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讲授中如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教学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现代教学方法的宗旨就是推进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理论的创新、教学目的创新、教育手段和内容的创新,以期达到教育目标。
关键词:创新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和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90-02
教法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校办学方针、原则、培养目标及教员能力等在课堂讲授中的综合反映。教书育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历来是课堂讲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课堂讲授中如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教学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员研究和必须回答的一个永恒课题。现代教学方法的宗旨就是推进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理论的创新、教学目的的创新、教育手段内容的创新。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时代。知识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创新经济。有人说:“知识是唯一在使用中不被消耗的资源。”但是,要使我们所占有的知识形成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它是一个团队竞争力、战斗力的源泉,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可以说。创新是新时代的根本特征,创新即发展,创新即生存。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
1.必须将基础学习与创造学习相结合。基础学习属于接受知识型学习;创造学习是独立、自觉地获取知识的学习。前者强调知识的继承,后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创新与突破离不开基础学习,具备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能更好地运用和发展知识;而创造学习注重学习的计划性、目的性,能厦时弥补不足,不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两者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方可形成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2.必须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当今和未来的科学技术在微观和中观层面上加速分化,而在宏观层面上呈现出更大的综合趋势。综合的突破口就意味着创新。创新往往产生在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联结点上。要在综合、复杂的环境里有所创新,必须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依托丰厚的知识积累,兼有人文和科学的复合型思维。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树立融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大教育”的思想。
3.必须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是共性目标的要求;实现个性发展,是挖掘和培养个体潜能的要求。缺乏共性的发展,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发展;抑制个性的发展,只会造成发展上的平庸。既强调全面发展,又突出个性发展,既抓基础教育,又抓创新培养,两者辩证统一。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充分适应世界多样化的需要。
二、应在教育目的上创新
教育目的上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而应不断挖掘受教育者的潜能,最终使之学会如何学习,从而达到不断培养能力、不断提高素质的效果。
1.要学会学习。在传统教育中,“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较为盛行,满足于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业已形成的结论。而培养创新人才,就盐须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要在教学中突出方法和方法论方面的引导,使学生不但学会理解、运用这些理论,还要明白结论是如何得来的;使他们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同时,还能努力学习和发现新的知识;使他们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积极设法突破固有观念。此外。把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结合起来,把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使用各种辅助工具,确立一种全新的探索式学习方法。
2.应内化能力。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要掌握知识,更要学与用结合,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促进知识的不断转化和增值。通过知识的高效积累与及时更新,形成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通过不断地开展目标化的创新专项训练,启迪智慧,发掘潜能,提高驾驭思维的能力。并逐步内化为一种统帅全局的概括能力。在此基础生,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不断将知识转化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
3.必须形成素质。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形成,而能力的形成,又反过来不断促进知识的高效积累,二者相辅相成。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经过实践的不断锤炼,最终形成素质。只重视传授知识的教育不是完全的教育;只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健全的教育应是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三者为一体井协调发展,使受教育者把外在莸取的知识、技能内化于身心,升华成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形成素质要注意以下问题:
(1)注重强化学员的创造意识。创造意识,主要指创造的愿望、动机和意图。一个长期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曾想过创造的人。不可能引发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能力。兴趣是激发创造能力的杠杆,是创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员旺盛的求知欲,必将极大地激发其创造兴趣。个人的兴趣一旦发展成为社会客观需要的目标和志向,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就有获得创造成功的极大可能性。因此,在院校教育中,教育者本身要掌握前沿知识,结合教学提出国内或国外正在研究探索或待解决的科研或学术难题。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学员内在动力的大脑开发。建立终身的创造性欲望,进而形成创造能力。
(2)确立终生教育观。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一个人在校学习的知识,只占他一生中知识的10%左右,90%的知识是在实践中孜孜不倦地自学而获得。所以高校必须确立终生教育观念: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认识到院校不是教育的终结,也不是为学员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在教学思想上,要确立为学员终生学习打基础的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有利于学员认知能力、思雏方式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要重视学员的发展潜力;在办学任务和体制上。要重视发展继续教育。
(3)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正如一个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与集体生活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度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高校的教学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严谨规范、健康高雅、团结和谐以度导向性强等特点,对造就合格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教学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环境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教育作 用、动员作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既不同于知识灌输,又不同于道德的规范,也不同于行政命令的强制,它像净化了的空气一样包围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给人以美的感染、熏陶和激励,让人们自觉自愿地体会、感受,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从而逐步地使人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就要改革以往那种灌输式教育、高强度训练和大剂量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员以宽松的余地,努力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为学员提供学术交流以及科研的场所和机遇,鼓励他们提出新思想、新问题、新方法,让他们能向自己的兴趣方向发展,并积极引导他们去实践、去探索。
