台”字,商店、机构、地图乃至报纸,用“臺”的反而比用“台”的少很多。以后逐渐知道,台湾的印刷品还是基本坚持繁体,手写则已很流行简体。比如“地区”,印刷是“地區”,手写就顺手一个叉了。我个人的看法,大陆的汉字简化方案中有一个缺陷是鸠占鹊巢,比如将“风雲”的“雲”和“不知所云”的“云”合并,将“毛髮”的“髮”与“发生”的“发”混淆,增加了多义字。但利大于弊,简化到底方便,台湾对此的认同似乎超过香港。
从上海直飞台北,中间掠过浙江和福建,空中飞行仅两节课的时间,海峡能有多宽呢?海风吹过来吹过去原本就方便的。
什么胤?赵匡胤的胤。对方是位中年女士,不再有第二问,已在电脑上准确地打出这个字来。这份平淡让人安心。若非同宗,谁知道zhaokuangyin是个what?
于是一切变得熟悉起来。很多地方似乎以前到过,比如日月潭,原来只是一个山间水库,规模和风光不及浙江千岛湖的一个角落。这种水库在大陆不说上万,成千不是问题。这么说可能对它的旅游业不够厚道,但实在是事实。
普通百姓也熟知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张学良甚至邓小平,就是说他们也熟悉这一百年的中国史。他们对蒋介石威权和陈水扁腐败的痛恨同样让我辈感同身受。
台湾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中小学的硬件条件可能比上海更好,不仅所到学校设施一流,沿途所见“国民小学”的校门都很气派。初中叫“国中”,即小学和初中都是国民义务教育,学校都讲台湾腔普通话。已经在酝酿十二年义务教育,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一是免费,二是免试,不通过考试就近入学。与我们同样矛盾的是,大家都想进好学校,怎么办?有钱行不行?有权行不行?说是不行,做起来行不行?
大学已经普及,课外补习依旧蔚然,有专门的补习学校,有“补习街”,书店里的教辅材料琳琅满目,因为都要考台大、清华甚至东京大学、哈佛大学。差生才考师大和职大。有“特色”的中学无非三类。一是名校,以更多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为傲。二是贵族学校,打international旗号,念捣糨糊的“IB课程”,甚至设有专供住宿男女聊天的沙龙,“不用他们自己去找地方”,他们的家庭是有钱一族,将来肯定不在本土上大学。三是职业学校或有职业特色的学校。要在普通中学里找特色,其难度跟在上海一模一样。台中有一所学校将阅览室设计成私塾样式,我相信学生在红木桌上读的还是教辅书而不是四书五经,更不是机械电子。
台湾的学校也在搞改革,形式大于内容也与上海如出一辙。比如“电子书包”本来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却被当作一种教学目标在推行,很少有人同时关心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数字越来越缺乏敏感,有越来越多的汉字不会书写。
但说台湾乏善可陈就过了。台湾还是有特色的,走马观花,它的特色是从一个“小”字体现出来的。比如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个海岛,所以它“到处都是海滩”,一次风灾便可波及“全国”。因为它全部隶属热带和亚热带,所以到处都有奇异和不奇异的水果。从北端的台北到南端的屏东,驱车不过几个小时,路上碰到三处宾馆可洗温泉,就感觉它到处都是温泉了。
抗战胜利前,台湾曾遭受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很多老学校和老街道的老建筑为日式,现在还在使用,好比上海还留有一些石库门。“便当”、“伴手礼”、“物语”等日式店招随处可见,满街都是日本车。台湾原本只有几十万人口,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一下子涌入一百五十万大陆人,六十多年后人口已达两千多万,日本味道还有一定浓度,是否仍由于它太小。
船小好调头,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台湾成功由农业转型为出口加工业,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90年代后劳动力不再便宜,又转型为电子信息业。今天,它已与大陆实现“三通”,我看利用大陆人对那片土地的特殊好奇也够它吃一阵了。分店一家家新开,旅游纪念店比普通超市狠狠地贵,凤梨酥的菠萝叫冬瓜冒充,这或许也是“台独”有惊无险的重要因素。
化学平衡是一种“对峙”状态
一、水土流失是不可逆的
有这样一个可逆反应:
Co(H2O)62+(红色)+4Cl- ?葑 CoCl42-(蓝色)+6H2O-Q
我们暂且将它看作是一种红离子与无色的氯离子反应生成一种蓝离子。这个反应是吸热的。
这个反应是可逆的。红离子可以变成蓝离子,同时蓝离子可以变成红离子。
世界上很多事情可被看作是可逆的。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真不复回吗?其实海水要蒸腾,变成云、变成雨、变成雪,回到天上去,回到高原上去,否则,黄河水、长江水早流干了。
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可逆的。你看这黄河水,简直就是泥浆水,把高原上大量的土带下来了。如果说水可以回到高原,没听说过土可以回去的。所以说水土流失是不可逆的,由此对生态平衡产生的影响很可能是无可挽回的。
很多化学反应是不可逆的,比如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那就是一张单程车票,二氧化碳在那个条件下不可能重新变成大理石。
很多很多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可逆反应就是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同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既然是可逆反应,反应式也可以倒过来写:
CoCl42-(蓝色)+6H2O ?葑 Co(H2O)62+(红色)+4Cl-+Q
这就是说“正反应”与“逆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在这里只是相对而言。约定俗成,方程式中从左到右的反应是正反应,从右到左的反应是逆反应。
合成氨的反应N2+3H2?葑2NH3也是可逆,一般不会倒过来写,为什么?这里涉及实际生产意义。
今天我们不妨将第一个反应看作是正反应。
二、雨还在下,水还在流
请大家看这支大试管中溶液的颜色。稳定的紫色。什么是紫色?就是红蓝相间的复合色。这是红离子、蓝离子、氯离子混合配置的溶液。三种离子同时存在(红蓝两种离子的数目未必是一比一)。 该溶液中量最大的是哪种物质?当然是水。溶液嘛。水在这里是双重身份,首先它是溶剂,其次它是反应的产物或逆反应的反应物。注意,我们说它首先是溶剂,没说它首先是产物。这里有个西瓜和芝麻的关系问题。
什么叫可逆反应的“同一条件”?大家均匀混合在一个试管中算不算同一条件?
把三种离子混合配成溶液,等于将那个可逆反应(连同那个可逆符号)装入了试管。不是“敌我双方”都在吗?
既然敌我双方都在,那就打起来呀,打给我们看呀。哪个男孩不喜欢三国演义呢?但试管中怎么就风平浪静呢?紫色怎么就这样稳定呢?其中的红浓度、蓝浓度怎么就没有变化呢?
试管中的这种离子的存在状况怎么描述?
相安无事?拉锯战?势均力敌?
人是有脑子的,双方打仗,一看打不赢,算了,别劳民伤财了,签字停火吧,于是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微粒没脑子的,红离子遇上氯离子,凭什么不反应?蓝离子遇上水分子,凭什么不反应?天上有雨就是要下的,河里有水就是要流的,那是自然规律。
来回拉锯?一会儿正反应占上风,敌退我进,一会儿逆反应占上风,敌进我退?可试管内溶液颜色是稳定的,并没有出现忽蓝忽红的现象。
那就是“势均力敌”。正反应与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成效正好抵消。
这里的“势力”如何体现?微粒浓度?有道理。浓度大了,势力就大。但不绝对,人口小国打败人口大国的情况并不少见。
“势力”的构成因素除“兵力”外,还有物质的本性(固有的化学性质),兔子天生比乌龟跑得快。……
“势力”的直接体现是“推进速度”,即化学反应速率。正反应的推进速率与逆反应的推进速率相等,达到了红蓝两军的平衡状态。假定一个瞬间发生了一个亿的红变蓝,一定同时发生了一个亿的蓝变红。
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对等时,可逆号双方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一定数值,这时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风调雨顺,当然不是说雨不下了,水不流了。
三、不进则退和树大招风
现在我们对试管中的化学平衡搞点破坏。
[镜头1] 这是一瓶无色的液态试剂,揭开瓶盖看到酸雾。猜一猜是什么酸。盐酸。为什么不猜硝酸?硝酸也是挥发性的。搞破坏也要有针对性,知道它们家有木头才去放的火。浓盐酸中有大量氯离子。猜一猜,在紫色溶液中加浓盐酸,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溶液颜色逐渐变蓝,直至呈深蓝色。
为什么?