(4)加强学员创造品格的培养。创造活动的成就固然与创造力的高低有关系,但创造能力高的人不一定能取得较高的创造性的成就,因为创造成就还与个人的创造品格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培养学员为科学献身的品格,使学员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自信心。
三、必须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创新
面对未来禹技术知识不断更新的情况,教育手段创新强调如下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非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一是在课堂讲授方法上,教员要精讲多练,结合课程内容运用研讨式、素例式等教学方法增加学员的自主性;改变“填鸭式”、“灌输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有利于学员创造性培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员创设探索的情境。提出探索的问题,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加大实验、实习、操作和演练的时间比例。建立相对稳定的学员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地,加强与实际的接轨训练。三是通过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使学员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不可忽视隐性手段。在教育中,情感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期待式教育,直接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把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在一起,因势利导。给予随时表现出来的智慧火花以呵护和鼓励,培养学生访问、钻研的兴趣,焕发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的热情。这对创新素质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催化作用。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今竞争社会的特殊要求。只有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现代社会,才能经得住各种紧张、激烈的考验,经得起各种可能的恶劣条件下的生存挑战,承受得了各种挫折和失败。在这一方面,加强·心理暗示,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态,树立信心等隐性教学手段,对于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同样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四、要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创新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最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培养规格在课程上的反映,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大胆地摒弃陈旧的内容,删除重复的内容。引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新技术内容,增加为提高全面素质所需的新型课程,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同时,要依据专业培养规格,处理好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各类课程的门数以及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数和总学时的比例。应当在全面发展方针和专业培养规格的指导下,兼顾学科的性质和专业的特点,圆校、因专业制宜,使学生的知识有时代特色、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时,应突出本学科内容的主干课程,并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增加基础学科课程的比重。在处理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时。应充分考虑和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相关性,适当增加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制图、计算机、外语及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要从以往实践(实验)教学服务于课程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解放出来,逐步以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为主。处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时,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应保证大多数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增大选修课的比重,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潜力、发展个性特长创造条件,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创新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和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90-02
教法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校办学方针、原则、培养目标及教员能力等在课堂讲授中的综合反映。教书育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历来是课堂讲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课堂讲授中如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教学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员研究和必须回答的一个永恒课题。现代教学方法的宗旨就是推进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理论的创新、教学目的的创新、教育手段内容的创新。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时代。知识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创新经济。有人说:“知识是唯一在使用中不被消耗的资源。”但是,要使我们所占有的知识形成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它是一个团队竞争力、战斗力的源泉,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可以说。创新是新时代的根本特征,创新即发展,创新即生存。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
1.必须将基础学习与创造学习相结合。基础学习属于接受知识型学习;创造学习是独立、自觉地获取知识的学习。前者强调知识的继承,后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创新与突破离不开基础学习,具备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能更好地运用和发展知识;而创造学习注重学习的计划性、目的性,能厦时弥补不足,不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两者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方可形成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2.必须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当今和未来的科学技术在微观和中观层面上加速分化,而在宏观层面上呈现出更大的综合趋势。综合的突破口就意味着创新。创新往往产生在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联结点上。要在综合、复杂的环境里有所创新,必须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依托丰厚的知识积累,兼有人文和科学的复合型思维。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树立融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大教育”的思想。
3.必须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是共性目标的要求;实现个性发展,是挖掘和培养个体潜能的要求。缺乏共性的发展,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发展;抑制个性的发展,只会造成发展上的平庸。既强调全面发展,又突出个性发展,既抓基础教育,又抓创新培养,两者辩证统一。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充分适应世界多样化的需要。
二、应在教育目的上创新
教育目的上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而应不断挖掘受教育者的潜能,最终使之学会如何学习,从而达到不断培养能力、不断提高素质的效果。
1.要学会学习。在传统教育中,“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较为盛行,满足于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业已形成的结论。而培养创新人才,就盐须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要在教学中突出方法和方法论方面的引导,使学生不但学会理解、运用这些理论,还要明白结论是如何得来的;使他们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同时,还能努力学习和发现新的知识;使他们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积极设法突破固有观念。此外。把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结合起来,把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使用各种辅助工具,确立一种全新的探索式学习方法。
2.应内化能力。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要掌握知识,更要学与用结合,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促进知识的不断转化和增值。通过知识的高效积累与及时更新,形成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通过不断地开展目标化的创新专项训练,启迪智慧,发掘潜能,提高驾驭思维的能力。并逐步内化为一种统帅全局的概括能力。在此基础生,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不断将知识转化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
3.必须形成素质。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形成,而能力的形成,又反过来不断促进知识的高效积累,二者相辅相成。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经过实践的不断锤炼,最终形成素质。只重视传授知识的教育不是完全的教育;只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健全的教育应是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三者为一体井协调发展,使受教育者把外在莸取的知识、技能内化于身心,升华成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形成素质要注意以下问题:
(1)注重强化学员的创造意识。创造意识,主要指创造的愿望、动机和意图。一个长期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曾想过创造的人。不可能引发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能力。兴趣是激发创造能力的杠杆,是创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员旺盛的求知欲,必将极大地激发其创造兴趣。个人的兴趣一旦发展成为社会客观需要的目标和志向,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就有获得创造成功的极大可能性。因此,在院校教育中,教育者本身要掌握前沿知识,结合教学提出国内或国外正在研究探索或待解决的科研或学术难题。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学员内在动力的大脑开发。建立终身的创造性欲望,进而形成创造能力。
(2)确立终生教育观。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一个人在校学习的知识,只占他一生中知识的10%左右,90%的知识是在实践中孜孜不倦地自学而获得。所以高校必须确立终生教育观念: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认识到院校不是教育的终结,也不是为学员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在教学思想上,要确立为学员终生学习打基础的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有利于学员认知能力、思雏方式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要重视学员的发展潜力;在办学任务和体制上。要重视发展继续教育。
(3)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正如一个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与集体生活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度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高校的教学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严谨规范、健康高雅、团结和谐以度导向性强等特点,对造就合格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教学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环境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教育作 用、动员作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既不同于知识灌输,又不同于道德的规范,也不同于行政命令的强制,它像净化了的空气一样包围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给人以美的感染、熏陶和激励,让人们自觉自愿地体会、感受,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从而逐步地使人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就要改革以往那种灌输式教育、高强度训练和大剂量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员以宽松的余地,努力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为学员提供学术交流以及科研的场所和机遇,鼓励他们提出新思想、新问题、新方法,让他们能向自己的兴趣方向发展,并积极引导他们去实践、去探索。
(4)加强学员创造品格的培养。创造活动的成就固然与创造力的高低有关系,但创造能力高的人不一定能取得较高的创造性的成就,因为创造成就还与个人的创造品格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培养学员为科学献身的品格,使学员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自信心。
三、必须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创新
面对未来禹技术知识不断更新的情况,教育手段创新强调如下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非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一是在课堂讲授方法上,教员要精讲多练,结合课程内容运用研讨式、素例式等教学方法增加学员的自主性;改变“填鸭式”、“灌输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有利于学员创造性培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员创设探索的情境。提出探索的问题,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加大实验、实习、操作和演练的时间比例。建立相对稳定的学员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地,加强与实际的接轨训练。三是通过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使学员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不可忽视隐性手段。在教育中,情感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期待式教育,直接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把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在一起,因势利导。给予随时表现出来的智慧火花以呵护和鼓励,培养学生访问、钻研的兴趣,焕发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的热情。这对创新素质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催化作用。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今竞争社会的特殊要求。只有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现代社会,才能经得住各种紧张、激烈的考验,经得起各种可能的恶劣条件下的生存挑战,承受得了各种挫折和失败。在这一方面,加强·心理暗示,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态,树立信心等隐性教学手段,对于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同样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四、要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创新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最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培养规格在课程上的反映,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大胆地摒弃陈旧的内容,删除重复的内容。引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新技术内容,增加为提高全面素质所需的新型课程,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同时,要依据专业培养规格,处理好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各类课程的门数以及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数和总学时的比例。应当在全面发展方针和专业培养规格的指导下,兼顾学科的性质和专业的特点,圆校、因专业制宜,使学生的知识有时代特色、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时,应突出本学科内容的主干课程,并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增加基础学科课程的比重。在处理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时。应充分考虑和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相关性,适当增加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制图、计算机、外语及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要从以往实践(实验)教学服务于课程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解放出来,逐步以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为主。处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时,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应保证大多数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增大选修课的比重,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潜力、发展个性特长创造条件,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