给溶液增加了大量氯离子,正反应(机会)速率加大,平衡向正向移动。破坏化学平衡,原来就是破坏速率上的平衡。
平衡移动的客观效果也是“顺其自然”。反应体系也是讲究“和谐”的。氯离子浓度大了,移动使它适当减小些。
现在这种严重偏蓝的颜色又稳定了,该反应在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平衡。雨比刚才下得猛了,水比刚才流得急了,但还是平衡的。
[镜头2] 在这偏蓝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原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物,同时溶液颜色严重偏红。
为什么?
溶液中大量氯离子被银离子绑架了,被迫离开溶液形成沉淀,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向移动。
移动的客观效果是顺其自然。氯离子浓度小了,移动使它适当得到补偿。
雨比刚才柔了,水比刚才缓了,该反应又在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平衡。
[镜头3] 在这偏红溶液中滴加浓硫酸,溶液又变蓝色。
为什么?
浓硫酸吸水,红离子、氯离子、蓝离子三种离子的浓度均增大(水本身的“浓度”太大,其变化忽略不计),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大。维持平衡需要正反应5个离子与逆反应1个离子对峙,树大招风,浓度提高使正反应“受益”更大,正反应速率增幅更大,平衡向正向移动。
移动的客观效果是顺其自然。反应物离子浓度受益太大了,移动使它适当减小些。
[镜头4] 在这蓝色溶液中滴加蒸馏水,溶液又变红色。
为什么?
溶液被稀释,三种离子的浓度均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树大招风,正反应速率减幅更大,平衡向逆向移动。
移动的客观效果是顺其自然。反应物离子浓度损失太大了,移动使它适当得到补偿。
实验清楚地表明,化学平衡是一种“对峙”状态,只要对峙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平衡就会移动。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就是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变化。
浓度变化了,平衡朝哪个方向移动?朝“和谐”方向,朝减弱突变的方向移动。
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是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凡是能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比的条件都能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这些条件包括物质的浓度(包括气体的分压)、体系的温度变化等。
四、再次体验“顺其自然”
[镜头5] 将镜头4留下的红色溶液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紫,最后变蓝。将试管放在冷水中冷却,溶液又重新变红。
我们注意到该可逆反应的正向是吸热的。实验表明加热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温则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加热一定是提高反应速率的,显然,对吸热反应,正反应速率提高的幅度大于逆反应速率,对放热反应则相反。
这种变化也是“顺其自然”。反应要吸热,外界条件就给热;反应要放热,外界条件就吸热。反过来讲,溶液受了热,化学平衡就向降温方向移动;溶液受了凉,化学平衡就向放热方向移动。
五、镜头回放
今天这堂课我们都说了些什么?
什么是可逆反应?红离子可以变成蓝离子,蓝离子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变成红离子。同一条铁轨上的来回票。
什么是不可逆?水土流失是最典型的不可逆。
什么是风调雨顺、势均力敌?“势”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什么?
什么是破坏平衡、平衡移动?
什么是顺其自然?渴了你喝水,急了你怎么办?
什么是平衡朝自然和谐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的最高准则是什么?
富了请你多交税,穷了给你送温暖。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